曹員外笑道:“但說無妨。”
蘇家最近的風波略有耳聞,蘇邦的做法確實不對,但是這小姑娘的手法是有些狠辣,如此不計後果是很容易得罪人。
曹員外平時最煩的就是家族內鬥,是以曹家目前看起來還算是安寧。
“是這樣的,我們三房在這邊的鋪子大都是經營不善,想著現在把門麵轉手出去,現在看來隻有您是最合適接手的,小女這冒昧前來打擾。”
蘇蔓溪直接說了自己的目的,也不想繼續兜圈子讓大家都感到心煩。
大伯那邊再怎麼鬧騰也於事無補,更何況鋪子裏的那些人除了雷掌櫃全心全意跟著蘇邦,其餘的都是見風使舵罷了。
曹員外思量了會:“蘇姑娘這個事我不能答應你,我不想樹敵,也聽過你和蘇家大郎的恩怨,恕我直言我不想樹敵,若是你們兩家和好了,我豈不是把蘇家得罪完了?”
這件事看著對他沒有任何好處。
說來說去還是蘇家內部的事情,若是自己真的全力以赴去幫蘇蔓溪,蘇蔓溪反過來跟蘇邦合作,那他不隻是被擠到中間難做人,真就成了這蘇城最大的笑話。
蘇蔓溪明白了他的顧慮,也知道曹家現在如日中天還是會怕被針對,說:“隻是賣掉鋪子的店麵,要去官府那邊做公證,再則,涉及正經生意和蘇家也不會參和。”
她說到這捧著茶水試探性喝了一口:“這次離開蘇城,我們三房也不會回來了,並且斷了對蘇城蘇家所有錢財上的支持,這次我是真的寒了心,曹員外不必擔心我會反水。”
若是蘇邦和蘇芸不那麼過分,蘇蔓溪還可以學著蘇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蘇邦和雷掌櫃那些人真是被喂飽了不分好賴,還想著吞掉蘇城老家的產業,也不怕肚子給撐破,吃不了兜著走。
曹員外這才放心了不少,但是這種事情暗藏著風險,隻說:“讓我考慮下。”
蘇蔓溪笑道:“隨時恭候曹員外的好消息。”
先給曹員外和自己吃定心丸,剩下的就看蘇邦會有何動作。
傍晚。
短短一天之內蘇城所有蘇家鋪子全部關門,在家裏早就坐不住的蘇邦帶著人連忙趕去了縣衙,心裏不停地咒罵蘇蔓溪這個臭丫頭居然去找了曹員外!
曹員外若是和知府大人不是親家的關係,蘇邦還可以攔一欄,現在曹家也不是他能夠隨便招惹的,得罪知府會連累整個家族,到時候真就一根救命稻草也沒了。
蘇邦到了縣令的後院說了幾句好話,親自帶著人去了這城裏最好的酒樓,好酒好菜伺候著。
縣令也是看在蘇家的名頭才過來,說:“蘇老弟你邀請我來這酒樓隻是為了吃飯?”
上次蘇蔓溪被關進來的事情他還記得,這蘇邦壓根就不想救人,現在蘇家的生意又出了事,難不成是想著要借錢?
蘇邦老淚縱橫:“我那不孝順的侄女處處針對我,這鋪子要是真的賣給了曹員外,我怕是以後沒有好日子,看在咱倆認識這麼多年的份上,你能不能幫我跟曹員外說說讓他手下留情?”
明知道他這是惡人先告狀,縣令還是覺得蘇蔓溪的手段有點過了,“好好好,我答應你就是了。”
蘇邦連著敬酒好幾杯:“多謝大人,您真是小人的再生父母。”
縣令喝完酒說:“我可沒有這個福氣有你這種兒子。”
蘇家這些事他實在是不想管,但是每年的賦稅就蘇家交的多,可見蘇邦還是知趣,就是仗著自己是老大壓榨蘇家三房。
蘇邦又讓雷掌櫃給縣令一盒珠寶被拒絕,問道:“大人可是嫌少了?”
縣令搖搖頭:“我就是過去說說,成不成功還得看曹員外自己的意思。”
那曹員外女兒的公公可是他的頂頭上司,人家想怎麼做那也不是他能夠決定的。
到了晚上,一鳴匆匆離開酒樓去跟顧景灝彙報。
顧景灝聽到蘇邦的打算皺了眉:“看來,他們是想對溪兒動手了。”
一鳴點頭:“屬下也是這麼想。”
若是官府介入這件事,蘇蔓溪最後肯定會被人非議,說她不孝順陷害長輩,一點前也不願意給宗族,嚴重會被踢出族譜。
顧景灝又想到蘇蔓溪此刻的安危,說:“現在齊縣的剿匪也很重要,你去衙門告訴縣令安排好一切事宜,我去找溪兒。”
他不能看著蘇蔓溪有事不管,尤其是那個蔣雲揚怎麼看都覺得他對溪兒意圖不軌,而且蘇家的財富讓蘇氏宗族惦記著,就算是沒有蘇邦的事,也會想著法子把三房的錢拿到手。
一鳴立刻用輕功去了衙門,擔心去晚了縣令不肯合作。
喝的醉醺醺的縣令看見一個人影以為是眼花,對著院子裏的一棵樹解開褲腰帶準備小解,聽到了一鳴的聲音:“縣令大人打擾了。”
縣令被嚇得褲腰帶掉在地上:“你、你是何人?”
看這手裏拿的劍好像是禦前侍衛才有的,他也就早些年在京見過。
一鳴拿出顧景灝的令牌:“太子殿下讓我告訴你,準備好人手,十日後隨他去帶兵攻打那些土匪,希望縣令大人能夠好好配合,事成之後重重有賞。”
縣令是不敢貪圖賞賜,不敢相信地問:“敢問太子殿下此刻可是在這蘇城?”
前幾天有人和他說顧景灝要來蘇城剿匪,他還沒有不相信太子會親自過來。
齊縣是有土匪鬧事,縣令準備過些日子解決他們好跟知府邀功,沒想到顧景灝現在就來了。
一鳴也不刻意隱瞞:“沒錯,太子殿下心係百姓,聽到齊縣的事情特地趕過來,大人隻需要人馬備齊即可。”
縣令尷尬地係好褲腰帶,“下官這就去讓師爺通知手下的人,一定會助太子殿下剿匪成功。”
看樣子太子殿下這次來蘇城是為了樹立在朝中威信,如此二皇子那邊再怎麼有背景也是沒希望。
一鳴點了頭:“那就辛苦大人了。”
縣令:“哪裏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