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個小男孩,與爺爺一起上山打獵,突然,小男孩在山坡上發現了一個狼洞。小男孩和爺爺便在洞口守了一會兒,隻見一隻大著肚子的母狼出現在洞口,同時母狼也發現了兩人,警惕地看著兩人黑黝黝的槍口。
小男孩剛要扣動扳機,爺爺按住了他的手:“做獵人也不能趕盡殺絕,算了。”於是,兩個人就回去了。
事隔半年之後,小男孩獨自一人在山林裏打獵時碰到了一頭熊,經驗不足的他貿然向黑熊開了一槍,如果不是打在要害部位,普通的子彈根本就奈何不了它。黑熊被激怒了,向小男孩猛撲過來。在千鈞一發的時候,兩隻狼撲了過來,和熊撕咬在一起。最後,一隻狼趕過來幫忙,小男孩在狼的幫助下殺死了熊。狼為了救小男孩,全身也滿是傷痕累累。小男孩猛然發現,原來這隻受傷的狼正是半年前自己沒有開槍打死的狼。
由此可知,狼也懂得知恩圖報。在童話故事中,狼往往是邪惡的化身,這隻不過是人們的誤傳。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也要懂得知恩圖報。知恩當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小時候背誦的這些詩句,講的就是感恩,要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著名抗日愛國名將馮玉祥1945年在重慶寫了一篇《十月懷胎》的詩文,刻在母親的墓碑上,詩文寫道:“娘懷兒一個月不知不覺,娘懷兒兩個月才知其情,娘懷兒三個月飲食無味,娘懷兒四個月四肢無力,娘懷兒五個月頭暈目眩,娘懷兒六個月提心吊膽,娘懷兒七個月身重如山,娘懷兒八個月不敢笑言,娘懷兒九個月寸步難前,娘懷兒十個月才離娘懷。”這首詩文充滿了對母親的深厚情感,表達了對母親的至誠至孝之情。
人區別於一般動物,就在於人是有感情、有道德、有感恩之情、有正義感的。我們常說的“孝道”、“尊師”,就是要求子女對父母、學生對老師,要有一種感恩之心、感恩之情。感恩是一種做人的道德,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人都應當常懷感恩之心,感恩是人類一種美好的感情,是人的美好心靈和高貴之處所在,是人與人之間道德良性互動的潤滑劑。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謙虛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對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彎腰,便屬於前者;感受上蒼,懂得要抬頭仰視,這便是後者。因此,哪怕是比自己再弱小的人給予自己的哪怕是一點一滴的幫助,這樣的人也是不應輕視,不能忘記的。為了感恩,我們說一聲“謝謝”,打一個電話,送一張賀卡,寫一封信,進行一次拜訪,搞一次聚餐,送一份禮物等,都會因彼此的真誠,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情誼,而成為人間的甘泉。
感恩的敵人是忘恩負義。但是,現實中真正忘恩負義的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常常是對別人給予自己的幫助、情誼、恩惠和德澤,以為是理所當然,便容易忽略或忘記。我們的父母給予我們的愛,常常是細小瑣碎卻無微不至,我們的冷暖、我們的生日,他們時時牽掛在心,但現實中又有多少人記得自己的父母生日呢?基督教有感恩節,那原本是感謝神的,由此延伸到塵世的感恩。中國人是否要設立這樣的節日可能有“崇洋”之嫌,但是不管怎樣,我們每個人都應學會感恩。
一個智慧的人,不應該為自己沒有的斤斤計較,也不應該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的私欲膨脹。學會感恩,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謝生活給我們的贈與。
在人們的心目中,狼是凶殘的化身。其實並不正確,那是因為我們對狼的了解比較少。相信下麵這個故事會讓很多人改變對狼凶惡本性的看法。
1964年12月,沃森所在的一支汽車測量小分隊,在加州西北地區進行礦藏調查。他們小分隊一共八個人:一名司機,三名技術人員,四名武裝士兵,每人配備一支衝鋒槍,一支手槍。
在最後一個站點的勘察途中,路上積雪很厚,盡管他們工作車的車輪較寬、花紋也大,但仍然不時打滑。下午兩點多鍾,麵對路麵上半尺厚的積雪,汽車終於再也不能向前了。但也絕不能後退,因為控製不住就有滑下山崖的危險。
這時所有的人,包括土著導遊,一起下來推車,並找些幹樹枝打眼,汽車艱難地一步步前進。正在這時,他們幾乎同時發現,在車後200米的路上,一群褐色的東西慢慢向我們靠近。是牛群?不像;是狼?顏色不對。北方的狼大多是灰褐色的,怎麼發黃呢?
正當大家驚疑不定、紛紛猜測時,土著導遊急喊:上去,上去,趕緊上車,這是一群餓狼。他們不禁大驚失色,急慌慌爬上車,司機趕緊發動車,加大油門,前後加力,但車還是在原地空轉。
這時狼群已靠近汽車,一共八隻,個個都像小黃牛犢似的,肚子吊得老高,後腿顯得更細。雪封山了,狼想找吃的東西難了,一個個餓瘋了,極度恐懼的人們舉起了手中的槍,就要射擊。一位有經驗的土著導遊及時製止說,大家把車上的食物丟給狼群,待它們吃飽了,自然會散去。不然,即使用槍,也無法阻擋這餓瘋了的狼群的狩獵!於是所有人七手八腳把帶回的臘肉、火腿,還有十分珍貴的鹿子幹巴,一塊塊,一串串往下丟。八隻狼眼都紅了,大吼著撲向這些食物,第一批丟下去的東西,一眨眼就吃光了。但它們不走,八隻狼排成一排坐下盯著後車門。
導遊繼續下達命令:再丟下一些!車上放的肉品足有100多斤,豁出去了,保命要緊,扔吧!第二批大約50多斤肉品飛出了後車門。八隻狼又是吼著撲向食物,但吃的速度明顯慢了,吃完了肉又試探性地嗅了嗅那十幾包餅幹,沒動它。
這時沃森清楚地看到八隻大狼的肚子已滾圓滾圓,目光開始變得溫順,不再橫排坐著,其中一隻狼圍著汽車轉了兩圈,又朝車前方跑去,其餘七隻狼沒動。
不一會兒,那隻狼又跑回來,帶著那七隻狼朝鬆林鑽去。大家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司機也從駕駛室下來,朝大家深深呼了口氣,意思是說:“好險哪!”他們又開始推車,但仍然無濟於事。
正在這時,他們看見那八隻大狼又鑽出鬆林,跳到公路上。奇怪的是,每隻狼的嘴裏叼著一根大樹枝,不知它們又想幹什麼?他們隻得又爬上車,警惕地觀察著。司機幹脆把頭從駕駛室裏探出來,沃森也打開一扇窗門看著群狼到底要幹什麼?
隻見八隻大狼把口裏叼著的樹枝分別放到汽車兩個後輪下麵。原來!狼給汽車打眼了,沃森高興得大叫起來。接著八隻狼一起鑽到車底,卻見汽車兩側積雪飛揚,一部分雪飄到山下,一部分雪堆向路邊。
工夫不大,八隻狼又從車底鑽出來,跑向車的前方,頭朝前,尾朝車頭一字排開,嘴一起拱到雪裏,朝前岔去,然後又頭對頭一邊四隻,一起用強有力的後腿向後扒雪,路麵漸漸露出來。
車向前,狼向兩側閃開,又一齊朝後跑去把樹枝又銜了回來,車子剛好行到積雪厚的地方,又空轉打滑了。八隻狼又重複著剛才的動作:先打眼,後扒雪,就這樣每重複一次,汽車就前進一段。大約重複了十幾次,車向前行進了一裏多地,也就到了山頂,再向前就是下坡路了。汽車到達山頂後,狼不再叼樹枝了,在我們車後仍然是一字排開坐著,不同的是,有一隻狼稍稍向前。
狼的這種舉動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這證明了狼群並不像人類所說的那樣——冷血無情、狼心狗肺,它也一樣懂得感恩。
在現實生活中,對於人類而言,我們也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是愛的根源,也是快樂的必要條件。如果我們對生命中所擁有的一切都能心存感激,便能真切體會到人生的快樂,人間的溫暖以及人生的價值。班尼迪克特說:“受人恩惠,不是美德;報恩才是。當他積極投入感恩的工作時,美德就產生了。”
感恩之心會給我們帶來無盡的快樂。有一首歌的歌詞寫道:“不在乎天長地久,隻在乎曾經擁有。”為生活中的每一份擁有而感恩,能讓我們知足常樂。感恩不是炫耀,不是停滯不前,而是把所有的擁有看作是一種榮幸,一種鼓勵,在深深感激之中產生回報的積極行動,去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擁有。感恩之心使人警醒並積極行動,更加熱愛生活,創造力更加活躍;感恩之心使人向世界敞開胸懷,去投身到仁愛行動之中。沒有感恩之心的人,永遠不會懂得愛,也不會永遠得到別人的愛。
擁有感恩之心的人,即使仰望夜空,也會有一種感動,體會到一絲快樂,正如康德所說:“在晴朗之夜,仰望天空,就會獲得一種快樂,這種快樂隻有高尚的心靈才能體會出來。”《聖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約伯遭遇到空前的災難,兒女都死去了,財產也被掠奪一空,他自己也全身長滿了瘡,隻能坐在爐灰中用瓦片刮癢。然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卻仍然心存感激,感謝苦難使他認清了至高的神。當然,我們不是在宣傳某種教義,但生活中確實需要感恩,不懂得感恩,生活便會黯然失色,人生便沒有滋味。
有兩個人在沙漠中行走多日,在他們口渴難耐之際碰到一個趕駱駝的老人,駱駝上放著一大皮帶水。於是他們便向老人討碗水喝。老人卻每人僅給了他們半碗水。其中一個人在老人走後,一個勁地抱怨老人吝嗇,有那麼多水,卻隻給半碗,一怒之下,他竟將半碗水潑掉了。而另一個雖然也知道這半碗水並不能完全解除饑渴,但還是懷著感激之情喝下了這半碗水。結果,他們又往前走了很遠也沒再碰到水源,而前者因為拒絕喝半碗水死在沙漠中,後者因為喝了這半碗水,終於走出了沙漠。
老人施舍的分明是一種愛心,而後者喝下的也是一種感激,正是這種感激,才支撐著他走出沙漠。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學會感恩,感激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感激國家給了我們和平,感激路人給了我們幫助,感激……生活中需要感恩的事實實在很多。生活中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才能體味到人生的幸福。
每天睡覺前花一點時間去想一想,今天有什麼讓自己感激的事,比如:父親的一句叮嚀,母親的一頓早餐,妻子的一個微笑,鄰居的一聲問候,這些都是生命中愛的體現,都是值得我們感激的,如果我們能夠感受到其中的愛,便會充滿感恩之心,我們的生活也就變得可愛、美好而充實。
在動物界中,狼和禿鷲就是一對很好的搭檔。狼和禿鷲都很喜歡吃動物的腐肉,但狼在陸地上活動,用眼睛所能看到的範圍畢竟有限。禿鷲可以在高空飛翔,所以它們觀察的範圍就比較大,這樣就能容易發現動物的屍體,但是它們卻不能撕開動物厚重的皮毛。所以,禿鷲就會找狼來幫忙,禿鷲把狼引領到動物屍體前,狼撕開動物的皮毛,而禿鷲和狼就可以共同享用可口的食物了。
雖然狼對食物很珍惜,也希望獨享食物,但它知道如果沒有禿鷲的引領,自己是絕對不會輕鬆地找到食物的,因此對禿鷲滿懷感激。
許多人在談到自己取得的成功時,往往把這一切都歸功於自己的努力。可事實上,任何一個單獨的個體都不能獨自取得成功,都必須有其他人的幫助。在生活中,當你遇到一些小麻煩時,身邊往往會出現友善的雙手;當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難而無法克服時,你的家人、朋友、同事都會為你想盡各種辦法。即使生活中有再多的風雨,我們還是生活在溫暖之中,我們應該感謝這溫暖,感謝給予我們溫暖的人們。讓心靈充滿感激,因為感恩的心靈會使你變得高尚。
蜜蜂從花叢中采完蜜,還知道嗡嗡地唱著道謝;樹葉被清風吹得涼爽,還知道颯颯地響著道謝。但是,我們還不如蜜蜂和樹葉,有時候我們往往容易忘記了需要感恩。沒錯,感恩的敵人是忘恩負義。但是,真正忘恩負義的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的人常常對別人給予自己的幫助和情誼、恩惠和德澤,以為是理所當然,便容易忽略或忘記,有意無意地站在了感恩的對立麵。
現在很多年輕人,從小都是受父母的嗬護,受師長的指導。他們對世界未有一絲貢獻,卻牢騷滿懷,抱怨不已,視恩義如草芥,隻知仰承天地的甘露之恩,不知道回饋,足見其內心的貧乏。
還有一些已經參加工作的人,自己尚未能發揮所長,貢獻於社會,卻也不滿現實,有諸多委屈,好像別人都對他不起,憤憤不平。因此,在家庭裏,難以成為善良的家長;在社會上,難以成為稱職的員工。
人們可以為一個陌路人的幫助而感激不盡,卻無視朝夕相處的老板的種種恩惠。將一切視之為理所當然,視之為純粹的商業交換關係,這是許多公司老板和員工之間矛盾緊張的原因之一。的確,雇用和被雇用是一種契約關係,但是在這種契約關係背後,難道就沒有一點同情和感恩的成分嗎?老板和員工之間並非是對立的,從商業的角度,是一種合作共贏的關係;從情感的角度,有一份親情和友誼。
不要忘了感謝你周遭的人——你的老板和同事。因為他們了解你、支持你,你才能有今天的成就。今日的輝煌也有他們的一半。所謂“喝水不忘打井人”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大聲說出你的感謝,讓他們知道你感激他們的信任和幫助。
古老的中國有句成語叫做“狼心狗肺”,一般用來形容接受了別人的恩惠、幫助,卻不知道感謝、回報對方,反而要給對方造成傷害的人。事實上這是冤枉了狼,狼也是懂得感恩的動物。作為一個人,我們需要對世界充滿感恩,要感恩身邊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