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脫貧先換腦:窮人要懂得的“富”道理

《塔木德》reference_book_ids":[7316439650829077542,7261897836638243896,7303831439865285632,7203545050460982306,7336760967553895486]}],"8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8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9,"start_container_index":8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4},"quote_content":"《紅樓夢》reference_book_ids":[7316431260006485043,7345693456255175742,7367280402571987993,7227001020730051595,7316473139557305384,7316405888963578914,7255203659015785531,7340845766870584382,7257455404240604215,7316473082053397544,7012517992130939934,7329733293492931646,7220653768830880803,7230714510963641384,7329733293576834110,6890728374843477006,7267077386200419387,7267077385848097832,7330846805069925438,7294565342393666596,7340562883979267134,7312643202048068660,7316396706369637430,6838936275928484877,7316124677569514515]}]},"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步入社會後,窮人家孩子大都在為生計奔忙,他們的工作態度和勤勉毋庸置疑,但很多人打拚多年後還是窮人。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一句話:思路不對。脫貧先行動,治貧先換腦,那些還沒有摸到致富門檻的窮人,需要重新審視自己,學會用正確的思維方式奮鬥。

窮也要窮在富人堆裏

窮人家孩子的事業和地位,很大程度上跟生存的圈子息息相關。隻有進入富人的圈子裏,你才可能成為富人。

1.近富者貴,近貧者窮

有這樣一種流行的說法:一個人的收入水平,是他平時經常接觸的5個人的平均收入。現實的情況大抵如此:流浪漢跟乞丐搶麵包,百萬富翁跟千萬富翁喝咖啡,陳浩南與山雞能成為哥們,搖滾青年與太妹會在酒吧裏廝混……多數人會跟同一階層的人聊到一起,因為大家彼此關心的事是一樣的。這就不難理解,成功者為什麼總與更成功的人為友,失敗者為什麼總是與更失敗的人長籲短歎。事情就是這樣,處在什麼樣的圈子裏,你就會做什麼樣的事。

窮人家孩子的事業和地位,很大程度上跟生存的圈子息息相關。將來的發展,五年、十年之後的走勢,幾乎取決於這些年所處的環境和圈子。圈子改變著每個人,影響每個人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包括走路姿態、端茶方式、說話語氣等)以及衣食住行的方方麵麵。更重要的是,你的心態和目標,都會深受其影響。

周圍人是樂觀的還是消極的,身邊的朋友是時常激勵你進步,還是拉你“下水”,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你的前途。世界潛能大師博恩?崔西說:“在生活中,最好讓你習慣相處的那些人,對你成為卓越人物產生積極的影響力。”越是上層的成功人士,越會顯示出大氣和從容,他們通過自身打拚,贏得了進入相對高層次圈子的機會。相比之下,處於底層的人,很容易在日夜瑣事的煎熬中被磨得毫無野心和進取心,有時候甚至連憤怒、鬱悶和脾氣都沒有了,隻剩下各種各樣的無奈。

窮人活在窮人中間,心態成了窮人的心態,思維成了窮人的思維,做事也是窮人的行為模式。活在窮人的圈子裏,你很難會對富人有著真實而理性的認識,很難以平和的心態去學習富人的致富心經。窮人必須意識到圈子的重要性,始終在窮圈子裏混,隻會跟一幹窮親戚為了百八十塊錢斤斤計較或者歇斯底裏地比較“誰比我更窮”。更有甚者,還會組建“家族企業”,開展“坑蒙拐騙”之類的“專職業務”。

窮人由於自身的卑微、缺少安全感,更希望從屬並依賴於某個團體,於是窮圈子形成了。一個人貧窮不可怕,一群人貧窮才可怕。在財富競技場上,窮圈子是“鹿群”,富圈子就是“獵鹿群”。處於財富鏈上遊的人總是決定財富鏈下遊者的命運,這和自然界的食物鏈沒有任何分別。窮圈子看似“很好很團結”,實際上一旦遭遇金錢風暴,便會變得“很窮很徹底”。

魯迅先生說:“一群人被鎖在黑屋子裏,這個黑屋子決無打破的可能。”窮圈子的人是消極的,他們排斥財富的曙光,一方麵認為那與他們無緣,另一方麵會嫉妒富圈子的光亮。窮人麵對生活,總是祈求貴人有眼、機會下凡,卻從未想過是由於“圈子”的製約,導致生活每況愈下,麻煩多多。

2.忘本地向“富人圈”靠攏

窮人想改變窘境,隻有拋開不切實際的幻想,少一些阿Q式的自我安慰,主動學會“圈子管理”這門功課,主動跟富人接觸,一步步改變現狀。有句話說得好:“窮也要窮在富人堆裏,這樣至少我還是個富人。”窮人家孩子需要與富人“心連心,共住財富村”,讓這些人感染你、點撥你和激勵你走向成功。

30歲時擁有數十億資產,32歲成為日本最年輕參議員的億萬富豪係山英太郎,一直信奉著自己的人際哲學:“少跟窮人交往。”他解釋說:“窮人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字麵上沒錢的人,跟這種人交往,你通常會陷入自掏腰包的窘境。若想在應酬中不做‘冤大頭’,就要多跟一些比你有錢的人接觸,一起吃吃飯,喝喝酒,聊聊天;第二種窮人也許並不窮,但是他們缺乏使你獲得有益信息和娛樂大家的功能,與這種毫無利他價值的人交往,更是浪費時間。”

你想要跟誰聊天?你打算跟誰吃飯?你將要跟誰套近乎?這是三個很重要的問題。步步高老總段永平不惜一擲百萬美金,隻為能與股神巴菲特一起共進晚餐;唐駿總是將自己與比爾?蓋茨等大人物的合影放在醒目的位置,意在讓更多人了解“我是這個圈子的人”;就連一些小有名氣的理發師,都會在發廊裏掛上“某某明星禦用發型師”的招牌,為自己臉上貼金。富人總是千方百計想打進更富有者的圈子,但不會阻止窮人進入自己的圈子,這樣做既是為了保持圈子流動性地增值,也是為了繼續獲益,因為相比較而言,富人對窮人的幫助大多是看不見的(如鼓勵、榜樣、帶來機會和介紹貴人),而窮人對富人的幫助卻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如送禮、送錢、幫忙和跑腿)。

當你總是處在一個窮人居多的圈子裏,難免會成為“墮落”、“仇富”等消極情緒的感染者;當你處在富人為主的圈子裏,便會收獲很多有價值的“吸金”信息。窮人家孩子要試著和身邊的富人們多接觸,留意他們在謀劃什麼,他們是如何分析問題和怎樣克服不良習慣的影響的。要讓更高層次的人引導你進步,做正確的事,獲得有益的影響和教導。

3.為富人服務和打工

你的身邊要經常出現這些人:在某個領域取得過出色成績的人,有過賺大錢、做大事經曆的人,才智超群、學富五車的人,資源豐富、背景雄厚的人……書本上學到的任何東西都隻是皮毛,若能常跟這群人“混”在一起,你就算是“富人苗子”了。千方百計進入富人的圈子,你才有機會弄懂他們的事,比如某某行業的潛規則,獲取某種資源的渠道,不為人知的特殊裙帶關係……待到你真正領悟後,創富功力自然會突飛猛進,甚至還有快速出頭的可能。

吳銘在大學時主修經濟學,畢業後到一家谘詢公司打工,專門為客戶提供理財谘詢服務。剛開始,跟他打交道的都是大企業的高級職員,後來他的圈子逐漸增值,醫生、律師、局長等各行各業的精英人物都成了他業務上的夥伴。吳銘在業務之外與他們保持著緊密聯係,業餘時間經常相約吃飯、打牌,這讓剛入社會不久的他很快進入“富人”圈子。吳銘發現這些富人很多都喜歡打高爾夫球、打保齡球、品茶、抽雪茄,而他對此還沒有足夠的了解。為了贏得這些VIP客戶的欣賞,吳銘努力惡補相關知識,迅速開闊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品味。後來,經過一位客戶的介紹,吳銘成功跳槽到一家規模更大的谘詢公司做主管,獲得巨大的發展空間,薪金待遇也翻了幾番。

成功學傳播者陳安之說:“想成功,必須先幫成功者打工,為成功者服務。一般人無法成功,是因為他們從不和成功者打交道,更談不上服務和合作了。”北京有“五大富人俱樂部”:長安俱樂部、京城俱樂部、美洲俱樂部、中國會所和世界經理人俱樂部。出入這裏的人,都是各行業的精英。俱樂部裏應有盡有,可以完全滿足富人們休閑、健身、美食、娛樂、情調、品位、麵子等各方麵的奢華需求。當然,想進入這樣的“頂級富人圈子”,必須購買價格不菲的門票,比如2000~5000美元的年費。真正的富人不會在乎這些錢,因為隻要經常出入俱樂部,你就會結交更多的高級朋友,認識更多的未來合作夥伴,談成盤子更大的圈錢項目,直接或者間帶給你的收入都要以億為單位!

財富從來都是勢利和強硬的,它需要對等的雙方進行溝通。當你能夠勇敢地站在富人堆裏說上話,你也就離成為富人不遠了。

4.“借鑒”富人的成功思路

中國人學書法最注重模仿和借鑒,但凡取得一定成就的書法家,無一例外地都要先臨摹古人的碑帖。臨摹之道是速成之道,窮人家孩子想盡可能快地成為富人,就是要走這條“忘本”的學習之路,你不僅要學得好,更要學得快。

成功雖不見得是一朝一夕的事兒,但是在信息變化一日千裏的今天,不借鑒富人的成功經驗顯然是不明智的。柏拉圖師從蘇格拉底的哲學觀;安德魯?卡耐基學習洛克菲勒的商業之道,中國最大的網上書城當當網借鑒美國亞馬遜圖書網店的運營模式,騰訊的互聯網通訊工具QQ借鑒國際通行的ICQ……要知道,獨自在一個新領域裏創業成功的概率隻在8%左右,與之相比,借鑒成功者的經驗,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創造和升級,成功率要大得多。

日本人就最會學習別人的好東西來武裝自己,他們不善於單純地發明和創造,卻善於吸納他國優秀的東西,經過借鑒和改造之後為己所用,比如啤酒業學習德國並超越德國成為世界啤酒強國,摩托車行業學習歐美並讓本田摩托風靡全球。日本人“偷師”高水平行業的過程很巧妙,改造出的成果也很有“技術含量”,窮人家孩子不妨學多家之所長,在自主思考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其效果必定事半功倍。懂得聰明地借鑒贏家的成功思路,你就能少走彎路。在美國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中,一名剛剛失業的年輕人,受到“可口可樂裝進瓶子裏四處兜售”的啟發,製造了成本便宜、攜帶方便的罐裝汽油,很快改變了生活的窘境,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賺錢,其實就要像這個年輕人一樣,學習富人的成功經驗並從中獲益。

想成為所在行業裏的中堅力量,就必須客觀地評估自己目前的實力,找到合適的“標杆”作為學習對象。出口轉內銷的“海歸型”人才,就是學習外國的先進知識經驗,回國後創立自己的事業。當然,學習的前提必須是正確的、有價值的,不能毫無選擇地盲目學習,也不能一點改動也沒有就拿來抄襲。你要在富人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創新和發展,想出更好的點子,策劃出更好的項目,這樣才會取得真正有商業價值的成果。

窮人不能太在乎麵子

窮人家孩子如果做什麼事都顧忌臉麵,放不下麵子做“丟臉”的事,是絕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就的。

1.票子比麵子更重要

多數富人,都是從社會底層走出來的窮人,他們最初不過是生活窘迫的農村人、城市裏的待業者和普通工人家庭出身。處於他們這樣的生存環境,創富的欲望應該是很強烈才對。然而,很多家境困難的窮人卻總是礙於麵子、怕別人議論,不敢走出家門賺錢。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說的是北京某高校學生小趙,在校門口找到一個十七八歲的川妹子修鞋。小趙半開玩笑地問:“姑娘,你不好好讀書卻幹這一行,不怕被人看不起嗎?”川妹子反唇相譏:“挨餓受窮才被人看不起呢!父母沒錢供我念書,我總不能待在家裏混吃喝吧?學門手藝將來總能養活自己!”小趙好奇地追問:“你將來打算幹什麼呢?一輩子修鞋?”川妹子一本正經地說:“我想開一家服裝店賺錢,自己當老板。”小趙聽完後覺得不可思議:“那你現在手上有錢嗎?”川妹子笑著說:“我現在不是正在靠修鞋攢錢嘛!”

甭管職業類別,能夠合理合法地賺取人民幣就是好事。如果窮人家孩子做什麼事都顧忌臉麵,放不下架子做別人認為“丟臉”的事,是絕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就的。麵子是虛的,路子是實的。窮人有時候就是為了麵子,才使得自己囊中羞澀。錢飛大學畢業後在上海一家金融公司當職員,收入不錯。看到同事們都買房,錢飛不顧自己不富裕的家境,硬是向銀行貸款按揭買了150平米的大房子,首付加上裝修,不僅花去他全部的積蓄,還連累父母賣掉了老家的房子。接下來每個月的按揭款、物業費和其他費用,壓得錢飛喘不過氣來,隻好節衣縮食,天天在家吃泡麵!

買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充門麵的,量力而行是前提。有一些“麵子消費”其實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同事結婚隨分子、喪事隨分子、孩子出生隨分子、孩子滿月隨分子……不能為了麵子硬充有錢人,使自己從不富裕徹底走向吃糠咽菜。

一個富人在網球場遇到一個大學生,因為共同的愛好兩人聊了起來。當大學生知道眼前的這個人是富人時,便極力推薦自己。富人問他畢業之後想幹什麼,大學生說:“什麼都行,隻要能賺錢。”富人說:“一個月給你一萬塊負責撿垃圾,你幹嗎?”大學生說:“不幹。第一,這個活是下等人幹的;第二,我是大學生,怎麼也要憑知識賺錢。”

事實上,當你的知識不能轉化為財富,肚子餓得嗷嗷叫的時候,任何能賺錢的工作(哪怕是“下等人”幹的活)都是可以考慮的。票子比麵子更重要,財富比虛榮更重要,看清楚這一點的“務實者”就是俊傑。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有一些挑擔子的人在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用當地人不熟悉的嗓音叫賣和吆喝,當時很多人都瞧不起他們,覺得小打小鬧賺這幾毛錢沒什麼出息,甚至許多農民都認為這些人幹的是下賤的活。但是伴著這些嘲笑聲,這群不在乎麵子的人已經完成了原始的資本積累。

2.真正的富人不在乎麵子

越是骨子裏的窮人,花錢越容易大手大腳;越是真正的富人,花錢越會精打細算。北京王府井的東方新天地,裏麵出售的GUCCI、夏奈爾、DIOR等高檔時裝,通常是賣給誰穿的?據不完全統計,購買的主體人群多為“小姐”、“二奶”、“女明星”這一類的女性消費者。這些人都是富人嗎?當然不是,一方麵她們的收入多為“體力勞動”所得或者說主要通過“身體渠道”掘金,另一方麵這些人大都是窮人出身,即使有錢了,骨子裏也抹不掉“暴發戶”的痕跡,行頭上雖然千方百計要擠進富人階層,但是骨子裏還是自卑得很,具體表現為:不化妝不敢出門見人,對自己的臉蛋和氣質不夠自信,不穿名牌不敢上街,不敢逛小店買東西講價,唯恐被人嘲笑“沒錢”、“小氣”、“不過如此”。

真正的富人不僅體現在財富的數量上,更體現在“不把麵子當回事”的灑脫和自由上。同是事業有成的“多金”女性,王菲、徐靜蕾這類人身上就有著真正的富人氣質:王菲可以穿著價格幾百塊的褲子逛街,大大咧咧地上簡陋的公共廁所;老徐可以素麵朝天地任人拍照,在博客上敢把“最醜”的照片拿出來曬給大家看——這些都是富人骨子裏的自信。她們不會因為外貌、物質和權勢上的比較而激動,反而如果你說“王菲你的歌唱得太爛了”、“老徐你的電影拍得就是個垃圾”,她們才有可能在乎,才有可能跟你較真。

李嘉誠有一次來西北考察項目,在聽完一位大學校長關於校園網絡項目的報告後,拿起一個礦泉水瓶,打了這麼一個比方:“假如生產這瓶礦泉水8萬元就能搞定,你卻向我申請10萬,那多餘的2萬就是浪費!”這就是富人的觀念,花錢要精打細算,把錢花到刀刃上。李嘉誠平時一般隻穿一件老式衣服,戴一塊廉價手表,還高興地說“花在自己身上的錢比年輕時少多了”。

成龍的轉變就更為明顯:年少成名時,他一天換一塊高級手表,天天擺POSE讓別人瞧瞧“我是多麼有錢”;如今,他在公共場合都穿一件普通的長衫,如廁時用衛生紙都要精打細算。這一前一後的對比,就是從窮人到富人的“麵子”觀念的轉變。

真正的富人早已實現了財務自由、超越了“花錢撐門麵”的境界。習慣於揮霍消費的通常都是窮人,這也是他們無法真正在財富數量和財富氣質上跨進富人門檻的原因。

意識到這一點,窮人今後就不要在富人麵前裝有錢了,請客時別總說“不差錢”,點菜時不能專挑大魚大肉,要針對請客的對象,因為“窮人愛吃葷,富人愛吃素”、“窮人吃肥腸,富人吃粗糧”。跟比你有錢的人吃飯,不要爭著搶著買單,這樣既多餘又很虛偽;跟自己收入情況差不多的人吃飯,最好堅持AA製;隻有在請客目的性很強的條件下,你才應該主動買單,但也要注意不能太奢侈,畢竟你目前還是個窮人,這一點對方也能理解。

3.好麵子容易吃大虧

有些好麵子的窮人還應該捂好錢包,警惕被別人忽悠。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窩裏鬥”的傳統,這一點在財富領域表現為窮人與窮人之間、富人與窮人之間的“騙中騙”。

“窮人騙窮人”的案例最為廣泛和明顯,常見的是街頭算命、看相、要飯、擺象棋、賣透視撲克、“免費”贈送產品等一大堆稀奇古怪的騙人招數。窮人很有同情心又時常“腦殘”,因而最容易受騙和上當。拿最常見的“街頭行乞”來說,丐幫弟子們的把戲真的是很豐富:“繈褓中哭泣的嬰兒”、“衣衫破爛的老頭可憐的目光”、“缺胳膊短腿的殘障人士”、“因上不起學而下跪要錢的年輕人”、“車站附近買不到返程火車票的母子”,種種煽情套路早已超越了瓊瑤阿姨的“愛情故事”。

一個著名軟件公司老總,提到過自己經曆的兩次刻骨銘心的“受騙”:“第一次,是我剛參加工作時,那天剛好發完第一個月的工資,1500元,我下班後興衝衝地騎車回家,生怕被別人把錢搶去。道上碰到一個可憐的老頭,他說跟女兒在火車站走失了,在北京一個人無依無靠隻好靠街頭行乞為生。老頭聲情並茂、老淚縱橫的講述,讓我的同情心開始泛濫,當時也不知道腦袋裏哪根筋出了問題,就從兜裏掏出700元錢給了老頭。回家後,我還沉浸在好人好事的滿足感中,但很快就遭到‘沉重打擊’:同屋人說三個月前他就在道上碰到過這個老頭,當時他和女兒可憐巴巴地說他倆迷路了。這件事讓我相當鬱悶,恨不得腦袋撞牆、抽自己嘴巴,臉上還起了火癤子,疼了3個月才消腫。從此,我發誓再也不相信那些街頭的乞丐!”

“第二次,發生在我當上老板一個月以後。在街上我看見一個十六七歲的小男孩跪在地上,旁邊寫著一行粉筆字,說他餓了好幾天,希望好心人給他10元錢吃頓飯。我當時見這個孩子很可憐,就從錢包裏掏出300元給了他,並叫他吃完飯坐車回老家。結果,第二天我又在原路碰到他以同樣的方式行乞,我當時那個氣呀,上前一腳就給他踹在地上,讓他快點滾,否則見一次揍一次。現在想想,挺奇怪的,一個沒錢吃飯的孩子,居然有能耐弄到粉筆。經曆了這兩件事,以後再遇到乞丐,我就看心情決定了,心情好就丟幾塊錢,心情不好就罵他們幾句,因為我知道這些人都是騙子!”

這位老總從窮人打拚到富人,由於身份的變化,使得他對待欺騙的態度也相應發生了變化:當他是窮人時,受騙後“很受傷”,因為他失去的是關乎生計的財富;當他成為“準富人”時,受騙後更加憤怒,甚至還出手打人,因為他失去的是富人所特有的辨別“常識”的能力,足見他雖然物質上有富人的“形”,骨子裏卻缺少富人的“實”;當他對著媒體笑談當初被騙的糗事、對乞丐的態度隨心情而定時,表明他已經是真正的富人,即使以後繼續被乞丐騙,他也會坦然麵對,因為這點錢對他而言微不足道——當然,他在心裏已經明明白白地認清了“所有乞丐都是騙子”這一基本的社會常識。

人都是有同情心的,即使被乞丐騙了也是人之常情,不同之處在於,富人是不介意被騙的,窮人是被騙得心有餘悸。當然,更多的騙術是利用窮人的“好麵子”做文章。富人大多久經沙場、混跡江湖多年,早就練出一雙火眼金睛,任何鬼把戲都能一眼識破,況且他們都有穩定可靠的財富來源,犯不著對或真或假的橫財想入非非。窮人的原始積累很難,本想撈點便宜賺足麵子,不想接二連三被“自己人”騙,越來越窮,想翻身都難了。

針對窮人急於翻身、不懂常識的心理,富人們開始了他們的騙術,其中最典型的當屬博彩業。博彩是一個產業,賣彩票的莊家手裏拿著名為“中獎”的誘餌,吸引眾多彩民上鉤,然後散布多處投注點,把這些窮人的錢彙集起來,還適當地打廣告告訴你誰誰誰中獎了,中了多少錢,並拿出一部分錢作為獎金返還彩民。小賭怡情,大賭傷身,實際上如果你對“中獎500萬”的免疫力確實太差,幹脆一張彩票也別買,一個賭注也不下,這樣最保本也最安全。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怎樣選號、怎樣投注上,隻能證明你是個沒有翻身希望的窮人,妄圖從千分之一甚至萬分之一的概率中勝出。所以,別讓自己的錢源源不斷地彙入富人的腰包,成為別人財富數字下的“萬骨枯”。

總的來說,富人騙窮人的事兒還是少數(或者說騙術太牛了,讓窮人毫無察覺),主要還是窮人之間相互在騙,比如說借錢。借錢人的動機大都很複雜,有的人借錢確實是為了應急,如親人動手術、孩子上學、老人辦喪事,趕上這樣的情況,對方又恰好是可靠的朋友,這錢就可以借;而有的人借錢時壓根就沒想到要還,純粹是“能拐就拐,能誆就誆”,這樣的人跟你的關係一般是馬馬虎虎,這時候即使再抹不開麵子,也要委婉而堅定地拒絕他。

當然,最麻煩的情況,要數親戚管你借錢了。本著“救急不救窮”的原則,根據你和這個親屬的關係遠近以及你當時的財務狀況,要有針對性地“看人下菜碟”,該借的就借給他,順便加一句“本來這個錢是要做什麼什麼用的,但你確實有急事,咱倆怎樣的親戚關係,錢不著急還。”對不該借的主兒,就用一個對方挑不出理的借口拒絕他。千萬不要因為一個不恰當的理由和抹不開的麵子,把錢借給不該借的人,否則將後患無窮。首先,你得像孫子一樣拐彎抹角地管人要錢,一旦對方幾次三番打哈哈,你就很難辦了:不要吧,心裏窩囊、鬱悶,錢就這樣打水漂了,一時半會接受不了;非要不可吧,太傷感情,即使你跟對方的感情一般,撕破臉皮還是對你不利,甚至對方會以此要挾你,逢人反咬你一口“守財奴”。因此,說一千道一萬,窮人家孩子可不能太在乎麵子了。

掌握財富的“潛規則”

社會是由各種或明或暗的規則組成的。尊重規則,理解規則,利用規則最大限度地獲取成功,是窮人家孩子的一門必修課。

老話講:“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實際上臭皮匠就是臭皮匠,能當好好皮匠就已然不錯了,怎麼能跟諸葛亮相提並論呢?二者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上!諸葛亮未出茅廬,就已經預言“三足鼎立”的發展趨勢,還敢玩“草船借箭”、“空城計”,親手幫劉備坐穩蜀漢皇帝的位子,這些事情有哪件臭皮匠能做出來?富人和窮人的思想差距,不是用數量的累加就可以縮短的。回到最初的觀點,富人總是能夠看透問題的本質,包括人性、自然規律及社會發展趨勢,做事看似冒險實則十拿九穩;窮人隻是看到皮毛和表象,偶爾能誤打誤撞做對一些事,卻贏得糊裏糊塗,“不知道怎麼著我就賺錢了”。

財富就是如此,靠規則分配歸屬。拿吳思先生提出的“劉瑾潛流”來說吧,明朝一代宦官奸臣劉瑾,靠貪汙、受賄和瀆職彙聚家中的巨額財富。他的事跡在中國曆史上可謂是“前有古人,後有來者”,同一朝代的就有王振、嚴嵩、魏忠賢等人,“黑金”、“暗花”的數量跟他比起來難分伯仲。司禮監太監劉瑾是四品官,法定收入隻有日常的口糧和衣裳,折換成銀子還不及四品文官的十分之一。正常情況下,劉瑾要拿500多萬年的基本工資才能填滿家中的金庫,實際上他僅僅用了五年就做到富可敵國的程度。對此,地球人都知道:這太監肯定有“灰色收入”,通過“地表之下的潛流”將公家和別人家的錢流進自己手裏。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財富的內在規則多如牛毛,這裏主要講一下最基本、最隱諱的潛在規則,希望窮人家孩子能夠在實踐中尊重、遵守和運用它們——1.思考力決定創富能力

我們所熟知的成功者,無不是勤於思考的智者,他們平時就經常訓練發現機會的能力,因而腦子裏總能源源不斷地迸出各種好點子。美國一位久負盛名的金融業巨頭,每當做出重大決策之前,總會閉目養神休息5分鍾,在半放鬆狀態下進行思考,以激發自身的深度思考力和高度應變力。他解釋說:“每當閉上眼睛,我便能取用更高智能的活水源頭。”

美國堪薩斯州的蓋伊博士,一生發明200多項商業專利,為其帶來數千萬美元的財富。蓋伊博士是一位出色的商業天才,尤其是訓練思考力和創造力的法子,更是獨樹一幟——每當思考問題時,蓋伊博士總會走進一間被他稱為“個人溝通室”的房間。房間是隔音和避光的,裏麵有一張小桌子和一個沙發,桌子上放著一支筆、一疊書寫紙和一個可控台燈。當蓋伊博士需要思考時,就會走進房間,關掉台燈,放鬆地坐在沙發上集中精力思考。一旦頭腦突然“靈光乍現”,蓋伊博士會迅速打開台燈,將靈感源源不絕地記錄在紙上,直到思路中斷以後,他才重新審視所寫的內容。實際上,這就是蓋伊博士“頭腦風暴”的主要手段。他依靠自己的思考力,為許多大公司和組織想出了一個個“價值連城的好點子”,獲得了巨額回報。

思考力決定思維方式,思維方式決定創富行為。思維方式大多以個人累積的經驗為主導,經由靈感激發而產生好點子。蓋伊博士就是根據已掌握的前提條件,清除心中已有的思緒,等待潛意識整理分析,迸發出“靈光一閃”的念頭,然後保存並整理下來。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就是根據類似的方法,製造出白熾燈、留聲機等多種具有創造價值的商業發明。窮人家孩子應該多采用類似方法,慢慢進行思考力和思維方式的訓練,為激發商機創造可能。思考越多越靈活,腦子越想越好使,多經曆這種“頭腦風暴”的洗禮,你對財富的敏感度就會逐步增強,迸發好點子的可能性也就越來越大。

在競爭壓力如此之大的商業環境下,窮人僅靠勤奮和吃苦就一定能成功嗎?未必!勤奮和吃苦固然重要,但是“1%的創造力”卻往往是決定財富多少的關鍵,這主要取決於你積累了多少知識和經驗,是否勤於動腦,是否有足夠的思考力和正確的思維方式。

21世紀什麼人最值錢?答案是“富人”或者是“像富人一樣滿腦子鬼主意的窮人”。比如馮小剛電影《非誠勿擾》中葛優扮演的“秦奮”,在美國晃悠多年,雖然事業上沒啥發展,但是學會了美國富人的思維方式,因而在影片一開始,就能用“縝密”的邏輯和“忽悠”的語言從範偉扮演的風險投資人手裏賺來200萬英鎊。之後,他又用類似的技巧將舒淇扮演的漂亮空姐弄到手。正是富人的思維方式,讓他從窮小子變成了百萬富翁。思考孕育新思維,創意激發新行動,財富多半是屬於這種勤於思考和善於表達的人。

2.富人的思維方式是簡單直接的

一個和尚對著枯死的樹說:“一死了得,萬劫皆空,善哉!”另一個和尚說:“此樹生前為人遮風雨,死後落得棄屍荒野,悲乎!”兩個和尚意見不合,爭辯起來。恰好有個財主經過,和尚們要他評個理。財主說:“什麼好壞,能當柴燒就好。”說完,叫家丁掄起斧子把枯樹劈成碎塊,捆成一擔挑走。這就是富人的思維方式,簡單直接,一切以如何獲利為前提。

理發是一個普通的行當,理發師的做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理得快、價格便宜,希望更多人來理發從而賺得更多;另一種思路是盡量“磨”去你的時間,理發的同時還提供相關的個性化服務,讓顧客覺得服務好、檔次高,價錢上也相應很貴。對比之下,後者的做法更適合目前理發業的發展潮流。這就是用富人的思維方式做事,用你喜歡的方式賺你的錢。

窮人希望得到雞蛋,富人則希望得到母雞,因為有了母雞可以得到更多的雞蛋。就像一位美國總統的經曆:小時候同伴們戲弄他,往地上扔1元和5分的硬幣,他總是會撿5分的硬幣,因為如果撿1元的硬幣,就不會有人再扔給他硬幣了。這就是富人的財富複利思維,不怕麻煩,就怕沒錢賺。

一堆木料,用它做燃料,分文不值;將它賣掉,能值幾十塊;如果你有木匠的手藝,將它製成家具再賣掉,價值幾百元;如果你找到高級木匠,將它製作成高級屏風賣掉,那就值幾千元。這就是富人思維的產業化做法,想方設法用更少的資本賺更多的錢。

窮人總是會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假使手裏頭隻有一個雞蛋,就開始考慮一二三四五六七,想到了“農婦山泉有點田”的好日子,繼而又開始苦惱娶小老婆和教育孩子的問題,一激動“啪”地把雞蛋捏碎了,什麼都沒了,一下子傻了眼。

富人則是想著如何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化,他們從不會考慮“一個雞蛋引發的發財項目”,隻是考慮怎樣把雞蛋吃掉或者折換成現金。富人習慣於把一個很複雜的賺錢項目,分解到最後變成“一二三”條問題,然後想辦法解決這“一二三”條問題。問題一旦解決,項目也就成了。

美國高露潔牙膏希望提高牙膏銷量,公司裏有人建議投入更多的廣告,有人建議增加銷售人員,有人建議開辟新的地方市場,這些提案各有各的優點,但是最簡單的方法卻是老總的一句話:“將牙膏管的開口弄大一些,這樣人們使用一支牙膏的周期就會縮短。”最好的財富渠道往往是最簡單的,但同時也是最不容易發現的,隻有習慣於“化繁為簡,另辟蹊徑”的富人們才能很快找到它。

在這個時代,成功是要以“短平快”為前提的。要迅速實現突破,就要凡事看透本質,把問題簡單化,尋求捷徑。這不是低級的“抄近道”,而是激發腦袋中的實用主義思路,用最直接、最簡單的手段解決問題、發現財富,在“快魚吃慢魚”的環境裏勝出。

二戰時,一艘美國驅逐艦突然遭遇一大群水雷的威脅,這些水雷隨著退潮速度很快地向驅逐艦漂來。巡邏兵迅速通知值班員,值班員很快通知全艦官兵,艦長動員大家提出各種解決方案:有人說起錨躲開,艦長說“不行,沒有足夠的時間”;有人說發動引擎使水雷漂離,艦長說“完全錯誤,螺旋槳的轉動隻會使水雷更快地漂向艦身”;有人說以艦上的魚雷引爆水雷,艦長說“不行,水雷太接近艦倉內的彈藥庫”;還有人說放下幾艘小艇阻擋水雷,艦長再次否決道:“除了水以外任何東西一碰水雷就會引爆。”

正在全艦官兵滿臉沮喪、絕望之際,艦長微微一笑,下達了命令:“大家站成一排,用消防水管往海麵上噴水!”艇員們立刻明白了,一排消防水管在驅逐艦和水雷群之間的海麵不停噴水,製造出一條天然的水流,把水雷引向四麵八方,當水雷漂遠後,艦長下令用炮彈開道引爆水雷,將驅逐艦駛離了危險區域。事後,有人追問艦長為什麼不早一點下命令,艦長笑著說:“我想看看大家能否提供一種比我想到的更好的辦法。”後來,二戰結束後,艦長光榮退伍,成了一家著名造船廠的經營者。

一理通,百理通。像艦長這種具備正確的思維方式、遇事善找捷徑的人,從商自然也會幹得出色。富人的解題辦法往往最直接最有效,盡管如此,他們還是會集思廣益,尋求更簡單更有效的辦法,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富人的事業總是會越做越大。

財富規律告訴我們:新思路才能帶來財路。那麼,如何能快速更新思路呢?四個字:不斷思考。財富源於頭腦:腦袋空空,口袋空空;腦袋轉轉,口袋滿滿。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是脖子以上的部分,一提到賺錢就隻想到開公司、搞店鋪,顯然是不對的。實際上,發財的機會遠不止那麼幾條道,關鍵看你怎麼去想,怎麼去琢磨。

一個猶太人走進紐約一家銀行的貸款部。貸款部職員問他需要什麼服務,衣著光鮮的猶太人說道:“我想借貸1美元,”貸款部職員有點不可思議,追問道:“隻要有擔保,再多貸一點也無妨。”但猶太人堅持隻貸1美元,並從高檔皮包裏取出股票、債券之類的東西放在寫字台上作為抵押品。

事後,冷眼旁觀的銀行行長,走過來對貸款部職員說:“這個猶太人實際上想保存股票之類的貴重物品,所以才想出這個巧妙的法子。這樣一來,他需要支付的租金實在是太便宜了,隻有1美元。”

“噢,原來如此,為什麼我沒有想到!”貸款部職員恍然大悟。

“如果你想到了,你就是銀行行長了”,銀行行長麵無表情地往辦公室走,“從明天起,小額借貸的利率立即上調10%,貸款最低限額是1萬美元!”

很顯然,這種金錢方麵的貓膩,隻有富人們才能彼此看出來。猶太人的想法很詭異,貴重物品寄存,按理說應該存放在自家金庫的保險箱裏,這對許多人來說也是唯一的選擇,但是猶太人沒有囿於常理,想到了把債券鎖進銀行保險箱裏的辦法。從可靠性和保險性的角度看,後者顯然更好並且收費更低。

用“不走尋常路”的方式占了相當大的便宜後,猶太人一定會暗自竊喜,殊不知銀行行長的後手更牛,不僅避免了以後再出現類似“鑽空子”的行為,還直接破壞了猶太人的如意算盤。當然,這一切如果沒有銀行行長的解釋,貸款部職員是很難理解的,因為他是窮人,不懂得富人之間的博弈。不管怎樣,猶太人在思維方式上的“精明”,是窮人家孩子需要學習的。以富人的思路去思考,你才能獲得更多的利益和好處。

3.凡事利益優先,錢和感情要分開富人把利益和情感一向是嚴格區分開的:感情是一回事,利益是另一回事,絕不能因為感情而失去理智,也不能用金錢去買感動。美國石油巨頭洛克菲勒參加2000萬美元的慈善捐助活動,第二天早上卻向在他公寓借宿的每個人收取10美元的住宿費。洛克菲勒認為,這種象征性的收費,既是對朋友的尊重,也是對財富的尊重——每一個友善的言行都不應造成生意場上的尷尬。

香港著名喜劇明星吳孟達,很感激好友周潤發當年“不借錢”給自己的事。上世紀80年代,吳孟達是香港無線培訓班的優等生,畢業後拍戲走紅,年少輕狂,很快沾上賭癮,負債累累並遭到無線雪藏。走投無路的吳孟達向同班好友周潤發借錢,但周潤發拒絕了他:“借給你錢,你又會拿出去賭!是男人的話,欠下的債自己還!”周潤發的做法看似“無情”,實際上是在幫吳孟達。幫助一個債務人的最好方法不是借給他錢,而是切斷他的全部退路,讓他自己想辦法解決債務問題。吳孟達當時雖然“恨”周潤發不講義氣,但多年之後終於想通,用數年時間把債務還完,成為香港影壇的“金牌綠葉”。這件事表麵上看是這樣的,實際上也暗藏著一種利益考慮:把錢借給沒有償還能力的賭徒是最不明智的決定,無論這個人是你的親人、朋友還是父母,像蔡少芬與濫賭的母親斷絕母女關係,明星夫妻結婚前的財產公證都是類似的“利益壓倒感情”做法。沒有永遠的感情,隻有永遠的利益。如果利益一致,相信薩達姆和小布什也會坐在一起“殺雞頭,燒黃紙,結拜為兄弟”的。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假設你和老婆在北京打拚多年,決定一起貸款買下一套房子,那麼房產證上究竟是署你的名還是署她的名呢?感情上講這是個麻煩事,按說大老爺們應該照顧媳婦的感受,署媳婦的名,但是以後的事誰也說不好,萬一兩人感情破裂了,離婚了,老婆大人翻臉不認人,恐怕你隻有天天住單位宿舍,甚至有可能無家可歸。其實,這件事從財富的角度考慮很簡單,那就是“誰拿大頭,就屬誰的名”,這樣既公平又不會有異議,當然隻要你買房時出錢了,就應該有權利得到房產中應得的一部分或者金錢上的相應補償。在中國這個感情觀念很重的國度,遇到類似的情況,也應該堅持“利益優先”的原則,以免後患。

4.不尊重財富,永遠賺不到錢

財富是人立世存身的根本,是維持生存的成本與資源,是用來證明能力與成就的標準。財富和知識是同等高貴的,如果不對它尊敬有加,那你就什麼也別想得到。文人或者所謂的知識分子,向來對財富嗤之以鼻,鬱達夫曾經把稿費放在鞋裏,戲稱“你壓迫我,我也壓迫你”。這種做法著實迂腐可笑,真正有骨氣何不把稿費施舍給別人呢?

做人要純粹,求財要直接,別玩那套過時的“欲拒還迎”的矯情做派。財富對自視清高的“天才”敬而遠之,對於尊重財富和現實的人才趨之若鶩。善待財富的人,總能得到財富的垂青,手裏的財富會變成富足的金礦脈。像老百姓家家戶戶掛財神的做法,就是尊重財富的最明顯表現。

尊重財富首先要懂得如何創造財富。尊重財富的行為,表現在按照財富的規律辦事:忌貪婪,不盲目,不隨大流;堅持開放、耐心和無懼的心態,按照正確的適合自己的方式追逐財富;專注且成熟,拒絕攀比財富的數量和成色,不被別人的觀點輕易左右。窮人家孩子真正成為富人的標誌,是他對於財富本質的成熟認知以及在此基礎上做出正確的創富行為,比如花更多的錢投入子女的精英教育以獲得未來的財富競爭優勢。

5.致富要趁早,否則過期作廢

曹雪芹縱然寫出傳世不朽的名著《紅樓夢》,卻也隻能是每天“舉家食粥”,他的人生成就再偉大,也隻能在餓死之後才被別人景仰,活著的時候,無論是他自己還是家人都不能從中得到任何物質上的實惠。從財富的觀點看,這樣的人生無疑是失敗的。

埋沒在地下幾萬米的金子,要過一萬年後才可能被人發現,但是你能等到那時候嗎?張愛玲說過“出名要趁早”,同樣,“致富也得趁早”,人生匆匆,你沒有時間去等待別人送給你錢,隻有挖地三尺刨出金子來,早一步跨入“富人”的行列。

人這一輩子最最鬱悶的事就是“人活著,錢沒了”,也許有一天,當你滿頭白發仍在靠撿垃圾為生時,就會徹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哈蘭?山德士上校折騰到66歲,終於找到賣吮指炸雞的好事業,一舉翻身成立風靡全球的快餐品牌“肯德基”。他的老當益壯、大器晚成,固然令人尊敬,但是如果他早一點找到適合自己的致富門路,也就不必揮霍60年的光陰,做鐵路消防員、養路工、輪胎抵銷員和加油站服務人員之類的工作了。年輕人最應該做的,就是多看財經書、多長見識,認清哪條路能讓自己“早一步”成為富人。

時間是財富的一個重要籌碼,想賺錢不能急功近利,要有“放長線,釣大魚”的心理準備,具備長期投資的觀念、毅力和耐心。猶太聖經《塔木德》中這樣說:“時間可以使錢‘無中生有’。”在快速、高效率的生活節奏下,充分利用時間並非易事。對此,猶太人的觀念是:“要在兩列火車擦肩而過時做交易。”這當然是個比喻,但是如此“高難度”的要求,恰恰體現了猶太人珍惜空閑時間實現商業價值最大化的理念。

喜歡讀書的人,當然希望閑暇時間全部用來讀書;喜歡Shopping和逛街的人,當然希望利用每分鍾去淘寶選貨。關於個人愛好,任何人都無權幹涉,隻是在商業至上的時代,如果你不願利用休閑時間進行理財或者投資自己,那麼你未來的發展將會非常有限。

“時間”與“金錢”的價值是畫上等號的。你每浪費一分鍾時間,別人就從你的口袋裏掏出一元錢。趁著現在年輕或者不算太老,合理地利用好時間,進行商業投資和知識積累吧。

吃透一行,找到自己的金飯碗

窮人家孩子既不必看輕自己,也不要異想天開;既要相信自身獨一無二的優勢,也要認清自己的不足和劣勢。

1.知道自己能幹啥

窮人家孩子最常犯的一個毛病,就是不了解自己。他們不知道自己擅長做什麼,適合幹哪一行當,有時候寧肯相信身邊人的指手畫腳,也很少相信自己的直覺和判斷。

知道自己該幹什麼、能幹什麼,是一種能力。窮人家孩子既不必看輕自己,也不要異想天開;既要相信自身的優勢是獨一無二的,也要認清不足和劣勢。不要總羨慕他人的成就,更不必模仿成功者發展的軌跡,重要的是認清專長,提高自身獨特的競爭力,然後找到合適的飯碗打拚。從事不靠譜的職業,做不擅長的事,工作中既得不到成就感,又無法在這一行成為頂尖人才,心裏鬱悶不說,自信也會逐漸被磨掉。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有句名言:“做正確的事比正確地做事更重要。”自己認為不喜歡、不值得做的事,就一定無法做到最好。窮人家孩子,應該為最喜歡的事業而奮鬥。“選擇你所愛的,愛你所選擇的”,激發自己的鬥誌、熱情和智慧。每個人生來都有某些方麵的專長,即使看起來很笨的人,也有傑出的才能。愛因斯坦當不了一個好學生,卻可以提出相對論;梵高的人生很失敗,但在繪畫方麵他是個天才;柯南道爾當醫生並不出名,寫偵探小說卻名揚天下……人一旦踏上了某一條道路,就很難再重新選擇,因為重新選擇的成本太高。當發現“此處爺不適”、“這行我不行”,“另謀出路”就是一個重要的命題。在某個圈子裏長期幹不出成績,莫不如改行做更適合自己的事業。當你發現走錯時,必須要勇敢地重新選擇,選擇最適合你的那條路。拋棄虛榮心,哪怕降低一個檔次,隻要能發揮這個特長。你想幹什麼和你能幹什麼是兩碼事,必須在能幹的範圍內選擇你想幹的事。不做可幹可不幹的事,不做可有可無的人,這就是做正確的事。

穿上一雙不適合自己的鞋子,即使看起來漂亮,走起路來也會很痛苦。窮人家孩子需要穿上一雙合適的鞋子,讓自己跑得更快、更遠。無論是成功還是成長,從某種意義上都是尋找的過程,找到適合奔跑的那雙鞋,端上合適的飯碗,你也就成功了一半。

老漁翁隨便拿一根漁竿就能釣到大魚,因為他懂得釣魚的技巧。現實中,許多窮人空有釣竿卻沒有釣技,難免會辛苦半天而一無所獲。窮人家孩子的命運,取決於初入江湖時所走的第一步:路走對了,便容易取得好成績,將來日進鬥金或是成為富翁;路走錯了,就可能走許多年彎路,甚至最後徹底輸掉人生。

2.喜歡才能幹好

選擇怎樣的工作和職業,對於未來發展相當重要。通常來說,興趣是決定你事業選擇的主要因素。被國家發改委評選為“中國改革之星”的影視大亨鄧建國,最早隻是在家鄉林場做一個普通的電影放映員,就是因為非常喜歡電影,才會懷揣1000元,隻身闖蕩廣州拍電影、搞影視。一路走來,鄧建國投拍電視劇30多部,製作劇集約700集,幾乎全部賺錢。能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他無疑是成功的。許多人覺得鄧建國沒有任何專業知識,卻能在影視圈裏所向披靡,實在令人費解。麵對質疑,鄧建國總結了自己成功的兩點經驗:興趣和口才。他解釋說:“我做了五年的放映員,這份工作讓我真正喜歡上電影。之後不管下海做什麼,我都會不自覺地往這個方向上靠。另外口才是我的優勢,讓我認識了許多影視圈的朋友,從做音像出版開始,一步步進入影視圈。”

鄧建國的經曆告訴我們:第一,窮人家孩子要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所從事的行業和領域,要與你的興趣有著直接或者間接的聯係,至少在主觀上你是很喜歡或者不排斥做這一行的。正如鄧建國所說:“如果不是對影視業情有獨鍾,我不會做這麼長時間。盡管我現在轉做酒業,但是不代表我會放棄做影視,影視是我的根本,無論如何我都不會放棄。”第二,即使你沒有學曆、沒有權勢、也沒有錢,至少也要有行走江湖的一技之長,比如鄧建國那種“三句話把陌生人嘮成朋友”的口才。

2009年央視春節晚會上,憑借小品《不差錢》的服務員一角“一夜走紅”的小沈陽,就是靠“二人轉”這條路成名的。“小沈陽”原名沈鶴,是遼寧省鐵嶺市開原市一個家境貧困的農村孩子,15歲時他就跟哥哥一起走街串巷表演“二人轉”,為鄉裏鄉親唱紅白喜事。高中畢業後,小沈陽求父母出錢報名讓他參加鐵嶺藝術團學習二人轉表演,父母起初不太同意,但是小沈陽的態度很堅決,撂下狠話說:“我真的很喜歡二人轉,我要唱‘二人轉’讓家裏不再過窮日子。你們不讓我去,我就會恨你們一輩子!”小沈陽對二人轉的執著打動了父母,他憑借不錯的藝術底子進入鐵嶺藝術團,經過專業老師的係統輔導、多次下鄉演出和自己不斷創新,小沈陽的二人轉自成一體,深受東北老百姓的喜歡。後來,在師父趙本山的幫助下,幾經坎坷,小沈陽總算“苦盡甘來”,站在萬眾矚目的央視舞台上,如今他的演出身價也從最初的500元漲到了10萬元。

小沈陽出名後心態很平靜,正如他常說的一句話:“幹好哪一行,付出都不能少。隻要你工夫下到了,回報該到自然到。”常言說得好:“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如果小沈陽走其他的路,還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嗎?犧牲個人的本意,去做不願意做的事,很難有什麼好結果。現如今選錯行的“跑偏的人”實在不少:該做老師的人做了買賣,該做企業家的卻跑去當了老師;該做文案的跑去做推銷員,該做推銷的卻做了編輯;能做最好的醫生,卻跑去當了最差的律師……這些人注定要失敗的,因為他們沒有選擇自己最擅長和最喜歡的行業。

那些成功人士,不論智商高低,不管從事何種行業,都是在做自己最擅長的事:奧托?瓦拉赫,小時候父母為他選擇了文學之路,但是文學老師評價他“行文拘泥死板”,後來父母讓他改學油畫,結果天賦平平、進步很慢。最後,奧托?瓦拉赫迷上了化學,不顧父母的反對一絲不苟地鑽研其中,最終成為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朱德庸上學時淘氣又貪玩,因為學習成績差,轉了好幾所學校。外界的不良評價讓朱德庸覺得自己很笨,於是對學業徹底放棄,平時自娛自樂地繪畫打發無聊時光。畢業後他靠畫漫畫為生,漸漸地畫出了名氣,成為紅透寶島台灣的漫畫家,目前他的《雙響炮》、《醋溜族》、《澀女郎》係列一直是國內最暢銷的漫畫書。同樣很早就成為職業漫畫家的蔡誌忠,在一次漫畫比賽獲獎後這樣說:“我要感謝父母沒有阻止我畫畫,感謝他們沒有強迫我去做不喜歡的事,也感謝我一直很用心地畫漫畫。我會一直畫下去,直到我拿不動畫筆為止。”

3.幹一行懂一行

窮人家孩子甭管是給別人打工還是自己創業,都是在吃商業這碗飯。商業的門道紛繁複雜,是需要你一輩子學習的功課:餐館老板是如何賺錢的?鬧市區的便利店是怎樣經營的?報社是通過何種途徑盈利的?麥當勞是搞餐飲業的還是隱形的房地產商?比爾?蓋茨隻是在賣軟件嗎……如果你對上述問題一臉茫然,說明你距離一個標準的“商業人士”還差得很遠,至少你還不熟悉各種主流行業賺錢的門道所在。隻有熟悉某個行業到一定程度,摸清了它的規律,具備比較成熟的業務水平、客戶關係和一定數量的資金,你才有可能自立門戶,大幹一場。有一條規律,對窮人家孩子的發展可謂是至理名言,那就是:一年入行,兩年入門,三年有小成。

如果你的商業資質很一般,運氣也沒有好到出門就撿到500萬,那麼在決心幹點什麼之前,就要務必“熟悉”你所期待進入的行業。隻有在真正的熟悉以後,你才會明白該行業運作的具體細節,再動動腦子摸清內部的明暗規則後,你就可以行動了。打個比方,原來你是IT軟件工程師,現在要做電腦生意。盡管在技術方麵你相當熟悉,但是跟做這方麵的生意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從技術的角度看問題和從市場的角度看問題,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思路,你熟悉的隻是電腦的修理和程序檢測等方麵,而不熟悉與之相關的電腦產品的價格、行情和性能等。如果說技術工種接觸到的是“點”,那麼做生意接觸到的就是“麵”了,這裏麵包含的學問更大。從做生意的角度看,你要賣的不一定是最好的產品,而應該是“利潤最大”的產品。賣電腦的“行家”,就是有本事把對自身有利的產品說得頭頭是道,讓人信服,然後成功地銷售出去。

做生意,隻有熟悉和了解行情,遇到問題時你才能自行解決,而不是求助於別人。也隻有真正懂得,才能準確地預測市場未來的走勢。用聯想公司的“三不投資”原則解釋就是:“投得起錢沒錢賺的事兒不幹;投不起錢有錢賺的事兒不幹;投得起錢也有錢賺,但是沒有可靠的人去做,這樣的事兒也不幹。”

比爾?蓋茨在總結微軟的成功之道時,說了三個詞:專業、內行和熟悉。“股神”沃倫?巴菲特的經曆更能說明問題:20世紀末,當納斯達克股市一路上揚的時候,巴菲特不為這些高科技股票所動,他堅持認為“無法判斷這些高科技企業的競爭優勢”。隨後,納斯達克股指一瀉千裏,巴菲特的內行觀點得到了全世界的讚賞。

拿身邊的商業活動說吧,大家都知道貿然進入證券市場,風險會很高,可是有個在股票交易所門口看自行車的老太太,盡管其貌不揚,卻腰纏萬貫。原來,她也在炒股,但是她炒股的技巧很特別——她是根據交易所門前停放的自行車數量,決定入市出市的。老太太堅持“車少買進,車多拋出”的原則,幾乎從未失手過。這種成功,其實也是來源於她對股市的“熟悉”——一種間接的熟悉。

俗話說:“行行有道,隔行如隔山。”每一個行業,都有自己的一套規律和門道,如果不熟悉該行業你就貿然闖入,無異於鑽入漆黑的山洞裏,不僅摸不清東西南北,還很容易栽跟頭。一個穿戴入時的女人找到老鞋匠修鞋,老鞋匠隨便看一眼鞋,說道:“小姐,你看我有活正忙著呢,如果著急,附近還有幾家修鞋的。”女人自然不願意等下去,匆忙走開了。旁人見此情景,不解地問老鞋匠:“為什麼生意來了,你卻給支走了呢?”老鞋匠笑著說:“那隻鞋做工精細、皮質又好,少說也得值上千塊,一旦修不好,弄壞了咱可賠不起,這有風險的活咱得謹慎地接。話說回來,我不敢接的活,別人也很少敢接,最後她一準兒還得回來。”

果然,不一會兒工夫,女人又返回來,老鞋匠再次把鞋拿到手裏左瞧右看,答複道:“您這鞋得認真修修,很費時間的,明天過來取吧。”等女人走後,老鞋匠三下五除二,一會兒就把鞋修好了。旁觀者又問:“你修得這麼快,為什麼非讓人家明天來取?”老鞋匠解釋說:“客人看著你一會兒就把鞋修好,頂多給你三五塊錢。等到明天,看你把那麼貴的鞋修好了,至少會給你10塊錢。”第二天,婦女取鞋時,見鞋修得很好,高興地給了老鞋匠20塊錢。你看看,如果換作是外行修鞋,怎麼會如此準確地把握消費者的心理呢?

4.給別人打工,為自己創業

窮人家孩子初入社會,不妨考慮先進入某一行業給別人打工,在打工過程中積累將來創業的經驗、人脈和資源。隻有你熟悉了這個行業,日後才能從容不迫地與人打交道並從中賺錢。比如你是做雜誌的,如果不了解基本的流程、印刷的成本、不同工藝和紙張的基本價格,就很可能會被某些人算計,到時候的損失可就是幾萬甚至幾十萬的事。隻有熟悉行業的細節,了解基本的規則,你才好跟人談價錢,找渠道和經銷商。不止是雜誌行業,每個行業都是如此。

美國股票界巨頭孔菲德,大學畢業後,隻身來到紐約打工。最初他在一家共同基金公司做了一名推銷員,之所以從事這個行業,是因為孔菲德看到了證券投資業的掘金潛力。在這家基金會工作,孔菲德掌握了不少專業知識和門道,知曉了很多內幕信息。孔菲德發現,共同基金猶如一座金字塔,最底層是推銷員,上一層是推銷主任,然後是地區和全國性的高級推銷員,在金字塔頂端的是基金經理,凡是上層的人均有從其屬下的傭金中提成的權力。為成為金字塔頂端的人,孔菲德一直潛心學習。幾年後,他看準一個絕好的機會:美國的僑民在當時是一個巨大且尚未開放的投資群體,這些僑民大多都很富有,正躍躍欲試地想把資金投放美國的股市中,以獲取長期的收益。孔菲德看準形勢,說幹就幹,拿出身上所有的錢,開辦了一家貿易合作公司,通過廣泛地遊說,賣出了很多份共同基金,為自己贏得了巨額的利潤。公司一炮打響後,孔菲德的聲望日漸提高,衝著他投資的僑民越來越多。之後,孔菲德又通過內部消息得知法德裏的股票很有市場潛力,便迅速提出一份專業的開發報告,尋求成為法德裏在歐洲的總代理。鑒於孔菲德的名望與業績,法德裏方麵同意與其合作。就這樣,孔菲德從一個微不足道的最底層推銷員做起,慢慢熟悉了整個金融行業,一舉成為億萬富豪。

正是由於孔菲德選擇適合自己的領域,並吃透了這一行業,才得以在短時間內迅速起家。窮人家的孩子,要理解“錢是由內行人賺的”這一商業本質,不熟悉某個行業就別貿然衝上去。不要以為別人做生意賺錢是運氣好,你自己幹什麼都賠錢就是倒黴,從根本上講,賺錢的主要因素取決於你是否熟悉某個行業的所有貓膩。

幹一行吃透一行,首先從最底層開始摸爬滾打吧。

信用通財,做人要有原則

信用是一種無形資產,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大道通財,講信用的人注定不會吃虧。

1.成大事者“信”字當先

窮人家孩子做人要坦蕩,走正路。事業需要一步一步發展起來,不能靠不義之舉一夜暴富,然後“半路翻船”,鋃鐺入獄。

當年,成龍隻是邵氏片場裏不起眼的一個“跑龍套的”,專門負責扮演死屍或者替人挨打,一日三餐隻是劇組的盒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龍沒有怨天尤人,專心幹著自己的替身工作,加上他腿腳勤快、嘴巴很甜,幾年後得到了一位業內高人的提攜,開始擔綱功夫片的男主角。到後來,也是混得小有名氣,每個月能拿3000塊左右的薪水。有一天,著名編劇何先生找成龍擔綱一部新戲的男主角,成龍因為合同在身婉言謝絕。何先生不死心地對成龍說:“除了你應得的報酬,我們會替你支付10萬的違約金。”之後何先生塞給成龍一張支票,匆匆離去。

成龍仔細一看,票麵上的金額竟然是100萬!真是讓人心動的一筆錢,按成龍當時的薪水,不吃不喝少說也要賺上50年,他從小辛苦學藝,不就是渴望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過上有錢人的生活嗎?

不過思來想去,第二天,成龍還是把支票退還給何先生,坦誠地說:“我昨天想了一個晚上,雖然我很想要這筆錢,但是我不能拿!你的好意我心領了,我不能違背自己做人的原則——既然我答應人家,簽了合同,就要履行這個承諾。”這件事很快就傳開了,公司得知成龍如此講誠信非常感動,不僅買下何先生的新劇本,還交給成龍自導自演。結果,成龍憑借這部《笑拳怪招》一炮走紅,成為新一代的動作明星。那一年他才25歲。

成龍對這件事一直深有感慨:“至今,我仍然慶幸當初沒有拿那筆錢。我想告訴現在的年輕人:人生改寫命運的機會有很多,有些你認為可以飛黃騰達的機會,實際上很可能是一個陷阱!如果當初背信棄義拿了那100萬,一走了之,肯定成不了現在這個樣子。”

講信用是窮人家孩子絕對不能反悔或者背棄的做人信念,否則很可能就會掉入萬劫不複的深淵,甚至毀掉自己的人生。在任何誘惑麵前,都要冷靜下來想清楚:什麼錢能拿,什麼錢不能拿;什麼事能做,什麼事千萬不能做。講誠信是企業的客戶量和市場占有率,重承諾是個人事業的根本,是成就機遇的前提。

常言道:大道通財。為人處世講信用,是一個人的立身立業之本,也是做人的底線要求。“誠”即是在關鍵問題上要誠實,商業交往中童叟無欺;“信”即是信守承諾,言既出,行必果,不管其間出現何種變數。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說一個沒有誠信的人,不知道他還能做成什麼事。

窮人家孩子如果經常言而無信,在社會上將會孤立無援,寸步難行,就好像沒有輪子的車身,無法在事業上挪動半步。信用就像聯通人心的細細的紅線,一旦你剪斷一次,便很難再接上。別人隻有相信你,才會以真心實意的感情對待你,給你資金、資源和人脈;當覺得你極不可靠時,就會把本該屬於你的好機會送給別人。

在大家對身邊的“坑蒙拐騙”習以為常的今天,有的人扭曲了“無商不奸”的本意,甚至對於“以騙為業”的同行佩服得五體投地。於是生意場上坑蒙拐騙、賴賬害人、欺生宰熟、製假販假的卑劣行徑越來越多,這種自以為聰明的占便宜思想,實際上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種人可能會僥幸在短時間內聚集一些財富,但這種“騙來的錢”注定會給他今後的發展裝上一枚“定時炸彈”,到頭來是害人害己。記得蒙牛乳業老總牛根生說過一句話:“在小勝靠智,大勝靠德。”這裏所指的“德”就是做人做事講信用的老傳統。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信用已成為窮人立足社會不可或缺的“無形資本”,講信用應該是每個窮人家孩子都應當具備的生存理念。燕昭王千金買馬骨,季布一諾千金,宋濂雪夜赴約等故事,無不向世人昭示這樣一個簡單的真理,那就是:講信用者才有好機遇,講信用者才能成大事。

2.講信用的人從不吃虧

窮人家孩子要將講信用變成自己的好習慣,堅持做到“無論做了什麼承諾,一定要兌現它”,任何時候都不輕易毀掉信譽。即使是看來“無足輕重”的小事,也不要輕易誇下海口而沒有下文,或許對方會很看重這件事,覺得你“嘴上沒毛辦事不牢”,以後即使有好事也不會輕易找到你。信用是一種無形資本,需要你細心地維護、慢慢積累以及保持“零失信”的清白紀錄。

在一定情況下,講信用或許會“吃虧”,但是這種“吃虧”隻是暫時的,從長遠利益出發,信用帶給你的好處是不可限量的。比如,做生意時為保證信譽,不惜一切代價履行合同。1968年,日本麥當勞社社長藤田田,接受美國油料公司訂製300萬份餐具的合同,交貨截止期限為同年的8月1日,交貨地點在美國芝加哥。藤田田組織幾家工廠負責生產這批餐具,由於意外情況的延誤,訂單直到7月27日才交貨完工,於是情況變得很緊急:從東京海運到美國芝加哥路途遙遠,8月1日肯定是無法交貨,而采取空運則會損失一大筆錢,幾乎沒利潤可賺。一邊是損失的利潤,一邊是隱形的信用,藤田田很快就做出了選擇:租用航空公司的波音貨運機,花費30萬美元的空運費將貨物及時運抵芝加哥交貨。這次交易,藤田田的損失很大,但卻贏得美國油料公司的信任,在以後的幾年內,美國油料公司不斷向日本麥當勞社訂製大量餐具,藤田田因此得到了豐厚的回報,這是他講信用帶來的財富。講信用是一個想做大事的人不可缺少的品質,事實證明,講誠信的人終究不會吃虧。

美國著名政治家本傑明?富蘭克林,曾經對一個青年人忠告說:“你要切記,信用能夠使你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聚集起朋友們用不著的大量金錢。借的錢到了該還的時候,一個小時也不要耽誤,否則一次失信,朋友的錢袋會永遠向你關閉。”

浙江一家私營企業老板,在創業前家徒四壁,當他決定辦廠時,親戚、鄰裏和朋友都毫不猶豫地借錢給他,幫他湊齊幾萬元的啟動資金。這些人憑什麼敢把錢借給這個窮小子?難道借錢給他的人都傻了嗎?其實,原因就在於這個人平時非常講信用,多年以前他和哥們下棋打賭,誰輸了就將大石頭挪到十公裏之外,結果他輸了,願賭服輸,斷斷續續花了三天三夜的時間,真的將一塊巨大的石頭挪到了十公裏以外的地方。當時,所有的人都笑他,說不過是打賭、開玩笑罷了,幹嘛這麼認真。這個人卻一臉嚴肅地說:“既然打了賭,就得算數。”此後,村裏人都十分尊敬他,稱讚他是一個“信”字當頭的人,即使是把錢借給他,也會非常放心。正是憑著這份信用,他贏得村裏人的信任,即使在創業遇到困難時,別人也是無條件地幫助他。最終,他成了一個資產過千萬的老板。是誠信讓他這個窮小子脫胎換骨。

懂得理財,避免“錢災銀禍”

選擇正確的理財方式,你就會在“錢災銀禍”出現時,得以從容應對。

1.窮人要未雨綢繆

某著名保險公司的廣告詞中有這樣一句話:“未雨綢繆,才能幸福一生。”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有遠見並且懂得用心理財的窮人家孩子,總能獲得不錯的回報。安於現狀、漠視財富的人,必然會遭遇現實的諸多麻煩。在同樣合法的前提下,為什麼有的人越來越富,有的人卻衣食難保?這就是理財能力高低的問題了。

有些窮人家孩子的賺錢能力並不低,但是努力工作得到不菲收入後,卻很快把錢全花了出去,美其名曰“能掙會花”。這群人雖然收入不低,卻沒有多少節餘,都市中諸多的“月光族”就是這樣敗活的,以致當生活發生危機時,他們無法做出有效的應對。許多人,就是不懂得科學理財,將自己置於高財務風險的窘境,因而無法致富。“錢到用時方恨少”,平常不理財,臨時抱佛腳是來不及的。理財這件事兒就應該居安思危,越早實施越好。這樣,當危機突然或者緩慢地降臨時,你才不至於手忙腳亂或者束手無策。

人生的冬天,並不是像節氣中的冬天一樣,我們可以預知,可以提前做好準備,它一般會不期而至,打亂原有的安寧生活。如果窮人家孩子沒有提前做好準備和謀劃,那麼危機一旦突然出現,就會措手不及,遭遇大麻煩。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你不但要了解自己承受風險的能力,還要了解自己應對風險的態度。年輕人往往沒有太多的錢脫險,中年人往往缺乏承擔巨大風險的心裏。不管怎樣,隻要及時根據自己的財務情況、年齡和家庭條件,選擇正確的理財方式,你就會在“錢災銀禍”出現時,得以從容應對。

2.過日子要精打細算

老話講得好:吃不窮喝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偶有存款、時有欠債,這是窮人家孩子的“常態”生活。若想避免這種窘迫的生活,你就要積極想點辦法了。有錢人有有錢人的投資方式,沒錢人也有沒錢人的賺錢門道,理財切忌糊裏糊塗、人雲亦雲地瞎砸錢,否則到頭來血本無歸,連哭都來不及了。不管風險高低,堅持“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以管錢為中心,以攢錢為起點,以生錢為重點,以護錢為頂點。錢生錢,利滾利,自然是越早越好。

打個比方,假設手頭有閑散資金5萬元,應該怎麼投資呢?如果光存入銀行,利率很低,收益不大;如果投入股市,進進出出一年,很可能白忙乎一場,還可能把老本也賠進去;如果投資房產和實業,顯然是杯水車薪,連門都沒有。因此,最好的做法就是買國債、買保險或者投資開放式基金,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收益相對較穩定、風險相對較低。每年堅持讓自己的錢動起來,不管資金多少,你總能獲得一定的收益。

投資獲利,心態是關鍵,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平常心。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賺錢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渴望投資馬上有回報是不現實的,想一夜之間就賺個盆滿缽滿,這種心態會必然會使你急功近利,把投資變成了投機,自然難以利好。財富要積少成多,窮人家孩子要做的就是在投資中積累經驗,讓眼光變得準確,這樣才能為事業賺得本錢。彼得?林奇每一次進行投資時,都會把計劃做得非常詳細,具體到每一天應該做什麼以及怎樣做,然後便開始嚴格執行,理性投資,這樣幹,成功自然是囊中之物。小生意也好,大買賣也罷,管好自己的錢包最重要,那可是決定你成敗的關鍵。

賺錢不能隻靠薪水,錢生錢非常重要。窮人家孩子靠長期投資帶來的複利效應,絕對可以過上非常富足的生活。假設你今年28歲左右,目前家庭總存款有15萬元,那麼建議你拿3萬元投資保險,3萬元投資股票,剩餘的錢作為存款,堅持這樣的比例分配資金,做長線投資,你一定會獲得收益的。

花錢需要堅持,省錢更需要堅持,選擇好的購物時機很重要。很多商品都有季節性的價格調整,比如羽絨服、空調、家電等等,如果你不是特別急用,就可以在淡季時購買。省錢是門大學問,勤動腦筋就可以少花冤枉錢。小錢慢慢積累起來,就能成為你以後的資本。錢要花在刀刃上,盡可能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想要發財就不能太懶,必須付出時間和精力進行理財。

看看美國的富人是怎樣理財的吧,他們的做法大致可分為五點,很值得中國的窮人家孩子借鑒:第一,不以亂花錢來確立有錢人的形象。多數億萬富翁都是買現成的西裝,開普通的福特車,在平價商場購物;第二,喜歡購買物美價廉的二手物品,隻要是物超所值的東西,不在乎新舊;第三,基本上不負債,從不透支銀行信用;第四,選擇兩三種與退休有關的理財計劃,未雨綢繆,為晚年生活做準備;第五,立好遺囑,立遺囑花不了多少錢,卻為家人省下不少麻煩。

長期的理財和恰當的投資,為窮人家孩子構建了一條“諾亞方舟”。不是一時的衝動,也不是投機取巧,更不是全憑運氣,而是通過學習和實踐就可以掌握的一門學問。少喝一杯酒,少抽一根煙,少買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多想想明天——理財就是從這些點滴小事慢慢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