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打敗李信的就是項羽的爺爺項燕,雖然此次勝利並沒有改寫楚國被滅的命運,但這可是秦滅六國之中,六國難得的一場大勝,秦軍幾乎全軍覆滅。殺七都尉,收複失地南郡。
而正因為如此,在嬴政死後,整個帝國起義軍四處瘋起的時候,項燕和楚軍成為了反秦擔當,仿佛宿命一般,應證了那句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當然,友友們肯定會和我強,那第一個攻進鹹陽受降的可是劉邦,不是項羽。
我也不和大家講什麼秦軍主力都是項羽幹掉的這些老生常談,毫無意義的話。
給大家說一個冷知識,劉邦也是楚人。
具體的等我們講到的時候up主再詳細說明]
“蒙恬,來鹹陽的劉邦可有籍貫在楚地,速度去查!
若是有,催他們快馬加鞭送來。”
嬴政很想看看這個劉邦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能成一王朝開國之君,身上必有優點,此人是否能為秦所用?
當然,更想的還是先抽他兩嘴巴子!
沛縣 曹寡婦家 此時劉邦還是劉季
正在和樊噲、蕭何吃著狗肉喝著酒開天幕打發時間的劉邦,突然打了個冷顫。
“哈哈,大哥,你該不會虛了吧,這曹家妹子的床怕是都被你壓塌了吧!
蕭何,你說是不是啊?”樊噲也是大聲笑道。
那正在切肉的曹寡婦卻是一掀門簾,油膩膩的大手就揪住樊噲的耳朵,“這肉都堵不上你的嘴是吧!老娘給你兩棍子。”
說著就要打,劉邦也是連忙拉住,“男人說話,女人你插什麼嘴,進去!”
曹寡婦冷哼一聲“好啊,你吼我!走就走!”
扭頭就往外走去,劉邦見狀也是連忙跟上,出了門外確定樊噲他們聽不見才給曹氏說道:“我那敢吼你嘛,我那不是兄弟麵前要麵子嘛,讓兄弟們知道我連個女人都管不住,誰還認我這個大哥啊,你是我的貼己人,剛才是演戲給他們看啦,別氣啦,走走,回家去,今晚乃公好好伺候你,就當賠罪了。”
“嗬,你那是賠罪?你那是享受吧,我就原諒你這一次,下次再拿老娘尋開心,老娘非得連你一起打出去不可!”
“好好好,沒有下次了,不過說好了,回去給我麵子哈,我晚上好好補償你,mua。”
“羞不羞人啊,大白天的。”
“不羞不羞,走走走,回家去。”
[而嬴政沒辦法,隻有找老將軍去認錯吧,這也就造就了咱們早就提到過的秦王撒嬌。
“將軍雖病,獨忍棄寡人乎!”
看看,這才是認錯的態度,而嬴政的曾祖父嬴稷很明顯沒有這個覺悟。
“君若不行,寡人恨君”
嘖嘖嘖,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要是白起遇到的是嬴政,那該多好!]
而還在白起家裏坐著觀看天幕的嬴稷也是無語了,你已經是第三次拉我出來了,寡人知道啦,知道啦,這不正按在你說的方法來嘛,不得不說,還真有用啊,也不知道這白起看到寡人的書信是個什麼感受?
一定很感動吧!
( ^3^ )╱~~ (?ˇ?ˇ?)
而此時他還不會想到,他這一封書信,又讓整個六國再次麵對一個人屠!而且是那種一直在外麵打,不想回鹹陽的人屠。
[當然,嬴政撒嬌歸撒嬌,咱們談過戀愛的都知道,男朋友撒嬌認錯,女生不能一上來就原諒,不能讓男人覺得太容易了,這樣他下次還會犯,一點不知道珍惜。]
嬴政……沒完了是吧,那是君臣之情,什麼男女朋友。
王翦……我感覺我今後得閉門謝客,不出門了,不然非得被天下人笑死。
而龍陽君隻覺得這後人絕對是談過戀愛的,可太懂了,對臭男人就要釣著。
[王翦還是老樣子,我老了,你去找更年輕更帥氣的小哥哥吧。
嬴政淚眼汪汪的表示我是真的錯了,我再也不會犯了,你不要再這樣說了,好不好,寶。
這王翦看著眼淚汪汪的嬴政也是觸碰到了心裏軟肋,行吧行吧,原諒你,不過你得給我六十萬,不然你不長記性。
嬴政那是喜笑顏開,不就六十萬嘛,我有,全給你。
《史記》:於是王翦將兵六十萬人,始皇自送至灞上。
看看,多愛啊,還送自己的老情郎都送到灞上。
那真是 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陛下,您怎麼了?臣這就叫太醫令來。”
“不用,寡人與王翦將軍乃是君臣之情,這後人這樣說話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寡人沒事。”
而宮殿裏的大臣那真是如坐針氈、芒刺在背、惴惴不安,陛下您嘴角都流血了,該不會把牙齒都咬碎了吧。
該不會是真的吧?我們知道這麼多,今天還能活著走出去嗎?
[真正的滅楚之戰拉開了序幕。
隨王翦出征的還有蒙恬的父親蒙武。
順帶一提,和李信一起出征的還有蒙恬,而兩個打了如此大敗仗還能被重用。更加側麵印證了我們之前猜測的正確性。
項燕這屬於打了小的來老的。
而老人有一個優點——穩重,穩紮穩打。
王翦和蒙武依然是按照李信之前的路線進軍,在走到陳縣、上蔡、商水一線。
就地安營紮寨,不再往前行軍。
而楚國聽說是王翦帶兵來,《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的記載是:
荊聞王翦益兵而來,乃悉國中兵以拒秦。
也就是動員全國軍隊,這裏給大家區分一下秦軍和楚軍的區別。
秦軍全部是國家軍隊,全部歸秦國廟堂指揮。
楚國軍隊,則是由王室直領的國家軍隊,以及大量的封地私兵共同構成的。封地私兵基本上不聽國家調遣,隻效忠於封地世族。隻有在大戰來臨之時,世族封主才會服從王室的征發而派出私兵參戰。
而在外敵麵前,楚軍聯合了起來,剛開始並沒有什麼問題,隻要一打起來,大家齊心協力,一鼓作氣說不定能複製對李信作戰的勝利,可偏偏王翦不按套路來,停在陳縣一帶,不進攻了。
楚軍那是不斷勾引,王翦就是不出戰,並表示:你們這些小浪蹄子,秦王的誘惑我都能扛得住,你們道行太淺了,回去再練練吧。
那王翦整天在幹嘛?
《史記》中記載: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飲食,撫循之,親與士卒同食。
第一:幾乎每天都要召集各級軍官沐浴,並大吃大喝,撫慰他們,循循善誘地與軍官們談話。
第二:經常和士兵們一起吃飯。
很明顯,這六十萬大軍是現湊一起的,互相之間生疏、溝通各種各樣的問題,王翦趁著這段時間,用咱們的話那叫下基層,把方方麵麵的先搞定,免得一出戰出現配合不力、溝通不力的情況。
而項燕至少沒有時間做這個事,秦國可以耗,楚國就剩半壁江山,還一大半是原始森林,就這國內封君和楚王朝臣還內鬥不止,要不是秦軍突然進攻,大家還不一定齊心協力,要是拖下去,國內就得先亂起來。
而王翦這是陽謀沒法破,我帶六十萬大軍來,你派不派軍隊來阻擋?
你派,起碼的和秦國一樣,傾舉國大軍吧!不然可不一定能擋住。
好,那我不和你打,我就拿國力活生生耗死你。
秦國此時已經占有整個華北平原、關中平原、黃土高原、漢中平原、四川盆地。
這可都是產糧區,而楚國此時基本等於什麼都沒有。
你不派?那就更好了,我一路直接打過來!
而楚國毫無辦法,王翦並沒有深入楚地,陳縣之前提過,早就被秦國占領,隻不過由於李信戰敗才被楚軍又奪了回去。
王翦身後就是秦國疆域,潁川郡又是交通要地,糧食物資可以毫不費力的源源不斷送來。
楚國想斷王翦糧道逼他作戰都做不到,畢竟斷糧道就要打進秦國,都能打進秦國了,也不至於能被王翦堵在這裏,進又進不得,退又退不得。
而其實從這裏我們也能看到結局,或者項燕其實也能看到。
秦國是看一下這下子能不能直接要楚國的命。
而楚國是看這一下子能不能留半條命,吊著不死。
高度都不在一個高度。一個想幹掉別人,一個不僅隻能奢求別人不幹掉自己,還準備放棄一些東西來獲得生存。
接下來的劇情:《史記》隻有短短的一句話:荊數挑戰而秦不出,乃引而東。
而猜測其一項燕意識到這沒法打,先退兵再想辦法,耗不下去了。
其二如果還有記得長平之戰廉頗被換的朋友,應該能夠猜到了,楚王和朝堂也受不了了,你打又打不進去,整天耗著,耗不起啊,數次催促項燕,你是不是怕秦國啊,還是想謀反啊?打啊,進攻啊!
你項燕帶著舉國大軍,不是誰都是嬴政,用人不疑的!
而且你項燕也是楚國公室後代,雖說這位置有點遠,但理論上項燕也是可以當楚王的! 誰放心啊!
其三世族封地與楚國王室的後勤支援不能保障,也許是有意掣肘,也許是有難以克服的困難,總之,導致了楚軍糧草缺乏。
楚軍中的各個封地私兵集團,對項燕產生了種種嚴重質疑,導致楚軍號令難以統一,使項燕統帥部無法堅持長期對峙。
或許是其中一種,或許全占了,項燕退兵了。
而借用最近很流行的一句話:
這一退,就是一輩子啦!
楚軍一退,王翦一看時機到了,下令全線出擊,緊緊咬上楚軍,在渦河之南追上了,隨即就是一場上百萬人的血腥廝殺!
而同樣是河,項燕被秦軍堵在河邊,楚軍主力被完全消滅。
而他的孫子項羽也是在河邊,直接破釜沉舟,一戰殲滅秦國最後的主力軍隊。
曆史仿佛就是一場輪回。
而後蒙武領兵攻略淮北之地,王翦帶兵直擊壽春,俘虜楚王負芻,楚國滅亡。
而關於項燕的結局,就不得不再次提到司馬遷先生,您老家是隻管記,一點不考慮學曆史的後輩。
《史記·項羽本紀》《史記·六國年表》《史記·楚世家》《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這些裏麵記載死在蘄南之戰,也就是渦河那場決戰。
而《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又記載:
項燕在負芻被俘後擁立昌平君為楚王,在淮南一帶繼續作戰,死於秦王政二十四年。
而我們現在編寫的《中國通史》及蘇教版《史記選修》用的是第二種說法!
而總有人說項燕也是背了滅亡的鍋,可項燕有錯嗎?沒錯啊,國力不如耗不起那就隻有逼戰。
楚王有錯嗎?也沒有,全國大軍都在項燕手上,哪怕就是完全信任項燕,可楚國也沒有那麼多糧食能夠陪秦國耗下去。
而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你要是國家有巨大優勢,同時還有一位靠譜將軍時候那就應該穩紮穩打,和敵人打消耗戰,隻要開戰,已經有九成勝算。
當然,這個說法必須把冠軍侯霍去病拋開,不是誰都能夠就糧於敵的!
而王翦的光芒總是被白起遮住,人們提起秦一統天下的功臣,白起是那個種樹的,王翦是那個摘桃子的。
不過拾柒不和大家爭論誰功勞大這個話題,這屬於是一個無解的話題,你把白起和王翦複活拉出來,讓他們自己說的話,網友們都不會認的,隻會說:“你是白起,你懂什麼武安君?”
手動狗頭保命,我可沒說書友們,書友們都是帥氣睿智的化身。
而我們換個角度來討論一個話題。
韓信帶兵,多多益善這句話應該都知道吧。
有人說這不廢話嗎?帶兵那肯定越多越好啊,給我六十萬我也能滅楚!
有些人一家五口人出去旅遊都手忙腳亂的。
你把這個數字加個零,五十個人出去旅遊,讓你安排好,你行嗎?
那再加兩個零,五千個,你能保證安排的妥妥當當嗎?
那我們現在來代入王翦視角,看一看帶著六十萬大軍出去要考慮些什麼?
一:六十萬人的吃喝拉撒。
二:衣物、藥品、宿營地、水源地。
三:讓士兵不要無聊的沒事做,不鬧事,不要某些方麵饑渴,畢竟有句話怎麼說來著?當兵當久了,看著母豬都覺得它眉清目秀。萬一忍不住了,對著身邊的人就來一發,這還打啥楚國啊,打泰國吧。
四:對士兵的操練、保證士氣高漲不會低落、保持戰鬥力,隨時說開戰,那拿起刀就能衝出去砍人。
五:攻擊時的站位組織,如何追擊、防禦,陣型如何安排。
畢竟我想諸位不會天真的認為,兩軍交戰就像某小遊戲,一排一排往前走,前麵的砍死了才能輪到後麵上吧?
而如果讓我去到王翦的位置上領這六十萬大軍伐楚,那大概率會出現以下情況。
一、戰鬥力打折,打不過楚軍。咦,不敢想,太丟人了,連楚軍都沒打過。
二、傳染病死一半人,被楚軍追殺,或者幹脆我都直接死於傳染病。
三、炸營、營嘯死於亂軍踩踏,或者士兵直接嘩變,反手就把我做了。
咦,這還不如張飛,我這直接都嘩變了。
說到張飛,順帶一提古代軍隊管理製度,基本上打、斬是很經常用的。
要震懾住人,畏威而不畏德。
但這個度把握的好那就是王翦韓信們這一類,把握不好就是張飛這類。
而張飛之死就沒有關羽關二爺那樣讓人可惜了。
曆史大多評價:張飛暴而無恩。
而我們喜歡張飛是劉關張的兄弟之情,但對於張飛之死,博主不做評價。
而現在隻剩下一個齊國,嬴政就可以完成曆代秦王未成之大業,一統天下!]
PS:附錄關於項燕之死的史書原文,不喜歡的書友們可以直接跳過啦。
祝大家晚安、好夢。
《史記·秦始皇本紀》: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荊,破荊軍,昌平君死,項燕遂自殺。
《史記·項羽本紀》:其季父項梁,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
《史記·六國年表》:二十三年,王翦、蒙武擊破楚軍,殺其將項燕。
二十四年,王翦、蒙武破楚,虜其王負芻。秦滅楚。
《史記·楚世家》:四年,秦將王翦破我軍於蘄,而殺將軍項燕。
五年,秦將王翦、蒙武遂破楚國,虜楚王負芻,滅楚名為郡雲。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數挑戰而秦不出,乃引而東。翦因舉兵追之,令壯士擊,大破荊軍。至蘄南,殺其將軍項燕,荊兵遂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