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你身邊的人

曾經有個讀者給我發私信,大概的意思是這樣的:通過學習,他明白了很多道理,慢慢地開悟了,有了遠大的誌向。但他媳婦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格局和智慧都不夠高,兩人經常發生矛盾。他認為對方不夠懂自己,不知道是不是要離婚,前來問我的意見。

這種事情在如今很常見,很多夫妻都陷入了類似的掙紮。有的幹脆就分開了,還有很多即便沒有分開,也早已同床異夢。

如果你是他,你該如何麵對這個問題?

其實,一個人最大的功德,是度得了你身邊的那個人。

一定有很多人會這樣說:自己誌在四方,想幫助更多的人,希望有更大的成就。

但同時還要明白一個道理:那些眾人,也是由一個個凡人構成的,既然是凡人,那麼就有凡人的局限,包括認知的局限、能力的局限、覺悟的局限。如果你連身邊最親近的凡人都拯救不了,何談幫助那些遙遠的凡人?

其實,世界上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認為自己胸懷天下,誌向遠大,大到想成就無數的人,甚至想普度眾生。

但低頭一看,他連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都度不了,成就不了。這和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是同樣的道理。

很多人之所以舍近求遠,從本質上來講,其實是想逃避現實的各種痛苦,因為改變身邊的人是現實的,而成就大眾卻是遙遠又虛幻的。他們寧可讓一個虛幻的任務承載自己的理想,也不願意麵對現實的各種具體問題。

他們對眼前的問題視而不見,卻對遙遠又虛幻的外界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所謂“改變世界”也好,“普度眾生”也好,其實都隻不過是逃避現實的借口。因為身邊的人帶來的問題才是最實實在在的,是需要一個個去解決的,而那些夢想和誌向隻需要張一下口就來了。

衡量一個人有沒有足夠的能力,就看他是願意麵對現實的問題,還是逃避現實問題,去追求解決更大、更遠的問題。

那麼,如何才能度得了你身邊的這個人?

其實很簡單,無論他多麼無知,多麼任性,多麼淺薄,你都要有足夠的胸懷去容忍他,有足夠的智慧去開導他,有足夠的耐性去指引他。

如果你做不到,也許是因為你自己的境界和水平還不夠高,你要繼續提升自己,直到你可以做到為止。

的確,有時忍讓很痛苦,不被理解很痛苦,對牛彈琴也很痛苦。但要知道,痛苦才是讓一個人覺悟的最好方法。

一個人必須切實地經曆這些痛苦,才能真正地理解人與人之間的各種苦難,才能懂得怎麼和人相處。從這個角度來講,這個人又何嚐不是在度你?

俗話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如果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枕邊人就是你修行的最好的引路人。

真實地麵對你們之間的每一個問題,凡是讓你覺得痛苦的地方,都是你修行的道場。

其實,很多夫妻,耗盡一生給對方打差評。他們各自對外都是客客氣氣的,就是對自己的另一半非常不耐煩,甚至是看到就煩,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帶著情緒的。

但恰恰是這些時候,是提高自己心性的最好時機。當你忽然想發火的那一瞬間,如果你能壓一下自己的情緒,體諒對方的難處,好好溝通,這就是修行。

如果你能連續十次這樣壓製住自己,這時,你自己的心性就磨煉出來了,你就會明白什麼叫溝通,什麼叫理解,什麼叫掌控人性。

這個邏輯同樣適用於父母和孩子之間、上司和下屬之間、朋友之間。

當一個人學會將自己的情緒收放自如時,那麼,無論到了什麼場合,他都是能“控場”的人。

因此,表麵來看,我們是在度身邊的人,其實,我們是借身邊的人來度自己。

因為隻有他們才是最實實在在的,隻有那些實實在在的東西,才能度得了我們。

所以,學會度你身邊的人吧,一旦你能度得了身邊的人,使他們從無知走向智慧,然後取得一定的成就,那麼,你也一定能度得了更多的人,一定能成就更多的人。而一個人能成就的人越多,自己的成就就會越大。

一個人的功德,是從度身邊的那個人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