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老夫人是將近古稀之年的人了,這個年紀已經算是高壽,隨著她年紀越大,最近兩三年顧老夫人的身子骨也愈發的不好,便也越喜歡看見自己兒孫繞膝,子孫滿堂,其樂融融的景象。
偏偏兒女和子孫們又都各有各的事情,不能如顧老夫人的願。
因為顧老爺和顧夫人對他們報以深切的希望,差不多從十歲開始,他們就一直住在有名儒坐鎮的山院裏讀書,回來的時間少之又少,一個月能回來一次都算是多的了,有的時候要兩三個月才能回一次家。
在顧氏和顧秉之、聞芮她們回京城的時候,顧家大房的那三個兒子就已經去了山院讀書了,聞芮和顧氏去顧府的次數算是頻繁了,但饒是如此,她們能看見那三個侄子、侄孫的次數也是少之又少,大多數都是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能看見,然後恍惚的發現,這三個孩子又長高長大了不少。
而且現在,顧老爺和顧夫人的那幾個兒子,大兒子也早已經通過科舉考上了進士,因為父親顧老爺已經在朝為官,表哥顧秉之當時又正是聖眷頗濃的時候,他若也留在京城裏,未免太引人注目了些,於他日後的發展並不利,故而自請外放,去了那遙遠又便宜的小地方從縣令開始做起。
大兒子離開了不少,把順便把二弟、也就是顧老爺和顧夫人的二兒子給帶走了,讓二兒子一邊給大兒子當師爺,一邊也可以跟著哥哥學習,看哥哥如何理事,進行實踐。
顧家的二公子也是十幾歲的少年郎了,書不能說是讀得差不多了,但能學的他都囫圇學了,現在需要行萬裏路,再實踐一下,所以當時顧老爺和顧夫人都沒有拒絕。
隻是現在,顧夫人想著大兒子和二兒子的年紀,再過個一兩年也可以成親娶妻了,在準備給他們相看親事才發現不好之處,兒子們和他們離得太遠了,兒子長大了,父母都管不到了。就算她相看好了人家姑娘,但人家姑娘的爹娘也需要看一下她的兒子吧,結果卻瞧不見人!
而且顧家大公子和二公子兩個人也不配合,總之含含糊糊支支吾吾的,顧夫人不止一次的在顧氏麵前抱怨過,並且做了決定,這個老三,小兒子是絕對不會讓他離開自己的眼前了。
但顧家的三公子現在也依然沒有在她的眼前,還在山院繼續讀書呢!
他的年紀比兩位哥哥小了許多,所以在大哥要外放當官,二哥不想留在山院繼續讀書了,要跟著大哥一起走的時候,二哥可以走,但他卻不能走,被按著頭一個人繼續孤苦伶仃的留在了山院裏。
顧家大房的三個孫子是沒了指望了,小兒子顧微那邊,顧老夫人也是指望不上的。
在顧微和餘秀秀在離開了京城後,剛到西南邊境一年後,餘秀秀有了喜訊的消息就傳回來了,當時整個顧府都高興得不行。
雖然顧微和餘秀秀夫妻二人並不在府上,但在顧老夫人的要求下,還是歡歡喜喜的擺了一桌,將顧氏和聞芮、顧秉之他們叫了回來,一家人歡歡喜喜的吃了一頓飯,為顧微和餘秀秀慶祝一番了。
之後又寫了長長的信,叮囑了他們一番,他們小兩口身邊也沒個什麼有經驗的老人,讓顧老夫人和顧夫人很是擔心,但如果他們派一個有經驗的婆子過去,又擔心那婆子管得太多了,而餘秀秀礙於那婆子是她們派去的人,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又不好直接說出來,隻能在心裏麵憋著,反而將雙方好不容易緩和下來的關係又鬧得生硬了起來。
於是隻能將她們能想到的東西都在信裏麵細細的囑咐了一通,讓顧微和餘秀秀在那邊找一個靠譜得力的婆子來伺候著餘秀秀,她懷孕那麼幾個月,到了後期肯定會非常難受的,等生了孩子之後,餘秀秀也還需要坐月子,沒有長輩在身邊指點著,顧微也是一個大男人,這方麵的事情什麼都不懂,肯定是需要有人幫襯著的。
就算不為了餘秀秀自個兒,孩子也需要人照顧啊!
不過之後的事情,就算顧老夫人和顧夫人她們再怎麼擔心,她們遠在京城,也是管不到的了,八個月後餘秀秀順利的給顧微生下了一個兒子,又讓顧府的人高興了一通,但之外也沒有其他的什麼事情了。
又看不見孩子,隻能看著顧微寄回來的信樂嗬一番。
當知道餘秀秀也生了一個兒子的時候,聞芮從顧府回去了之後,去將軍府找蘇如意玩兒的時候,還饒有興趣的和蘇如意說,顧家的人跟兒子還挺有緣分的,不管是顧老爺、顧微,還是嫁出去的女兒顧氏,他們生的全都是兒子,愣是沒有一個生個女兒的。
顧秉之他們這一輩全都是兒子,隻有堂表兄弟,沒有堂表姐妹的,再往上數一數,隻有顧氏這一個女兒,顧老夫人也生了兩個兒子,顧老爺和顧微;再數到已經去世了的顧老太爺那一輩,顧老太爺也都是兄弟,沒有姐妹的。而現在,顧老太爺的兄弟們大多都去世了,還活著的也都身體不太好,留在了顧家的老家裏,隻有顧老爺一直在京城,和老家的人也漸漸少了聯係。
多少人想要兒子卻生不出來啊,顧府這風水是真的挺好的。
不過這麼一想,也正是因為兒子太多了,都沒有幾個女兒,所以難得有個女兒生出來,大家就特別的高興和喜歡。顧老夫人對顧氏這個女兒和顧有憫這個曾外孫女特別的喜歡,顧老爺和顧夫人對顧氏這個妹妹很疼愛,對顧有憫這個侄孫女也特別的喜歡。
遠遠比其他府上的舅爺爺舅奶奶對侄孫女的喜愛程度要多得多。
話又說回到顧老夫人的身上,她的大兒子和小兒子這兩個兒子生下的孫子都是不在眼前的,讓她老人家隻能在心裏麵惦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