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這邊的戰船其實不比荊州少,這些年來他在廬江打造了不少戰船,在占據江夏後又將江夏港口的戰船占為己有,如今他的戰船數量比荊州的還要多,於禁將廬江和江夏的戰船運到漢江邊上,以供給大軍使用,其實大部分都是江夏的戰船,因為廬江的戰船幾乎都被甘寧開走了。
雖然李元的戰船非常多,但是真正的水軍已經被甘寧帶走,現在於禁手上隻有三千水軍,所以他們根本不可能輕易渡江,李元估計劉表在江上布置了不下一萬人的水軍,如果不是因為漢江沒有長江這麼寬闊,劉表應該還會布置更多的戰船,看來在攻打襄陽之前還要經曆一次水戰。
得知李元大軍已經來到漢江邊的時候劉表決定親自走出去查看,一眾將領也跟著劉表一起出去。眾人來到江邊,看到對岸出現無數兵馬,岸邊還擺滿了戰船,起碼有七百多條,甚至比他們襄陽的戰船還要多,這讓劉表大吃一驚,問道:“李元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戰船?好像比我們荊州的戰船還要多。”
蒯良回答道:“李元這四五年來一直在廬江打造戰船,他們本身的戰船並沒有我們多,但是占領江夏後他們也把江夏的戰船占為己有,所以他們戰船的數量才會比我們多。”
劉表聽完後才恍然大悟,要說荊州哪裏的戰船最多,那絕對是江夏,江夏的戰船比襄陽還要多,現在李元將江夏的戰船都拿來使用,難怪現在會出現如此多的戰船。
“主公,李元布置了這麼多戰船看來是要強行渡江,我們一定要做好準備。”蒯良略微擔心,“我聽說李元在廬江讓甘寧訓練了一支不下兩萬人的水軍,如今這支水軍或許已經在對岸,我們不能大意。”
“蒯子柔,你這話就不對了,在陸上我們或許不是李元對手,但是在水上絕對是我們荊州軍厲害,甘寧當初也有投靠過我們,但是我看他沒有多少本事所以才將他趕走,這次如果碰上他的話我一定要讓我們荊州水軍好好教訓他。”蔡瑁對自家水軍非常有自信。
“蔡校尉說的不錯,我們許多士兵都是從小就在江邊長大,水性非常好,我們也時常訓練水軍戰法,甘寧訓練的水軍或許不會差,但我們荊州軍是不可能會輸的。”文聘少有的自誇,那是因為他對荊州水軍有絕對的信任。
劉表聽到如此非常滿意,與李元軍相比他們總算有一個長處,他本來想將所有兵力都收縮到襄陽進行防守,但是文聘和黃祖極力勸說他要在江上布置防禦,所以他才決定將一萬水軍布置在漢江邊上攔截李元渡江,隻要李元無法渡江也攻打不了襄陽。
其實劉表召集的兵馬已經陸陸續續抵達襄陽,否則他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拿出這麼多人,江夏一戰已經讓他損失將近四萬多人,要是再不小心應對的話荊州就難保了。
李元與劉表在漢江邊對峙,甘寧的水軍已經來到處於烏林對麵的赤壁,烏林是江陵東南麵的一個港口,甘寧打算從烏林登陸,然後再前往江陵,但是想神不知鬼不覺地偷襲江陵就不能讓駐紮在烏林的士兵有機會逃跑,否則逃跑的士兵一定會去江陵通風報信。
從廬江出發前廬江太守程昱就建議甘寧先帶領水軍前去赤壁,赤壁就在烏林對麵,非常之近,如果兩萬多水軍出現在烏林一定會被駐守的士兵發現,所以甘寧隻能挑選一支數百人的水軍用突襲的方法拿下烏林,並且不能讓敵軍前往江陵通風報信。
拿下烏林後再讓大軍從赤壁坐戰船到烏林,然後突襲江陵,這樣就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覺了。
甘寧最終采納了程昱的策略,並且決定在雨天的時候再出擊,因為在下雨天士兵一般都不會出航巡邏,防範會更加鬆懈,這對甘寧來說是一個機會。
烏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港口,因為出了烏林就能坐船前往赤壁,通過赤壁可以迅速進擊柴桑和豫章,進入孫策的地盤,為了避免被孫策偷襲劉表在烏林駐守了三四千兵馬,要知道一般情況下不會在港口駐紮這麼多士兵,但是為了防範孫策劉表不得不這樣做。
然而現在處於用兵時候,江陵的兵馬已經被抽調一半到襄陽,所以駐守烏林的士兵遠沒有往日的多,大概隻有不到五百人,李元對襄陽的威脅為甘寧製造了突襲烏林的機會。
甘寧早在數日前就已經抵達赤壁,在等候突襲烏林的機會,他長年在江邊生活,對江邊的天氣已經有一定的了解,他預料很快就會下大雨。
今日天空上烏雲密布,狂風大作,落下一道道紫色的閃電,照亮了整個大地。江上波濤洶湧,巨浪翻滾,此時烏林的所有戰船都停靠岸邊,沒人會蠢到在這種天氣出航,即使經驗最豐富的水軍也難以應對這種天氣,出動的船隻隨時會被巨浪吞噬。
風越刮越大,浪越來越高,原本明媚的天氣逐漸消失,留下的光線隻有閃電,江邊的天氣變化無常,原本的大晴天說變就變,速度之快讓人難以預料。
“今天就不出港巡邏了吧,快回去避雨。”一些原本打算出港巡邏的士兵都跑了回來避雨,港口建了不少房舍給士兵居住。
“真是倒黴,剛出去就被淋了一身的雨。”一些士兵脫掉衣服,冰冷的雨水讓他們感到寒冷,身體情不自禁地顫抖起來。
就在所有士兵都跑回屋內的時候,一支船隊在不斷接近,這支船隊膽子非常大,竟然敢在這種天氣航行,要是被經驗豐富的船家看到一定會說統領這支船隊的將領是一個蠢貨,因為這樣做就等於讓麾下的士兵跟著他一起送死。
但是上天貌似非常照顧這一支船隊,雖然風和浪都非常大,然而船隊依舊是穩步前進,借著風力不斷靠向烏林,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一支船隊全部都是艨衝,沒有一艘走舸,想想也是,走舸根本不可能在這種天氣出航,唯有更加結實的艨衝才能經受住這種大風大浪。
不過在廬江打造出來的艨衝要遠比一般的艨衝結實,否則也難以承受巨浪,因為李元重視戰船的發展所以才能造出如此厲害的艨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