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怨
“嗯!”李響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感悟了一下這裏的氣場,當著眾人的麵,就直接走了進去。
廠房的大門並沒有關閉,可能因為剛才這一個多小時敞開的原因,裏麵的陰煞之氣沒有之前的那麼濃厚了。
這一點,李響能夠細微的感觸出來。
不過相比其他地方,還是十分的濃厚,一般的普通人,也根本進不來。
“邵老板,你和司機先退後十米,距離這門口遠一點。你們五個人,牽著這牛,站在門口,你們五人之中,誰年齡最大?”李響開口問道。
這五個人都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一身剛陽之氣,用俗話說,那就是朝氣十足。
“我!”其中一個留著平頭的小夥子站了出來,對著李響說道。
“你站在兩頭牛的中間,其餘四人,分別站在兩頭牛的邊上,記住,等下不管發生了什麼,看到了什麼,都不要亂動,也不要發出聲音。”
李響說完,就不再理會,轉身朝著廠房裏麵走去。
而廠房外麵,邵老板這個時候也開口說道:“阿彪,你們幾人我都是信得過的,今天的事情,辦好了,一人一萬塊的獎金,等下你們一定要聽李大師的吩咐,知道不?”
這個世道上,隻有金錢開道,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果然,聽到邵老板的話,五個年輕人的眼中頓時雙眼冒光起來,沒有絲毫的猶豫,立刻表明決心。
“邵叔,你放心,李大師說啥就是啥,我絕對服從。”
“就是,邵叔,你和李哥先過去,這裏有我們就足夠了。”
“邵叔,您老放一萬個心就可以了。”
“你們這幾個臭小子,行,聽李大師的安排,這裏的情況你們也清楚,李大師是高人,等下配合好李大師作法。”邵老板說完,就按照李響所說的,和自己的司機退後了十米。
而此刻,李響走進了廠房,眾人的目光,也注意到了他身上。
當李響停住了腳步,詭異的一幕,頓時就出現在了眾人眼前。
一個紅衣女子,緩緩的憑空出現在半空之中,畫麵十分的詭異。
五個小夥子剛才還一臉朝氣,隻不過片刻之間,就臉色蒼白起來,因為這一幕實在是太詭異了。
“靠,還真是鬧鬼!”其中一個忍不住的爆了句粗口。
不過隨後就被李響瞪了一眼,這人趕緊的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旁邊的幾人也回過神來,一起瞪了一眼這個冒失的家夥。
李響隻是瞪了一眼之後,就不再理會,轉過頭來,看著紅衣女鬼,也就是薛晴,緩緩的開口道:“我已經準備好了。”
“這麼快?”薛晴疑惑了一聲,對於李響來的這麼快,有點出乎意料。
“嗯,這裏有點不正常,還是提前將你送入六道輪回的好。”
“那好,我沒有意見,不過接下來我應該怎麼做?”
“很簡單,等下我給你做一場簡單的水路道場,直接送你入輪回,這其中不要有任何的抵抗。不過在這之前,要先消除你身上的怨恨。”
“怨恨?”
“是的,你現在的能力,以及你現在這個情況,就是體內的怨恨之力所形成的。”
怨恨之力,也被稱之為怨念。
怨,恚也。本意是憤怒,仇恨,哀怨。怨念表麵上隻是一種情緒,但情緒是會影響行為的,因為怨念表現出來的是負麵情緒,帶來的結果基本也是以惡果為主。
關於怨念,風水界中還有一個小故事。
話說唐朝時,有一位法號知玄的和尚曾經在長安某寺掛單。
那時該寺中正住著一位患有“迦摩羅”惡疾的僧人,通體生瘡,發出的穢氣刺鼻難聞,誰都不願與他來往,更別提關照侍奉了。
惟獨知玄領受了佛陀所說的“百福田中,侍病第一”的教導,常常主動去照顧病僧,並無任何厭倦嫌棄之色。
後來病僧的惡疾漸漸痊愈,打算離開該寺,臨別時對知玄說:“你以後有難臨身時,不妨到彭州九隴山來找我,我會設法消彌你的厄難。記住,我居住在有兩棵大鬆樹並立的地方。”
後來,知玄因為德行高深,深受道俗的尊崇,連唐朝皇帝都向他求教佛法,唐懿宗還於鹹通十二年賜給他裝飾華美、高達兩丈的沉香寶座,以示尊寵。
受賜以後,知玄和尚名聲益顯,坐上寶座更自覺尊榮。
然而沒過多久,知玄的左腿膝蓋上卻生出了個“人麵瘡”,有眉有眼,有口有齒,恰似人麵,看上去讓人生畏。
更有甚者,這人麵瘡還有要求:每天都得拿飲食喂它,它能象人一樣大模大樣的張口啖食。
知玄和尚痛苦萬狀,四處求治,可名醫們全都束手無策,正所謂“妙藥難醫冤孽病”。
瘡疾日烈,萬般無奈,知玄終於記起了當年那位病僧的臨別贈言,決定立即前往彭州九隴山求救。
根據病僧的指示,知玄入山尋訪。
一日傍晚時分,天光暗淡,山路難行,正不知如何是好時,知玄忽然望見兩棵並立的大鬆樹,待快步走上前去,隻見樹後殿宇廣闊,金碧輝煌,那位僧人就站在門前。
知玄將自己所患的怪疾如實相告。
僧人告慰他說:“不要緊的,我這裏的山岩下有一泓清泉,等到明日去洗一下就會好的。”
翌日清晨,昔日病僧令一孩童為知玄帶路,引領他來到岩下泉畔。
知玄用手捧起清水剛要衝洗,膝上的人麵瘡卻忽作人語,出聲大叫:“不要洗,不要洗!”
緊接著又問:“你是否讀過西漢史書中記載的袁盎與晁錯傳?”
知玄回答:“當然讀過。”
人麵瘡便說:“你既然讀過了,何以不知袁盎錯殺晁錯之事?當吳楚七國造反時,袁盎向皇帝進讒言,斬晁錯於東市,以致晁錯冤深似海,怨結千年,往昔的袁盎就是你的前身,而晁錯就是我。”
“我怨深恨重,自那以後,總想伺機報仇。可是你十世以來都是高僧,持戒精嚴,冥冥中有戒神保護,令我無法近身。近年你受寵忘憂,享受過奢,動了希名欲利的心念,無形中德行已經虧損,冤業可以乘隙,我才得以接近報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