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七百萬百姓

蔡邕帶著家眷來到府門迎接,對白寒抱拳道:“老臣蔡邕見過輔國大將軍。”

“蔡大儒客氣了。”

對於蔡邕白寒還是很敬重的,曆史上的蔡邕可是有機會成為司馬遷那樣的人物,隻是因為王允沒能寫完《後漢書》。

白寒掃了眼蔡邕的家眷,他的家眷們穿的也都不算好,甚至還不如一般的百姓,但白寒的目光卻被一個人停在了,一個十幾歲的女孩瑟瑟的躲在蔡邕身後。

看到白寒的目光,蔡邕趕忙道:“這位是小女蔡琰,字昭姬,昭姬快來見過輔國大將軍。”

蔡琰蓮步輕移來到白寒身前,抬頭看了眼白寒頓時就愣住了,“是你?!”

“沒錯,是我。”白寒笑著回道。

白寒怎麼也沒想到,傳聞中的蔡琰蔡大家居然會是那一晚的女子,白寒也因為救她結識了張遼,還學到了幽月槍典。

“怎麼?你們認識?”

蔡琰笑道:“是啊,爹,你還記得我跟你說過麼,這位就是那天救我的將軍啊。”

“哦。”

蔡邕愣了下,旋即笑道:“這沒想到,輔國大將軍居然還對我小女有恩,請受老夫一拜。”

說著對白寒躬身一拜,白寒趕忙將其扶起:“蔡大儒,這可折煞晚輩了。”

“這怎麼可以,有恩即是有恩。”蔡邕還挺倔。

白寒隻得受下蔡邕一拜,但心裏多少還有點失望,蔡邕這個表現也表明了對他還是有距離,要想將蔡邕拉到他的戰船上還要費些心思。

在蔡邕的帶領下來到議事廳,漢代女子是不能在宴上的,白寒和蔡邕二人相對而坐,馬漢持劍立於一旁。

“蔡大儒我也不說閑話了,我需要你的幫助。”

蔡邕擺手笑道:“老夫年邁之軀,還有何能助輔國大將軍的。”

“蔡大儒,叫我子夜就好。”

白寒道:“蔡大儒賢明遠揚,海內名士無一不想擺在您的門下,如有您相助,那這司州的風氣定會煥然一新。”

話說的很好聽,但蔡邕還是搖頭道:“將軍您披肩遲瑞,伐無道,驅董賊,將軍出巡,司州百姓無不簞食壺漿已迎將軍,在這亂世中,司州算是一方極樂淨土了。”

“蔡大儒既然看得明白,那為何還要推辭呢?”

“將軍啊,你可知道老朽今天多大了?”

白寒上下打量相惜蔡邕,“五十?”

蔡邕笑著搖了搖頭,“老朽今年五十有七了!”

五十七!

看著眼前這精神抖擻的老人,白寒怎麼也不相信他居然快六十了,但事實就是這樣,白寒歎息了聲,隻能退而求其次道:“晚輩不求您能出仕於朝堂,隻求你能擔任教師為後背講解知識。”

“教師?!”聽到這名詞,蔡邕不禁問道:“什麼是教師?”

“是這樣的,晚輩打算在司州開辦一家學院,為司州培養人才,所謂教師其實就是教書先生。”白寒把黃埔軍校的設定跟蔡邕完全說了一遍。

蔡邕是越聽越激動,當即拍案道,“老夫願意出任!”

看著蔡邕激動地不能所以的樣子,白寒笑了,這是他早就預料到的。

到蔡邕這個年紀,名聲已經有了。

錢,他不在乎。

女人,他搞不動。

要是他的弟子也都能揚名天下,那他的曆史地位就會逐漸提高,說不定還能把孔子從文聖的位子上頂下來呢。

“在下還聽聞,蔡大儒和盧植的交情甚好,還請您請他出任教師。”

“這個沒問題,老夫可以代勞。”

蔡邕答應了,白寒的心也能放下來了,黃埔軍校的地址都已經弄好了,絕對是這個時代設備最齊全的學校了,除了師資力量薄弱一些罷了。

走在街上,白寒一直在為這個問題而揪心,這可不是個小問題啊,能教導那些三國名將的必須要是天下聞名的大賢之士。

可是到現在師資力量總共才小貓兩三隻:賈詡、蔡邕、盧植。

再加上他也不過才四個人。

黃埔軍校的課程可是足有20門的,文武各十科,這四個人完全忙不過來。

白寒想得腦袋都疼,他真想再下幾道詔令把水鏡先生、龐德公這種人也都弄過來,可這些人要麼在深山老林隱居,要麼家大業大才不會到他這吃苦受累。

想不出來,白寒也不想了,回到尚書台賈詡正在這裏辦公。

現在司州的一切都井井有條的,賈詡也有了很多空閑,白寒將自己的問題說給了賈詡,賈詡聽後微微一笑,“主公啊,你看事情有些狹窄了。”

“文和何出此言?”

賈詡悠悠的說道:“教師不夠,文官類的咱們可以從朝中大臣中選拔,武官類的可以讓張遼高順等將軍舉薦賢才,如此一來,講師的問題不就解決了。。”

聽賈詡這麼一說白寒頓時就明朗了,朝中大臣也不全是王允那一派的,還有兩成是沉默派的,可以從這裏麵選拔賢才,至於武將那邊,白寒對張遼高順的眼光絕對有信心。

文官交給賈詡,武將白寒就親自修書給張遼高順。

時間一天天的過,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190年六月,董卓占據河西、西涼等地不思進取,反而繼續過著那種驕奢淫逸的生活。

兩地百姓怨聲載道,而在四周白寒的三策已經實施,大批百姓湧入司州。

涼州、並州、益州、荊州、豫州、冀州,這些地方的百姓紛紛前往司州。

(不要懷疑,我是照地圖寫的,司州的確是被這些州所包圍,不信的話加群602458838,群裏有地圖)

甚至遠在徐州、揚州等地的百姓也紛紛湧入司州,司州境內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而中原卻是烽煙四起,白寒在司州暗暗發展實力……

長安城,尚書台。

白寒看著飛鷹們總結出來的資料,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大批百姓的湧入司州的在籍人口數量已經達到了七百萬。

白寒完全是占了時代的便宜,根據後世的統計在180年的時候漢朝人口六千萬,雖然經曆了黃巾起義和大小戰亂,大漢的人口依舊有四千萬之多。

這就說明,天下近五分之一的人口都在司州!

要知道,五胡亂華的時候漢人也就這個數量了!

白寒詔令下達到的賢才們也到了,白寒下了十三道詔書卻隻來了12個,程昱沒找到。

不過廖化倒是帶著周倉、裴元紹、還有管亥前來投奔。

這倒是意外之喜,一萬黃巾軍都是在徐州招募的青壯之士,至於隨行的十萬家眷被安排到了司州各地。

甘寧、黃忠、典韋、許褚、太史慈、荀彧、郭嘉、趙雲、梁習、徐邈、閻柔、廖化、周倉、裴元紹、管亥。

這些人居然一個願意直接出仕的都沒有,全都進了黃埔軍校,成為了黃埔軍校第一期的學員。

既然選擇了那他們就要進行最低為期半年的學習,一年之後學校的各科老師會對他們的表現進行評分,每科一百分,20科就是2000分。

他們畢業的最低標準就是1300分,這些人半年之後才能用。

朝廷內,白寒也沒閑著,司州軍壯大到了八萬,現在的白寒已經有了跟董卓叫板的實力,當然了白寒現在還沒那麼傻。

六月的最後一天,天氣有些炎熱,白寒帶著何太後外出,如今的長安城已經再次擴大。

後世的帝都居民可是數千萬的,帝都都放不下還弄了個地津市來分散人口。

在如今這個時代,白寒的目標就是將長安弄成一個可以居住千萬百姓的都市,當然了這是有生之年的目標。

人雖然多了,但問題也就暴露出來了,白寒帶著親兵走在街上。

沿途百姓都急急忙忙的,看著那些百姓,何太後不禁問道:“夫君,他們為何這麼著急啊?”

白寒悠悠的歎了口氣,“去看看吧。”

帶著親兵往前走,來到朱雀大街,百姓們紛紛聚在米鋪前麵等待著,看到這一幕白寒擰起了眉頭。

養民七百萬的司州啊,這第一年還需要撥給他們糧食,但他哪來的那麼多糧食啊。

人多了,吃不飽,那就一定會產生問題!

還好司州軍天天在忙,每天挨家挨戶的給人送粥飯,暫時緩解住了問題。

長安城的米就那些,民間的米價漲到了一個可怕的地步,但依舊無法阻止百姓們買米的高潮。

看著這些百姓,白寒心裏很不是滋味,要不是他把這些百姓弄來司州,他們也不會吃不飽肚子。

“文和。”

“臣在。”

“從今天起,把官倉的糧食拿出來分給百姓,同時王允那一派大臣的俸祿全部沒收充公,反正他們位高權重的也餓不死。”

“諾。”

說完,白寒便帶著親信回到皇宮,就連何太後那嬌豔的軀體也無法吸引白寒了。

這次的問題真的很棘手,七百萬人口啊,有六百萬張嘴需要他養活。

按照十民取一兵的標準,這件事情如果處理不好,司州就會變成數十萬起義軍隊的老巢,說不定整個大漢的格局都會為之改變。

到現在為止除了董卓,沒人能抵擋數十萬的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