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包容是一種策略:用包容的心看待職場小摩擦

職場中需要包容,隻要不是原則性問題,就應該試著站在別人的立場,理解一下別人的所作所為的原因。人與人之間的態度是相互的,假如你給了別人包容,那麼,他們一定會還你包容和尊重的。公司是一個團體,每一個人永遠不屬於個體,所以不妨以一顆包容的心來對待這一切。

學會與棱角分明的同事交往

就像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這就要求我們學會與不同個性的人相處。在職場上,我們尤其要學會與棱角分明的同事交往,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更加順利,使自己的職場生涯的發展更加順利!

所謂棱角分明,其實是一個非常模糊和寬泛的概念。何謂棱角分明?寬泛地說,就是個性比較強。假如進行細致的劃分,則可以分為很多種類。打一個形象的比喻,個性圓融的人就像是一塊塊被磨圓了的鵝卵石,但是棱角分明的人則像一塊塊未經打磨的石頭,他們有些生硬的線條和尖銳的角。拿著一塊圓融的鵝卵石,你可以使勁地攥緊你的手心,而不怕被紮傷。但是,假如是一塊棱角分明的石頭,你還能夠緊緊地把它攥在自己的手心裏嗎?當然,假如你不怕紮,不怕流血,你也可以攥緊自己的手心。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人願意平白無故地受傷或者是流血,這就要求你學會如何與這塊棱角分明的石頭相處。同樣的道理,在殘酷的職場中,假如你不想無謂地犧牲,那麼你就應該學會與棱角分明的同事相處,這樣才能達到共贏的結果。很多時候,以卵擊石是不可取的,以軟碰硬也不是明智的選擇,正確的做法是采取策略,達到共贏。

首先,要尊重對方的個性和尊嚴。人不是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統一標號和規格的零件,所以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對於棱角分明的人,隻要不是品質有問題,我們一定要尊重他的個性和尊嚴,這樣才能打開對方的心門,使其真誠地接納你。其次,要學會包容。隻有你包容對方的個性,對對方表示理解,你才能更好地與對方相處。最後,還要學會展示自己,得到對方的認可。假如能夠做到這三點,你就能夠很好地與棱角分明的同事相處。要知道,與人相處和領導安排下屬工作是相同的,必須趨利避害,揚長避短。

大學畢業以後,張明進入一家外企從事銷售工作,因為銷售工作更多注重銷售經驗,所以張明被安排跟著李延實習。在實習的過程中,張明發現李延是一個特別難相處的人。他在公司裏的銷售業績是最好的,為人桀驁不馴,總是聽不進去別人的話,剛愎自用,特別武斷。他似乎始終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對外界發生的事情不聞不問。也正是因為他始終專注於自身,對待客戶有一種鍥而不舍的精神,所以他才能夠很好地完成自己的銷售任務,幾乎每個月都在公司的銷售榜上排名第一。

在跟著李延學習的過程中,剛開始的時候,張明非常苦惱。因為李延幾乎不怎麼和他說話,更沒有傾心地教授,所以張明隻得亦步亦趨地跟著李延,在一邊悄悄地學習、模仿李延。有一次,李延遇到了一個不買賬的客戶,不管李延怎麼說,對方就是不從李延這裏購買軟件。一個偶然的機會,張明在客戶的桌子上發現了一張全家福,照片上的男孩五六歲的樣子,非常可愛。所以,張明把自己專門托人從國外給外甥帶的變形金剛套裝交給李延,並且讓李延在下次拜訪的時候送給那個客戶。這真是一步別開生麵的棋啊,瞬間就使他們走出了絕境。客戶看到這套變形金剛之後,驚呼道:“從哪裏搞到的啊?我兒子已經追著我要一個月了,這可是限量版的呢,我托了很多人都沒有買到。”這時,李延不知如何作答,張明在一邊淡淡地說:“我外甥六歲了,也喜歡這套變形金剛。所以,我就托人從國外買了兩套,本想著其中一套作為備用的,那天恰巧看到你的孩子也五六歲的樣子,所以不如成人之美了!”

果不其然,在李延和張明拜訪之後的次日,這個客戶主動給他們打電話簽合約,並且說以後會長期合作。經過了這件事情之後,張明成了整個公司裏和李延關係最親近的人,後來,他們還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其實,張明之所以能夠得到李延的認可,主要是因為他適時適當地展示了自己的實力。大凡能力比較強的人,總是有點兒孤芳自賞。李延的業績始終是公司第一名,他當然不會輕易服軟了,而張明則通過“露了一手”,得到了李延的肯定。對於棱角分明的人,最失策的做法就是與其對著幹,針尖對麥芒;隻有首先尊重和理解對方,然後再找合適的機會得到對方的認可,才能夠走進對方的心靈!

如何對付喜歡打小報告的同事

早在上學的時候,細心的同學就很容易發現一件奇怪的事情,即總是有一些同學特別喜歡打小報告。同桌上課說話了,他打小報告;某某作業沒寫完,他打小報告;張三不小心把李四的鉛筆盒摔壞了,他還是打小報告。我們不禁納悶:這些事情看上去和他沒有半毛錢關係,他為什麼總是樂此不疲地打小報告呢?其實,這是一種性格特點,而不是一種習慣。然而,不管是性格特點還是習慣,都是很難改變的。久而久之,這個愛打小報告的同學長大了,走上了社會,投人到工作之中後,他還是無可挽救地喜歡打小報告。同事遲到了,他打小報告;同事說領導壞話了,他打小報告;甚至連同事與愛人關係不和,鬧離婚,他也要打小報告。這個小報告打來打去,有什麼好處呢?假如遇到一個不辨是非的領導,那麼會繼續鼓勵他當自己的耳目,讓他繼續打小報告;假如遇到一個非常理智和公正的領導,那麼首先會懷疑打小報告者的人品,繼而用心分析他所說的話是否屬實。假如不幸遇到了第一種領導,那麼打小報告的行為就會有愈演愈烈之勢;假如僥幸遇到了第二種領導,那麼雖然打小報告的行為能夠得到及時的遏製,但是打小報告者從此在領導的心目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最終將葬送自己的職業前程。由此可見,不管從哪個方麵來說,打小報告都是得不償失的。

既然我們都已經認識到打小報告的惡劣後果,我們當然不會去充當那個打小報告的人了。但是,我們無法阻止別人打我們的小報告。假如有人打你的小報告,你應該怎麼做?大多情況下,為了使自己編造的“小報告”發揮陷害人的功效,那些散布流言蜚語告“黑狀”的人已經掌握了人們的心理活動規律,即人們總是相信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一經形成,就很難改變。為此,在麵對打自己小報告的人的時候,我們首先應該態度強硬,正所謂身正不怕影子斜。隻要你相信自己,你就完全可以公然地和打小報告的人對峙。要知道,在了解情況的時候,假如你采取忍氣吞聲、息事寧人的態度,那麼對方就會認為你是膽怯。這個時候,態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說明一些問題。你可以采取主動出擊的策略,把所發生的事情的原委詳細客觀地告訴大家,使人們在心中對此進行評判。此外,你也可以與打“小報告”的人進行公然論戰,一一反駁他所列舉的“黑材料”以及各種不實之辭。當然,要想不授人以柄,最根本的解決方法還是使自己端正清明,讓人沒有小辮子可抓。要想做到這一點,就要一身正氣,凡事講求公正,用事實說話。

黎明和朱誌是大學同學,大學畢業後,他們一起應聘進一所學校當教師。工作兩年之後,學校恰巧有一個名額,要外派到美國去進修一年。因為其他的老教師大多已經結婚生子了,青年教師中又數黎明和朱誌最為優秀,所以,黎明和朱誌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競爭對手。

其實,論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黎明和朱誌是不相上下的。黎明是學習心理學專業的,朱誌是學習中文的。但是,相比之下,黎明的人緣更好一些,朱誌則有一些文人的清高。對於能否得到這個去美國的機會,黎明非常坦然,不過,卻有人看到朱誌在晚上的時候拎著禮品去校長家裏。很快,學校就定下了去美國進修的人員名單,其中,赫然有朱誌的名字。很多同事為黎明打抱不平,但是,黎明很淡然。他說,不管是誰去進修,隻要對學校有所貢獻就可以。然而,一個星期過去了,黎明卻突然一反常態地開始竭力爭取這個名額。原來,黎明之所以沒有得到這個名額,是因為朱誌去校長家的時候打了黎明的小報告。朱誌告訴校長,黎明在讀大學期間曾經因為幾門學科不及格而被勸退,後來是因為黎明的爸爸給校長送了重金,黎明才得以繼續把大學讀完。

對於朱誌這種無中生有的造謠行為,黎明非常氣憤。他聯係了之前擔任自己班主任的華老師,並且請求華老師親自給校長打電話。原來,黎明的確有幾門課程沒有通過考核,不過,那是因為他生病落下了幾個月的課程,因此根本沒有所謂的勸退之說。麵對黎明如此強烈有力的回擊,朱誌啞口無言。最終,他費盡心機得到的去美國深造的機會不翼而飛了。

對付那些喜歡打小報告的同事,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事實說話,假如能夠像黎明一樣找到第三者充當自己的證人,那麼就更容易撇清自己,證明自己的清白。不管謠言再怎麼魅惑人心,事實都是最有力的證據,勝於一百句雄辯。

如何對待與你爭功勞的同事

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工作都變成了腦力勞動,這也決定了在現代職場越來越多的剽竊行為隨時發生,防不勝防。因為大多數工作都是在腦海中完成的,所以,這也就意味著沒有人能夠證明這項工作到底是由誰來完成的,不像蓋房子,周期長,而且有很多人都看到了這個事實。如此一來,怎樣保護好自己的工作成果就成了每個職場人士都必須關注的問題。即使如此,我們也還是防不勝防。那麼,應該如何對待與你爭功勞的同事呢?

如今,職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使自己能有一個好的前途和未來,很多人甚至恬不知恥地搶奪原本屬於同事的功勞,將其據為己有。這種行為簡直和偷竊毫無區別,是非常可恥的。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作為職場人士,很多人都曾經遭遇過這種偷竊行為。看著原本屬於自己的勞動被別人據為己有,你會如何處理呢?有的人也許會選擇忍氣吞聲,有的人也許會選擇據理力爭,但是,對於上層領導來說,不管是誰的勞動成果,隻要是對公司有利的,他們都會采用。由此看來,領導並不會在這件事情上持堅定的立場,通常會和稀泥。所以,在遇到功勞被搶的時候,不要把太多的希望都寄托在領導身上,畢竟,很多成果都是腦力勞動的結果,沒有人能夠證實這個成果是你的還是他的。所以,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爭奪成果之戰中,我們必須開動自己的腦筋,靈活機智地解決問題。隻有讓事實不辯自明,對於被偷竊的一方而言,才是最好的結果。

張虎和李哲一起應聘進一家公司工作,因為年紀相仿,而且經曆也很相似,所以他們相處得很好。

一次,單位接到了一個很大的項目,公司老總在全公司範圍內收集好創意。老總承諾,隻要創意被采用,不管是誰,都官升一級。為此,公司上下每個人都在非常努力地冥思苦想。看著大家一個個躍躍欲試的樣子,張虎腦中靈光一閃,他決定走一條與眾不同的路線,這樣才能夠旗開得勝。與此同時,李哲也想到了一條與張虎差不多的思路,但是,因為要進行大量的市場調查和研究,工作量很大,所以李哲最終放棄了。眼看著最後的日子就要到來了,張虎終於做出了一份使自己滿意的策劃書。而李哲呢?因為前怕狼後怕虎的,他非但沒有做出出眾的計劃書,更沒有拿出使自己滿意的答卷。

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天,張虎在對自己的策劃書進行最後的審校,此時,李哲說:“張虎,讓我看看你的策劃書吧,聽大家說你為這份策劃書可是煞費苦心呢!”張虎感到非常為難,一邊是要好的哥們,一邊是自己嘔心瀝血才創造出來的策劃書。想到就剩下一個晚上的時間了,張虎最終決定讓李哲看看自己的計劃書。次日,在公司領導精選出來的項目計劃書中,李哲排在張虎前麵對自己的計劃書進行闡述。當李哲的計劃書出現在投影儀上的時候,張虎的腦袋嗡地就大了,這不是自己的計劃書嗎?所有數據都是自己辛辛苦苦統計出來的。雖然如此,張虎並沒有聲張。公司領導對於李哲的計劃書展示的數據非常滿意,因此讓李哲詳細闡述一下這些數據的由來。這下子輪到李哲頭大了,因為他根本不知道這些精密的數據是如何得到的。此時,隻見張虎不慌不忙地說:“讓我來闡述吧,因為這些數據是我花了整整兩個月的時間在工作之餘統計出來的。”

隨著張虎的詳細闡述,領導已經知道這些數據都是張虎的心血了。最終,張虎順利地通過了領導的考核,升職為部門主管。

不管什麼時候,事實都勝於雄辯。即使一個人再怎麼能言善辯,都無法闡釋經由別人的腦子誕生出來的偉大思想。所以,盡管腦力勞動的成果是很好剽竊的,但是思考的過程是無法複製的。正如故事中的張虎,因為信任,他把自己的勞動結晶給了李哲看。雖然李哲很不地道地剽竊了張虎的統計數據,但他根本不知道這些數據是如何得來的。麵對與你爭功勞的同事,事實就是最強有力的辯駁。

為難你的人,也許正是成就你的人

每個人都無一例外地想要聽到別人讚美自己的話,然而,讚美雖然聽起來好聽,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即總是使聽的人感到飄飄然,不知所以。實際上,這種讚美是可怕的,因為它會在不知不覺之中使你自我感覺良好,因而不思進取,逐漸走向退步。從某種意義上說,能夠促使你進步的不是讚美你的人,而是為難你的人。人們常愛說這樣一句話,嫌貨才是買貨人。實際上,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促使你進步的恰恰是你的敵人,或者是對你要求嚴格的人。眾所周知,嚴師出高徒。雖然現代社會的教育提倡鼓勵學生,然而,適當的嚴格要求還是必需的。假如一味地表揚學生,而不及時給學生指出其缺點和不足,那麼,時間長了,就會使學生沾沾自喜,得意忘形,甚至因此而逐漸退步。與此相反,不管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藝術作品中,大多數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嚴格要求他的人,或者是父母,或者是老師。百煉才能成金,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人們經常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大多數好藥都是非常苦的,但有利於治病;絕大多數教人從善的語言都是不那麼順耳和動聽的,但有利於人們改正自身的很多缺點,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對於任何人而言,要想取得長足的進步,最重要的就是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從而不斷地提升自我的能力。對於一個人而言,有了過錯並不可怕,重要的是要能及時改正;相比之下,可怕的是諱疾忌醫,不肯接受別人的批評,從而導致小錯最終釀成大錯,甚至病人膏肓。盡管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在實際的生活和工作中,還是有很多人沒有辦法接受別人的批評和指正,或者覺得丟麵子,或者覺得自己是正確的。不管出於什麼原因,一個不願意傾聽別人意見的人都是很難取得進步的。其實,不管對誰來說,能夠得到智者的批評都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要知道,沒有人喜歡批評別人,因為批評一個人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冒很大的風險的。誰都知道“多栽花,少栽刺”的道理。通常情況下,人們都願意聽好話,而對批評意見心存抵觸,有些人甚至會錯誤地對待批評的意見,把提批評意見的人當成自己不共戴天的仇人。因此,智者往往隻對值得批評的人提出批評意見;而對於不值得批評的人,智者一定會三緘其口,寧願保持沉默,也不願意去說他。總而言之,我們一定要記住,用讚美使你昏昏然的人未必是你的真朋友,隻有為難你的人、勇於指出你的缺點和不足的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

一次,唐太宗對長孫無忌說:“每次,當魏徵向我進諫的時候,假如我沒有及時地接受他的意見,他總是不願意善罷甘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長孫無忌還沒有開始回答,魏徵就對唐太宗說:“我之所以進諫,正是因為覺得陛下做事不對。假如陛下不願意聽從我的勸告,而我又馬上就對陛下的意見表示順從,依照陛下的旨意行事,如此一來,豈不是違背了我進諫的初衷?”太宗說:“其實,你完全可以采取曲折的方式,當時應承我一下,保全我的顏麵,等到退朝之後,再單獨向我進諫,難道不可以嗎?”對此,魏徵解釋道:“從前,舜告誡群臣,千萬不要當麵順從我,而在背後又另講一套,這是陽奉陰違的奸佞行為,而非臣下忠君的表現。對於您的看法,為臣實在不敢苟同。”雖然太宗覺得有的時候很丟麵子,但是他還是非常讚賞魏徵的意見。

在國家大政方針上,特別是在大亂之後撥亂反正,魏徵主張宜急不宜緩,宜快不宜慢。唐太宗即位的時候百廢待興。一天,他問魏徵:“要想治理好國家,即使是賢明的君主,也需要百年的時間吧?”魏徵對此有不同的意見,說:“聖明的人治理國家,宛如聲音馬上就有回音似的,隻要一年就能夠見到效果,倘若二年見效,也未免遲了,如何要等百年才能治理好呢?”

魏徵主張取信於民,不能朝令夕改。唐朝原定男子必須到18歲之後才能參加征兵服役。一次,為了大量征兵鞏固邊境,唐太宗要求隻要是達到16歲以上的男子統統都要應征,魏徵堅決表示不同意。他說:“涸澤而漁,焚林而獵,和殺雞取卵毫無區別。兵不在多而在精,根本沒有必要為了充數而把年齡不到18歲的男子也應征人伍。而且,這也是失信於民的表現。”唐太宗問自己是否做過失信於民的事,魏徵舉了三個例子來說明。盡管太宗認為魏徵的言辭非常尖刻,但是心裏其實是非常高興的,他相信魏徵是在以精誠之心輔佐自己以信義治國。

在個人享樂方麵,魏徵更是經常犯顏直諫,以便使唐太宗能夠時時反省自身。有一次,唐太宗想去南山打獵,雖然已經準備好了車馬,但是最終還是沒有去。當魏徵問他為什麼沒有出去的時候,太宗坦白地說:“剛開始的時候,我的確非常想去打獵,但是,一想到你也許會責備我,我就不敢去了。”

除此之外,魏徵也非常注意唐太宗的品德修養。他直言不諱地告訴太宗:“居人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他還告訴太宗一句荀子的話:君主似舟,人民似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因為這句話,唐太宗時時反省自身,成為了一代明君。

正是因為有了魏徵的直言進諫,唐太宗才能成為一代明君。雖然現在社會已經沒有皇帝了,而且,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但是,每個人都想成為最好的自己的急迫心情是完全相同的。要想不斷進步,我們就要虛懷若穀,謙虛地接受別人的不同意見,努力完善和提高自身。記住,隻有為你好的人才會直言不諱地為你指出缺點和不足,從而迫使你不斷進步。因此,為難你的人才是成就你的人,在聽到逆耳忠言的時候我們要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