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幕府山下

休沐五日結束後,在城外帶著老婆孩子野了幾天的朱由榔,才算開始料理起正事。

本來大朝會是打算在華蓋殿進行的,畢竟那裏地方夠大

但朱由榔此時正和老婆孩子,在城北觀音山遊玩,思來想去,幹脆也不回宮了。

一來,紫禁城無論南北,或者說這種大規模木石建築群的通病,就是一到夏天,氣溫調節功能實在糟糕,這年頭也沒個空調啥的,都炎熱難受得緊。

不然北京那邊,明清兩代帝王也沒必要非得在城外弄別苑行宮,挖人工湖了。

端午一過,正是一年最為炎熱的時候,朱由榔也實在不想呆在宮裏。

但南京這邊雖然氣溫其實還要稍好些,不過由於隻在太祖朱元璋那會兒當了幾十年皇宮,故而外圍並沒有修建像中南海之類的離宮別苑。

朱由榔亦是摳門的人,不願意大動幹戈,花錢在內城鑿人工湖,覺得那樣耗費太大。

思來想去,幹脆直接跑到城北上元門到閱江樓一帶,瀕臨長江的幕府山躲清涼。

傳說戰國時期,楚威王為了壓製南京地區的“王氣”,派人埋金於幕府山西麓金陵岡,而使南京有了“金陵”這個城名。

幕府山在後世都還是濕地保護區和景區,風景和氣候頗為宜人,尤其這時候,也沒有經過太多開發,更是山林清淨。

於是乎,朱由榔頗不要臉的鳩占鵲巢,將原本幕府山北麓的永濟寺給霸占了,然後皇後王芷,在永濟寺的基礎之上,從內帑撥了幾萬元,擴大規模,形成了一係列沿幕府山北麓臨江的建築。

這事大概是光烈五年弄得,由於規模不大,前年基本竣工,後來又出於安保考慮,禦前司分設一廂,駐於幕府山,又將閱江樓和北麓連接起來。

建築規模也愈加擴大,雖然和行宮沒得比,但因地製宜,倒是和中南海規模相差無幾。

隻是相較於宮殿,這些建築要樸素得多,並沒有用過於昂貴的木材,而是效仿江南園林、山寺建築風格,白牆黑瓦,曲水流觴,配合著幕府山的獨特風光,倒是別有一番情趣雅致。

因為這主要是為皇後王芷的喜好建的,王芷出身蘇州府士人家庭,畢竟這地方是用作帝後、子嗣們避暑休閑,故而怎麼折騰,那都是天子家事,文武大臣們是沒法幹涉的。

此時正值端午之後,氣候炎熱,朱由榔幹脆就讓文武大臣們,一齊往幕府山這邊來,君臣就在山林雅致之地,坐而論道。

這也是因為朱由榔不太喜歡宮中議事那種氣勢莊重的感覺,讓人喘不過氣來。

不過,從此以後,幕府山別苑,成為了每年夏季,大明中樞決策中心,以至於許多年後,成為內閣及中樞召開重要會議的地方。

幕府山三個字,甚至成為大明權力中樞的代名詞,以及不知幾代人之後,因此展開的“光烈艦通電”、“炮擊幕府山”、“別宮事變”等等影響重大的政治事件,就是後話了。

-------------------------------------

朱由榔和皇後在幕府山別苑的住所,是一棟兩層小樓,建築風格頗為前衛,看起來跟個後世古典國風主題的別墅差不多。

小樓外圍,一道丈餘高的青瓦白牆,將園林圍在其中。

園中,有座頗大的涼亭,旁邊茂林修竹,曲水流觴,擺上席位。

數十位輕裝飛魚服的侍衛,按刀侍立在外

禦前司已經組建五年多了,製度亦是愈加健全,指揮使李景興,是諸將當中,唯一沒有戰場建功,卻獲封侯爵的將領。

此時的禦前司人數達六千人,分為八廂,其中四廂護衛皇宮內諸門,稱為外四廂,一廂為儀仗,掌禮器,其餘三廂作為機動人員,或是天子外出時扈從,同時也會輪換在幕府山輪值。

而其中,最為重要的,還是“內衛五班”,每班不過二十八人,但這一百多號,卻是負責保衛禦前,相當於禦前侍衛。

兩百多文武大臣,將這本來就不算很寬闊的院子擠得滿滿當當,頗為破壞景致。

朱由榔一把椅子坐在涼亭正中

默然無聲

隻是靜靜的看著下麵瞿式耜等人主持會議

而這場朝會,對於所有文武大臣而言,也是別開生麵。

並不是之前朝會那種由大臣上奏,而後廷議

而是主持會議的宰輔們,拿出一條條議題,下麵來自各部門的大臣們可以分開討論,最後舉手發言。

而這些議題,以及應對,也一改過去傳統那樣“提綱挈領”籠統的說法。

比如,第一條議題,各邊防都督府的兵員編製和軍費預算。

有關部門,包括財部、戶部、兵部、樞密院和各都督府將領,就會各自討論,而後各自拿出總體意見,交予內閣宰輔裁決。

如果宰輔商議後,得到統一意見,就當場擬定旨意,交付朱由榔批複。

如果意見不一,由宰輔投票裁決,如還不能解決,才交予朱由榔禦裁。

在這個過程中,相關大臣,可以當場申辯。

這種程序,看起來好像頗為麻煩,但經曆過萬曆、天啟、崇禎等朝政治的大臣們卻知道。

這比當年打嘴仗強多了

因為在討論之前,朱由榔定下三個基本原則

一,無論是什麼議題,對策,方案,都必須明確寫明計劃時間、預算、人員。

簡單來說,必須拿出具體數據

比如,陝西都督府軍費預算二百萬,那這二百萬你花在那些地方,養多少兵,有那些編製,組建工作什麼時候能完成?

二,任何爭執,都不能以攻擊個人為前提,論事不論人

如果你對誰有意見,請上疏交予都察院,啟動調查程序

這也和朱由榔去年的另一項頗受爭議的政治改革有關,那就是修改了都察院的職權。

都察院地位超然,可以彈劾宰相不假,但卻往往是過去大明朝嘴巴仗的主要戰場。

朱由榔沒有廢止對方糾劾之權,但卻加了一個前提,那就是,可以聞風議事,但事後必須立案調查!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確切事實,現在的都察院是無法扳倒其他官員的。

不過,這並不意味這都察院的職權就變小了

因為還有第三個原則,也是最重要的一環:有預算,就必須有決算!

這也是朱由榔對於都察院改革,在剝奪限製部分職能的同時,卻加強的另一個方麵。

財政審計製度

光烈四年,都察院就建立了審計署,但那時候審計署的地位還並不高,隻是給內閣和財部打打下手,臨時充當下會計。

而現在卻不同了,就在會議之前,朱由榔將審計署獨立出來,雖然還是掛在都察院名下,但主官由原來正四品的判曹,改為正三品副都禦史。

不僅是審計署,整個都察院,都由過去那種零散狀態,被整合拆分為四個署:審計、廉政、監察、檢校。

除了審計署外,監察署和過去的監察禦史差不多,隻是集中辦公了而已;廉政署專門用於反貪,不是過去那種“風聞紀事”的那種,而更類似於執法部門,可以外派巡視,甚至配屬必要偵查武力協助的。

檢校署就比較閑了,幹得才算是正兒八經“禦史”幹得事情,記錄、收受和保管文件,撰寫報告,提供意見,算是真正的“言官”。

每署各自有一位正三品副都禦史掌管,下麵根據不同工作內容,設置司、科、目三級下屬機構。

於是乎,都察院中的“審計禦史”,雖然在品級上,隻和七部侍郎相當,但在朝中地位卻是熾手可熱,不下於一部尚書。

從光烈八年,也就是今年的十月份開始,各部門的年初預算,都必須上報交予審計署彙總統計。

並在次年十月份,召開財部、戶部、審計三方會議,當著財政部門的麵,審計署一筆筆核算去年預算,和年終具體支出是否有差額。

如果有較大出入,審計署有權質詢批錢、批貨的財部、戶部,以及支出的具體部門。

對方必須在限期內給出解釋

而與此同時,審計署工作告一段落,這筆有問題的審計報告,將會遞交都察院,發起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