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鐵人初試

所有兩岸清兵開始無序往運河兩岸外逃離,但由於缺乏組織,反而延緩了速度,擠作一團,變成火炮射擊的目標。

“通通通......”

不斷迸射的火光以及傾瀉的彈丸,在傍晚日暮下的大運河與長江交界處間飛馳,留下清兵慌亂無措的哀嚎和倉促。

炮火足足持續了半個時辰,六百門火炮持續輸出近萬炮彈,將方圓數裏之內都納入打擊範圍,清軍散亂不堪,正向逃竄。

見狀,甘輝一臂高振,拔出配刃,對身後旗手傳令

“準備登岸!鐵人營先驅!”

猛烈的炮火終於逐漸消停,數千明軍將士提刀貫甲,船隻紛紛靠向運河兩岸,準備登陸。

朱馬喇見狀如何不知對方打算登陸步戰,連忙趕緊呼號,讓親兵四處維持秩序,將鬆散的清軍聚集起來準備抵抗。

結果,沒想到明軍炮火根本就沒結束,早已填裝完畢,就等著清兵重新聚集起來。

等船隻逐漸靠岸,清兵以為對方要下船陸戰,朝這邊衝來時,便又是一通齊射

“轟隆隆”

又是炸雷霹靂,彈雨飛舞,原本才剛剛被朱馬喇親兵和八旗們驅趕,激起的戰心頓時四散,又開始朝後方四散狂奔,任憑身後人如何驅趕,也無濟於事。

朱馬喇連續嚴令,斬殺了近百逃兵才勉強穩定下來,可此時,明軍卻已然下船列陣。

此戰隨行兵員並不多,畢竟也就三十艘戰船,雖說都是大船,但也帶不了太多人,統共也就五千左右。

其中,劉國軒的鐵人營自然就成了中堅力量。

“舉矛,前突!”

劉國軒高聲下令,數百身著甲胄的長矛手先行向前數步,突出應敵。

鄭成功在鐵人營的人員招募上充分聽取了劉國軒意見,劉國軒拒絕了讓那些鄭氏舊部的海寇水手們加入,而是統一選擇當初鄭鴻逵在漳州地區招募的,粵東、閩南、閩中一帶的漁民和山民作為兵源。

福建、粵東的地理條件和贛南有些類似,都是那種“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方,民風亢健,多喜械鬥,同時由於客家文化的影響,宗族、集體意識極強,往往喜歡抱團。

劉國軒自己就是閩西山區的客家人出身,對於福建地方的民風頗有認識,在他看來,這些人是非常優秀的兵員,一方麵,相較於江南、湖廣那些農業發達的平原地區,這些山區百姓十分好鬥,其中一些甚至有不少戰鬥經驗,而相較於鄭氏舊部那些老海賊,他們又沒有那種油滑事故。

更重要的是,閩、粵、桂等山區土客矛盾深重,導致其地百姓宗族觀念很深重,這玩意在現代當然是完全落後的,但在這個時代,卻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麵,會導致當地人際關係盤根錯節,對抗朝廷改革政策,光烈朝新政實行的幾個地區中,閩、粵、桂是最麻煩、最艱難的。

就是因為宗族抱團,推行政策阻力極大,甚至鬧出過為了抵抗官府重新丈量土地,地方宗族地主煽動鄉民衝擊衙門的事情,最後張家玉還是用軍隊才彈壓下去。

可站在另一個方麵而言,這種抱團的宗族觀念,本身也有一種集體或者說組織度的土壤,不同於江南、湖廣那種鬆散的小農,很容易訓練組織起來。

故而,鐵人營這三千人,基本上全部都是出身於潮州至漳州一帶的客家青壯,按照各自籍貫分為哨一級編製,易於訓練編製。

劉國軒帶頭站在最前列,其後刀牌、長矛、火銃各自排列,以哨為單位分開陣型,也不停留,迅速分進進攻!

他知道,眼下清兵正處於空前的混亂之中,絕對不能讓對方重新組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