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有意結親

張桂花見自家二閨女沒有再說話的意思,又道:“我叫你倆來除了這事之外,還有一事,便是快要過年了,雖說你們吃住在府裏,一應事物都齊備,但也是頭回來京城,我叫紅菱準備了二十兩銀子,得了空閑,你們一家子出門逛逛也是好的。”

喜兒本想說什麼,翠羽忙伸手暗中扯了她一把,搶先答道:“夫人心善,奴婢可不敢推,接著便是了。”

翠羽與喜兒平分了那二十兩銀子,事後,喜兒問翠羽:“咱們吃住都是用的夫人家的,更是月月有月例銀子可拿,為何還要接下這二十兩銀子,仔細叫老爺知道了,我倆又要被說教一頓。”

翠羽把銀子放荷包裏,又揣在懷裏仔細收好,左右看看見小路上並無其他人,這才小聲說道:“你呀,就是個憨的,夫人怎地在這節骨眼上,快手快腳的讓我倆恢複良籍,你咋不想想?”

“我知道,還不是因為那討人嫌的劉齊氏來了,這爛腸壞肚的老婆子,咋就不被老天爺給早早收了。”喜兒隻是憨了點,並不是傻子,劉齊氏當初的所做所為,當初在莊子上的奴仆們,哪一個不知道一二。

“可咋也不能要夫人再出銀子啊,關起門來,你我聯手,還怕整治不了那老婆子?”

翠羽搖了搖頭,輕輕咂咂舌:“要我說,你還是笨了點,你也不想想,咱倆現在在哪兒?”

喜兒答:“京城,天子腳下,都指揮使府。”

“你還知道啊,正院那位可不稀罕咱主子們,巴不得......”翠羽手比刀,在脖子上劃了一下。

“你莫要忘了當初是如何才進的府,我就不信這麼快會忘了,這人的本性一輩子都改不了,咱們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想一想,是否會牽連到咱夫人。”

喜兒略微想了一下,答道:“咱們關起門來鬧,那邊總不會知道吧!”

翠羽擺擺手:“誰知道呢,不過,我想老爺也一定樂意瞧到咱們三個人在家裏鬧得不可開交,那會叫老爺心煩不已,若逼走了老爺,說不得咱們還會添兩姐妹,你願意?”

“我自是不願意,後來的,哪裏會比得上你我,咱倆雖不是打小長大的,可也是一同被買進來的,相處也有好些年了,你是什麼性子,我會不知?”喜兒自不願再有人擠到兩人中間來。

翠羽又道:“先不說咱老爺的事,隻說咱們若在金桂苑裏頭鬧騰,鐵定會傳出去,到時,壞的可是咱夫人、老爺的名聲,還有,正院的那位,未必會放過這好機會,所以,夫人才會賞了咱們二十兩銀子花呢!”

“你的意思是?”喜兒心裏到是十分歡喜。

“自然是你猜的那般,你想啊,咱夫人好吃好喝的供著,她還不斷的生事,那外人怎麼說?”

喜兒笑答:“自然會說那婆子不識好歹,更何況這還是都指揮使府,咱主子還是個很有孝心的,雖認了親爹,可也不忘了養育恩。”

她答完與翠羽相視一笑。

兩人的談話並無旁人知道,劉稻香從張桂花那裏出來後,便回了自己的鳴翠館窩著,一時無聊,便打發人去叫了劉春香與劉芷菱來打馬吊。

下晌,劉三貴回來後,第一時間叫人請了劉喜貴過來述舊,至於劉齊氏,聽說今兒被氣得狠了,自下午躺下後一直嚷嚷著頭痛得利害。

“即然頭痛,便讓養母先休息一下,離吃飯尚有大半個時辰。”

劉三貴覺得劉齊氏或許是舟車勞頓所致,睡一會兒緩緩也是好的。

隨即,他又問起了劉喜貴家裏的事。

兩人說了一陣,劉喜貴不由感慨:“自分家以後,我反到覺得越發不美了,先有二弟無故離世,後有四弟和離,好在勝兒與智兒兩人念書尚可,多少有些安慰。”

說起劉智勝與劉智財,劉三貴的心情有些低落,劉仁貴雖不是他親兄弟,可小時候,兩人感情尚可。

“我忘了與你們說一事,前幾日我爹叫人去查了,二哥的死純屬意外,與翠柳無關。”

劉三貴沒有說,翠柳其實那日並不曾跑走,她隻是去了一位鄉紳家裏竄門子,隻不過回來的路上有人給她報了信,慌了神這才跑回了府城,後來,與她青梅竹馬的表哥成了親。

“不是她?怎麼可能,她不是卷了銀子跑了麼?”

“許是有地痞瞧見家中無人,這才趁機翻騰了一番。”劉三貴的回答很敷衍:“總之,這事到此結束,衙門那邊已結了案,二哥的確是失足落入糞池的。”

劉三貴抬頭看了他一眼,又道:“老家的那種豬糞池也太大了,當初,那位不也掉裏頭過麼?”

他的話叫劉喜貴一陣釋然,的確,那種豬糞池是很容易掉進去,而且挺深的,又加之他二弟腿不良於行,掉進去了想出來,那是非常難的事。

“回頭我跟娘提一提,她老人家每次提起老二,都要傷心半日。”

劉三貴的眼裏閃過一絲諷刺,劉齊氏會真心難過?

反正她的兒子多,死個把兒子,估計不痛不癢。

“勝兒上次的名次還算可以,隻要這三年好生努力,必然有機會的。”劉三貴心裏對劉智財十分可惜,劉智財念書不知比劉智財要強多少,可惜因為劉仁貴一事,不得不在家守孝三年。

劉喜貴麵帶意色,笑道:“是呢,他外公安排他大舅,明年開春後帶上十多個學子一起出門遊學,也正因為這事,才沒有帶他上京來。”

隻字不提他的侄子劉智財。

劉三貴點點頭,想著,自己來京城後才安定下來就要過年了,隻想著待過年後,寫了書信去三十裏村,同時再捎些往年曆屆春闈的命題與確解之法以及一些好書籍給劉智財。

對於失怙而又很努力學好的劉智財,劉三貴反而心生憐憫,想著不如多多幫襯一把。

他心裏想什麼,劉喜貴並不知情,又聽他說道:“不是我吹牛,我那大兒子不但生得十分俊俏,而且學問也越來越高,府城那一帶但凡有頭有臉的,隻要家中有閨女與咱兒子年歲相仿的,都巴巴的想跟咱家結親呢!”

“那是好事,智勝生得肖你呢!”劉三貴對劉智勝很熟,自然知道他生得不錯。

劉喜貴又與他說了一些劉智勝做的文章,以及一些詩詞,得到了劉三貴的稱讚後,越發高興不已。

“隻可惜啊,我跟他娘都急著想抱孫子,可他偏眼界兒高,都看不上那些人家的閨女,可把我倆的頭發都愁白了大半呢。”

說起這兒女親事,劉三貴也是一肚子的苦水,他家寶貝二閨女多好啊,知書達禮不說,更是賺錢小能手,還很孝敬爹娘、友愛姐妹弟弟們,不是他劉三貴吹牛,他家二閨女是真的非常優秀。

除了不愛吟詩做對、做女紅之外。

劉三貴覺得他遇到了知音,把自己家的難處也說了說。

“大哥,你是看著咱二閨女長大的,她真的不知比那些所謂的大家閨秀強了多少,怎就無人識得金鑲玉呢?”

劉三貴覺得,他家的閨女個個都是明珠,不但是他的掌上明珠,三個閨女更是有各自的能耐,並不比那些名門閨秀差什麼。

他雖來京城不過三月不到,但世家大族的老爺們悄悄跟他打聽他家三閨女,想跟他結個娃娃親。

劉三貴當時聽了好想掀桌,他三閨女才七歲,七歲!

而他頭疼的是他二閨女的親事。

離了青州那裏,他以為能很快說到一門好親,誰知,來求親的不是求財,就是求官的,氣得劉三貴太陽穴突突直跳,他家的二閨女是真正的明珠,這些貨哪配得上!

這就是兩口子當初偃旗歇鼓的原因。

劉三貴經曆這些糟心事後,才沉住氣打算認認真真的在書院裏尋些好品性的少年同窗,再好好暗中打聽一番。

若覺得合適,再徐徐圖之。

而一旁的劉喜貴套得劉三貴口裏的話,心中更是大喜,原來,他那便宜侄女來了京城後,依然如此難說親,不知這裏頭是何故?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他可以為他兒子漏點口風。

“是啊,三弟,我那侄女生得如此靈動,一看就是個聰明的主兒,怎就沒人求娶?”

他的話音未落,便感覺到一道凶殘的目光落在自己的身上。

“哦,三弟,我的意思是,是不是暗中有人搗鬼?故意讓咱侄女嫁不到好人家?”

“哼!”劉三貴表示很生氣,他家閨女都是棒棒噠。

劉喜貴眼珠子一轉,又道:“三貴,其實,說句實在話,你也瞧到了,我大兒子也很不錯,我這侄女同樣很好,一個眼高於頂,一個......要我說......你若覺得可行,不如讓侄女過年後,隨我們回青州小住一段時日,你看如何?”

劉智勝?

劉三貴有些心動,但又有些不甘心,隨了大儒念了幾個月的書,他的眼界更開闊,看問題越發有大局觀了。

對於劉喜貴的提議,他是很心動,但又知道自家二閨女若與劉智勝成親,是真的下嫁了。

這是他最不甘心的,劉智勝並不是他二閨女的良配。

劉家這些人都是些什麼心思,劉三貴又怎會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