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卦語

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卦語

“李楨和精靈女並沒有被巨蟒吞掉,而是帶著她們進入到了一個山洞中,山洞中要有這樣一扇門。”李響掏出手機給王西蒙看了那天他在京州博物館裏拍到的畫麵,是那扇打不開的黃銅門。

王西蒙也被這樣的畫麵吸引,他本是做特效鏡頭的,對於這些圖案天生就沒有抵抗能力。

而且黃銅門上的圖案古樸有力,帶著一種蒼茫之感,就是通過手機屏幕似乎都能感受到那跨越時空的衝擊感。

“哪裏的?西夏寶庫裏的嗎?”王西蒙興奮地問道。

“不是,你隻管照著這個做出來就好。”李響知道西夏寶庫裏麵還有一個真實寶庫的消息不能隨意泄漏,就否決了王西蒙的猜想。

“這個簡單。”王西蒙讓李響把手機照片傳了過去。

“多久能做好?”李響問道。

“除了需要現場拍攝的鏡頭外,其他鏡頭我們會先做出一個樣板來,如果李製片覺得沒問題,我們會再細化完善,樣板要一個月時間吧。”

“一個月?”李響覺得時間有點長了。

“這已經是最快的速度了,尤其是要達到你所說的質量。”王西蒙解釋道。

“好吧。”李響想到馬明那邊的劇本要做好估計也要段時間。

在吳茹雪的陪同下,李響在接下來的幾天內總算把宣傳片所需的各項手續都辦完,至於拍攝的場地大部分都是在攝影棚中完成,這樣方便後期的剪輯和拚接。

越是忙著這些事,李響越是覺得其中的辛苦,花錢如流水不說,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才是真正困難的地方。

還好李響有麵相奇術,見一個人大致上就了解了他的性格脾氣,說不上相談甚歡,至少能平穩地合作下來。

等到在咖啡館裏和馬明再討論劇本時,他手裏花得隻剩下兩百萬了。

還好江俊楚他們是零片酬出演,如是請了專業的演員的話,詁計這一千萬都不夠演員片酬的。

“劇本好了嗎?”李響凝重地問道。

“好了。”馬明也是嚴肅地點了點頭,交出一疊紙來。

李響深吸一口氣,給自己平複了一下心情,然後開始閱讀劇本。

“很好,很好。”李響總算看到了一個傳統正派的劇本,重點描繪了李楨和精靈女間的淒婉愛情,把隨侍大臣塑造成了一個大反派,其他的地方都沒有出奇的招數,一切都是中規中矩。

馬明看到李響滿意的神色,卻不是特別高興,他有些擔心道:“李製片,這樣的本子沒有亮點很難吸引觀眾啊。”

“沒事,隻管照這個去拍。”李響絲毫不擔心。

重點是在江俊楚這個漸漸淡出公眾視野的前明星身上。

江俊楚出演西夏寶庫宣傳片本身就是最大的噱頭,等廣告宣傳片拍好後,就可以利用江俊楚的身份大肆宣傳。

再加上這絕對是個看臉的世界,江俊楚和李楨這個形象的高度契合,會讓這部隻有5分鍾的廣告宣傳片單是憑他出場時的英俊臉龐就能吸引到一大批觀眾。

李響可還記得那天江俊楚在法庭前出現時那些女粉絲的瘋狂舉動。

“什麼時候可以開始?”

馬明想了想,回道:“演員都到位就能開始了。李製片,真的一個專業演員都不請?”

馬明聽說李響不打算請一個專業演員,還以為他是想實驗什麼新的電影風格,或是向他展示一下標新立異的風格。

“江俊楚難道不是專業演員?”李響反問道。

“唉,你知道的嘛,他畢竟出了那事,除了李製片,現在誰還敢用他?”

…………

從咖啡館中出來,李響接到了一個電話,康永健打開的,說是要請李響吃個飯。

當然,除了吃飯之外,最主要的是請李響去看樣東西——一本和風水有關的善本。

宣傳片的拍攝已經萬事俱備隻等開機了,在開機之前,也沒什麼事,李響決定去一趟,看看那個什麼善本。

善本概念是宋代提出來的,是指版刻書籍的精品。

善就是好的意思,“善本”的原始內涵指那些版刻古籍中的校刊好、裝幀好、時代久、流傳少,具有學術價值和曆史價值的書籍。

通俗一點的來說,就是康永健手中,有一本和風水有關的書籍,想請李響過去掌眼。

在電話中,康永健對李響說了二十個字:山高莫鎖舟,投宿莫上樓,油頭不洗頭,十鬥米七鬥。

就是這二十個字,讓李響產生了強大的好奇。

很快,李響就到了康永健家,然後跟隨康永健進入到書房中。

康永健從書架中,寶貝似的拿出一個擅木盒子。

“李大師,就是這本善本,前幾天意外機緣撿漏得到的,已經經過專家鑒定了,是宋朝之物。”康永健捧著木盒道。

李響接過來,神色凝重起來。

在這木盒打開的瞬間,李響就感觸到了一股淡淡的靈場波動。

“風水手劄!”李響一下子就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了。

這本風水古籍,是一個風水師的心得手劄,說得直白點就是心得體會。

李響心中想著,將古籍打開。

第一頁入目的就是之前康永健在電話中所說的那二十個字:山高莫鎖舟,投宿莫上樓,油頭不洗頭,十鬥米七鬥。

“李大師,這二十個字是什麼含義?還有,李大師是否知道,這古籍是誰的著作?”康永健詢問道。

“這二十個字,有著特殊的含義。”李響沉思了數秒,低沉的回道。

“什麼特殊的含義?這似乎是一段卦語。”

“沒錯,這就是一段卦語,這是一位風水前輩的卦語……”

李響合上了古籍,並沒有去看古籍後麵的內容,而是給康永健講了一個故事。

故事發生在宋朝的一位商人身上,這個商人要水路販一批絲綢到異地,這天來到鎮上,隻見街市人流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商人在一家飯館門口看見一位風水先生,頗有些仙風道骨,心裏一動,想叫先生看看這趟出行順利與否,能否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