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荷西聯軍(下)

西班牙殖民者,此時在世界範圍內的殖民地,主要都集中在美洲和非洲,於亞洲地區,菲律賓算是為數不多的獨苗。

故而尤為受西班牙重視

畢竟對東亞的白銀和奢侈品貿易中,西班牙也是重要受益者,甚至比荷蘭還重要。

畢竟荷蘭人的業務中,還有不少是對印度的香料貿易和其他運輸貿易

而西班牙,控製了美洲主要白銀產地

亟需大明這個白銀輸出變現的商品原產地

而且,更重要的是,菲律賓,或者說呂宋島、棉蘭老島

距離台灣和大明海軍的兵鋒,可比印尼群島,近多了......

所謂唇亡齒寒,兔死狐悲,何況西班牙人本來就有過兩次屠華事件,以至於被萬曆下旨申斥的舊黃曆。

怎麼可能毫無震動?

呂宋地區的華人移民數量也很多,起碼有三四萬左右

當聽聞台灣被明軍奪回的消息後,在這些華人移民群體中也引發了極大震動。

西班牙人的殖民統治比荷蘭還要粗暴許多

(諸多殖民者中,葡萄牙比較緩和,也最佛係,所以殖民地也最少,西班牙是最為粗暴,擴張性最強的)

故而,當巴達維亞的使者抵達馬尼拉說明來意後,西班牙菲律賓總督薩比尼亞諾,當即表示同意合作。

這位總督是前兩年才履職的,故而也有想開拓立功的打算

在地理大發現的曆程中,也許是國家體量相較於荷蘭、葡萄牙這種小國更為龐大,西班牙的侵略性和對殖民地的野心更為旺盛。

尤其是1524年,西班牙人科爾斯特率領600人征服了1200萬人口的阿茲特克帝國後

1586年,西班牙殖民者甚至認真考慮策劃過,派遣兩萬名聯軍士兵,征服中國內陸。

當然,西班牙國王沒把這當成一回事

不過這種野心,也足以說明許多問題

西班牙人一直不滿足自己在遠東隻有菲律賓一個殖民地,他們想像荷蘭、葡萄牙一樣,在臨近中國內陸的地方,甚至就是在中國本土,開辟殖民港口。

薩比尼亞諾隻提出了一個條件

就是奪回台灣後,必須將台灣北麵的港口交予西班牙。

除此之外,亞諾本人,也覬覦著大明的另一個沿海近岸島——海南

西班牙人動員了馬尼拉的數十艘戰艦,參與到行動中來

而且相較於地小人稀的荷蘭,西班牙的兵力其實更為充沛

因為西班牙是此時的歐洲軍事強國,是第一個完成軍事改革的國家,大約有十萬常備軍,人口也更多,故而能在殖民地投入更多兵力。

亞諾手中還有一千五百人的正經陸軍部隊,至於其他土著仆從軍,就難以統計了。

-------------------------------------

“所以,隻用荷蘭和西班牙是不夠的,對嗎?”

範德林聽完手下關於明朝方麵情報的彙報之後,皺起眉頭

他能保證,隻要西班牙方麵也願意配合,聯軍能保證在海上,對明海軍進行實力上的壓製。

荷蘭和西班牙在遠東海麵上的實力,都弱於明軍

但兩者加起來,就強過明軍了

更何況荷蘭人還專門從印度方麵抽調了部分戰船過來助陣

但隻是海上的實力壓製,恐怕還不足以徹底改變明政府的態度

範德林希望能在陸上也對明廷造成一定威脅

這個威脅並不是說要在大明沿海登陸,和明軍對壘

而是說,以過去他們對明廷的了解上來看,如果不直接把威脅放在眼前,對方的中樞政府是不會有所反應的。

故而,聯軍需要一次“示威”

好在,他們還真有這麼一個機會

範德林手下的軍事參謀提議道

“總督閣下,我們在陸地上的軍力十分有限,但總是能找到能替我們的打手。”

“比如?”

“緬甸”

範德林抬頭看向對方

他對緬甸並不陌生,因為那裏也有荷蘭控製的一個港口

參謀解釋道

“之前我了解過,現在的東南亞,其實已經淪為了明人的殖民地,明人將從我們手中獲得的白銀,轉手又向東南亞各國輸出,大肆操縱當地糧食、布匹、木材、香料、礦產等商品價格,尤其是糧食,完全被明廷商人控製。”

“相信這些國家的王室和貴族們早就已經不滿很久了”

“現在我們遞過去一到橄欖枝,或許會擊發他們反抗的怒火。”

範德林眼前一亮,這說不定還真是個好辦法

“不僅僅是緬甸,其他東南亞國家也可以煽動起來!”

......

聯軍最缺乏的就是地麵力量,既然如此,為何不直接給自己找個打手呢?

1658年,光烈十二年十一月末,距離明軍收複台灣已經過去了兩個月

荷蘭巴達維亞總督範德林,和西班牙菲律賓總督亞諾,於文萊達成了協議,正式建立了軍事同盟,在與明廷的戰爭中共進退。

荷西聯軍,並不是隻有荷西兩國

範德林和亞諾又先後派人遊說東南亞沿海國家

除了緬甸的東籲王朝外,還有暹羅(泰國)、柬埔寨、瀾滄(老撾)、占婆、華英、南蟠、廣南(越南南部)等七國。

其中,國力太小的華英沒有同意,占婆也拒絕了

但其他五國均有所意動

當然,此時整個東南亞,最能打的,還是安南

不過安南距離大明實在是太近了,範德林又不啥,怎麼會明麵上直接去

而是通過暗地和安南實際統治者,權臣鄭氏聯絡

屆時,以緬甸為主的東南亞軍隊,可以向明朝的雲南和兩廣進攻,分散牽製明廷主要注意力。

而荷西聯軍的艦隊,便可以趁機向明廷的東南沿海進發,奪回台灣,甚至襲擊福建、廣東沿海。

一個針對大明的巨大網絡,在整個南方,自緬甸到台灣以南,橫跨數千裏。

對此,英國人沒有接受對方的邀請,而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反而是葡萄牙頗為驚惶,駐廣州的葡萄牙代表直接就連夜告知了明朝官方

畢竟對於實力弱小的葡萄牙人而言,他們原本在和大明貿易中獲得的利益就已經很充沛了,尤其是《香山協議》以後,他們在貿易中的優勢還比荷蘭、西班牙要強得多,憑什麼把蛋糕讓出去?

要是真的任憑對方統治東亞海洋,以葡萄牙的體量,哪裏競爭得過?

反而是由明廷主導下的秩序中,由於葡萄牙基本放棄了在東亞、東南亞殖民地,沒有利益糾葛,反而置身事外,專心賺錢。

現在的緬甸國王莽達,之前對於明廷的種種政策雖然有所抵觸,但在大體上,還是忌憚於明廷實力,不敢輕舉妄動。

但這兩年,國王莽達逐漸被其弟莽白架空

而莽白這個人,又是野心勃勃之輩,早就不滿於大明在和緬甸接壤的邊界,庇護支持的土司政權木邦(原為大明土司,萬曆年間被緬甸占領,後又反抗緬甸獨立)。

而且他也迫切需要一場軍事勝利,來確立自己在緬甸國內的威望,好提前完成自己的篡位大業。

說起來,這位想篡位自立的緬甸權臣,和朱由榔倒也有些淵源

因為他就是原本曆史上,發動咒水之難,殘殺逃難永曆君臣數百人,軟禁朱由榔的那位緬甸國王。

本來這事朱由榔早忘記了,現在卻以這種方式碰見,可謂是冤家路窄。

隨著光烈十二年走向末尾

大明各地,年節氣氛愈加濃烈

而與此同時,一場後來被史學家稱為“中南之戰”或是“第一次南海戰爭”,被認為是大明第一次確立對東南亞地區殖民地歸屬權,以及將西方殖民勢力驅逐出東南亞的重要一戰。

就此,緩緩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