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沒有捕捉不到的獵物,就看你有沒有雄心去捕;沒有完成不了的事情,就看你有沒有雄心去做。即使你現在兩手空空,但如果自始至終懷揣著雄心壯誌,你就不是一無所有;懷揣著夢想,在人生旅途上精疲力竭時你就可以隨時補充能量,整裝待發!
如果人生沒有目標,就好比陷在黑暗當中,不知道哪裏才是方向。人生要有目標,一輩子的目標,一個時期的目標,一個階段的目標,一個年度的目標,一個月份的目標,一個星期的目標,一天的目標……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越直接,他就進步得越快,對社會的貢獻也就越大。有了崇高的目標,再加上矢誌不渝地努力,理想就能成為現實。
如果用哲人的語言來表達,那就是偉大的目標構成偉大的心靈,偉大的目標產生偉大的動力,偉大的目標形成偉大的人物。
20世紀初,有個年輕的美國人,他確立的人生目標是當美國總統。1910年,他就當選為紐約的參議員;1913年,任海軍部助理部長;1920年,他出任了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1921年在他39歲時突染重病,他成了一個雙腿不能活動的殘廢人。但是這個人並沒有因此放棄當總統的夢想。
他製訂了一個旁人看來十分笨拙的身體複元計劃——從練習爬行開始。為了激勵自己的意誌,每次練爬的時候他都把家人、傭人叫到大廳來看。他說:“我不需要掩蓋自己的醜態。”他雖然用盡全力爬得汗如雨下,卻還趕不上剛會走的小兒子。他的妻子後來回憶說:“見他這樣就像有千把尖刀刺在我的心上,可是他從來不聽勸阻,堅持到底。”將近7年的堅持苦練終於使他從爬到能夠站立起來,雖然僅僅能夠站立一小時。1928年他競選紐約州州長成功;1933年3月4日就任了美國第32任總統,終於實現了他的夢想。並於1936年、1940年、1944年破例三次連任,成為了一屆美國曆史上長達12年的偉大的美國總統。他實行新政,先將美國從經濟的大蕭條中解脫出來,之後又帶領美國向法西斯宣戰,同全世界一起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
1945年4月12日,63歲的他因突發大麵積腦溢血而去世於美國總統的現任上。這位美國總統就是富蘭克林·羅斯福。目標使他的生命力出現了超乎尋常的奇跡,他的成功就是追求目標的勝利!因此,我們應該相信,隻要有遠大的目標,有積極的心態,就有可能創造奇跡,也就有可能改變世界。
人生就是要立大誌。如果你還因為人生猶豫不決的選擇而苦惱,那麼基於使命的選擇就是你最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