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首戰(上)

何金財是北直隸,滄州人。

原本家中也算是自耕農,一家五口,兩子一女,有十幾畝地。

雖說也對日後兩個孩子分家結婚的問題發愁,官府攤派一日比一日重,但日子也勉強過得去。

滄州在大運河邊上,何金財就經常帶著剛滿十二歲的長子,跑到河道邊幫工,幫忙拉船,作纖夫,農閑時每月也能掙得百來個錢。

崇禎中期以後,各地天災日益加劇,朝廷為了剿滅農民義軍,前後多次加派糧餉,農民,尤其是北直、山東、河南、山西、陝西諸省的北方百姓,日子越來越難過。

不少人幹脆拋棄家鄉,拖家帶口,集體向江淮逃難。

何金財算是吃苦耐勞的,憑借著農閑時咬牙在河道上賺些血汗錢,又把年僅十一歲的女兒許配給了鄰村一戶小吏家裏做妾,雖說饑一頓飽一頓,但也隻得勉強支撐。

但事情在崇禎十一年時,發生了根本轉變。

這一年,同時也是後金崇德三年。

八月二十三日,皇太極命睿親王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南征大明。

這次南征兵分兩路,豪格在多爾袞親率的左翼軍中。

左翼軍從牆子嶺、董家口入關,掠山西,破濟南,殺明朝宣大總督盧象升,已經致仕的薊遼總督孫承宗領家人守衛高陽,城破被擒,自縊而死,他的五個兒子、六個孫子、兩個侄子、八個侄孫都戰死。

然後北掠天津、遷安,出青山關返還,往返掃蕩數千裏,於崇德四年(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三月回到遼東;共攻陷城池36座,招降6座,克敵17陣,俘獲人畜26萬。

而何金財,就是這“人畜二十六萬”的一份子。

豪格的大軍,在前往濟南府的路上,順路劫掠了滄州。

何金財的大兒子被縣衙強征後不知所蹤,失去聯係,二兒子在被擄往遼東的路上餓死。

隻有他和妻子到了遼東,被分進一個正白旗八旗牛錄章京的農莊裏,當包衣農奴。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十年,他早已麻木。

遼東的冬天格外寒冷,每年農莊裏都會有幾個包衣被活活凍死,而他們還有被驅逐出來,跑到江邊鑿冰、捕魚。

奴隸也是分等級的。

女真當中也有包衣,那些祖籍是遼東的漢人,即使是包衣,地位也要比他們這些被擄掠進來的漢人要高。

他原以為自己就會這樣在這裏苦哈哈地過完一生,直到哪天和之前那些人一樣,被凍死在農莊外的山林裏。

直到,這一天有人突然闖入,這片看起來與世隔絕的監獄般莊園。

-------------------------------------

“鋥鋥”

“籲!”

十餘騎帶甲騎士飛馳而來,跑到農莊門口勒馬。

“快快開門!”

農莊裏的農奴們都麵麵相覷,平時負責監視眾人的管莊大人麵色驚恐

“快!快堵住門!”

“馬匪!是馬匪!快堵住門!”

見對方還是不開門,裏麵還有驚恐叫喊聲。

帶頭騎士二話不說,從鞍下掏出一枚掌雷,點燃往門前一扔,而後勒馬遠離十步外

“轟隆”

木質的簡陋莊門完全抵擋不住,頓時洞開,十餘騎兵魚貫而入。

莊內的包衣農奴們瑟瑟發抖,這般架勢,要麼是林子遊蕩,由一些野人女真部落民組成的山匪、馬匪,要麼就是八旗兵丁過來抓人。

何金財抱著妻子瑟瑟發抖。

眼睜睜看著冷厲的馬蹄踏入莊內。

但當眾人看到行入莊內的人馬時,卻陷入愕然。

騎在馬上的軍士,既不是八旗軍士,也不是什麼山林馬匪。

一身森然金屬色鎧甲,威懾感十足。

為首軍士摘下頭盔,露出頭上發髻。

嘴中說出來的卻是有些蹩腳的漢人官話。

“有漢人嗎?出列!”

何金財等人一時都沒有反應過來,直到過了好一會兒,才明白。

雙唇顫抖

“軍,軍爺,是朝,朝廷派來的?”

為首軍士見終於有人說話,連忙道

“大明光複海軍步軍師標下,麻煩老伯幫忙作下通譯。”

何金財聞言竟是愣住良久,才大聲嚎啕

而後似是想起了什麼,突然轉過身來,衝到剛才想要跑路,但被軍士攔下的管莊身邊,一腳就把早已兩股戰戰的對方撂倒,衝上去就是一頓老拳。

其餘反應過來的奴隸紛紛效仿,軍士想上去阻攔,但帶頭軍官已經看出來是咋回事了,這種事情之前也遇到過,就命軍士讓開,不加幹預。

直到一刻鍾後,那管莊早已咽氣,被幾十人圍上撕扯,屍首不全了。

等眾人都發泄完了,為首軍官這才發話

“諸位鄉親,我們是官軍派來的,一則是通告大家,莊裏的浮財、土地,大家報完仇後,各自分了,若是日後想要返鄉的,等日後會派人來接,暫時先住在這裏。”

“其次,我們需要些通譯,還有馬匹牲畜,也需征用。”

包衣們,不,被解放的各族百姓無不歡欣,積極配合明軍征集牲畜,還幫忙籌集糧草。

遼東雖然寒冷,一年一熟,但土地肥沃,再加上之前後金到滿清多年的開發積累,各個堡寨、農莊裏,存糧還是不少的。

這倒是意料之外的大大減輕了明軍補給壓力。

同時還征集到了大量牲畜,尤其是馬匹。

原本陳舉和劉國軒的步軍都是步卒,但席卷了複州、蓋州各地後,確實多出了一千多匹馬來。

雖說缺少專業的騎兵,但會騎馬的步兵還是有些的,再加上不少被解放的各族百姓幹脆勒馬相從。

竟是多出近千騎兵出來。

直到七月下旬,明軍步軍全軍登陸,近八千人,在遼東半島西側不斷展開,兵鋒一路抵達到營口地區。

其中,雖然也遇到了些零星清兵抵抗,但毫無作用,完全是碾壓態勢。

直到抵達營口北側的海城,才終於和清軍留守軍的大隊相遇。

鑲黃旗梅勒章京阿哈尼堪,帶著四百精銳和三千多從各處堡寨聚集而來的八旗和包衣丁壯,搶先一步進駐海城。

兩軍在海城南麵爆發遭遇戰。

明軍隻有一個廂六百多人,本來有近千人馬的,其中部分被分往它地,而清軍卻有近四千人。

阿哈尼堪並未和光烈朝明軍交戰過,並未把對方放在眼裏,親自帶著一千多人前突,衝擊對方軍陣。

但他很快就意識到厲害所在了。

明軍六百人,全軍著甲,前排長刃橫立,後排火銃數列。

麵對滾滾而來的清軍,竟是巋然不動,連個慌亂中提前開槍的火銃手都沒有。

按照阿哈尼堪以前的經驗,隻要頂著對方的箭矢、火銃,衝進對方軍陣三十步內,對方軍陣就會開始動搖、慌亂。

到時候一波重箭齊射,而後猛力拚殺,不到一刻鍾,便能將這股明軍徹底擊潰。

但現在這支明軍,好像和曾經跟阿濟格入關,在河南、陝西遇到的的完全不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