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他的設想,給這麼多人送過“福利”,自己的崇拜值怎麼著也該漲到幾萬的,但現在,卻才漲了一萬一千點,總共加起來還不到兩萬。
距離十萬的目標還有莫大差距。
他又去仵作老何和馬夫老鄧的房間。
這是最後兩個住在縣衙後院的人。
如他們這樣的身份,平時往往是沒有多少事情的。大白天,常常是呆在自己房間裏。
對於呂方送吃的上門,仵作老何和馬夫老鄧都表現出意料之中的驚訝,但卻並沒有像是梅兒、張大娘那樣帶著些許緊張、慌亂地道謝。
而直到呂方回到自己房間,竟然都沒有收到兩個家夥的崇拜值。
這樣呂方差點心態爆炸。
感情自己這些東西都白送了?成了賠本買賣?
呂方咬牙切齒。
在房間內發呆半晌後,到凝兒、芙兒房間敲開了門。
凝兒才打開門他就說道:“走,陪少爺出府。”
凝兒愣道:“少爺出府做什麼?”
以前呂方出去可不會帶著她們兩。
呂方道:“出去會會這寧遠縣的讀書人,看看他們到底有多少才學。”
芙兒、凝兒都是露出疑惑之色,不知道呂方到底是抱的什麼想法。
這寧遠縣的讀書人又怎麼惹著少爺了?
不過她們還是老老實實跟著呂方出府。
到府衙外,呂方帶著她們直奔錢莊。
在錢莊裏,先是用銀票兌換了二百兩銀錠。錠錠五兩,共計四十錠。
然後在凝兒、芙兒更是不解的眼神中,又帶著她們找街上擺攤代為寫字的潦倒書生寫了兩幅大字。
一幅僅有兩字——詩擂。
另一幅霸氣驚人,以詩會友,能勝我者五兩白銀奉上。
待書生寫完,呂方讓芙兒拿著字,扔給書生一兩碎銀,“不用找了。”
不過這並沒有換來書生的崇拜值。
大概在書生眼裏,認定呂方這就是純粹的“人傻錢多”。
畢竟如他這樣擺攤賣字的,平常洋洋灑灑寫封信也就不過換來十來個銅板潤筆而已。
以前倒黴蛋就不知道給多少寧遠縣人留下這樣的印象。
他都有些忍不住蠢蠢欲動,“呂公子,莫不是您打算要以詩會友?”
呂方微微挑眉,“你有興趣?”
書生稍微羞紅臉,“在下在家也做有拙句兩首,望公子不吝賜教。”
呂方道:“行,等會兒本少在十字路口擺擂,你來便是。隻要你詩做得好,不要擔心本少的錢不夠。”
說完,帶著凝兒、芙兒兩個丫頭便往寧遠縣那唯一的一個十字路口走去。
那是寧遠縣兩條大街交彙之處,也是寧遠縣最為熱鬧的地方。
書生想了想,還是忍不住金前的誘惑,收了攤亦步亦趨跟在呂方三人身後。
到了地方。
呂方直接讓凝兒、芙兒將字攤開,隨即喊道:“走過路過,莫要錯過了啊!各位鄉親父老、寧遠縣的讀書人,今日本少在這裏擺擂以詩會友,不限題材,當場作詩。有能在詩句上勝我者,當場五兩白銀奉上。童叟無欺。”
“走過路過,莫要錯過……”
反正以前倒黴蛋在寧遠縣已經是個名人,呂方也不在乎什麼名聲不名聲了。
就算自己做更荒唐的事情,名聲還有下降的空間嗎?
弄到手的崇拜值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他這通叫喊,瞬間蓋過街道邊不少小販的叫賣聲。特別是那“五兩白銀”幾個字,不知道讓多少人偏頭瞧過來。
然後不管是認識呂方,還是不認識呂方的,都漸漸圍攏過來。
雖說以前倒黴蛋做過不少當街調戲良家少婦的荒唐事,但在寧遠縣還不至於到他出現就雞飛狗跳的境地。
畢竟他也沒做過殺人放火的惡劣勾當。
這些人裏,多數都是小販,或是尋常百姓。讀書人並不多。
大渝朝文武雙興不假,讀書對窮苦人來說是條出路,但到底有這個認知的人隻是少數。能夠有條件讀得起書的人更是不多。
就拿整個寧遠縣來說,人口也有將近兩千戶,但讀書人加起來怕是不過百人。其中真正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不必為填飽肚子而擔憂的讀書人,又最多占到讀書人中的四成。
是以呂方吆喝半晌,嘴都喊幹了。看熱鬧的人不少,但上前麵來打擂的人卻是一個都沒有。
最後還是那賣字的窮苦書生帶著些微羞赧上前,“在下請呂公子賜教。”
大概覺得以這種方式來賺錢,是丟臉的事情。
呂方點點頭,“你且念來。本少不換題材,當場作詩。”
書生對著呂方揖禮,慢慢將自己的兩首詩念出來。看他神情,還是頗以為自豪的,估計在這兩首詩上花了不少心思。
有圍觀群眾鼓起掌來,也不知道是真懂還是裝懂。
呂方也聽得出來,這兩首詩的遣詞是經過精雕細琢的。
但是,意境就要差得遠了。
換句話說,就是有種華而不實,無病呻吟的感覺。
一首是詠雪的。
一首是詠月的。
看樣子即便是在大渝朝,這兩種事物也是頗受讀書人們喜歡。
呂方稍作思量,對著圍觀群眾們拱拱手,“本少且先做首詠雪的,大家且做個評判。”
話是這麼說,他心裏卻是充滿自信。
論詩,這寧遠縣的書生再怎麼窮盡腦汁,也不可能做出來前世那種流傳百世的佳句。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他直接把唐代韓愈所作的《春雪》念了出來。
賣字書生的臉色猛地一怔,眼中泛出亮光,隨即又暗淡下去。
不等圍觀群眾說話,便拱手對呂方道:“呂公子大才,須臾間成詩,詠雪,在下自愧不如。”
聽他意思,顯然還是想看呂方能做出什麼樣的詠月的詩來。
呂方又裝出沉思的模樣,過十數秒,對書生道:“你且聽來,看本少這首詩又如何。”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這大概是前世最為耳熟能詳的詩了。
但從呂方的嘴裏念出來,也並沒有不妥之處。他和呂梁本來就不是這寧遠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