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6章

在鎮裏聽完鎮上的工作彙報並且吃完午餐後,黃海川一行便開始下鄉,此行黃海川會走訪六個山村,但真正留下過夜的,隻會選擇其中兩個山村,作為市長,盡管他想將所有的貧困村都一一走遍,但他的時間有限,這一趟下來,能在召良縣考察五天,已經是他所能安排出來的時間極限,再多呆一兩天,其他工作都得耽擱了。

黃海川的第一個目的地是興林村,同小雲鎮的多數貧困村一樣,興林村也是山區村,因為交通不便再加上村裏沒有可發展的副業,這裏的農村除了種田外,並沒其他收入,而因為氣候條件所限,興林村的水稻更是隻有一年一熟,而村裏盡管有大量田地,但都是山田,不適合大規模的機械化種植,想要靠種田致富更是不可能。

“市裏的其他縣市,像三江市等靠近沿海的縣市,水稻都是一年兩熟,召良縣因為海拔高,氣溫比起市裏其他地方偏低,水稻隻有一年一熟。”車上,於致遠同黃海川隨口聊著,他以前還不知道這事,以為召良縣和市裏的其他地方一樣,水稻都是一年兩熟,後來到了召良,聽本地人講起,於致遠才知道這麼個事實,當時還頗為驚奇,畢竟召良縣也是屬於江城,同一個市裏的農作物種植差異竟然有這麼大,於致遠覺得很不可思議。

比起於致遠的見識,黃海川在這方麵的見聞可謂是見多識廣,畢竟是當過多年領導的人,又在幾個不同的地方幹過,以往在望山市,那同樣是個山城,同一個市裏,不同的地方也有水稻一年一熟和一年兩熟的區別。

車子沿著環山公路行駛著,在一段上坡路時,前麵領頭的車子突然停了下來,後麵的幾輛車子也隻能跟著趕緊踩刹車,不過也隻是片刻,前頭的車子很快又恢複行駛。

“怎麼回事?”於致遠嘀咕了一句。

很快,前頭就傳來了消息,一隻野生的穿山甲突然從山路邊的峭壁上竄了上來,車子險些就碾了過去,開車的人隻能趕緊停住。

前頭的人還在說著話,於致遠這邊已經看到了穿山甲,神色頗為興奮,“市長,您看,穿山甲,這是野生的,很少看到。”

“確定是野生的嗎?會不會是有村民飼養的?”黃海川下意識的問了一句,話一問出來,黃海川就知道自個這問題問得多麼白癡了,要是飼養的,可不會這麼放出來,這一轉眼跑沒了,養殖的人損失就大了。

於致遠不知道黃海川自個已經有了答案,還是很肯定的答道,“市長,不可能是飼養的,沒聽說過召良縣這邊有人能飼養穿山甲,倒是這裏的山區,野生的穿山甲不少,在咱們市裏也都挺有名的,有些酒店就專門從召良這邊高價收購野生穿山甲。”

“穿山甲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竟然還有人敢捕獵,這些人真是膽大妄為。”黃海川搖了搖頭。

“山區裏的人窮,再加上金錢誘惑,肯定會有人敢亂來,不過主要一點也是沒人管,警察的本事再大,也不可能隨時隨地知道有人在山裏捕獵野生穿山甲。”於致遠道。

黃海川聞言,也隻能點頭承認這是個事實,山區的麵積廣袤無垠,人一鑽進山林裏,就如同一粒沙子進了江河,又有誰能知道有人在捕獵穿山甲。

往窗外看了一眼,那頭野生的穿山甲在山坡上又露了個頭,眨眼間又消失不見,黃海川這還是第一次看到野生的穿山甲,心裏頗有些感慨,現在自然環境破壞得這麼厲害,也就隻有在山區這些自然環境保護較好的地方還能看到一些野生的保護動物出沒了。

車子繼續沿著環山公路行駛著,約莫又行駛了十幾分鍾後,就抵達了此行的目的地,興林村,而從興林村往裏去,還有兩個山村,同樣也都是貧困村,其中位於山裏最深處的落雲村,更是全縣最窮的村落,黃海川今晚會在落雲村住一晚。

縣裏的一個扶貧項目就落在興林村,是一個農業大棚項目,種植金線蓮,這是珍貴的中草藥,素有‘藥王’‘神藥’之稱,也能直接當成補藥燉湯吃。

金線蓮並不容易種活,野生的金線蓮更是少之又少,因為金線蓮往往在還沒成熟時就被鳥類給啄食了,所以想要采摘到野生的金線蓮實在是難上加難,因此市麵上賣的所謂野生金線蓮,其實大都是大棚種植出來的,不過盡管如此,金線蓮依然能賣出高價,因為金線蓮對生長環境要求十分苛刻,哪怕是大棚種植,也不可能大規模供應,這也決定了金線蓮的價值。

黃海川在一幹人的陪同下參觀金線蓮的大棚種植項目,這是由鎮裏申請,縣裏核準的扶貧項目,前後投入了幾百萬,而這些錢,自然是從縣裏的扶貧專用基金裏出,市裏麵,也給召良縣的扶貧基金下撥了上億的財政撥款。

“鎮裏投入這個大棚項目,除了請市農業局的專家進行種植指導外,大棚日常的種植和打理、維護,都是請本村的村民,因為效益好,我們給村民開的工資也高,一個月有兩千八的工資。”鎮長黃海東給黃海川介紹著大棚項目。

聽到村民的工資有兩千八,黃海川也不禁十分高興,兩千八的工資在城裏不高,但在農村,特別是還是興林村這樣的山區農村,顯然已經不低,最主要的是村民還能就近在家門口工作。

“去年年底有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回家過年,聽到我們這大棚有這麼高的工資,有一些人都不想出去了,就想著進大棚工作。”鎮委書記高小波也不失時機的插了句話,這種能在領導麵前露麵的機會,他這個鎮書記可不能讓鎮長給搶光了。

“不錯,這一個扶貧項目算是十分成功了,要是山區農村能多一些這樣的好項目,何愁農民不脫貧。”黃海川感慨道,想了想,突然又問道,“這個種植金線蓮的項目能進行複製嗎?”

“市長,這恐怕不行,我們請教過市裏的專家,目前就興林村這一帶的氣溫土壤最適宜金線蓮生長,再往裏頭一點的落雲村,別看它跟興林村直線距離不到一千米,但金線蓮在落雲村就是種不起來。”鎮長黃海東道。

“看來這金線蓮對外部生長條件的要求十分苛刻了。”黃海川點了點頭,一臉惋惜,這樣的大棚種植項目要是能夠大規模複製,那麼,在召良縣所有山區農村都上這個項目,那可不失為一個脫貧的好辦法。

黃海川和縣裏、鎮裏的一幹人在大棚裏參觀著,不遠處,紀一菲默默的觀察著黃海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