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做事情雖然看似有些蠻橫不講理,可是對於穩固大秦京城來說,確實非常不錯的。
至少很多人看來,都覺得這一封詔書有些問題,主要不是皇帝的權威不行,而是皇帝現在在邗城,身邊侍奉皇帝的人就是嬴無雙。
可就算是大臣們覺得有些問題,但也挑不出毛病來,在秦國以前,統治華夏這浩蕩沃土的國家是周朝。
周朝周王室衰微,天子的話語權被強大的諸侯國淹沒,所以才有了春秋戰國的叫法。
但是有一項製度,在周代這八百年的統計之種,已經完全深入人心,這就是——宗法製!
宗法製之中,最重要的一條製度,就是嫡長子繼承製。
什麼是嫡長子?
第一個生的孩子就是嫡長子嗎?
當然不是,隻有嫡母剩下的第一個男丁,這才是長子。
在秦國之中,嬴無雙和贏無敵乃是同一天出生,但是贏無敵卻在嬴無雙之前生出,所以贏無敵是庶長子,嬴無雙才是嫡長子。
在嫡長子繼承製度依舊深入人心的秦國朝廷,所有人心中下意識的覺得這並沒有多大問題。
文武百官不說話也是有道理的,試想一下,現在整個京城之中,還能不能找出來一個比太子嫡母,也就是當今的皇後娘娘權勢更加顯赫的人?
哪怕遼東王慕容天雪已經統帥五萬胡人鐵騎在京城外邊,這已經不能有任何改變。
遼東國名義上的國王是慕容天雪,但是隻要皇後一聲令下,遼東國易主卻是京城朝廷動動嘴皮子的事情。
慕容天雪居於皇宮之中,慕容天雪的兒子孤竹王嬴和也隻能孤竹王府之中,不敢有任何僭越之處。
這就是皇後娘娘的權勢,尤其是秦國,之前羋月太後委身義渠君保住大秦的江山社稷,所以朝臣們從來都沒有想過要限製皇後的權利。
皇後的權利有多大?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在皇帝還沒有真正下令限製皇後權力的時候,皇後真的是什麼事情都可以管一管。
蘇鶴感覺自己的身體都不像是自己的身體,皇後命令宮中的禦醫給他震斷了身體,然後前去熬煮湯藥,皇後就已經迫不及待詢問起來皇帝的真實情況。
蘇鶴認真回想了一下,想到皇帝在自己臨行前,將一個非常精美的小匣子交給了自己,這就從身上取出,交給了身邊的宮婦人,宮婦人應了一聲,就把小匣子交個了皇後。
皇後的呼吸明顯都有些急促起來,她迫不及待的打開,這裏邊有一封書信,或者準確一些說,隻是一張枝條。
筆記是皇後所熟悉的筆記,來自於皇帝,看完以後,皇後就直接把這一張紙條丟到自己麵前的香爐裏邊徹底焚毀,禦醫已經把湯藥送了過來。
蘇鶴先是謝恩,然後斷氣白瓷碗來,一口氣喝了個幹淨,這才把瓷碗交還給了宦官,想著皇後謝了恩,帶著禦醫開給自己的三副中藥,離開了皇宮。
皇後則回到寢宮,斥退了所有的人,看著堆積的小山一般的奏折,歡喜的淚水終於忍不住流了出來。
日日夜夜的祈禱沒有起到任何作用;扶蘇在這小紙條上,把自己的情況從頭到尾說了一遍,並且表達了自己的歉意。
口頭上的歉意表達,皇後自然是不會放在心上,唯一一個真正道歉的實在物,就是太子之位。
但是這些,對於虛連題胭脂來說,都不是最好的禮物;對於任何一個擔驚受怕的女人,都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從戰場上安全的回來。
這就是最好的禮物。
處理奏折這樣的事情,虛連題胭脂已經不是第一次,最主要的是六部尚書侍郎都會把奏折先處理一遍,把這些奏折上提出來的問題,先寫上自己的見解,和處理問題的方案,然後才會遞交到皇後這裏,皇後需要做的,隻是看一下這個國家現在發生什麼事情。
一條非醒目的奏折,落在了虛連題胭脂剛剛流過歡喜淚水的眼眸裏。
歐冶子親筆寫的奏折,保護火藥板甲秘密的禁軍,這個月已經抓到了三十六個細作,全部都在禁軍的控製之下,歐冶子覺得將作坊已經被盯上,但是究竟是哪一個國家的細作,卻一直都沒有盤問出來。
虛連題胭脂飛快的寫下調令,叫錦衣衛去把這些人提出來審問,同時從慕容天雪帶過來的五萬鐵騎中,分出一萬人歸屬於歐冶子的調遣,這是真正抱著寧願錯殺一萬,也不放過一千的宗旨。
火藥現在是大秦國保持著強大戰鬥力的最大原因,隻要火藥一直掌控在秦國手中,楚國那些再怎麼堅固的城池,對於大秦國來說,就都是紙糊成的,完全不足為慮。
處理完這一封奏折,虛連題胭脂繼續翻看了幾封奏折,整個人也顯得非常疲憊,強烈的情緒波動本來就最傷身體。
隻是她心中喜意,現在還不能分享出去,也沒有人能有資格,和皇後一起分享這樣的喜悅。
秦國重新立下太子的事情,自然也被楚國知道,不知道是不是人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所有的人都覺得秦國皇帝是真的不行了。
緊接著贏無雙矯詔的留言,就在楚國劉傳了開來,楚國朝廷則一直都認為無風不起浪,再加上不停的有巫醫給皇帝看病。
華佗依照自己高超的醫術,和花一天兩人簡直就是在挑戰這個時代的醫生,好在一直都沒有出什麼事情。
伴隨著這件事情的過去,整個天下的目光又全部都轉移到了朱提城的戰鬥上來。
韓信曾經有過年頭,如果王玄策的西路大軍等到風雪融化以後,就可以直接攻入昆明郡,達到昆明族的腹地,朱提城也就不戰而破。
但是誰都沒有想到,天公不作美,暴風雪越發恐怖,西路大軍想要南下,估計隻有等到來年春天的時候,冰雪才有可能消融。
韓信收到了消息以後,也隻是笑笑,覺得自己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完全就是因為項伯天天在他耳根子邊上,催促著他發兵和蜀軍開戰,腦袋昏了,才會有這樣懶惰可鄙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