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登青雲山

顧元峰一揮手,一股莫大的威壓頓時就將步青雲的氣息瞬間就衝散,而王飛龍仿佛快要被淹死的人一般,被救上了岸來,渾身都出了一身冷汗。

整個過程電光火石,但其中貓膩絕然隱藏不過敏銳之人,人群之中就是一陣騷動,考校還沒有開始,暗鬥就如此明顯激烈。

王飛龍當眾出醜,麵紅耳赤,但他也非尋常人,竟沒有表現出憤怒了,甚至當做根本沒有這回事,繼續恭維著步青雲。

“歩小聖人六步成天下詩,驚采絕豔,同歩小聖人比作詩我無異於自討其辱,但山長有命,不得不出來獻醜。而此關卡由我來把持,作何詩由我來指定,想來以歩小聖人的胸襟應該不介意吧。”

你怕我介意,就不要提出來啊。你提出來了,我反對豈不是顯得很小氣。

步青雲隻是嗬嗬,讓你占了莫大的便宜又如何,我便就讓你輸得每次見到我都自卑,是以當即付之一笑:“王兄好賴也是青雲書院四傑之中的詩傑之一,詩傑都如此說奉承諂媚於我,我怎麼說也得給點麵子不是。”

“那就多謝歩小聖人了。”

王飛龍也是笑靨回應,沒有任何的不適,反而是得意:吃的就是你好麵子,高傲自大。

在場的人們這個時候,終於是看出了點眉頭。

“歩小聖人六步成天下詩,何其驚人,王飛龍早有算計,怪不得他敢再作詩這一方麵挑釁歩小聖人。”

“作何詩由他來確定,如此一來王飛龍就占了莫大的優勢,其他先不說,王飛龍估計早就將詩打磨好了吧,而歩小聖人卻要在一定時間將詩作出來,兩番比較,王飛龍不見得就沒有機會。”

眾人推測於王飛龍的打算完全吻合。

“歩小聖人,時間定為一炷香時間,你看如何?”

“沒有問題。”

“詩詞的好壞,以文氣的高度多少來評判,等若是以聖道為裁判,想來步青雲應該也沒有意見吧。”

王飛龍這欺的又是步青雲文武雙修,文種出了問題。

步青雲知道王飛龍的打算,但沒有任何的反對的意思,反而屢屢故作大方:作弊能比得過他,他腦子有盛唐諸多流傳千古的詩詞。

說真的,他現在隻能嗬嗬了。

“這自然沒有問題,如此再公平不過,王兄還有什麼其他破事嗎?”

他終於表現出了厭惡之色,畢竟挖了坑怎麼都得讓王飛龍覺得得逞。

對付奸詐之人自然要比更加奸詐,對此步青雲一直非常認同。

“歩小聖人既然已經不耐煩了,那我們便就開始吧。”

步青雲隱隱流露出的憤怒,讓王飛龍渾身三千六百五十個毛孔都張開了,舒暢不已:“步青雲你個賤種,等你輸給我之時,我倒要看一看你還如何囂張?”

香已經被點燃,香煙嫋嫋升騰而起。

王飛龍所指定要作的詩與山相關,與山相關的詩詞並不少,這絕然也不少,步青雲微微一皺眉,就直接動筆了:《登青雲山》。

青雲山中青雲山,聞說獸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北宋詩人王安石的《登飛來峰》,被步青雲略微修改了一番,就拿了出來。

“不畏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

步青雲尤喜歡這一句,隻是他全詩一成並沒有任何的異象產生,更沒有任何文氣的生成,當然他是故意為之:挖坑,讓王飛龍嘴臉都暴露出來。

隻是他如此快速的就做出了一首詩,著實將在場的眾人嚇到了。

“當真不愧是六步成天下詩的歩小聖人,這麼快做出了一首詩,真是讓人驚歎。”

“這首當真是氣魄:不畏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

“古人常有浮雲蔽日、邪臣蔽賢的憂慮,而歩小聖人‘不畏’二字,表現了其膽識氣概,絲毫不畏沈家王飛龍之流等奸邪的勇氣和決心。而兩句更是的精華,蘊含著深刻的哲理:站得高,看得遠。”

“年少氣盛,抱負不凡,人皆有之,但撥雲見日、高瞻遠矚的思想境界和豪邁氣概卻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有如此境界。”

“不畏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但此一句,王飛龍就輸了。”

……

“不畏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

王飛龍腹中早已成詩,但仍在細細的打磨,務做到盡善盡美,做到極致。他驟然聽聞眾人的驚歎,聽得這一句,猛就是一失神,手一抖,筆拿不住當即墜地。

尤為讓他挫敗的是,他如此的失態,在場如此多的人,竟然沒有一個人注意到,所有人的心思全部落在步青雲身上。

“這怎麼可能!”

王飛龍臉發白,嘴唇哆嗦,作詩速度如此快也就罷了,做出的詩竟然還這般驚人!饒是,在之前已經有步青雲六步成天下詩事先做了鋪墊,但此時他還是無法置信,畢竟六步成天下詩不可能是步青雲的常態。

他之所以還能穩住心神,是因為他的算計是精準的,步青雲的詩雖然極其驚豔,不但沒有任何異象產生,甚至連半點文氣都沒有生成:他的文種果然出了問題。

王飛龍強行按捺下自己心中的驚駭,讓自己冷靜鎮定下來,但被“不畏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此一句這麼一衝擊,饒是他穩住了心神,頭腦之中還是空白一片。

“不畏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在他腦海之中不斷浮現,揮之不去,耳朵之中也盡皆都是聽得眾人對於步青雲這首詩的讚歎和分析。

“‘浮雲遮望眼’,用典。西漢常把浮雲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語·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也’,歩小聖人此句即用此意。”

“結句用‘身在最高層’拔高詩境,有高瞻遠矚的氣概。”

“詩的點睛之筆,也在結語。若就情境說,語序應是‘因為身在最高層,所以不畏浮雲遮目’,但歩小聖人卻倒過來,先說果,後說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說明詩眼的轉換。這雖是作詩的常法,但亦可見出歩小聖人構思的精深。”

……

人們於步青雲的各種驚歎和讚譽,猶如魔音貫腦,王飛龍幾不可自製,怒嘯出聲,這於他來說這實在是太折磨了。

“怎麼會如此呢,步青雲那賤種所作出的詩,分明就沒有任何文氣生成,眾人為何不質疑,還要這麼推崇?”

王飛龍覺得自己都快要瘋了,再如此下去,他覺得自己都要徹底失態,作出些醜陋之事,讓人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