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看懂趨勢,掌控未來

這段時間我聽得最頻繁的一個詞就是“寒冬”,全世界都在叫苦連天,又是裁員又是鬧騰,在一些國家又引發了別的問題。很多人比較糾結,什麼時候才是創業進取的好時機,什麼時候又該待在家裏靜觀其變。其實一句話就能說明白,凡事最好在周期啟動時候做。那麼該怎麼識別周期呢?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我印象中似乎每隔幾年就會有人說“寒冬”來了,但是過一段時間又不提了,大家都紅紅火火地去過日子。這其實就是經濟周期。經濟上行、變好的時候,大家過得順風順水,有聲有色,鬥誌昂揚;到了經濟下行、企業盈利能力下降、不漲工資,甚至開始裁員的時候,是大家感覺最明顯的“寒冬”,就是經濟周期中的穀底。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會有經濟周期呢?

這就要從經濟運行的基礎——信貸說起。

農業時代的商品生產是小作坊式的,融資模式也很簡單,就是自己攢錢自己投資。

比如,有個裁縫開了個小店,生意不錯,打算在另一條街上再開一家,那他會把現在這家店的盈利攢起來,作為下一家店的前期投入。這個資金積累的過程很漫長,但是風險很小,即使新店生意不好,或者經營不善倒閉了,並不會影響老店的經營。

大家熟知的愛馬仕,最早就是個做馬具的小作坊,初代頭目愛馬仕本人也是個出身寒微的皮匠工人,他們家族用了近百年,才把那個小作坊搞成了稍微有模有樣的大廠子,中間的邏輯就是:緩慢積累利潤,然後用這些利潤去擴展業務,開新的廠子、新的店鋪,不斷滾動,熬死同行,成為國際巨頭。

這種慢悠悠的發展速度讓現在的企業看的話能急死,不過那個時候大家都是這麼發展的,直到工業化時代的到來,銀行業強勢介入,才改變了玩法。

工業時代的商品生產模式是大規模、專業化生產,前期投入巨大,需要廠房、流水線、工人等。自有資金的積累很明顯不適合這種生產模式,需要有大規模、更專業的融資模式。銀行、資本市場就是為了適應這種大規模的融資需求出現的。

有了銀行、資本市場,就意味著可以借錢了,也就是信貸。企業可以向別人借錢,比如發行股票、債券等從市場籌集資金、投入生產;個人也可以向未來的自己借錢,以時間換空間,比如買房貸款。

我們熟知的德意誌工業,就是銀行貸款催熟的,幾乎一夜之間就出現了。在普法戰爭之前,德國(那時候還沒現代德國,隻有一堆小國家)也是工業底子薄弱,但是等到普法戰爭結束,搶到了煤炭和鋼鐵礦之後,瘋狂地增加產能,從銀行貸款修鐵路蓋工廠發展重工業,而且開始大規模投資新科技,很快就成了歐陸強權國家。

美國也一樣,美國建國沒多久就瘋狂上產能搞基建,資金哪來的?基本都是到英國融的,也就是去英國國內發行債券,那時候的英國跟現在不一樣,是世界資本之都,大家需要錢都得去找英國人,清朝還戰爭賠款也得找英國人貸款。美國人借錢修鐵路,修運河,熱火朝天。

如果沒有銀行的籌集資本,德國和美國基本不大可能發展起來。用馬克思的話說,如果攢夠錢才修鐵路,那鐵路永遠也修不起來。

現代產業模式就是:先借錢,再建設,賺錢後還借款,相當於把未來的錢搬到現在用,或者說把大洋彼岸的英國閑置資金搬到美國來用。這也是金融最大的功能,可以跨時間跨空間配置資源。

這樣做也有個大問題,美國那些年每隔幾年就發生金融危機,欠錢太多還不上,破產重組後繼續去借錢。大家熟知的摩根財團,最早就是美國在英國的金融掮客,拿著美國的項目去英國融資借錢,將來還不上再搞債轉股什麼的。

現代經濟依賴信貸,但信貸是自帶擴張和收縮周期的。

信貸的擴張和收縮周期與經濟的繁榮和衰退周期重合,並且是相互促進的關係。

經濟的上行起點一般是因為技術的進步或者出現其他巨大的需求缺口,比如美國20世紀的互聯網繁榮、日本的家電狂潮、中國這一輪的移動互聯網大爆發。

1847年,英國發生了一次金融危機,連大英帝國的央行英格蘭銀行都差點倒閉了。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1843年,清朝跟英國的鴉片戰爭戰敗了,清政府同意五口通商,全麵開放中國市場,那可是三億人的超大市場啊,英國資本家都驚呆了,覺得帝國海軍立了大功,竟然打下來那麼大的一塊市場,這得賣多少棉布啊。

當時英國的資本利率比較低,英國資本家開始瘋狂上產能,貸款開工廠雇工人買機器,機器廠商也覺得是一個機會,也貸款買車床買鋼鐵生產機器;而且因為大量的原料要運輸,當時甚至發行股票修了鐵路。一時間,似乎整個國家每個人都賺了錢,全國欣欣向榮,迎來了一波新的紅利期。

但是到了1847年,短短三年,就發現出了問題。因為1846年發生了饑荒,英國政府得拿錢去買糧食,彼時的糧食大戶美國和法國,都趁機拉高糧價。英國政府沒錢,就隻好去英格蘭銀行貸款,銀行借錢給政府買糧食,就沒錢貸款給資本家。為了加快資本家還錢,銀行還收緊銀根,提高利息了。

這下出大事了,因為投資的工廠還沒開始盈利,銀行就不給貸款了,這些廠子都搞了一半,一匹布都沒生產出來呢。銀行斷了血,隻好破產倒閉,遣散工人,資本家賠了個底掉,工人也大規模失業。

而且這些廠子欠了銀行一屁股錢,根本還不上,那時候的貨幣是金銀,沒法印鈔,導致英格蘭銀行差點倒閉了。一個國家的央行差點倒閉,你聽說過這種事嗎?

當然了,就算沒這次饑荒,英國這一輪大泡沫也得破滅,因為後來的事實證明清朝的人民根本不買英國人生產的睡衣、睡帽、燕尾服,而且很快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就更不買了。

美國人當時比較機靈,把握住了市場,發現清朝當時戰亂不斷,最需要的是武器,賣槍賺了不少,比如大家熟知的羅斯福家族,就是從對清朝賣貂皮、西洋參和槍炮貿易起家的。這個西洋參比較有意思,美國人把那玩意兒當蘿卜使,煮牛肉的時候偶爾放,後來發現清朝對它的需求比較旺盛,就拉中國來了。經濟周期也沒饒過美國,等到清朝打完仗了,不需要那麼多槍了,美國企業又跟著倒閉了一大堆。不過羅斯福家族已經改行去做房地產和金融了。

通過這個例子大家也就可以明白經濟周期了。

經濟處於上行階段的時候,也就是出現需求,或者技術進步,一切看上去欣欣向榮,大家都看好市場,覺得會一直增長。

企業會衝動借貸,擴大生產。大企業的借貸途徑比較多,可以向大銀行借錢,也可以發行股票、債券等。中小企業可能會向民間金融機構借錢。資本市場也會衝動借錢給企業,因為他們認為借貸出去的錢都能連本帶利地收回來。

企業有了錢,會擴大生產規模,給員工加薪,雇更多的員工,搞得有聲有色。這樣員工手裏有了錢,也就有了消費的欲望,買房、買車、買奢侈品,需求增加進一步刺激供給,企業借更多的錢,擴大再生產。

個人買車、買房貸款,企業借貸擴張生產等一係列操作下來,自然會產生大量的杠杆,整個社會的負債率都上升,也就是泡沫產生了。

在1989年年底之前,日本房價和股市在低利率刺激下瘋狂上漲,直到1989年年底,日本曆史上著名的“瘋狂原始人”三重野康出任日本央行行長。他上台後日本五次提高利息,終於在1990年8月,日本的利息由超低的2.5%飆升到了6%。這下出了麻煩,股市和房市都被斷了貨幣供應,沒人接盤了,漲不動了。隨後急轉直下,迅速就崩了。

家庭是這樣,企業也是一樣的。市場上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利率上漲、需求下降、產品降價,都可能會讓企業的利潤趕不上利息,這時企業隻能裁員,砍掉利潤率低的業務等。

不管是家庭被迫賣掉房子,還是企業被迫砍掉生產線,不僅會讓個人和企業的資產價格進一步下降,而且會讓悲觀的情緒迅速蔓延,使得整個市場的預期從樂觀變成悲觀。

你看到“××企業準備裁員”的新聞,是不是也會默默地把旅遊計劃暫時放一放,以防哪天領導暗搓搓地把你拉到了“待定”名單裏。

“9·11”之後,美國為了提振經濟,把利息降到了接近零。這種情況下,大家肯定是抓緊時間買房、買車、買吉娃娃,企業肯定擴大再生產,銀行也會盡量多往外出貸款賺利息。

大家都在貸款買房,房價一直漲,沒買房的人看著房價一直漲,也憋不住趕緊去貸款買房。全社會買房,等到美聯儲一拉高利息,立刻有一大堆人還不上貸款。貸款斷供,銀行拍賣房子,房價進一步暴跌,加上美國巨大的金融衍生品挖出來的坑,引發了次貸危機。

人們可能會納悶,美聯儲和日本央行有病嗎?為什麼要拉高利息?這事不複雜,借出來的錢太多了,眼看著還不上了,還不得拉高利息控製借錢速率,降低風險?

如果你還是不理解這個現象,我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假如你是你們村的土財主,平時給大家放貸為生。有段時間大家說貸款養豬,你也覺得這事能成,不斷貸款給大家,慢慢有一天你開始擔心大家貸款太多,萬一還不上怎麼辦?你準備把貸款回收回來。怎麼操作呢?很簡單,你說利息變高了,原來大家借你家錢每月利息一萬塊,一夜之間變成利息十萬塊,大家可不就著急給你把錢還回來了?

加息之後經濟體裏的現金會急劇減少,很多在投的,或者要投資的項目隻能砍掉,一些初創公司可能就倒閉了,員工下崗了,可能為了省錢,不去寵物店給家裏的寵物狗理發,自己拿個剪子在那裏折騰,反正寵物狗也不介意。時間長了,寵物店可能也要裁掉一個寵物理發工,店長覺得反正來的人少了,不如自己親自上。看出來了吧,加息後所有的行業都在收縮。同理可推導到其他領域,一片肅殺。

說到這裏,大家應該明白特朗普為什麼那麼厭惡美聯儲加息了吧?因為加息會導致經濟進入下行周期。當然了,美聯儲不僅加息,還縮表。什麼是縮表呢?大家可以簡單理解為要把市場上的美元收回來,這必然會引發經濟的降溫。

現在特朗普日常和美聯儲主席鬧矛盾,一度還準備撤了美聯儲主席,後來盡管沒撤成功,但經常性地被特朗普進行人身攻擊和公開侮辱:“鮑威爾和美聯儲再一次失敗。沒膽,沒常識,沒遠見!一個糟糕的溝通者!”

“和往常一樣,鮑威爾讓我們失望了,但至少他結束了量化緊縮政策,這本來就不應該開始——沒有通貨膨脹。無論如何,我們正在贏,但我肯定不會從美聯儲得到多少幫助!”

“美聯儲如果不降息的話就是失職。看看我們在世界上的競爭對手,德國等國家借錢還有收入。美聯儲加息太快,降息太慢!”

上邊這幾段都是特朗普的推特上發的,大家看完就懂了他有多反感加息、縮表。

當然了,特朗普也有少還國債利息的打算,畢竟特朗普上台後又是減稅又是搞經濟刺激,欠了一屁股錢。現在美國政府被國債壓得喘不過氣來,如果利息低點就可以少還錢;可是,持續低息就意味著泡沫進一步被吹大,至於怎麼收場,我們唯有拭目以待。

到現在,大家明白了經濟學家經常掛在嘴上的那句話了吧?經濟危機的本質都是債務危機。

有了技術突破或者新需求的時候,大家一片樂觀,借錢生產、借錢消費,前期欠錢太多,玩得太激進,或者用時髦話講,杠杆率太高,等到大家意識到風險,銀行開始不再隨意放款,還不上了,破產倒閉,遣散工人,經濟危機也就來了。

等到該破產的已經破產完了,該還的錢也都還上了,杠杆率下去了,銀行自然會調低利率,等待著下一次噴發。

前幾年,某人計劃用幾十億收購某家傳媒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其中本金隻有幾千萬,杠杆達到了五十多倍,一時間火遍各大媒體。

最終,這次收購被叫停,該資本大鱷也被禁市。當初的這個人本和資本界無關,如今竟然成了資本大鱷,這個轉身真是讓人有點措手不及。其實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是一個典型的大佬才能玩的遊戲。

普通人買房貸款,首付一般是30%,也就是三倍多杠杆,這可能已經是絕大多數人一生中能用到的最高的杠杆率了。如果通過信用卡套現,倒是也可以湊到十倍以上杠杆,但是大部分人並不敢這麼玩。這也是大佬和普通人之間最重要的一個差別,富人敢這麼做是因為:

現在各國的利率都很低,歐盟的利率接近於零,日本的利率也是零,而且各國每年都會增發貨幣,保持通貨膨脹。因為,一定的通脹率有助於經濟發展。對於普通人來說,這事整體沒什麼影響,主要的問題是存在銀行裏的錢沒什麼利息了。

利率高的時候,普通人還可以把錢放在銀行裏賺利息,買一些保險來抵消通脹;利率低的時候,這麼做效果就很差了,當然手裏拿著現金更不行。

而且普通人的資金成本很高,如果你想開一家超市或者飯店,或者有個不錯的想法想要創業,幾乎是沒有可能從銀行貸到錢的,隻能靠自己的積蓄,或者從親戚那兒借錢,厲害點的人能夠拿到風投。

對大佬來說,低利率卻是一件爽得不得了的事,這意味著市場上有很多資金,而且成本極低。當你是大佬,有很多優質資產可以抵押的時候,會發現從銀行貸款、從市場籌集資金是一件相當容易的事情,而且優質資產越多,違約概率越小,議價能力就越強,利率還會比別人更低。

拿到大筆資金以後,大佬們可以投資股市,搞出各種各樣的金融衍生品;可以投資房地產,把價格炒高以後再轉手賣掉,賺差價;可以動輒幾十億、幾百億收購競爭對手;也可以控股一家經營不錯的公司,炒高股價,然後賣掉,依舊是賺差價……

巴菲特可能是這些年被大家分析得最透徹的一個人了吧,但是分析透了大家依舊沒法像他那樣玩,為什麼?資金成本。你懂得再多,也沒法用巴菲特那種套路運作。

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機以後,不需要是股神也能知道股市差不多已經觸底,之後就等反彈了。如果是散戶,要不已經血本無歸,要不也不敢賭上自己的血汗錢,也就股神這樣的人可以抄底了。

普通人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超額、低成本的資金,怎麼抄底?

巴菲特的小竅門就是找保險公司,通過保險公司能拿到巨量的廉價資金,然後用這些廉價資金去做各種投資。

整體而言,賺小錢有無數的門路,卻沒什麼固定套路;賺大錢有明顯的套路:

一、核心城市核心區的地產,隻要城市發展,這類型的地產就會一直升值,這件事這些年大家也都感覺到了。

二、前沿技術公司股票,大家如果關注美股,這一點感受會非常深,而且巴菲特也長期持股微軟和蘋果。

中國人經曆自由市場經濟時間較短,體會不深,不過大家看財富榜的時候已經能看到了,當前靠前的那些人基本都是地產大亨和科技新貴。

歐美人已經經曆了幾百年的市場經濟,思路非常成熟,對這些事都得心應手。如果有海量廉價資金,他們基本想也不想就會去走這種路線。而且不止大富豪運作這個,普通老百姓也有運作得特別好發了財的。2008年時候,我認識不少北京人瘋狂買房。大家現在談起來都很感慨,那時候北京房價低,可以隨便買。但其實回到當時,你就不這麼想了。

那時候房價倒是不高,但是老百姓手裏也沒什麼錢,想買房就得借錢。我見過兩口子在過戶大廳過戶的時候那個女的哭得就跟那啥了似的,一打聽,他們家買了望京的房子,一個月六千房貸,兩口子月收入加起來五千。2008年那會兒收入跟現在沒法比,一說起來買房她就哭,說是沒法活了,但她老公堅持要買。

當時那些買房的人怎麼想的呢,哪來的錢?他們很多人去過美國和香港等地方,知道大陸房價在當時低得離譜,到處借錢買房,承擔巨大的杠杆和債務,然後一戰定終生。

但是,如果能重回2008年,很多人其實還是沒法玩。一方麵對未來不確定,另一方麵普通人也借不到那麼多錢。

這個世界上最鬱悶的事,就是重來一次還是輸家。這倒也不丟人,大部分遊戲的結果都跟初始條件有關。

有了大量、低息的資金,大佬就可以加杠杆幹很多事情,賺錢效率大大提升。這個怎麼理解呢?比如,你在北京全款買了一套二百萬的小房子,漲到三百萬的時候,把它賣了,那麼你就賺了一百萬,收益50%。

如果還是那套房,你沒有全款買,而是付了30%首付,也就是你隻拿出了六十萬的本金,剩餘的用貸款,相當於加了三倍杠杆。當漲到三百萬的時候賣掉,收益就是150%。這就是杠杆的威力。

大佬是怎麼用杠杆的呢?

對股市稍微有點了解,就知道有眼花繚亂的金融衍生品,其實金融衍生品就是杠杆。

當前金融大佬們用金融衍生工具創造出了七百零五萬億歐元的市場,不對比大家可能對這個數字沒什麼感覺。

全世界的實體經濟價值是多少呢?七十五萬億。

比爾·蓋茨市值是多少呢?六百五十億。

美國那個KKR基金,就是“門口的野蠻人”本人,之前用了六十六倍杠杆、六點六億歐元收購一家德國公司,四年後以當初價格的二點五倍賣掉,用這些錢來還了之前杠杆的利息和本金,還本付息後回報率達到了800%。看完這個套利的效率,你可能也就明白為什麼本篇文章開頭的交易被叫停了。

在歐美,很多資本大佬都是用這個流程:他們的巨額收入很大一部分來自壟斷性資產,通過壟斷來操縱市場。

在歐美,有的大佬是銀行的操盤手,有時候一些銀行很多事不方便自己去做,一般會搞代理和合作對象。

也就是說,這些大佬有很多手段能拿到低成本的資金,然後用高杠杆去盈利。

資本主義的本質是關係,我們可以好好體會下這句話的內涵。大佬們開掛的人生關鍵就是關係、廉價資金、內部信息這三元素在循環起作用,並且相互促進形成正反饋。

有點像你認識一個厲害的人,他能借給你錢,給你內部消息,讓你發財,你發了財又可以反哺他,把這個雙人關係擴展下,擴展成一個圈,你們就會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和機會。

在歐美,普通百姓都非常熟悉貨幣超發,其實貨幣超發主要就是銀行通過借貸向民間增發貨幣,也就是說,錢是借出來的,不是發出來的。

這裏又出現“借”這個概念了,隻要一提到借錢或者貸款,大家第一反應一定要調整成“大佬優先”,大佬先拿到錢,去購買那些有升值潛力的東西,等到其他人拿到錢要購買的時候,那些東西已經漲上了天。

我並不是想鼓吹杠杆,杠杆能夠帶來巨大的收益,它帶來的風險也很大,弄不好本金就全沒了。大佬們承擔的巨大風險,是咱們沒法想象的。事實上近代經濟學認為承擔風險能力也是企業家能力的一部分,大佬們收益多,也是因為人家承擔風險多。當然了,也可能是人家人脈廣,消息靈通,你覺得是風險,他們並不那麼認為。所以說,杠杆是大佬們的工具,是其他人的問題。

此外,大佬們有大量的其他工具可以對風險進行隔離,防止把自己給爆了,其中就有“有限責任公司”。這個我們天天在說的東西是什麼呢?簡單來講,就是說你拿出十萬塊搞公司,將來這個公司破產了,你最多付出十萬塊本錢,影響不到你的其他本錢。所以大家經常聽說某大佬破產N多次,以為他完蛋了,其實是他名下的一堆公司裏某個公司破產了,並不影響其他的。

在歐美,讓真富豪納稅一直是個難題。對於這個問題巴菲特就很困惑,他表示自己是希望多納稅的,但是公司的律師和會計總能依法不納稅,他自己也很無奈,太難了。

你可能會說,大佬們把這麼多錢投向房地產、股市,這麼高的杠杆,肯定會產生大量泡沫,他們難道不怕泡沫破裂嗎?

他們真不擔心,大佬們可以在全球分散資產配置。倫敦的金融業發達,房價高,有利可圖,大佬們就跑去倫敦投資房產,漲價後轉手賣掉,整個過程都可以保持匿名。

倫敦有條街,就是典型的這類型資產,房子貴到讓人懷疑人生,那條街裏基本沒人住,全是俄羅斯大亨。俄羅斯人在東歐劇變後就喜歡上了英國,俄羅斯大亨恨不得全搬倫敦和曼徹斯特去。

即使哪天倫敦的房產泡沫破裂,房價一落千丈,對於他們來說也不過是自己投資組合中的一小塊受損了,倫敦下跌了,還有日本、裏約。房地產下跌,還有股票投資,再找下一個投資目標就可以了。

如果這些都下跌,還有黃金呢,如果這些資產都出了問題,說明已經有了係統性風險,這時候“避險天堂”黃金就發揮效用了。

反觀普通人,風險就大得多,這就是不對稱風險。如果成功就是一本萬利,失敗對大佬們來說不過是損失一小部分投資,高杠杆投機的誘惑就在於收益要遠遠大過失敗的損失。

一個叫Thomas Piketty的法國經濟學家研究發現,在過去五十年裏,最窮的50%的美國人的收入哪怕沒有1%的增加,而最富有的1%的美國人,收入增長了300% 。至於賺錢套路,無非就是我們說的,杠杆賺錢,全球避險。

而且還是這個經濟學家,他通過複雜的數學運算,發現發達國家的資本投資回報率高於GDP增速,也就是說,社會賺的錢大部分被資本賺走了,勞動獲得的收益要低一些。他這個推算結果也正好證實了大佬們越來越富這個假設。

前麵說的通貨膨脹、低利率、高杠杆、債務加速了財富向上層聚集,但是這些工具本身並不全是壞事。我們國家過去幾十年的發展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金融工具本身有利於資源跨地域跨空間的調配。

美國的經曆更是說明了這一點。美國南北戰爭中,北方和南方都瘋狂消耗儲備資金,北方通過華爾街向老百姓發國債,盡管欠了一屁股錢,但物價在整個戰爭期間都比較穩定,海量戰爭物資投向戰場。雖然敗多勝少,但越打越精神。

南方沒有金融市場,麵對這種情況隻能是發紙幣解決,後來通貨膨脹高達1000%,最後徹底打不下去了,投降認輸。我們經常說,那場戰爭是美國的國運之戰,如果北方打輸了,那美國毫無疑問就會變成拉美一樣的國家,世界曆史也就全部改寫了。

由此可見,華爾街種類繁多的金融衍生品是美國金融強大的根源。強大的金融讓美國市場能充分利用每一分錢的價值,讓美國企業的融資難度變得很低。在美國創業,中小企業不僅融資難度比較低,融資利率也比較低。

美劇《矽穀》說的就是一群nerds[1]拿著自己的創意到處找風投,這都是美國發達的金融體係的功勞。給中小企業降低融資難度和融資利率對經濟有好的作用。

但是,金融衍生品越豐富,金融市場越發達,財富也會快速向上層流去,我們上文一直在說這事。可能國家能做的,隻能是加強監管,防止洗劫發生。

2008年美國發生的那些事,是精英階層把爛蘋果和好蘋果一起做成了果汁,賣給大家,導致全世界跟著拉肚子。次貸危機複盤的時候,很明顯能看出來2008年的事如果加強監管是能夠避免的。不過,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美國人並沒有吸取教訓,他們正在醞釀新的危機。

最近很多人問我,如果零利率時代降臨,到底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呢?我們需要認真地分析下這個問題,畢竟日本已經是零利率時代了,說不定負利率的國家越來越多。

利率在希臘語裏叫“牛崽子”,現代英語裏的單詞rate(速率)是從希臘語演變過來的。為什麼叫“牛崽子”呢?

我認為應該是這樣的:你借錢給隔壁鄰居,這些錢你本來是可以買一些牛的,這些牛可以給你生牛崽子,但是你借給老王後,你自己買不了牛,自然也就沒辦法生牛崽子。所以你鄰居年底還錢的時候,不僅要還給你本金,還得給你補償牛崽子的費用。

這個牛崽子可以理解為資本收益。但是,母牛繁殖牛崽子有個明顯的特點:它是個相對恒定值,不會太高。一般的情況下,牛不可能一年生太多的小牛,推廣到全社會,在希臘人眼裏整個社會就跟一群牛似的,借錢給別人就可以賺小牛。或者換一句話說,利率是全社會財富積累的速率,約等於GDP的增加速率。

在古代,農業社會的整體進步非常緩慢,往往幾百年才能翻一番。上麵舉的生牛崽子的例子,雖然理論上母牛可以生小牛,可是古代的技術沒法跟現在比,無論是衛生還是醫療水平都很低,牛倒是生產了幾個牛崽子,但是也死了幾頭大牛,年複一年整體變化不太大,或者說可以忽略不計。整個社會GDP的增長率非常緩慢,緩慢到每年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古代的財富增速難以測算,姑且以人口數量情況來擬合財富增速,大概會得到這樣一張圖(圖6):

我們基本上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古代基本上是一個相對靜止的時期,財富的增速比白開水還平淡。

圖6 人口變化圖

這個背景下,你投資了一堆項目,很可能有幾個是賺錢的,其他都是賠錢的,整體最終要回歸零收益,這就叫“大道理管小道理”。如果你是個古代的基金經理,按照現代金融模式去古代運作,很大的概率什麼都賺不到,因為資金回報率受限於整個社會的財富增長率。

這也是為什麼古代的一些宗教不準他們的信徒收利息,因為技術進步緩慢的情況下,投資基本上是賺不到什麼錢的,或者說,你在這個地方賺到了錢,在別的地方也會賠掉,整體利率是為零的。

如果你逆天改命,本來賺不到錢還非要賺錢,就形成了一個零和博弈的邏輯,隻能是損害其他人。所以有些宗教不準在本教內部相互借貸收取利息可以理解為“避免內部零和博弈”。

說到這裏,有些讀者可能覺得不對了,除了一些宗教禁止教徒收利息,其他地方的貸款都是有利率的,不但有利率,而且利率非常高。在我國古代,寺廟和地主們放貸款的利率經常高達20%,荒年甚至經常衝到100%。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就完全不是經濟學範疇了。因為他們往往不是盯著農民明年給他們弄幾頭牛崽子,而是要農民的地。

在大饑荒年,地主和寺廟會把利息拉爆,你愛借不借,不借當場就得餓死,借了明年還不上,你家的地就沒了,或者幹脆就是看中了某家的閨女。這種邏輯下,你再談論欠債還錢的契約精神,就有點太傻太年輕。

中國古代王朝為什麼會出現三百年周期律,因為古代的王朝往往運行一兩百年之後,土地都跑少數人那裏去了,絕大部分人給少數人為奴,沒了中產,社會分化成了兩級。古代收稅大部分時間是按照人頭收,官紳不用交稅,漸漸地,大部分人都跑到少數官紳土豪家裏去了,官府裏根本沒有你這個“人口”,也就沒辦法找你收稅了。

普通人累死累活的成果就被土豪全收了,土豪越來越豪,皇帝越來越窮,連軍餉都發不出來,士兵戰鬥力極弱,不管是遇到外族入侵還是農民革命,王朝都會崩了。這也是為什麼曆代中興都是靠改革稅製,重振財政、重新分配財富來給王朝續命。這一點在歐洲也差不多,隻不過歐洲打仗更加頻繁一些,後來又有了黑死病定期消滅人口,所以他們的人口壓力整體要比中國低一點,用布羅代爾的話說,叫“持續的溫和革命”。也就是說,古代的時候,我們是兩三百年就往自己脖子上抹一刀,他們是每天往自己腿上割一刀,人都是血淋淋的,也就沒有能力發起那麼多的改朝換代。

利率還有不得不考慮的參數,也就是風險,比如你是中世紀的一個金匠,有人想參加十字軍冒險,但是窮得跟個鬼似的,沒辦法花錢買裝備,你借錢給他,等他打劫成功後連本帶利一起還給你。也可能他死在東方了,你借出去的錢一分都收不回來。

為了防止他死了不還錢,你就得找一堆這樣的亡命之徒,一個人死在耶路撒冷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一堆人全死的可能性就比較小,同時你再提高利息,這樣哪怕征戰回來幾個人,回來的那幾個人給你帶來的回報就能夠把你在死人身上虧掉的錢都收回來了。這個就叫對衝風險,活著的人要給死了的人買單,收益覆蓋風險。

這種賺取財富的方式本身就是頂風作案所得,幾乎最後都得還回去。這也是為什麼在地理大發現之前,除了美第奇那種家族之外的銀行家都不持久——他們其實不是靠給老百姓放貸的,主要靠商業票據套現業務,以及給國王和教宗貸款,他們的角色類似宮廷猶太人。

古代的金融業務,都是在收利率裏的風險部分,有點像P2P業務。我們從上麵的內容也了解到,古代的利率其實不是現代金融意義上的利率,除了零利率就是高利貸,根本沒有普通利率的貸款形式存在。

歐洲是在地理大發現之後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金融。

歐洲發現了美洲後,就開啟了金融、戰爭、殖民、科技的四輪驅動,這四個輪子帶著歐洲飛速向前。這個事情理解起來比較費力,我舉個例子來說明:比如你是歐洲的一個普通人,你的名字叫哥倫布,如果在等級森嚴人口過剩的歐洲,你是幾乎不會有任何作為的,生下來是普通人,死了就是死掉的普通人。

那時候的歐洲,首先你沒法冒險,因為歐洲所有地方全被探索過了,所有能種的土地都是國王和騎士的,所有礦山和河流也都是他們的,所有的樹也還是國王和騎士的,你什麼都做不了。整個社會沒有增長的空間了,就算你拿到投資,也不知道該做什麼。但是新世界被發現後,相當於有一塊多餘的蛋糕可以讓你去搶,也就是有了冒險的新天地。於是你從銀行家那裏貸了款,去非洲買了奴隸,帶著這些奴隸去美洲種地,種地有錢後就可以還給銀行家,銀行家賺到錢後可以繼續把錢借給新的冒險家。更關鍵的是增量的財富讓人瘋狂了起來,於是大家一起瘋狂地去搶(英國、西班牙、荷蘭、法國等幾個國家因為殖民地打了數百年)。有時候他們同時看中一塊地,結果跟比武招親一樣,這幾個老殖民者自己先打起來了,於是形成了一種持續的軍備競賽的壓力,比如西班牙人的海軍獨步大洋,英國人無論如何也造不出那麼多軍艦,就開始研究在自己的船上裝幾門射速快的大炮來彌補。

為了在陸地上取得優勢,歐洲各國也費盡心機地改進槍管和子彈,但是研究槍管就需要研究冶鐵煉鋼,研究子彈就需要研究精密工業,經過這樣一輪又一輪的競賽,科技開始發展了。所以某種意義上說,戰爭是科技進步的因素之一。麵臨生死存亡,大家才會全力以赴地去探索未知事物。在地理大發現之前,歐洲人是落後的一批,說明他們並沒有什麼神奇的特質,隻是後來因緣際會,才有了諸多的發展。中國早期很多文科知識分子理解不了這些,就開始從人種方麵找原因,找著找著就弱智了。

人類曆史上關鍵的技術,比如炸藥、鋼鐵,以及後來的原子能、計算機、互聯網、太空計劃,都是為了服務戰爭而研發的,燒了一堆錢研發出來後,各種想搞垮對方,等發現都搞不垮對方,大家也就打疲了。日子還得照常過,於是把各種武器用於生產:炸藥可以穿山修隧道,鋼鐵可以架橋,原子能可以搞核電站,互聯網可以賣商品……

原來一堆為了更快摧毀對方的技術就變成了衣食住行的工具,這就叫軍轉民。最著名的例子應該是瓦特蒸汽機上的一個關鍵部件,一直沒搞出來,當時沒有東西能承受得住那麼大的壓力。後來軍工業大發展,槍管代表了全社會最高水平的工藝,瓦特蒸汽機的關鍵部位就裝了一個槍管。如果這根槍管當時沒研發出來,瓦特蒸汽機也得晚幾年出現。

戰爭推動科技,科技推動社會的進步,又有大批的殖民地等著大家去搶,人類從地理大發現後慢慢有了一個持續的、穩定的發展速率。持續穩定地發展,就意味著你預期未來會持續、穩定地變好,這讓“投資”這件事開始變得有意義,不會在零收益這個範圍內打轉了。

到後來,殖民地瓜分殆盡,殖民這事玩不下去了,但是人類已經可以靠著持續的技術進步來繼續往前發展。比如能種的土地都種上了,但是可以提高單位畝產;牧場裏牛的數量沒法提升了,但是可以通過改良牛的品種,給牛聽音樂、定期除蟲、改良草料,也可以提高產量。

此外,人們還會研發新的東西,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比如新的自行車,新的手機,越來越大的彩電,越來越好玩的遊戲,2D影視不過癮就直接給你VR搞沉浸式體驗……通過刺激人的七情六欲,讓大家不停地購買,大家買了就有更多的動力研發和生產,市場就可以轉起來了。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的觀念變化很大。以前大家覺得自己手裏的錢被偷了是損失,或者做什麼事情賠錢了也是損失,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後出現了新的觀念:如果不折騰就會少賺錢,少賺就是虧,虧錢那可真是天理不容的事。全社會天天想著賺錢,資本主義的擴張性就是這麼來的。在這種背景下,克製享受的那一方,就成了資金提供方,為奮鬥者提供經費。整體而言,整個社會能攢下多少錢,就可以對未來投資多少錢,借貸雙方約定的額外回報就是利息。

假設某個人積攢了一筆錢,想去投資,比如當時整個社會的GDP增速是3%,如果他的利率高於3%,別人可能借了錢也賺不到大於3%的收益,所以人們就不借了。如果他把利息定為2%,大家又搶著來借,他最後可能把利率定在2.9%附近。通過上麵的描述,我們應該能明白:社會利率和經濟增長率正相關,經濟增長好,人們更願意貸款,利率也會上升;美國五十年國債利率和GDP增速的對比圖,也能看出來明顯正相關。

社會增長的動力在於技術進步,比如這兩年互聯網創新推動人們都買手機,但是洗衣機行業死氣沉沉,因為洗衣機自從滾筒出現之後已經沒什麼進展了。不過大家一定要注意下,人類經濟持續的上漲周期,從工業革命開始到現在也隻是二百多年時間。在幾千年的文明史中,這二百年也隻是短短的一瞬間。在人類文明的大多數時間裏,經濟發展是停滯不前,有時甚至是後退的。中國經濟在元、明、清三朝,GDP增長非常緩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歐洲文明在17世紀以前也是停滯的,有時候甚至是倒退的。這種情況下,利率本來就是零或者負的,隻是近兩三百年這種情況才有了改觀。

市場裏無數個體在協商借錢利率,有點像雞蛋價格似的,每個人心理價位都不一樣,但是經過無數次協商,最後會形成一個統一值。無數個體協商出來的利率基本和各地的經濟發展速度差不多,直到後來每個國家出現了中央銀行。中央銀行已經大到可以扭曲經濟——這時利率也不再簡單跟著經濟的發展變化,中央銀行開始通過調整利率來主動調節經濟。

當整個社會經濟不太好的時候,你是個養雞場的所有者,雞蛋滯銷,你的現金就會耗盡。如果銀行繼續不貸款給你,你的養雞場可能就倒閉了,員工下崗。如果無數這樣的廠子都處在破產邊緣,政府不管,可能就是1929年大蕭條,大家都破產了,工人們都下崗了,誰也找不到工作,沒工作就沒錢消費。其他廠子也得倒閉,大家一無所有,於是最後把整個世界拖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如果這個時候銀行給你一筆低息貸款,就可能幫你挺過蕭條,你就不用破產了,你的員工也不用下崗了,他們每天去吃飯的館子也不用破產,整個市場可能以低成本挺過蕭條。本·伯南克作為少年天才,二十多歲就從哈佛博士畢業,一輩子研究大蕭條,研究出來的結果就是央行要盡快注資,直接開個直升機撒錢都行,防止倒閉潮,如果操作晚了,就一切都完了。2008年經濟危機期間,他在國會用這套說辭把一幫共和黨國會大佬嚇壞了,很快就發了張空白支票讓財政部去折騰。

蕭條過後得施行低利率,這樣大家才會貸款去投資。比如你有一個收益率為2%的項目,如果貸款利率是5%,你要付的利息比你未來賺的都多,那你就沒法操作了。如果利率降成1%,那你可能在貸款後擼袖子開始幹上了。這也是為什麼美國人那麼迷信低利率,特朗普成天逼著美聯儲降低利率,並且強烈要求美國也施行負利率,不過美聯儲隻同意了降利率,可能負利率弊大於利,最終被投票否定了。

美國有個有意思的現象,經常出現什麼壞消息,股市不跌反漲,因為大家覺得“壞消息就是好消息,因為美聯儲可以繼續寬鬆”。

負利率的意思是利率是負的,你去銀行存一筆錢,不但不給你利息,還得要管理費。你肯定納悶了,那我還去存錢幹嗎,堆家裏庫房和床底下不就行了?事實上人們確實是這樣做的。當初日本央行宣布進入負利率時代後,日本社會最明顯的反應就是保險箱買斷貨,浙江幾個搞保險箱的企業樂得合不攏嘴。但是有些大戶是無法把錢全部挪到家裏的,比如保險金和養老金,隻能是被迫在銀行繼續存款。

當然了,銀行真實操作負利率的方法,情況還要複雜一點,比如普通人的賬戶,你存一萬元,再過一年可能給你一萬零一元。象征性地給你一點。那些資金雄厚的賬戶,比如某個人或者某個機構賬戶上有一億元的財富,可能存一年就剩下九千九百萬元了。

我們難免有個疑問,為什麼世界上會有負利率存在呢?——你家裏有個銀行,市場上有很多年收益率高達10%的優質項目,你最著急的事情是什麼?你肯定是趕緊出門貼個海報,上邊寫上“高收益理財產品,先來先得,過期不候”,然後不惜以5%的利率吸儲,然後再去投資賺錢吃差價。

可是某一天無利不起早的銀行都不想吸儲了,說明了什麼?說明它手裏已經沒有可投資的項目了。你把錢存到銀行,明年拿利息,銀行沒有什麼項目可投資的,相當於你得到的那部分利息是它倒貼給你的,它肯定不會這麼做。我們上麵提到過,利率和經濟增長是正相關的。當經濟運行不好的時候,人們就沒什麼可投資的項目,利率會非常低。如果經濟增速跌到古代那種水平,利率也會變成零。當經濟運行甚至還不如古代的時候,比如一個經濟體出現了急速人口老齡化就得施行負利率,比如日本。或者當一個經濟體的技術儲備耗盡,比如歐洲,那也得施行負利率。

經濟體的運行還有一個簡單的邏輯:你們公司今天生產出一萬部手機,那麼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一定要賣掉,如果賣不出去,那就是生產過剩,你們公司可能要裁員一半來適應市場。你們公司是生產手機的,你因為怕花太多錢不去商場吃飯,造成商場蕭條,那些商場的員工和整個產業鏈上的人沒錢,就難以有足夠的人數購買手機,手機的銷量下滑,結果可能將來你也被裁了。在現代社會,政府會鼓勵大家消費。因為如果大家都不買,很可能過不了多久,危機就會蔓延到大多數領域。

日本央行施行負利率之初,期望通過負利率實現2%的通貨膨脹率。人們可能會好奇,難道日本政府中邪了?竟然追求通貨膨脹?當然不是了,溫和的通貨膨脹並不可怕,至少說明大家有購買意願和購買力。一個經濟體最怕的事情就是大家誰都不消費,交易停擺了,整個市場死氣沉沉,大家一起遭遇經濟危機。日本之所以這麼操作,是期望大家不把錢放在銀行,積極購物,防止整個社會陷入誰也不買商品,然後企業倒閉,員工下崗,更沒錢買的通縮境地。

日本施行負利率操作以後,日本通貨膨脹的目標到底實現了嗎?日本的房價怎麼樣了?第一個問題一句話就能說清楚,日本的通貨膨脹率還是趴在地上徘徊,那個2%通貨膨脹率的目標估計是無法實現了。自從日本的經濟泡沫破裂後,日本的通貨膨脹率就在零左右徘徊。2016年,日本施行負利率,通貨膨脹率有時達到0.5%,離他們2%的目標差得很遠,跟2016年施行負利率之前變化不大,說明施行負利率對提振日本消費影響不大。

那麼日本施行負利率以後,對GDP的促進作用大嗎?很可惜,作用並不明顯,如圖7所示:

圖7 日本2011年至2018GDP

2016年施行負利率之後,2017年GDP增長率也是負的,2018年好了一些。日本現在麵臨的最大問題是人們不消費。

為什麼日本有點閑錢的人寧願倒貼也要把錢存銀行,或者搞個保險箱存起來,都不願意拿出來消費?一般認為他們老齡化群體比例太高了,精神和肉體都頹廢了,就不要談消費了,何況得攢錢防著自己病了,還得把身後事安排得明明白白。

日本的房價整體變化並不大,2016年後有微弱上漲,主要是一線城市給帶起來的,其他城市表現一般,有幾個城市還在下跌,考慮到微弱通貨膨脹,整個日本的幾個大城市整體也沒怎麼漲價。這倒也正常,日本除了東京等超級城市人口有淨流入,其他城市人口都在下降,房子用不完。

總而言之,我們能大概得出這麼幾個結論:

1. 真施行了負利率,整體影響不會太大,你甚至都感受不到,至少接下來的幾年沒什麼影響。

2. 今後房價會出現明顯的分化,一線人口淨流入的城市繼續上漲,其他城市的房價保持穩定。

整體而言,一切都歲月靜好。

但這不是問題的關鍵,問題的關鍵是,負利率更像一個信號,信號本身是中性的,但是它代表的意義很嚇人。負利率的出現,意味著“盈利機會”的耗盡。

當初10%利率的貸款都有人搶著貸,如今1%的利率都沒人貸,今後新企業越來越少,大家都不願意去創業,年輕人跳槽漲工資的機會越來越少,人們發達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少,需要在企業裏慢慢熬,直到把老頭們全熬退休了,你才可以升職加薪。

當整個社會陷入通縮,大家都不敢花錢,既然不消費,企業生產出來的東西也沒人購買,生產的企業可能倒閉,到時候更沒人買。整個社會在這種負反饋的旋渦裏越陷越深。當然了,這一點一開始不明顯,慢慢地會越來越明顯。

這也就回答了我們文章標題的那個問題:負利率不會是大家翻身的機會,它本身意味著機會的減少和社會的平靜如水。

那有沒有辦法破局呢?

其實我們第一節已經說了,人類經曆過持續千年的零利率,破局的關鍵就是發現了額外的蛋糕,比如哥倫布發現了殖民地,或者技術有了進步,比如後來的工業革命。

如果某一天全球性陷入零利率、負利率泥潭,再發現殖民地是不大可能了,唯一的破局方式就是技術的突破。這個倒也不一定是我們經常念叨的可控核聚變,有可能是一個我們完全沒注意到的東西,類似當初美軍在實驗室裏研發互聯網,他們根本沒想到能引發這麼大的效應。

其實大家沒必要太焦慮,隨著我們在科技方麵的投資越來越多,我們的創新能力越來越強,相信負利率來臨之前我們的技術已經突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