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偷雞不成 雞賊國王

雖然不理解,既然能救人,自然沒有袖手旁邊的理由,悟空和八戒下井,把國王的屍體搬回到寶林寺內。

悟空把還魂丹放到國王的口中,國王被救活了,向唐僧磕頭感謝他們的救命之恩。

悟空想出了一條妙計,讓國王化裝成和尚,明天和他們一起去烏雞國,拜見國王,當麵揭穿妖怪的真麵目。

而此時的太子殿下,也是興奮不已,除掉妖怪後,英明神武的太子爺,自然就成了新任國王。

可他沒想到,包括唐僧幾人,也沒想到,真國王能死而複生,這完全是個意外事件。

太子積極除妖,為父報仇不假,更是想自己能登上王位。

第二天,唐僧師徒來到大殿,麵見國王,太子侍立一側伺機而動。

悟空是做好準備來砸場子的,所以不叩不拜,態度更是蠻橫得很。

青獅心中惱怒,令官員武士將他們師徒拿下,卻都被悟空定定住。

青獅跳下龍床要親自動手,太子急上前攔住道:“父王息怒。”

青獅不解地問道:“為何?”

太子道:“啟稟父王,聖僧們往東土傳法,若將他們斬首,隻恐大唐有日得此消息,必生嗔怒。

想那唐皇若知我們害了去大唐渡世的高僧,一定來戰,那時悔之晚矣。”

太子的意思是,這事涉及國際關係,先禮後兵才是正確處理方式,讓唐僧等人把話說完再依律處置不晚。

悟空幾人不解,這太子唱的是哪一出,太子說是怕妖怪傷了唐僧引發戰爭,絕對是一派胡言。

王小樂暗中思量,太子絕沒有那麼好心,很快,王小樂想明白了。

太子之所以阻攔,是因為除妖的時機不到,除妖的最佳時機就是妖怪身份敗露之時。

剛來到殿上,還沒談及真假,就大打出手,即便除了妖怪,那也是死無對證,群臣怎能信服,百姓可願接受。

弄得不好,還可能傳出太子暗結妖僧,在金鑾殿上弑殺君主、篡位奪權的謠言來。

到那時節,人心浮動、議論紛紛,恐怕他難以登上帝位,想通一切,王小樂暗道太子好心機啊!

但是,你還不知道,你父王已經複活了,這帝王家個個都是人精,一手好打算啊!

王小樂想得沒錯,太子確實是這麼想的,隻要弄清國王身份真假,無論妖怪被打死,還是跑了。

文武百官雖然被定了身,但聽得明白、瞧得仔細,到時候,自然會站到太子這一邊。

隻是他沒想到,真國王已經回來了,恐怕,還得老老實實做回太子。

王小樂甚至不知道,如果太子知道國王複活了,還會不會降妖。

孫悟空很快也想通了其中的關鍵,笑而不語,把藏在唐僧身後的真國王推了出來。

真國王在大殿上,將自己的遭遇,從頭到尾講了一遍,太子殿下大驚,父王居然複活了?自己的算盤落空了。

青獅見事情已經敗露,露出原形,駕雲就逃,孫悟空緊緊追去。

兩人在天上直打得天昏地暗,漸漸地,那妖怪體力不支,想要逃走,被悟空擋住去路。

青獅轉身逃回皇宮,變成了一個唐僧,假唐僧拉住真唐僧在人群中一轉,誰也分不清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

孫悟空上前,舉棒要打,真假唐僧一起喊:“悟空莫打,我是師父啊!”

孫悟空分辨不出,就問王小樂、八戒、沙僧,哪個是真師父。

八戒、沙僧說,剛才光注意他和妖怪打鬥了,才一眨眼功夫妖怪不見了,就多出一個師父。

至於哪個是真,哪個是假,沒留心看,也分辨不清。

王小樂連忙道:“猴哥,快用火眼金睛啊!”

孫悟空又朝兩個唐僧看去,可看了半天,也沒看出真假來。

王小樂不解,低聲問道:“咋了猴哥?眼神不好使了?”

悟空小聲道:“剛才我就看了,這家夥和師父一樣,一身佛氣,分不出來啊!”

原來,這傻獅子傻人有傻福,跟了文殊菩薩這麼久,早就一身佛性了。

即便他下界為妖,也不曾害人,自他到了烏雞國後,這幾年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又加持了不少功德。

所以,即便是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也分辨不出真假來了,有因有果,這青獅也算是因禍得福,不然,非得被悟空打死。

王小樂也沒轍了,上次真假孫悟空就折騰了夠嗆,這回真假唐僧,可怎麼辦?

八戒想了一個辦法,他和沙僧各抓住一個師父,叫師父念緊箍咒,不會念的一定是妖怪。

實在沒招了,也隻能如此了,於是,兩個唐僧分別站在兩邊,開始念咒。

青獅一個頭兩個大,她哪會緊箍咒語,嘴裏哼哼唧唧不知道念個啥,想蒙混過關。

八戒發現,他抓的那個師父,隻會胡亂哼哼,斷定他不是師父,舉起釘耙就打。

妖怪跳到空中,和追趕上來的八戒、沙僧打在一起,王小樂連忙扶起孫悟空,孫悟空要去抓妖怪,被王小樂按住了。

王小樂對悟空道:“大師兄別去了,這家夥抓不了,你看著吧,文殊菩薩很快就會來的。”

果然,文殊菩薩,在青獅就要堅持不住的時候飛來了,收了青獅。

文殊菩薩騎上青獅便要走,王小樂和孫悟空飛到文殊菩薩跟前,不知是有意還是無心,擋住了文殊菩薩的去路。

孫悟空看著青獅,開口問道:“菩薩,為何讓他作妖幾年,也不來收服?”

文殊菩薩道:“我來渡國王證金身羅漢,變做一凡僧,我幾句言語相難,他不識我是個好人。

把我捆了扔在那禦水河中,浸了我三天三夜,所以才命青獅前來,浸他三年,以報三日水災之恨。”

王小樂道:“菩薩糊塗啊!這青獅變作道士模樣救了烏雞國,豈不是把烏雞國推向了道教那邊?

難怪玉帝會保住國王屍首不爛,難怪老君會送來還魂丹,原來,都給道教做了嫁衣了。”

文殊菩薩一聽,大驚,對啊!自己怎麼沒想到呢!這下糟了,佛祖吩咐的事情不但沒辦好,還辦砸了。

文殊菩薩看著青獅這個氣啊!你這個夯貨,變啥不好,非變道士,可青獅也覺得冤枉得慌。

文殊菩薩一臉愁容地帶著青獅走了,國王大擺宴席招待唐僧師徒。

第二天,唐僧師徒告別了烏雞國國王,繼續東去。

烏雞國國王禦書房內,國王對太子道:“佛門想收我,無非是看上了我烏雞國的氣運,兒啊!你對這件事怎麼看?”

太子道:“佛門太過狡猾,幸虧道教救了父王,不然,父王豈不是冤死了。”

國王搖頭道:“你還是看得太淺啊!道教救我,不過是為了牽製佛門而已,這兩方都有各自的算盤罷了。”

國王看著太子道:“朕知道你的心思,但你還是不夠成熟,很多事情看不到深處,還需磨練,切勿著急。”

太子心中大驚,父王是在暗示自己,大殿上的自己的心思,已經被父王猜出來了。”

太子連忙道:“孩兒知道錯了。”

國王又道:“記住,君王之術講究的是個平衡,無論佛門還是道門,我們都不要偏袒,同等待之。

將來你坐上皇位,也不要加入任何一方去,更不要對付另一方,佛道兩門的水太深了,切記!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