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不錯的手段

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不錯的手段

葉浮珣有些懷疑,這蒼溪王是不是對皎月郡主有什麼執念,非要讓皎月郡主去和親……之前是陸國現在又變成了南國。

隻可惜,白玉仙不會要,寧浪也不會要。

葉浮珣麵上十分平靜,淡淡道:“聯姻的確是一個兩國邦交不錯的手段。”

比起一紙文書,他們總是更願意相信所謂的姻親關係。

似乎有了這一層關係,他們便是真正的親人了。

聽見這話,原本冷靜下來的拓拔玉澤麵色一變,有些著急的看著葉浮珣,薄唇動了動似乎是想說些什麼,卻沒有說出口。

這個女人怎麼在關鍵時候犯蠢,和親的人選可就是她自己啊!

同樣的,此言一出,蒼溪王臉上露出了幾分滿意之色。

“皎月郡主果然識大體,不愧是王族之女。”

倒是上頭的拓拔玉軒若有所思的看著葉浮珣,他有一種直覺,今日的事情沒那麼容易善了。

“三王叔。”葉浮珣淡淡道:“皎月還未說完。”

隨後,葉浮珣看向上頭的拓拔玉軒,說道:“此事,王上是如何看待的?”

畢竟如今滄州的王是拓拔玉軒,無論如何也是拓拔玉軒說了算。

便是拓拔玉澤和蒼溪王吵到天荒地老,也沒有拓拔玉軒一句準話來的好用。

然而葉浮珣此舉,顯然是有些沒將蒼溪王當一回事了。

蒼溪王的眼神有些陰沉。

朝中大臣的目光都因此落在了拓拔玉軒身上。

拓拔玉軒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葉浮珣,隨後說道:“此事孤是中立態度,聯姻一事可有可無,何況南國並未提出這方麵的要求。因此孤將此事讓給三王叔和逍遙王決定。”

葉浮珣心中嗤笑,交給蒼溪王和逍遙王,卻偏偏不過問皎月郡主這個當事人的意見。

她早就知道的,不是麼。

封後大典上,拓拔玉軒也是如此袖手旁觀。

隨後葉浮珣將目光轉向拓拔玉澤:“逍遙王的意思是如何?”

見葉浮珣終於搭理自己,原本有些焦灼的拓拔玉澤緩和了過來,皺著眉頭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一邊說道:“皎月性子平和柔弱,不適合和親。

何況是嫁到南國,本王是不放心的。皎月同本王一同長大,本王視她如親妹。若是遠嫁南國,怕是要不了三年五載,便會香消玉殞。”

葉浮珣淡淡一笑,雖說寧浪並非這樣的人,但南國王族的印象在滄州王族的心裏根深蒂固,想要輕易讓他們改變看法並不容易。

但便是葉浮珣自己也不會願意讓皎月嫁給寧浪的。

寧浪不會喜歡皎月,他們不會幸福。如此一來,皎月隻是從一個囚籠換做了另一個囚籠生存罷了。

一邊是皎月如同兄長的存在,一邊是皎月的王叔。

此時卻選擇了截然相反的道路。

方才兩人爭執不下之時,拓拔玉軒忽然說了一聲:“不如聽聽皎月的意見。”

當場的大多數朝臣自然是覺得這是不符合規矩的,但逍遙王卻第一時間附和了拓拔玉軒的話。

而後不知為何,連蒼溪王也同意了這個做法。

在場三個位高權重的人都同意,那麼底下的人即便覺得不妥也不會去多說什麼。

對於這場火燒到自己身上,葉浮珣心知肚明。蒼溪王和南宮鈴一丘之貉,皎月郡主如他們所願入了逍遙王府,卻至今沒有個結果。

既然在逍遙王府發揮不了作用,那便讓皎月郡主換一個目標。

這很符合蒼溪王的心思。

事實上葉浮珣完全可以置身事外,這件事情對於葉浮珣的計劃並沒有什麼衝突之處,葉浮珣隻需要略施小計,便可以讓自己從這件事情上摘出去。

便是拓拔玉澤,對她的做法也無可指摘。

畢竟他們之間隻是合作關係,葉浮珣完全可以趨利避害。

可看著拓拔玉澤堅毅的雙眼,葉浮珣心裏一陣柔軟,不免觸動心弦。

葉浮珣不得不承認,她不願意讓這個少年失望。

無關風花雪月。

隻當是我高興就好了。葉浮珣如是想著。

她目光平靜的看了一眼拓拔玉澤,拓拔玉澤沒來由的便安靜了下來,像是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一般,如同羽毛拂過心尖,顫了顫。

拓拔玉澤隱隱知道,他不必擔憂了。

葉浮珣淡淡看向蒼溪王,說道:“兩國邦交的方法有很多,並不僅僅隻有聯姻一條。陸國和南國之間,便從未有過聯姻。”

可陸國和南國之間開通商路,互通往來,二者發展迅速,關係十分友好。

蒼溪王臉色陰沉,看著眼前這個安靜的皎月郡主。

這個自小不怎麼說話的小女孩,怎麼膽子變得這麼大了?

在場的大臣們也很是驚異,目光彙聚在皎月郡主身上。

這位皎月郡主以往給人的感覺便是隨波逐流,如今卻是渾身散發著令人汗顏的氣勢。

這番話,分明是拒絕了蒼溪王,和逍遙王站在同一陣線了。

“對於南國而言,滄州是附屬。若要與之交好,聯姻並非上上之選。二者結盟,需要的是滄州強盛,才能讓南國重視起來,而非將這些責任,放在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身上。”

葉浮珣紅唇微微勾起,帶著一絲嘲諷,目光落在蒼溪王身上。

蒼溪王的眼神瞬間變得陰沉至極。

能在官場之中摸爬滾打,在場之人都沒有什麼單純的心思,自然輕易便聽出這話是在指桑罵槐。

罵的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蒼溪王。

葉浮珣繼續說道:“若是南國王對聯姻有意,自然會派人來談,而今南國尚且沒有任何動作,何必如此不顧顏麵的貼上去。”

群臣聞言,紛紛沉默了下來。

這話說的未免太露骨。

大臣們都在思考著皎月公主所說的話,別的不說,她這番話說的是真的有道理。

早在蒼溪王又一次提出和親時,他們就覺得不妥。隻是他們早就習慣了一切都以蒼溪王為主,即便覺得不對勁,也不會提出來。

除了逍遙王。

所以就造成剛剛的局麵。

天下之人若是知道此事,怕是隻會覺得滄州千方百計討好南國。

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