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現在台灣島內情況究竟如何?”
幕府山別苑,專門用於開會的偏廳中,一幅較為粗略的台灣地圖
朱由榔打量著地圖,對身側過來彙報的錦衣衛都指揮使趙紀問道
身後李定國、李過、樞密院海軍署都承旨陳澤、海軍兵學苑祭酒鄭芝龍,也紛紛侍立。
這時候已經有“台灣”的稱呼了,以前大多稱呼為琉球、大員
說起來,這個名字主要還是跟鄭氏淵源頗深,天啟崇禎年間,“海寇顏思齊踞有其地,鄭芝龍附之,始稱台灣”。
光烈朝在官方文書上,也逐漸以台灣代替了過去的大員、琉球。
之所以這樣,主要是由於地理定位不同,琉球、大員聽起來實在像是某個藩屬國,而並非大明的直轄國土。
趙紀仔細回報道
“郭懷一起義以後先後在台南一帶聚攏不下兩千眾,但大多隻是民夫而已,缺乏武備。”
“本來打算南下攻打熱蘭遮,結果半路被一百多名荷蘭兵碰上,不到半個時辰便被擊潰。”
“郭懷一退出熱蘭遮城外四十裏後,帶著近千殘部,繼續向北流竄,一路上打出大明永寧衛參將的旗號,倒是收攏了許多人員,現在到底兵力如何,不好估計,但應當在兩三千之間。”
一旁的李定國聞言好奇
“台灣有這麼多人丁嗎?”
這問題也不奇怪,畢竟在這個時代主流觀點裏,台灣那都是不毛之地,連朝廷都懶得管的,居然有這麼多人口,還能聚攏出兩三千人馬來?
不等趙紀搭話,一旁的鄭芝龍就已經幫忙解釋
“殿下,台灣雖然一直沒有受內陸轄製,但自萬曆以來,不少江南、嶺南、福建百姓苦於租稅盤剝,屢有出海求生,眼下全台,恐怕已經不下兩三萬戶,而且主要聚集在台南熱蘭遮,和台北雞籠,十分緊密,能湊出兩三千人,也不奇怪。”
鄭芝龍這一番話是極具權威性的
為啥?
因為他本人就是當年開拓台灣的領軍人物,可以說,台灣能像現在這樣,沿海地域被開發,而且人口也從以前的不毛之地,變成五六萬上下。
他和當初的老大顏思齊,是主要經手人。
可以說,鄭氏一家和台灣的淵源都很深,當初的鄭芝龍,就是在顏思齊死後,接手對方在台灣的產業舊部,才逐漸從昔日小馬仔,慢慢變成大佬。
天啟六年到七年,福建遭遇了嚴重的旱災,百姓全部流離失所,鄭芝龍抓住這次機會,招募了很多流民前往台灣墾荒。
還打出了“一人給銀三兩,三人給牛一頭”的“福利待遇”,結果很多走投無路的百姓都坐著鄭芝龍的船來到了台灣,為台灣的開墾建設做出了很多貢獻。
現在台島上不少人口,都是鄭芝龍當年倒騰過去的。
隻可惜後來鄭芝龍被朝廷招安,也就慢慢放下了經營台島的想法,以至於被荷蘭所趁。
“那現在郭懷一在哪?”
朱由榔接著問道
趙紀指向地圖一點道
“大約在南社附近,荷蘭人正在聯絡拉攏各個土著部族,逼迫他們出人,和荷蘭兵一起北上圍剿郭懷一。”
這些消息,都是前幾日,兩艘剛好在雙溪口停泊補充的福建商船,聽聞島上起義消息後,驚惶之餘,連忙回撤澎湖,遂而帶到福建。
現在的情況,可能又有變化,就不得而知。
“說說吧,一句話,能不能打。”
朱由榔了解完大致情況後,便回過身來,向在座諸多將領和相關決策人員詢問。
宰相那邊剛才已經通過氣了,主持財部、戶部、通貿署、督商署工作的大明財神爺張同敞明確表示,隻要盡量在三個月內結束,不要影響到福建、廣州市舶司的商船出行就好。
不過朱由榔還是讓對方做好市舶司方麵的調整工作,原本屬於荷蘭的份額可以暫時交予葡萄牙和英國。
至於其他的,就不是宰相們能做決定得了。
作為“總參謀長”的李過表態
“這幾年海軍預算可是充足得緊,臣每月都得聽下麵的弟兄嘮叨,如今正是用武之時啊。”
“海軍今年軍費還有剩多少?”
“今年批了三百六十萬元,這才年中,起碼還剩兩百萬的餘額。”
朱由榔聞言頷首道
“那便隻讓財部多批五十萬的特別軍費,記得在審計署留案,張同敞那邊朕已經說過了。”
解決完能不能打的問題後,朱由榔又轉向樞密院海軍署的陳澤
海軍都督鄭成功帶兵在外,陳澤作為海軍署都承旨,本來就是專門作為參謀官,留在中樞以備谘詢的。
作為參謀,當然不能隻是空口白牙
陳澤很快拿出一份連夜草擬《對台作戰草案》
朱由榔細細批閱,並不長,大約萬餘字,簡要敘述了目前海軍能夠動用的力量和台灣荷蘭人可能反擊的軍力。
同時陳澤也在旁解釋道
“從錦衣衛方麵提供的情報看,荷蘭人在台灣軍力總數大約在一千人至一千五百人左右,武裝戰船二十艘。”
“其陸軍不是我們的對手,眼下可直接出動的海軍步師兩個營,裝備近三千支新式步槍,另十二門輕型火炮,一旦登岸,必是摧枯拉朽。”
“隻是戰船方麵比較麻煩,據了解,對方這二十艘船,雖然隻是商船改裝,但火炮裝配量均達到十二門以上,目前我軍同等火炮裝配量的戰艦,也隻有六十八艘。”
朱由榔一目十行,看完文件後問道
“也就是說,就目前而言,快速解決掉台灣島的荷蘭人應該沒有太大問題,那這件事的風險到底在哪裏?”
還沒等陳澤說話,一旁忙著獻殷勤的鄭芝龍就已經開口了
陳澤自然也樂得閉嘴
其實論起對西洋人的了解,鄭芝龍才是這個時代大明最前沿的人。
畢竟人家是真的會說荷蘭語
“陛下,台灣島上這點人,隻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一個分支,關鍵在於更南麵巴達維亞那邊的總督府態度。”
朱由榔皺眉
“荷蘭人在巴達維亞軍力很強嗎?”
鄭芝龍連忙解釋
“其實沒多少人,但戰船厲害,紅毛鬼的夾板船,能配備二十門以上的火炮,這玩意雖然我們也有,但數量畢竟落下風。”
“有多少?”
“額,據臣以前了解,大概不下五十艘吧。”
李定國對海上的事情不甚了解,皺眉問道
“荷蘭人這麼少,哪來如此多水手控製這麼多船?”
朱由榔卻是知道的,搖頭道
“不都是荷蘭人,其中超過一半,都是爪哇、安南等地的土著水手。”
“陛下聖明!”
鄭芝龍連忙送上馬屁
“洋人最喜歡用這招,其實自己沒多少人,但就是善於挑撥分化土著。”
現在問題明確了
打台灣是小事情,顧慮在於更南方巴達維亞方麵的荷蘭人主力動靜。
其實,縱使這年頭荷蘭人再怎麼“海上馬車夫”,再怎麼成千上萬的軍艦,能對大明造成威脅的力量,其實很少。
原因非常簡單
因為改良蒸汽機還沒發明,蘇伊士運河還沒開通
別看那些個西洋艦隊看起來流弊,你能把無敵艦隊開到台灣來嘛?
肯定不能,當年鄭和走到非洲東海岸,都得沿路幾十個國家,靠岸補給。
從歐洲到這,得先沿著非洲西海岸,繞過好望角,由馬達加斯加,一路北上,橫跨印度洋,再從中東,經由印度、東南亞、南海,最後才能跑到朱由榔眼皮子底下。
這一路上別說補給,風浪都能給你拍沒一大半。
所以這個年代,西洋諸國能夠投送到東亞的,隻能是極其微薄的力量。
當然,同樣的道理
現在大明五十萬裝配先進火器的正規軍,毫不誇張的說,可以吊打整個歐洲。
但你朱由榔同樣也不能把這五十萬大軍開到阿姆斯特丹啊,你又不是成吉思汗,明軍又不是遊牧部落,是要補給、安置、糧餉、兵源的,打阿姆斯特丹?怕大軍還沒走到嘉峪關,下麵的將士就已經“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了。
上一個這麼幹的煞筆叫做楊廣,墳頭草都有幾丈高了。
這就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意義
蒸汽機,能把成百上千的戰艦開到地球任何一個角落,能在一兩個月內,就把幾十萬陸軍投送到萬裏之外。
所以,朱由榔其實比鄭芝龍更明白荷蘭在十七世紀的實力有多可怕
但那又如何?
有本事你跳過來打我啊!
能把什麼天下無敵的荷蘭聯省艦隊,別說開到南海,能開到印度,朱由榔都給威廉二世磕一個。
“那就打!”
朱由榔將作戰草案拍在桌上,正色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