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殺神
“路經此地,當時是洪汛期,黃河古道洪水泛濫,老夫找到了一條小船,準備自己渡河,但是擺渡到河中的時候,河麵原本洶湧的河水,瞬間就平靜下來,也就是這個時候,黃河古道的水龍脈龍靈出現了。”
“老夫之所以還能夠存活到現在,就是因為水龍脈之靈的滋養,強行吊著這一口氣在這裏。”
“黃河古道旁邊的一處千年古墓,因為風水格局發生了變化,這個千年古墓從原本的福澤之地,變成了九煞之地,去年那些所謂的浮屍,其實就是古墓之中的陪葬者。”
“老夫因此和水龍脈之靈達成了一個協議,成為黃河古道水龍脈的守護者。”
“其實,一般情況下的千年古墓風水格局變化,是影響不到黃河古道這種大型水龍脈的,但是這個千年古墓卻是個例外。”
“這是為何?”李響十分好奇。
“因為這裏埋葬的人,非比尋常。”
“這千年古墓埋葬的是誰?”
“殺神白起!”
鬆睿明這話聽到李響的耳中,如同一聲驚雷,李響當場就怔然了。
“白起不是死在鹹陽嗎?這裏是商丘黃河古道,白起之墓怎麼會在這裏?”李響十分不解。
“你可知道許遜?”鬆睿明轉過頭來,看著李響。
“許遜?”李響沉吟少許,瞬間就想起了鬆睿明所說的是誰了。
許遜,字敬之,豫章南昌人,東晉道士,淨明道派尊奉的祖師,相傳其著有《靈劍子》等道教經典。
據道書記載,許遜少以射獵為業,一日入山射鹿,鹿胎墮地,母鹿舔其崽而死。
許遜愴然感悟,折弩而歸,始棲托西山金氏之宅修道。聞豫章人吳猛得術士丁義神方,乃拜大洞君吳猛為師,傳三清法要。
這是曆史典籍上所記載的內容。
關於許遜的記載並不多,但是在風水界中,許遜的傳聞卻比較多,而且為風水師熟知。
許遜乃淨明派創始人,與張道陵、葛玄、薩守堅共為四大天師。
“前輩,許遜和殺神白起的墓有什麼關係?”
“小友難道未曾聽說殺神白起死後不甘,怨氣衝九霄的傳說?”看李響疑惑,鬆睿明反問一句。
李響略微思索,瞬間恍然大悟。
“這裏是白起三魂鎮壓之地!?”
鬆睿明點點頭。
風水界一直有這樣一個傳聞,關於殺神白起的傳聞。
當年,白起死後,怨氣衝天,雷公電母,罰責大地,白起身死之地,一片荒蕪,成為了一片鬼地。
秦皇怎麼能夠容忍如此情況出現呢?
於是就號召天下風水大師前來解決此事,然而,當年沒有任何一個風水師,敢來消除白起的怨念。
白起怨氣衝天,整個斜陽城,幾乎都快成為了一座鬼城。
堂堂的一座大城,僅僅因為一個白起就變得如此模樣。
秦皇自然是憤怒不已。
然而天下風水師都不敢出手解決這個問題。
正當天下無人能破的時候,許遜出來了,然後將白起的衝天怨氣給消除了。
至於怎麼消除的,野史上沒有記載,任何相關的文獻也沒有記載。
隻有在風水界中還存在著一些傳聞。
這個事情,還得從白起之死說起。
長平之戰過後,白起一戰成名。當時,是秦國滅趙的最好時機,白起當然希望一勞永逸。
但一報還一報,趙國也想到了反間計。
公元前259年,大名鼎鼎的說客蘇代,受趙王委托,帶上豐厚的禮物入秦,問秦相範雎:“武安君擒殺了趙括嗎?”
“是。”
“秦國就要圍攻趙都邯鄲了嗎?”
“是。”
蘇代於是說:“滅了趙國,秦國稱王,武安君必然位列三公,他為秦國奪取了70多座城池,就是曆史上周公、召公的功勞,也不過如此。到時候,您就要屈居其下了。”
蘇代接著說:“上黨的百姓寧可歸附趙國,也不向秦投降,可見天下百姓不願做秦國的臣民。如果秦國滅了趙國,趙國北方的人會投奔燕國,東邊的歸入齊國,南麵的跑去韓國魏國,秦國能得到的百姓又有多少呢?不如趁著趙國驚恐之際,叫趙國割地求和,別再讓武安君建功立業了。”
這段話說到了範雎的心坎上,他果然勸秦昭王和談,白起大失所望。一年後,等秦昭王再次意欲攻趙時,時機已然錯過了。
趙國從重創中恢複過來,白起的身體也大不如前。
秦昭王首先派王陵出兵,大敗。
於是去請白起,白起斷然拒絕:“邯鄲不是那麼容易拿下的,何況各國的救兵紛紛開進趙國,他們對秦國的怨恨何止一日兩日?”
“長平一戰,趙軍雖然死了40萬,但秦軍也折損了一半,我們國內空虛,還要遠征別國。趙軍以逸待勞,各國援軍裏應外合,秦軍必敗!”
昭王不聽,強行派兵。
不久,第二員大將王齕果然遭遇了趙楚魏三國聯軍的夾擊。
白起不免自鳴得意:“不聽我的話,如今怎麼樣啊?”
這句話傳到昭王的耳朵裏,昭王惱羞成怒。那好,你白起上陣吧!國相範雎親自去請,但白起強如黃牛,偏不從命。
一個將軍,既然不能為王所用,就隻能為王所棄。
公元前258年,白起被奪官、削爵、降為士兵、遷居他鄉。
由於病情反複,白起無法遠遷。他滯留在鹹陽的3個月裏,正是秦軍節節敗退之時。
顏麵掃地的秦昭王,不想讓他繼續得意,更不想讓他看到自己決策的失敗,便勒令他離開。
白起才走,秦昭王就和範雎商量:“白起心懷怨誹,不如處死。”
在鹹陽城外十裏,白起接到了賜死的命令。
剛烈的白起拔出劍:“我有什麼彌天大罪,何至於這個下場?”良久,他又歎息道:“我本來就該死!長平之戰,趙國40萬人投降,我欺騙了他們,把他們都活埋了,這足夠死罪。”
說罷,他舉起了那把鮮血浸染過的戰劍,刺向了自己。
白起的悲劇,源於他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