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你覺得都是假的?”黎九兒沒有回答她這個問題,直接反問了回去。
心中想著:若是這丫頭!敢說她就是這麼認為的,那黎九兒就決定了,現在就把人給黎厚清扔回去。
黎初言看著黎九兒的神色,完全沒有察覺到,自己萬一回答不好,就有被拋棄的危險了。
“這個呀!要說以前的話,我可定是不相信的,可是現在我想應該是真的吧!”
說完還眨巴這一雙大眼睛,盯著黎九兒滴溜溜的轉了起來。
黎九兒聽完她的這句話,看著她的目光透著那麼一絲滿意。
“總算還不是一個完全的笨蛋。”
這一句不像誇獎的誇獎之語,黎九兒說的隨意。
黎初言卻聽的異常高興。
要知道黎九兒現在誇獎她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嫌棄的地方卻越來越多了起來。
黎初言望著黎九兒還算高興的臉,想起來自己的第二個問題。
“姐姐!那你剛剛說那人若是沒有這樣一個心態,起了不該有的好奇心,就不可能上得來這艘船,這是什麼意思啊?”
黎九兒像是早就知道她會問這個問題似的。
眼睛瞟向海麵上,輕笑著道:“這個啊!據說是獻王世子接下這船對之後,親自下達的這樣一條規矩,在船隊航行期間,任何為船隊服務的人,不允許把跟穿上相關的事情外傳,不允許對乘船人的身份、行事有任何的好奇之心,雖然不知道他為什麼下了這樣一條禁令,但是卻得到了絕大多數乘船之人的擁護,也是從他接手之後,這條船隊不在專跑蓬萊這一條線了,他們開出了好幾條,遠航的線路,聽說還發現了一些和咱們長相很是不同的人。”
隨著黎九兒的講述,黎初言的眼睛越來越閃亮。
“姐姐!真的有和咱們長的不一樣的人嗎?是不是長的就像西遼人一樣,我覺得他們的眼睛就和咱們的不一樣,特別的深邃,有些女孩兒的眼睛可漂亮了。”
、這樣嘰嘰喳喳雀躍的黎初言,已經有一段時間不曾出現了。
剛好也還算有心情的黎九兒,也就想著給她科普一些知識,省的以後見到一些人,丟了自己的臉麵。
想到這個黎九兒,想起了那個被他下了返老還童藥的大師兄。
心想:就為不能讓小丫頭,在像當年的那個她一樣,吃悶虧!
黎九兒還是決定把自己的知識,多傳給他一些為好。
“西遼人雖然五官和咱們略有不同,但同屬於黑頭發、黃皮膚,差別並不會很大。而他們在海外發現的人,和咱們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啊!什麼樣的不同呀!他們不是黑頭發和黃皮膚嗎?那她們的是什麼模樣的呀!”
黎九兒發現隻要是講道,黎初言感興趣的話題,這孩子立馬就彈回到她原有的年齡段,不光是行為方式上,就是她說話邏輯上,也都退了回去。
靜靜的瞪了她一眼:“想要聽,就安靜一點兒,你要是還像現在這個樣,那就別想再從我的嘴裏聽到任何話了。”
黎九兒的威脅立馬就起到了作用。
瞪著一雙圓圓的杏眼,黎初言抬手在自己的嘴巴上,做了一個縫合的動作。
看著這個模仿自己的舉動,黎九兒斜眼看了她一眼:“記住了!再敢插話就不跟你講了。”
一雙睡醒眼,望著黎九兒可憐的眨巴了起來。
“二位公子,您們的飯菜好了。”
就在黎九兒準備開口的時候,服務她們的船公,來到了樓道口。
黎九兒自己走上前,伸手接過了那托盤。
“你下去吧!”
說罷!轉身對黎初言道:“走吧!回屋邊吃邊聊。”
黎初言沒有發出聲響,緊跟在黎九兒的身後進入了船艙。
看著桌麵上的三菜一湯,黎初言看到兩盤綠油油的蔬菜,看看黎九兒想想她剛剛發脾氣時說的話語。
還是閉緊了自己的嘴巴。
接過黎九兒遞過來的飯碗,低頭扒拉的一口,就抬頭望向了對麵坐著的她。
黎九兒看她扒拉了一口飯,就抬頭望著自己。
不禁好笑了起來,最終還是繼續言道:|“在康順三十七年,也就是兩年前,獻王世子閔彥廷從他父親的手上,接管了這一隊遠洋船隊之後,當年就為軒轅朝,帶來了十三個小國的人員來朝朝見,康順帝大興,當時就把原本準備收歸朝廷的,先朝留給獻王府的最後一絲根基遠洋船隊,宣布繼續由獻王府掌管。”
“閔彥廷的目的達到了。”
這是黎初言在聽了黎九兒的話之後,腦海裏蹦出來的第一個想法。
隨著黎九兒的講述,黎初言這個不曾涉入朝堂的人,居然很敏銳的就發現了閔彥廷的動機,以及想要得到的結果。
黎九兒聽到黎初言的這句話,詫異的望了她一眼。
雖然在以往的聊天中,黎九兒已經有些苗頭,這丫頭好像對於朝政之事,有些敏感。
但是今天就剛剛通過自己對於獻王府中,閔彥廷的一些表現,她都沒有任何疑問的斷定,這是閔彥廷的圖謀。
要知道居自己得到的消息,當時高興的得意忘性的那位康順帝,可是在回到後宮跟他自己的愛妃,兩人討論說閔彥廷可以是那樣的一副身子,若是不然把福源公主許配了也是可以的,那位娘娘在跟自家相國哥哥抱怨老皇帝,居然想把她的女兒許給病秧子——獻王世子時,那位老奸巨猾的老相國大人,才說出了這麼一句驚醒夢中人的話。
在黎九兒看來,那位在朝堂上摸爬滾打了那麼多年的老人精,能夠一眼看出來,那憑的是智慧的積累,而自家這個小丫頭,那就完全有可能是天賦異稟了。
黎九兒望著她那熠熠生輝的笑臉,輕聲問道:“你怎麼就知道這是閔彥廷的計謀呢!”
想想上一輩子父親帶兵落下的下場,再往前想一想,父親因為家族曾效力與前朝,被閑置在錦州那個小小的閑置上那麼多年。
再往前想一想,曾經跟隨在軒轅朝開國君主身邊的那些名臣、武將,又有幾個是得到了善終的。
其他的先不說,曾經和父親其名的北地謝行楷將軍一門一百七十八條人命,無一生還的北地疆場。
黎初言就沒有辦法想象,康順帝居然會把這樣一對遠洋船隊交到前朝舊室獻王府手上。
這!使得黎初言不得不佩服閔彥廷的智慧。
心底裏也同樣升起一絲惋惜。
她的惋惜和康順帝的完全不可同日耳語,黎初言替閔彥廷惋惜的是生不逢時,若是他能夠早出生那麼幾十年,前朝又豈是那麼好沒掉的呢!
黎初言整理了自己的思緒,她自己都沒有發現,好像每次黎九兒提起跟朝堂相關的話題,她的思維邏輯,都非常的清晰。
腦回路很是清楚的她,聽到黎九兒的詢問。
不禁笑出了聲:“姐姐!這麼問我一定是想要考一考言兒吧!哼!這個言兒可是不怕考的,我是從閔彥廷在沒有得到朝廷的首肯,就隨意調動這艘船隊,然後還改變航道,帶來了那些海外的人,前來怎麼這裏朝賀,鋪墊的這樣好,那是一定早就把咱們那位老聖人的脾性,給摸的清清楚楚了,從姐姐的話裏聽的出來,那閔彥廷的身體不是很好,總是喜歡躲在幕後,那麼此人一定心思深沉,那他就應該不是一個愛出風頭的人,這人在朝廷還沒有允諾的時候,不光接管了船隊,還搞出這麼大的動靜,你要是說他是沒有目的的,那就算是傻子,估計都不會信的。”
黎九兒聽著她分析的頭頭是道,不禁在心裏吐槽道:你才是傻子呢!
哼!還說人家心思深沉呢!我看他都不及你呢!
不過這兩句話黎九兒,說什麼也不願意說出來,當初她曾在別人的麵前,替閔彥廷說過好話。
說他也不一定就心思不單純,也有可能是因為身體不好,在王府裏帶的太久、太悶,所以就出門走一走呢!
到現在黎九兒還能清楚的記得,當初那個不記得叫什麼的學子,指著自己鼻子哈哈大笑的情景。
現在聽了黎初言的話之後,黎九兒想一想不禁在心裏問自己。
黎九兒啊黎九兒,難道你真的是個傻子呀!
使勁兒甩了甩頭,黎九兒把這個想法,從腦海裏趕了出去。
黎初言看著她這個模樣,疑惑的眨巴了下眼睛:“姐姐!難道我還有哪裏說的不對嗎?”
聽這話黎九兒就知道,自己剛剛的動作被誤會了。
抬頭對著黎初言笑的異常和諧:“沒有!你說的很好,若是讓你爹知道你有這麼好個腦子,估計會生出想要你考個狀元郎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