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未來鋪路的石子
玉芸璿的傷剛痊愈沒幾天,臉色還不太好,略顯蒼白,她笑了笑,說道:“和談之事那是二哥主管的,我是女兒家,哪兒輪得到我插手?閑來無事便想著來找你說說話了。”
葉浮珣一邊給玉芸璿倒茶,一邊笑道:“那倒是好啊,半個多月沒見到三姐了,我本也正想去找你呢。
對了,方才說到和談的事,不知三姐與攝政王相處得如何,婚事可是要定下來了?”
雖然蕭昀晨沒有說過,但葉浮珣和白玉仙都猜到,玉芸璿和玉修楠已經選中了他,而之前在酒樓相見時,葉浮珣也已經說出了自己的猜測,對方沒有否認,因此是八九不離十了。
“昨天二哥在皇宮裏,當著東辰的幾個重臣提出了此事,不過攝政王還未答應,隻說要考慮兩天。”
玉芸璿說話時神情有些落寞,也不知是在為攝政王的猶豫而失落,還是為自己成為一顆棋子而傷感,又或是兩者皆有。
“攝政王畢竟不同於其他的皇室子弟,有著許多的事情要權衡,還要顧及群臣的意見,他也不好做,慎重考慮是必然的,三姐你體諒一下。”
玉芸璿笑得有些苦澀,輕歎一聲道:“我有什麼資格說什麼體諒不體諒呢?”西國這麼做是在逼迫蕭昀晨,她始終覺得對不住他。
“三姐,拋開國家利益不說,我想問問你,你對攝政王是有真情的嗎?”葉浮珣認真地問道。
玉芸璿沉吟不語,這個心事她從來沒有跟人提起過,也不敢向人說起,然而玉偲苓不同,她把她當成最信任的人,沒有戒心,因此也不怕說。
“有,縱然我很努力地克製自己的情感,可每一次見到他,我都忍不住要多看他兩眼,見不到時,又忍不住想念,我想這就是有真情了吧?”
“其實我一直想不明白,父皇和雲貴妃都那麼疼愛三姐你,為什麼會讓你來東辰和親,西國皇室的公主和郡主一抓一大把,怎麼就會舍得讓你來呢?”葉浮珣問出心中的疑問。
玉芸璿的臉色微微有些變化,她抬眼看了葉浮珣一眼,似乎欲言又止。最後歎息一聲,把目光移向遠處波光瀲灩的湖麵。
“再多的疼愛,在國家利益麵前,也不過什麼都不是,在父皇的眼裏,我雖然是他最疼愛的女兒,可終究比不過他的皇位和江山啊。”她的聲音充滿無奈和悲涼。
話說到這裏,葉浮珣便能明白了,皇室無親情,不論是玉偲苓那個不受寵的公主,還是玉芸璿這個受寵的公主,其實都一樣,都要成為為國家未來鋪路的石子。
葉浮珣不想再惹玉芸璿傷心,便轉移了話題,不再說起這些煩心事。
晚上,白玉仙從校場回來時,先去了一趟攝政王府,想跟蕭昀晨談一談和親的事。
“這麼晚了,大哥不早點回去陪伴大嫂,怎的還特意跑到小弟這裏來了?”蕭昀晨給白玉仙倒了茶,在桌邊坐定後問。
白玉仙淡淡地問道:“我是來問問你,是不是真的決定了要娶西國的三公主。”
“當然了,誰讓人家公主偏偏就看上我了呢?”蕭昀晨依然是一副嬉皮笑臉的模樣。“況且啊,三公主貌美如花,正好配我這個玉樹臨風的王爺,不是嗎?”
白玉仙知道,蕭昀晨雖然是笑嘻嘻的,看起來不正經,但其實,他有自己的考量,不是隨意做決定的。
“但是,他們的目的你很清楚,娶了玉芸璿,就等於引狼入室,你可要做好心理準備,日後不能有絲毫地疏忽大意。”
“我不娶她,也要安排別的王爺或世子迎娶,所以其實沒什麼兩樣。
而且,明知道他們目的不簡單,就更不應該放任公主遠離我的掌控之外,將來她在我的眼皮子底下,我反而更能安心一些。所以大哥,你不用擔心了,我心中有數。
雖說引進來的是狼,可狼來到的也不是羊圈,而是龍潭虎穴,進的來,出不出的去就不一定了。”
“既如此,我就不再說什麼了,往後我不在東辰時,你自己多保重。”白玉仙不再耽擱,起身離開了王府。
第二天,蕭昀晨便在朝堂之上當眾宣布,要娶玉芸璿為王妃。百官之中有不少反對的聲音,不過最終都被壓下。
玉修楠提出希望早日定下婚期,然後他也好放心地回西國。蕭昀晨也爽快地答應,籌備的時間至少需要一個月,因此把婚期定在了一個半月後,也就是三月初。
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然而就在婚禮籌備得差不多時,京城裏發生了一件大事。徐家的千金徐孜顏被發現慘死在醉風樓。
與徐孜顏相熟的幾個官家小姐都一口咬定,行凶之人是宸王妃玉偲苓,徐家的父母抬著徐孜顏的遺體去到大理寺,狀告玉偲苓殺害人女兒,要求大理寺卿給一個公道。
因為有證人,又有徐家施加壓力,大理寺卿不得不立刻受理此案,派人去宸王府,將宸王妃帶到大理寺審問。
葉浮珣一進入公堂,就看見地上用白布蒙住隻露出一個頭的徐孜顏的遺體,旁邊站著好些個人,其中有徐家父母,還有跟徐孜顏生前走得近的幾個官家小姐。
他們一看見葉浮珣,便目露凶光,惡狠狠地瞪著她。
公堂外麵有些百姓在竊竊私語:“真沒想到,這宸王妃看起來柔弱,竟會是個心如蛇蠍的歹毒女子。”
“可不是嗎?徐小姐也不知是哪裏得罪了她,居然被她如此殘忍的殺害人,聽說徐小姐是先被下了迷藥,然後手腕被割破,血流幹而死的。真是可憐……”
“對這麼一個小姑娘都下手這麼狠,這凶手定然要遭報應的。”
“說得對!”
葉浮珣自動忽略這些聲音,淡定地朝大理寺卿福了福身:“見過羅大人。”
畢竟對方是宸王妃,審問她讓大理寺卿有些不安,他麵帶笑容地說道:
“王妃不必多禮,下官今日請王妃來,是因這裏有幾個人作證,聲稱徐小姐之死,乃與你有關。不知王妃可與徐孜顏有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