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分廠計劃

逐一考察後,看中了廣海省佛山的一家名叫紅葉的洗衣粉廠。

這家洗衣粉廠創辦不到五年的時間,創辦之初生產的洗衣粉在廣海省賣得還算是火爆。

但是這兩年被大品牌以及一些小作坊擠壓得破產。

大品牌諸如浪奇,活力28等等。

小作坊更是誇張,有的家庭式小作坊根本沒有生產洗衣粉的機器。

於是便從一些洗衣粉廠裏購買大包裝的洗衣粉,重新換個包裝以後便銷往各地農村市場。

這種方式也非常普遍。

黑龍江的陳相貴,就是靠這一招掙了不少錢。

1986年退伍後的他,從事了銷售工作,短短2年時間,陳相貴不僅有了幾千塊錢的積蓄,也摸清了洗衣粉行業的情況。

於是乎,毅然決然的辭掉了工作,開了一家洗衣粉廠。

做洗衣粉,雖然技術含量不高,但造洗衣粉的設備,也不是幾千塊錢就能買下的,怎麼辦?

這時候的陳相貴,想了個歪招兒,他從別的廠家買來大包的散裝洗衣粉,然後重新包裝、售賣,這便是最初的“八分鍾”洗衣粉。

陳相貴請東北著名相聲演員高秀敏為自己的洗衣粉代言。

“八分鍾”洗衣粉開始暢銷全國,憑借這一生意,到90年代初期,陳相貴已經成了東北知名企業家……

漢美看中的紅葉洗衣粉廠,市屬國營,擁有自主出口權,如今暫時被收回,這也是為什麼這個廠欠著銀行八百多萬的債務,王大山依然要去實地考察的原因。

電話那頭,王大山說道:“廠長,當地政府承諾了,隻要我們漢美肯接手,一定幫忙恢複自主出口權。”

“其他條件呢?”秦風直接問道。

“1200萬,要求我們直接把廠子買下來!”王大山顯然對這個數字是滿意的。

“先試著談到一千萬,我帶著宋路馬上過來,哦,對了,工人怎麼安置的?”秦風比較關心這個問題,工人問題要是解決得不好,廠子白送秦風都不會要。

“一部分安排到其他企業,大多數直接下崗,不過工人們並不滿意,今天都還有人在市政府門口鬧。”王大山說道。

“就這家,肯定談得下來,當地政府肯定比我們著急,銀行更急!”

掛斷電話,秦風看了看牆上的地圖。

內河市地處西南,總廠在這裏。

山東省新建一個分廠,爭取在年底落成。

佛海市的這個分廠,順利的話,馬上就可以拿下。

這三家工廠,基本能夠覆蓋全國,若產能還是不夠就隻能找代加工工廠。

佛海市地理位置優越,身處發達的珠江三角洲,交通發達便利就無需多言了,鐵路、海運、航班設施都十分齊全,這和經濟發展也是相輔相成的。省內有兩個一線城市廣市,深市,他們的帶動和輻射作用是促進佛海市的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

王大山對於位於佛海市的紅葉洗衣粉廠特別滿意,格外上心。

這幾天的時間他住在佛海市國有資產管理處對麵的賓館,充分發揮了他的交際能力,與管理處的處長喝了不下於三次酒。

今天基本都是商議最後的一些細節問題,王大山心情也是不錯。

下了賓館,走在大街之上,已有不少時髦的女郎身著裹身短裙穿著長袖風衣,那大長腿與高跟鞋不由得讓他多看了幾眼!

來往的人群,時不時能看到金發碧眼老外。

到了國資處,原定於上午九點的洽談會,根本沒有召開的跡象。

王大山等了半個小時後,看了看時間,又去看了看會場。

空空如也,哪裏像是布置過呢?

難道出了什麼問題?

王大山心裏咯噔一下,這可就是淩門一腳,這事要是黃了怎麼好跟廠長秦風交代。

隨後足足等了兩個小時,王大山才見到了前天都還在酒桌上親如兄弟如今卻擺著臉的汪處長。

“汪處長”

汪處長揚了揚手,打斷了王大山的詢問後將手裏的香煙掐滅。

“王老弟,我也不瞞你,經濟改革工作還是要慢慢來,紅花洗衣粉廠是市屬國企,盈不盈利我們心裏有數,奉勸你們這些私營企業一句:老實本分做生意,見好就收,低調發展,不然對大家都是麻煩!”

這話裏的意思,讓王大山有些傻眼,態度變化這麼大?

前些天還求著自家收購,今天怎麼就這個態度?

王大山趕緊笑著遞上一根中華道:“汪處長,您看晚上有時間嘛?咋們好好溝通溝通如何?”

汪處長擺了擺手:“你等下下樓買份報紙看看吧。”

王大山還想說幾句,辦公室外響起敲門聲。

隨後一個金發碧眼的外國人帶著一個翻譯走了進來。

本來還端坐在辦公椅上頤指氣使一臉不耐煩的汪處長趕緊起身迎了上前。

“汪處長,史密斯先生是來商議荊州灣開發區地塊的事……”

王大山深吸一口氣,憤然離去。

等出了國資委的辦公大樓,王大山破口大罵。

“什麼東西!前兩天求爺爺告奶奶的,貴公司貴公司不離嘴,現在就是你們私人企業!私營企業怎麼了?還不是要收購你們國營大廠!”

罵歸罵,王大山還是記住了汪處長說的話,買了一份報紙。

當看到上麵醒目的標題的時候,王大山嚇得出了一身冷汗。

“傻子”瓜子創始人年永久又被捕了?

不行,我得趕緊跟秦廠長提個醒,得讓他避避風頭……

秦風此時正拿著報紙,暗罵自己怎麼忘了這麼重要的事情。

1989年開始,國內經濟從過熱進入了低穀,宏觀經濟政策從抑製過熱轉向了啟動經濟。

世界上少數國家對中國經濟的封鎖和改革的停滯,使經濟發展出現了停滯。

這一年年,對國家來說是一個經濟疲軟的年份。

通貨膨脹、官員腐敗、民工熱潮等諸多難題都在這一年加速發酵。

加之因為前蘇聯和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政局的持續惡化,讓國內一些人開始擔心:如野草般瘋長的私營經濟也會讓社會主義中國“變色”。

此種擔憂最終導致了中國經濟的“倒春寒”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