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回家

等迎親隊伍從跟前經過,葉清寧仍覺得有些反應不過來。

桑母出嫁?

“清寧,你婆婆沒跟你說?”王惠芬知道點她和桑柔柔之間的事,隨即,又道,“大概,是關於桑柔柔的,怕說出來你不高興吧。”

“嗬,我有啥不高興的。”其實,桑母比桑柔柔要明事理的多,她對這個老人,其實,還是同情多些的。

王惠芬就道,“我放假回來,也是聽我婆婆說的。她嫁的還是我婆婆娘家那邊的呢,是個四十歲的老光棍,比她好像還要小幾歲,年輕時家裏太窮,一直也沒成個家。這不,今年被媒人一說和,兩人倒成了。隻是,不知道,他們今天辦喜事。”

“老有所依,也是件幸事。”葉清寧看著那迎親隊伍快到村口,又被湊熱鬧的村民們攔了下來。

媒婆又從袋子裏抓了把糖發了。

不多時,戴小娥也跑回來,手裏抓著一把糖,笑嘻嘻的來發給葉清寧和戴小娥。

“哎呀,你倆咋不去要糖呢?這糖甜著呢。”

葉清寧隻要了一顆,剝了糖紙,塞進嘴裏,甜絲絲的,有些像水果糖。

中午,留了王惠芬和戴小娥兩人吃了午飯。

時間一晃,到了小年這天。

一大早,吃過早飯,顧家女人們就開始打掃衛生,準備晚上的小年飯。

忙的不亦樂乎。

半下午的時候,徐草花來了一趟,送了些自己炸的蘿卜圓子,又借了點醋回去,說是晚上想吃餃子。

小年,他們想自己過,等大年三十,自然是兩家合一起,到這邊來過。

隻是,誰也沒想到的是,徐草花前腳剛走,徐蔓枝後腳就踏上了顧家的院子。

顧家的二層新樓,讓她有了一瞬間的遲疑。

不過,廚房裏有顧母和葉清寧的說話聲。

徐蔓枝抱著娃,肩上背著個布包,徑直就走到了廚房門口。

“姑,嫂子。”

“蔓枝?”顧母正在灶下燒火,一抬頭,看見徐蔓枝,唬了一大跳,連忙放下手裏的火鉗,起身迎來。

葉清寧也大感意外,將鍋蓋蓋上,走過來。

“你一個人回來的?”她朝門口望了一眼,並沒有看見徐蔓枝那男人。

徐蔓枝眼圈紅了紅,重重點了點頭,“嗯,我一人回來的。”

“你,你這孩子是?”顧母還不知道徐蔓枝在京都那邊嫁人生子的事,一看她懷裏抱著個娃,嚇壞了。

這年代,鄉下民風仍舊保守。

徐蔓枝這跑出去兩年,回來帶了個娃,卻沒帶娃他爹,這要被人知道了,還不知背後議論成什麼樣呢。

徐蔓枝吸了吸鼻子,強笑道,“我女兒,來,妞妞,喊姑婆。”

小妞妞又瘦又小,還淌著鼻涕,聽母親說話,也隻是茫然無措。

顧母瞧著這小娃娃實在可憐,忙接手抱了過來,“來,姑婆抱。”

這一抱懷裏,才發現,孩子身上穿的也單薄。

“蔓枝,你坐下歇會。”葉清寧幫她取了背後的布包,讓她坐下,轉身,將包放到一旁的椅子上,然後,從櫥櫃裏拿了隻幹淨的碗,給她從鍋裏盛了一碗汆肉湯。

“來,先吃點暖和暖和身子。”

“不不不。”徐蔓枝看見肉湯,雖然饞的胃更難受了,可是,她知道禮數,這時候堅決不吃。

葉清寧不解,“怎麼?這汆肉湯剛做的,你嚐嚐啊。”

“今天小年,這還沒祭祖呢,哪裏輪的著我吃。”徐蔓枝說話時,咽了兩口口水。

葉清寧直接將碗塞她手裏,“祭祖又不用這個,另外有呢。再說了,你是顧家的人,顧家的祖宗也不能見你餓著不讓你吃的。”

一看她,就餓的不輕的。

徐蔓枝咬著唇,落淚。

顧母瞧著她也是可憐。

這可比她出走前,要瘦要蒼老許多啊。

才二十出頭的丫頭,都有白頭發了,弄的像個四十多歲的。

“蔓枝,吃吧,給孩子也喂些。”

她懷裏的小娃娃,看見那肉,饞的直咬自己的手指。

“嗯。”徐蔓枝一看孩子,終於忍不住,將碗放桌上,又從顧母懷裏抱過孩子,然後,用筷子,夾了汆肉喂進孩子嘴裏。

孩子也不知是不是從來沒吃過肉,這一嚐,竟是連嚼都沒嚼,直接吞了,完了,指著肉,嗯嗯嗯的叫著。

“妞妞乖,多著呢,娘都給你吃。”徐蔓枝忙又夾了一塊,輕輕吹了吹,喂進孩子嘴裏。

顧母看她隻喂孩子,便道,“蔓枝,你自己吃,我來喂妞妞。”

“不,姑,我自己喂。”徐蔓枝紅著眼眶,回了一句。

自妞妞出生,她就沒啥奶水。

孩子就是饑一餐飽一餐的過來的。

稍稍大了點,也就是每天米糊、米粥這樣的喂著。

偶爾,家裏買些葷腥,就被那老婆子全偷偷的喂到那大孫女嘴裏去了。

她跟他男人肖傑提過。

他跟他母親說過好幾次,反而挨了老婆子的罵。

於是乎,他就常常趁老婆子不在,偷偷給她弄過幾回好吃的,結果,老婆子知道了,就到處嚷嚷,說她是個饞嘴婆娘,生了個女娃,還整天要肉吃,虧她臉那麼大。

徐蔓枝實在受夠了。

這次獨自回來,也是因為,要過年了。

妞妞也一歲多了。

她就想正月,跟男人一起回鄉下看看。

出走兩年,如今再為人母,她多少也能體諒徐草花了。

她想家了。

肖傑答應她,正月初二陪她回娘家,並且,還主動備了些禮,藏在她的那個衣櫃裏。

結果,被家裏大女兒翻到了,偷吃了不說,還跟老婆子告狀,告徐蔓枝偷藏吃食不給她吃。

老婆子將徐蔓枝狠狠罵了一頓。

肖傑道出原委,這些是要帶回徐家的禮。

老婆子得知,更是鬧起來。

說徐蔓枝自己倒貼上門的,哪配帶這些禮回家?分明是騙他兒子。

一個鄉下毛丫頭,她兒子可是正正經經的京都人,就算不帶禮,就這麼個囫圇人過去,那也是徐家占了便宜。

另外,從京都到鄉下,那車費老貴了。

她兒子每天做工那麼辛苦,掙的錢不能叫她這樣敗了。

所以,老婆子堅決不同意他們回鄉下。

看老婆子鬧,肖傑為難。

徐蔓枝灰心了。

便在第二天一大早,自己帶著娃,簡單收拾了幾件衣服,將顧昭之前留給她的錢,全部帶上,去火車站買了回家的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