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甘於貧窮所以貧窮,不甘於貧窮才能掙脫貧窮

總有些人甘於在貧困中混日子,這些人中很少有人能夠靜心思考,自己為什麼會無法脫離貧困的圈子,不能夠像富人一樣賺取大量的財富,過著富裕的生活。其實,大部分人都有一個美好的財富夢想,一些人成功地將自己的財富夢想轉化成現實,成為別人豔羨的富翁和成功者,由此改變了自己貧困的命運。然而,另一些人的財富夢想永遠都是一個美麗的幻想,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總是無法掙脫貧困的糾纏。那麼,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了這樣的差別呢?關鍵因素就是,一些窮人甘於貧困,而另一些窮人不甘於貧困。當然,還有許多其他因素,例如及時行動的作風、對待財富的態度和敢於冒險的精神,而是否得到貴人的幫助、是否敢於創新、是否確立了一個合適的目標等都是影響窮人們能否成功致富的原因。聰明的人們往往懂得將這些因素綜合起來,然後在不斷的努力之下總有一天創造出驚人的財富。

中國人向來崇尚“知足常樂”,而從另一個角度講,如果能夠在紛繁複雜的生活中做到清心寡欲,也未嚐不是壞事。可是,如果一個人身處貧困卻不思進取,甘心在貧困中沉淪,甘心就此終老一生,就不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情了。

其實,有許多窮人都不甘心在貧困中潦倒終生,但是,他們往往在有了致富夢想和致富目標之後因為無法實現而放棄,最後蜷縮在一個不被人注意的角落裏,並安慰自己安於貧窮。這不是清心寡欲,而是一種逃避,甚至是懦弱和膽怯的表現。的確,幸福與否與金錢的多少無關。然而,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在窮困潦倒中終其一生,可是實際上,有些人卻無法改變自己貧窮的現狀。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沒有恒心和毅力來改變自己貧窮的現狀。實際上,每個人都有惰性,如果一個人在固定不變的狀態中長期生活,那麼隻需要付出約一半的精力就可以處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大部分事情。如此一來,惰性就會萌發,進而使人變得懶惰,不思進取。此外,還有一些人,他們有致富的夢想,也有致富的目標,並能將它們付諸實踐。可是,當他們在實現自己致富目標的過程中遇到挫敗的時候,就立刻會變得心灰意冷,失去執著的毅力和勇氣,最終安慰自己:“知足常樂,不如安心過這樣的生活吧!”還有一些人不甘心終身貧窮,立誌改變自己貧窮的現狀,雖然在改變貧窮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挫折和失敗,但是從不改變自己“脫離貧困”的初衷,最終做出一番大成績,成了被別人羨慕的富人。

大衛·布朗就是這樣一個例子。英國人大衛·布朗是貧苦人家的後代。他出生於1904年,父親僅僅依靠一間小型的齒輪製造廠維持生計,而盡管收入微薄,卻是全家人的生存依靠。因此,大衛·布朗的家人長期在貧困的狀態下生活。童年的大衛·布朗和其他窮苦人家的孩子一樣,始終不知道大量財富的概念是什麼。但是,布朗一家並不同於其他的窮人——其他的窮人總是勸說自己“就在貧困中過一生”,而布朗一家卻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富裕的向往。盡管貧困已經令自己為生計費盡心思,可是大衛·布朗的父親卻始終保持著頭腦的清醒。他清楚,窮人並不是注定要一生受窮,隻要想辦法獲得財富、積累財富,終究有一天會擺脫貧窮,成為富人。因此,大衛·布朗的父親始終沒有停止對致富道路的探索。可是,收效甚微。這令大衛·布朗的父親多多少少有些失望,於是他將富裕的夢想寄托在了兒子的身上。一方麵,他嚴格要求大衛·布朗勤於學習和思考;另一方麵,他要求大衛·布朗每逢休息日就前往自己的齒輪廠做工,並且不給他任何特殊待遇。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和教育下,大衛·布朗在父親的工廠中磨礪了許久。漸漸地,大衛·布朗掌握了一些工業技術,同時養成了艱苦奮鬥的習慣,並且給自己樹立了致富的目標。經過長期觀察,大衛·布朗發現,與齒輪製造業相比,賽車行業是一個更具有潛力的行業,他預感到,賽車比賽很快就會成為人們的流行娛樂方式。於是,大衛·布朗沒有將目光局限於父親的小型齒輪廠,而是將自己的目標定在了賽車領域。

大衛·布朗希望能夠利用自己在齒輪廠積累下的業務經驗,在賽車生產領域闖出成功的事業,在世界占據一席之地。

於是,大衛·布朗克服了重重困難,成立了大衛·布朗公司,專門生產改良賽車。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他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並不惜花費大量的精力和金錢聘請專家和技術人員研究、設計。1948年,在比利時舉辦的國際汽車大賽中,布朗生產的馬丁牌賽車一舉奪魁。隨後,大衛·布朗的公司在一夜之間成名。在這之後,訂單像雪片一樣飛來。從此,布朗走上了成功之路。

布朗的經曆告訴我們,人生就像一個競技場,“致富”同樣是一次競技。一個渴望成就大事業、希望改變自己貧困現狀的窮人隻有不安於貧困,樹立正確的致富目標,並且將它付諸實踐,才有改變自己困窘現狀的希望。否則,你的最終結局隻能是在貧困中終老一生,永遠不能體會財富帶來的喜悅感覺。隻有勇於向困難的目標挑戰,立誌改變自己貧困現狀的人才能夠走進別樣的生活。

五彩斑斕的世界對兩隻蝶蛹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兩隻蝶蛹透過薄薄的一層膜,好奇地觀看著外麵多彩的世界。一隻蝶蛹禁不住感歎:“世界太美了!我什麼時候才能夠飛出去,看看外麵的世界啊!”

另一隻蝶蛹卻不讚同它的說法:“我才不想飛出去呢!前天,暴雨突降,蜜蜂和蝴蝶被暴雨打得狼狽不堪,它們拖著濕漉漉的身體,四處尋找可以藏身的地方。不管外麵的世界多麼美麗,到了天氣壞的時候,連個藏身的地方都沒有,這又有什麼值得羨慕的呢?”

第一隻蝶蛹反駁到:“可是,相比之下,還是風和日麗的日子多啊!”

第二隻蝶蛹仍然不讚同它的說法:“風和日麗並不代表太平無事。蛇吃青蛙,小鳥被石子擊傷,魚兒被漁網網住,豹子跌進陷阱,兔子被獵人射中……這些都是不安全的因素啊!”

第一隻蝶蛹仍然堅持自己的看法:“可是,這樣蜷縮在小小的蝶膜中,一動不動,又有什麼意義呢?”

第二隻蝶蛹又反駁道:“你呀,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蝶膜雖然小,可是它安全、溫暖,絕對是最佳居所!”

第一隻蝶蛹思前想後,說道:“不管怎樣,我要飛出去!”

幾天之後,第一隻蝶蛹果然破繭而出,衝向多彩的世界;而第二隻蝶蛹卻固執地躲在自認為安全、溫暖的窩中。結果,第二隻蝶蛹成了一隻幹癟的蝶膜。一陣大風刮過,它被吹到了火裏,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而此時,一隻美麗的蝴蝶正在多彩的世界裏翩翩起舞。

其實,第一隻蝶蛹就好比成功改變自己貧困生活狀態的人,而第二隻蝶蛹就好比安於貧困,進而持續貧困,最終在貧困中潦倒一生的人。實際上,決定他們命運的因素就是自己的心態。當人們產生了改變貧困的願望之後,有了自己的目標,必然會產生成就事業、改變自己的決心和毅力。有了目標,人就有了前進的方向,就能夠腳踏實地地前進,擺脫貧困,最終達到一個美好的人生境界。

改變命運的財富箴言

決定人們能否致富的因素之一就是,是否樹立了致富的目標,並為之產生強烈的欲望和動力。如果一個人甘心庸庸碌碌,無所作為,安於貧困,那麼他的生活注定了無生趣。“知足常樂”固然是個好心態,但是安於貧窮卻不是最佳選擇。窮人隻有先擁有不安於貧窮的心理,才能產生致富的願望,樹立致富的目標。與其在貧困中潦倒一生,不如立誌改變貧困的現狀,同時為之奮力一搏。

每個人都渴望財富,尤其是那些時時為衣食而憂的窮人們。可是,有一些人一生無法擺脫貧困。還有一些人,他們不甘心在貧困中消磨一生,決心改變貧困的現狀。實際上,最後能夠改變自己貧困命運的,正是這些不甘心的人。

許多人不能獲取財富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們具備一種相信命運的心理。他們認為,自己天生就是貧窮的命運,即使耗盡了全身的力氣,都無法掙脫沉重的枷鎖。在這種心態的影響下,他們不敢奢望財富,甘心在貧困中度過一生,所以他們隻能貧困。而隻有那些相信自己不會永遠貧窮的人才會不甘心貧窮,才不會永遠貧窮。

美國巨富富勒是一個成功致富的典範。他出生於一個貧苦的家庭,他的母親生養了7個孩子。為了生計,富勒不得不早早地掙錢:5歲開始勞動,9歲就和成人一樣趕騾子掙錢。

一天,富勒的母親對他說:“富勒,我們不應該如此貧窮,我不想聽到你們說‘我們的貧窮是上帝的意願’。實際上,我們貧窮的真正原因是你們的父親從來就沒有產生過致富的願望。包括你們在內的任何一個人都沒有致富的想法。”

母親的話沉重地打擊著富勒的心房,以致他開始思考致富的道路。仔細思考後,他選擇了做銷售。於是,他和今天所有的推銷員一樣,逐門逐戶地推銷肥皂。12年之後,他積攢了2.5萬美元。一天,他得到了一個消息:向他提供肥皂的那家公司要拍賣出售,售價是15萬美元。這個消息令他興奮不已。通過努力,他與這家公司達成協議,先繳納2.5美元為保證金,然後他必須在10天之內付清餘額,否則這家公司有權力不退還他的2.5萬美元。這條協議無疑是把他逼上了絕路。

身處絕境的富勒不僅沒有感覺到絕望,反而感到無比的激動。那麼,是什麼使得他有膽量冒如此巨大的風險呢?正是他渴望致富的願望。於是,他立即開始籌錢。12年的推銷工作使他建立了很好的人脈,憑借著自己的人際關係他籌措到了11.5萬美元,這樣就還剩1萬美元了。可是,直至第10天的前夜,他的最後1萬美元仍然沒有著落。此時的他發愁了,可是他強烈的致富念頭依然衝擊著他的心靈,支撐著他,使他不絕望。

不甘心的富勒執著地走上街頭繼續尋找資金的來源(此時已經是深夜11點)。他驅車走遍了61號大街,看到一幢商業大樓裏透射出暖暖的燈光。他走進這幢商業樓,在昏黃的燈光裏,看到一個由於勤奮工作而疲憊不堪的先生。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富勒忘記了初見這位先生的陌生和尷尬,不假思索地對那位先生說道:“先生,你希望賺到1000美元嗎?”

對於那位先生來講,富勒的話就是一種突如其來的好運氣。他答道:“當然想了!”富勒說:“那麼,請你給我開一張1萬美元的支票,等到我歸還您欠款的時候,我將另外給您1000美元的利潤。”

接下來,富勒向那位先生講述了自己的困境,並且向他出示了相關資料。這個人被富勒的精神感動,答應了富勒的請求。就這樣,富勒拿到了最後的1萬美元,成功購買下了肥皂公司。之後,他不斷地將公司發展壯大,使自己走進了世界巨富的行列。

富勒在回憶這段經曆的時候說:“當時,我已經用盡了我所知道的一切資金來源。我在幽暗的房間中跪下祈禱,希望上帝使我遇見一個能夠及時給我1萬美元的人,直至我在61號大街看到一幢商業大樓裏的燈光。”

富勒的故事告訴那些渴望財富的人們,積極的心態也是創造財富的關鍵之一。若想脫離窮人的隊伍,成為富人中的一員,首先應該相信自己有創造財富的能力。因此,窮人們應該告訴自己“我能夠創造財富”,而不是對自己說“我的貧窮命運是上帝注定的”。一個人的心靈被消極的心理狀態占領,那麼他的致富行動必然會受到影響,從而使自己失去鬥誌,進而甘願在貧窮中度過一生。

對於窮人們來講,甘心貧困的心理是最可怕的,因為它將使人失去爭取成功和財富的激情,永遠無法改變貧困的生活。隻有那些不懼風險,積極行動的人才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才會有機會獲得令人羨慕的財富和成功。

改變命運的財富箴言

能夠成功地獲取財富離不開心理因素,而不甘心貧困的心理正是使一個人邁上財富之路的開始。持有“無論怎樣努力也無法改變我的貧困生活”心態的人更容易甘於貧困,這樣他們必將貧困一生,而隻有那些持有“我要改變命運,努力致富”心態的人才有機會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換句話講,甘心貧窮正是阻礙人們獲取成功的最可怕的心理之一,隻有那些不甘心貧困的人才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賺取到一定的財富。

“錢是賺出來的”,這是鼎鼎大名的摩根財團創始人J·P·摩根總結出的致富秘訣。可以說,這個秘訣是能讓人脫離貧困,成為富翁的秘訣之一。富翁和窮人對待金錢的態度是不一樣的。窮人認為想要成為富翁,首先不能讓手中的金錢遭受一點損失。因此他們在得到一筆財富之後,總是想方設法地將其保存起來。但是他們卻不知道,正是這樣的行為,才會使自己屢次錯失成為富翁的良機。而富翁則不同,無論他們擁有多少錢,賺到多少錢,他們都不認為這是自己追逐財富的終點。他們會努力尋找一切能賺錢的機會,讓手中的錢生錢,像滾雪球一般將財產越滾越大。

富可敵國的J·P·摩根認為,隻有不停地賺錢,才能令一個人成為富翁。他就是秉持這樣的原則,進而將摩根財團打造成當今這個規模的,而他掌握的摩根財團甚至能夠幫助美國經濟起死回生。

沒有一個富翁是靠省錢成為億萬富翁的,人們常說“省不如賺”,其實就是緣自這個道理。因此,人們隻有懂得賺錢、學會賺錢、敢於賺錢,才能獲得財富。而隻懂得儲蓄的人,相當於與貧窮之間劃上等號。

下麵這個美國企業家的故事充分證明了“省不如賺”這一觀點。

這位企業家出生在紐約的貧民窟。生活在這裏的人都是窮人,他們必須每日為生計奔波勞碌。但在這樣的環境中卻走出了一位聞名世界的富翁——喬治·皮博迪先生。

皮博迪生活在一個九口之家,家中的經濟來源全部來自外出工作的父親。他的父親並不是什麼公司的管理者,隻是一名普通的職員,收入很難維持一個家庭的開銷。所幸,皮博迪的母親很會節省,總是能將錢花得恰到好處,而盡管是這樣,他們一家也隻能勉強維持溫飽。如果家中有人生病,對於這個家庭來講,無異於雪上加霜。

隨著孩子不斷長大,家裏的負擔越來越重,父親一人再也無法承擔家裏的開銷了。無可奈何的父親找來大兒子,對他說:“孩子,你看到家裏的情況了。現在是越來越艱難,你的弟弟妹妹很快就要餓肚子了。我知道你還小,但是沒辦法,你沒有出生在一個富人的家庭,所以你隻能出去謀生,養活你自己,如果有可能,你也要賺些錢養活你的弟弟妹妹。我無法為你提供更好的條件,在你出發之前我要送給你幾句話,這些話會對你的未來有很大的幫助。也許你會成為幫助咱們家走出貧困的人。”

父親頓了頓,發現大兒子在很認真地聽他講話,於是他神色凝重地說:“全家隻靠我一個人的微薄工資度日。值得慶幸的是,你的媽媽很會持家,我們家才能勉強維持溫飽,否則我們恐怕早就過上饑腸轆轆的日子了。不管你的媽媽多麼會持家,多麼能節省,我們家還是無法擺脫貧困、走出貧民窟,而這就是由於我們隻知道節儉、攢錢而不懂得如何賺取更多的錢。正是因為這樣,我才希望你能出去闖蕩。我和你媽媽已經老了,沒有那種敢拚的勁頭了。而你正年輕,有著無限可能的未來,隻要你膽大心細、敢闖敢拚,就一定能走上一條擺脫貧困的致富大路。”最後,他的父親再一次強調:“現在你的麵前已經有兩條路,一條寫著冒險,一條寫著保險。如果你選擇走保險的道路,那麼你最終隻能像我這樣雖忙碌了一輩子卻依然貧困,因為保險的生活方式會讓你失去獲得財富的可能。如果你選擇冒險的道路,那麼恭喜你,我的兒子,你已經領悟獲得財富的秘訣。也許你在這條道路上會遇到很多荊棘,失去很多東西,甚至會將你逼到懸崖,但是隻要堅持走下去,你最終得到的將是冒險後的財富,成為富人,我們家將會因你而擺脫貧困,走出貧民窟。”

第二天,這個男孩離開生活了15年的家,踏上了謀生的道路。他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替別人放貸。一年後,他通過這份工作攢下了一些錢。看著自己手中的存款,他開心極了,而開心的同時他也想起了父親所說的話,於是他開始思考如何利用這筆存款賺到更多的錢。

通過自己的工作,他發現很多幹貨商人來貸款,便判定幹貨生意很走俏,而如果能做幹貨批發生意,一定能從中發一筆財。想到做到,他立即辭了工作,做起幹貨批發生意。由於他天資聰穎,又十分勤快,沒過多久,他的生意越做越大,錢也越賺越多。沒過3年,他就將家人接出了貧民窟。

將家人接出貧民窟沒過多久,批發幹貨的生意已經不能滿足他對財富的追求。經過慎重考慮,他決定到英國倫敦謀求更大的發展。到了英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探索,他將眼光聚焦在了金融業。

在英國的創業初期,他做的是承兌銀行生意。“承兌銀行”相當於現代的投資銀行,在當時是一種新興、時髦的高級金融業務。在當時,隻要涉足該業務,就能賺大錢。憑借這一業務他在金融界名聲鵲起,成為其中的佼佼者。不久後,他在布朗兄弟的引薦下,進入英國金融界的上流社會,成為世界級富翁的一員。

至此,相信熟悉他的事跡的人都已經想到他是誰了,而他就是摩根財團的奠基人——喬治·皮博迪。

皮博迪的一生充滿著傳奇,他的致富道路用他所說的一句話總結就是:“如果你不想辦法讓你的錢流動起來,讓它不斷帶來收益,那麼你將會被金錢和財富拒之門外。”

改變命運的財富箴言

要想脫離貧窮,成為富人,就一定要改變觀念,不要再認為攢錢能讓你變成億萬富翁、千萬富翁。獲得財富的方式之一就是通過努力不斷賺錢,而不是節省。節約和儲蓄的確是值得稱讚的一種習慣,但一味地節省會令人變得保守,安於現狀,一旦如此,你的生活就會被打上貧困的烙印。那時候即使有機會擺在你的麵前,你也會喪失追求財富的勇氣,從而白白錯失良機。隻有讓手中的錢流動起來,並且擁有強烈的創富欲望,你才能擺脫貧困成為一個富有的人。

能夠獲取大量的財富,並且躋身富人行列,是很多窮人的願望。可是,這卻不是每一個向往財富的窮人都能夠實現的願望。究其原因,並不是窮人們不渴望財富,也並非他們甘心在貧困中沉淪,而是他們缺少“進取心”。

實際上,大多數窮人都有獲取財富的渴望。在這種渴望的促使下,雖然窮人樹立致富的目標容易,但有毅力和勇氣將它實現卻並非易事。在實現致富目標的過程中,“進取心”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沒有進取心,人們就很容易被創業道路中出現的問題打敗,最終可能使致富夢想破滅。

此外,還有一些人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在樹立致富目標後的最初階段,他們能夠積極地對待一切問題,並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自己的致富目標。但是,當他們積累了一些財富之後,會認為自己已經徹底改變了貧困的生活狀況並因而沾沾自喜,變得不再像從前那樣積極進取,重新回到“混日子”的生活狀態中。如此一來,獲取財富的機會就會離他們悄然遠去,而他們已經得到的財富也會被他們消耗殆盡。最終,這些失去了進取心的人會再次回到窮人的行列。

1907年,弗蘭克·貝塔哥前往濱州的約翰斯頓參加三州聯賽,之後他卻被解雇了。疑惑不解的弗蘭克找到老板詢問理由。老板說,他就像一個冷漠的老球員一樣沒有激情,沒有進取心,球隊裏不能有這樣的球員影響全隊的質量。於是,弗蘭克不得不離開約翰斯頓,前往賓州的切斯特隊參加大西洋聯賽。

在切斯特隊,弗蘭克每個月隻能拿到25美元的報酬。之後,弗蘭克來到了康州的紐黑文隊。在紐黑文,弗蘭克以一名新手的心態努力進取。在一次比賽中,他抓住對手的失誤,奮力跑向主壘,為自己的隊伍奪得了重要的1分。第二天,報紙上竟然出現了他的名字,並且對他讚賞道:“這是一個充滿了激情的新手,他有著強烈的進取心。他用他的熱情感染了他的隊友,他們不僅贏得了比賽,還發揮出了更高的水平。”

弗蘭克將這篇報道裁剪下來,寄給了當初解雇他的那個球隊老板。可以想象,那個老板在看到這份報道的時候是怎樣的驚訝。隨後,弗蘭克在紐黑文隊的月薪從25美元瞬間上漲到185美元。

兩年之後,弗蘭克的棒球生涯正值蒸蒸日上的階段,而在此期間他卻在一次比賽中不小心弄傷了手臂,這使他不得不告別自己喜愛的棒球生涯,回到了故鄉費城。在費城,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賣分期付款家具的店裏當收款員。每天,他騎著車子在大街上奔波,卻隻能夠掙得1美元。就這樣,他度過了兩年沉悶的時光。兩年之後,他離開了這家家具店,受聘於一家人壽保險公司,從事推銷業務。在從事推銷業務的最初10個月,他幾乎是在“混日子”的狀態中度過的。在他看來,這10個月是他最漫長、最無望的10個月。這段時間,他幾乎是在掙紮中度過的。經過反複思考,他認為自己不適合從事推銷業務。那麼,離開了推銷業務,自己的出路又在哪裏呢?苦苦思索得不到答案的他不得不再次四處求職,但他卻屢屢碰壁。在這種狀態下,一種莫名其妙的、複雜難言的恐懼感占據了他的心靈。

可是,弗蘭克不願意就此放棄——他清楚,如果就此放棄,那麼他將一生與成功無緣。他抱著一線希望,傾聽了戴爾·卡耐基先生主持的演講。一次,輪到他發言的時候,卡耐基先生打斷了他,並毫不客氣地說:“先生,請等一等,為什麼你的發言毫無激情?這樣死氣沉沉的發言怎麼會使大家產生興趣呢?”

當天晚上,弗蘭克回到家中,仔細回味卡耐基先生的話,輾轉難眠。他回想起在約翰斯頓和紐黑文打球時的情景,這使他瞬間明白:最初毀了他棒球生涯的惡習正在摧毀他的推銷員生涯。於是,他決定要找回自己的激情,再次成為一個有上進心的人,以最初進入紐黑文隊的心態來對待自己的推銷員生涯。而這使他迎來了他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的轉折點。

第二天,依舊旭日高升。弗蘭克重整精神,打出了這一天的第一個推銷電話。這是一個速戰速決的電話,有了目標的弗蘭克變得充滿了熱情。他的熱情使他很快便征服了電話那端的顧客——顧客答應他同他麵談。

在後來的麵談中,那個顧客挺直了腰身,向弗蘭克詢問與人壽保險相關的事情,而弗蘭克也充滿熱情地回答他。弗蘭克充滿激情的工作態度迅速征服了這個顧客,最後,這個顧客購買了一份保險,而此人就是埃爾·安蒙斯,費城穀物商人。

安蒙斯先生從此之後,很快變成了弗蘭克的好朋友和最有力的支持者。弗蘭克贏得這一單生意後,從此一路輝煌,並且最後成為美國最優秀的推銷員。

無論是當棒球運動員還是當推銷員,弗蘭克都是憑借著自己的進取心取得了成功。弗蘭克也清楚,正是進取心使他能夠滿懷激情地投入工作,也正是進取心使他最終在推銷領域獲得了大量的財富。愛默生曾經說過:“缺乏熱忱,那麼任何人都不會取得成功。”對於窮人們來講,若想改變自己貧困的現狀,有一個財富夢想和致富目標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進取心,那麼一切財富夢想和致富目標都會變得毫無用處。隻有有進取心的窮人才會不甘心在貧困中繼續混下去,才會不斷地實現自己的財富夢想,使自己脫離貧困,成為財富的擁有者。

改變命運的財富箴言

拿破侖·希爾博士曾說:“若想獲得世界上最大的獎賞,就必須像最偉大的開拓者那樣,有將全部夢想轉化為現實的進取心和熱情,在自己的目標領域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能。”

由此可見,有進取心是窮人們改變自己貧困的現狀、獲取財富必不可少的前提。影響人們成功的因素有很多,進取心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窮人們不思進取,那麼他們就不會意識到貧困給自己帶來的困難,更不會產生致富的願望和決心。如此,等待窮人們唯一的結果就是在貧困中繼續混日子,直至生命的盡頭。有進取心的窮人,則會給自己樹立致富的目標,進而激勵自己走上成功之路,步入富人之列。

任何一個人都會在他的一生中遇到許多致富的機會,隻要能夠緊抓機會,充分利用機會,往往就能實現自己的財富夢想。

針對能夠發現致富良機卻因拖延而錯失掉機會的人而言,他們是悲哀的——他們雖然能夠如許多富人一樣發現商機,但是卻不能像富人一樣擁有大量的財富。因而可以說,他們是一群“有才華的窮人”。那麼,人們要怎樣使自己避免成為“有才華的窮人”呢?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在發現良機、做出決策之後迅速行動,主動出擊,否則隻能夠在自己的猶豫不決和拖延中使商機白白溜走,這樣縱然你再有才華也無法獲得成功,擁有財富。

與那些有才華卻不成功的人相比,傳媒巨頭默多克就是一個積極行動的成功典範。

默多克,1931年3月出生於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後來加入了美國國籍。他的父親吉斯·默多克是著名的戰地記者和出版商人。長大後,默多克考入了英國牛津大學伍斯特學院。從這裏畢業之後,默多克在倫敦的《每日快報》找到了一份當助理編輯的職務。1952年,默多克回到了澳大利亞,經營他的父親瀕臨破產的《阿德萊德日報》。1956年,默多克收購了《珀思星期日周刊》,開始了創立傳媒帝國的曆程。

默多克知道,自己所處的世界是不斷變化的,而及時調整並使自己適應這種變化是使公司不斷前進發展的重要方法。此外,使自己不斷適應外界的變化還可以使公司的利潤呈現動態增長。深諳其中之道的默多克總是在作出決策之後盡快行動,他知道這樣可以使公司保持活力。

默多克也曾遇到過挫折。1959年,正值默多克的南方電視台開播之際,一場意外的大火幾乎使整個攝影棚化為灰燼,但是默多克不願意就此放棄,他決定和工作人員們一起,用細網線和毛毯搭蓋一座臨時的攝影棚。在大家的努力下,南方電視公司的節目及時與觀眾見麵,最終在與第七頻道的競爭中獲勝,打敗了競爭對手。在這之後,為尋求更大的發展,默多克曾經多次險些將公司帶入破產的境地,而由於他的良好信譽,所以他得到了各家銀行一如既往地支持。在銀行的支持下,他爭取到了更廣闊的發揮空間,並能夠更快地付諸行動——收購亞洲付費電視公司和衛星電視台就是這樣的例子。

在默多克收購這兩家電視公司之前,皮爾遜公司已經在和這兩家公司談判。然而,就在談判即將取得實質性進展的時候,默多克半路殺出,搶在皮爾遜公司之前收購了亞洲付費電視公司和衛星電視台,並且獲得了授權,以新聞公司的名義與他們簽訂了協議,將天宇電視公司和英國衛星廣播公司進行合並。默多克的這一係列舉措大大提高了自己公司的知名度,使公司日益壯大起來。而這一切都是因為默多克能夠及時地將決策付諸實踐而帶來的好處。

默多克知道,若想賺取更多的利潤,就要搶先進入市場,而在做出決策之後遲遲不動就等於是失去了賺錢的時機。默多克曾經在一份公司的年度報告中提到:作為新聞公司,必須時時刻刻上緊發條,在任何時候都要做好隨時出擊的準備,隻有這樣才能夠克服新聞壽命短暫的特性。

默多克一直以“快速行動”作為自己的行事準則,無論是並購其他公司還是雇傭新員工,總是能夠在決定以後快速行動。1990年,《時代》雜誌主編格蕾絲·米拉貝拉被解雇之後,默多克立即給她打去電話,詢問她是否願意來默多克旗下的新聞公司創辦新雜誌。而就在傳媒界的其他人士猜測米拉貝拉的去向的時候,米蘭貝拉已經在默多克的新聞公司以驚人的速度創辦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雜誌——《米拉貝拉》了。可以說,正是默多克果斷行事的作風使他擁有了巨大的成功:如今他的新聞集團已經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綜合性傳媒公司之一,淨資產超過了400億美元。

默多克雖然是一個富有的、成功的人,但是卻與許多平常人有共同之處——這就是他們都有“才華”,都能夠發現商機。可是,默多克也與這些人有不同之處——默多克在做出決策之後能夠迅速行動,而許多人在發現商機之後卻猶豫不決、一拖再拖,導致自己無法獲得成功。

其實,每個人都會遇到許多獲取財富的機會,無論窮人還是富人。富人能夠在發現商機之後及時行動,而窮人們卻在發現商機之後屢次拖延。可以說,正是這種差別造成了富人與窮人之間的距離。因此,隻有及時行動才不會成為“有才華的窮人”,才能脫離貧窮,走向富有。

改變命運的財富箴言

許多人都是“有才華的窮人”,他們具備了知識、能力、技巧和良好的態度,掌握了一定的成功方法,但是他們卻沒有成功、沒有脫離貧困,因為他們在有了目標或製訂了計劃之後沒有及時行動。實際上,隻要這些有才華的人在有了目標後能夠及時行動,自然會迎來脫離貧困的那一天。但是,如果這些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或者遲遲不改掉拖延行動的壞毛病,繼續在現有的安逸生活中混日子,那麼即使他們有再大的理想,也隻是空想,很難有實現的那一天。隻要這些人在做出決策之後能夠及時行動,就能獲得大量財富,脫離貧窮,成為有才華的富人。

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都應該在麵對金錢的時候保持一顆平常心,這樣才能在成為富人後幸福且快樂地度過一生。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隻有當財富為人服務的時候,它才能夠成為財富。”其實,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差別很簡單——富人不會被金錢所累,而窮人們卻過分重視金錢。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能夠獲得更多的財富,希望自己的生活質量能夠更高。然而,財富與快樂並不是成正比的關係。如果將金錢擺放在一個過於重要的位置,甚至將賺錢當作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那麼這些人賺來的金錢就不會為他們帶來成功的喜悅,反而會為他們帶來更多的煩惱。隻有能夠以平常心對待財富的人才會成為富人,才會有更多的財富。

微軟總裁比爾·蓋茨就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從他對待金錢的態度中就能夠看出。對於比爾·蓋茨來講,創業的確占據了他大部分時間,財富也是他價值量化的標準,但是財富卻不是他創業的目的。他曾說:“我不是在為錢而工作,金錢令我十分勞累。”他還說:“我隻是這筆財富的看管人,我必須找到一個合適的處理它的方式。”這就是他對待財富最真實的看法,實際上他也正是這樣做的。

比爾·蓋茨並不看重金錢,了解他的人都說:“金錢不會改變比爾的生活,更不會使他從工作上分心。”有人曾經向比爾·蓋茨請教致富的秘訣,他隻是笑著回答他:“當你有了1億美元的時候,你就會明白,財富隻不過是一個符號而已,毫無意義。”

在生活中,比爾·蓋茨最討厭那些不喜歡工作卻喜歡用錢擺闊的人。他的看法是:“如果你習慣了享受,那麼你就不能再像普通人一樣生活。而我希望我能夠和普通人一樣生活,我害怕享受。”當時,比爾·蓋茨已經是微軟公司的董事長了,可是他卻不關心自己的錢財,也不關心微軟公司股票的漲落。可以說,這的確令人有些不可思議。

比爾·蓋茨始終過著和普通人一樣的生活,他並未因為自己有了大量的財富就認為自己與他人有什麼不同之處。無論遇到生活中的問題還是工作上的問題,他首先想到的絕不是用錢來解決問題。在對待財富的態度上,他能夠始終保持清醒。他曾說:“我要像普通人一樣生活,我害怕因為過分享受而失去這種生活。”

和比爾·蓋茨一樣,有著“股神”美譽的巴菲特也同樣能夠在麵對財富的時候保持一顆平常心。1968年,美國正陷入一場政治動蕩中。受此影響,美國的經濟也出現了較大的起伏,股票交易也隨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波動。紐約交易所裏,日平均成交量居然高達1300萬股,令人驚訝無比。股票交易所裏的人忙得不可開交。而在美國曆史上,如此瘋狂的股票交易還是第一次出現,並且持續了許多天。這期間,股票交易所裏的交易熱情持續上漲而不見下滑的跡象,市場上大量的買盤仍然不斷地聚集。

就在此時,一個基金管理人宣稱,從每周或者每小時的股價出發做研究是絕對不夠的,證券研究必須以每分鍾間隔來進行研究。這個管理人的言論更激起了人們的瘋狂。當時,紐約的股票交易正值牛市,許多人都被巨額的利潤深深吸引,不顧證券市場的現實情況而大量買入,但是巴菲特卻沒有被高得驚人的利潤迷惑。與其他投資者同樣身處瘋狂的股票市場中的巴菲特沒有在豐厚收益的刺激下變得貪婪,他敏銳地察覺到,牛市的盡頭即將到來。於是,在1968年下半年,巴菲特果斷地停止購買,開始大舉減倉。更有趣的是,巴菲特十分擔心自己會和其他投資者一樣無法抵擋市場中的誘惑而陷入災難,因此在1969年5月——紐約股市的牛市仍然處在高峰的時候,巴菲特果斷地作出決定:宣布隱退,同時清算自己和合夥人的企業。巴菲特的這一舉動令他的合夥人手足無措,但是巴菲特去意已決,因此他的合夥人不得不接受現實。不過,正是巴菲特的理智,使得他合夥人的企業在1968年保住了4000萬美元的利潤,而巴菲特個人的資產也增長到1億美元。

無論是巴菲特還是比爾·蓋茨,他們的成功之處都在於沒有用貪婪的態度對待金錢。如果比爾·蓋茨過分追求更多的財富,那麼他必然不會如此快樂;如果巴菲特麵對巨額利潤的時候過於貪婪,那麼他必然會在1969年遭受巨大損失。正因為他們不貪婪,他們才成為了令眾人羨慕的富翁,而許多窮人貧窮的原因正在於他們對待財富的態度,他們將財富擺在了一個過分重要的位置。

其實,錢隻是一個工具,並不是一個人一生中的終極追求。如果人們希望致富,卻僅僅為了賺錢而忙碌,即使他成了富翁,他也是心靈上的貧者。實際上,富人與窮人之間的差別很簡單:富人在麵對財富的時候能夠保持平常心,而窮人在麵對財富的時候總是過分貪婪。可是,窮人對財富的貪婪並沒有給他們帶來太多的財富,反而使他們在貧困中不斷掙紮;而毫不貪婪的富人們卻總是能夠得到幸運女神的青睞,獲得更多的財富。

改變命運的財富箴言

任何人都有追求財富的權力,但是人們應該清楚擁有大量的財富不是成功的終點。窮人們在致富的時候也應該清楚,你的任務不是聚斂財富,而是讓這些財富為你的事業服務,最終實現你的理想。即使手中的錢財並不多,也要花費在那些對事業有幫助的事情上。實際上,錢隻是人們實現目標的一種手段,但是許多人將這種手段當作了目標,因此一味地追逐金錢,而隻有能夠正確地對待金錢才會成為富翁,否則隻能繼續在窮人的隊伍裏混日子。

每一個人都有必須承擔的責任,對於一些人來講,賺取更多的財富,使自己或自己的家庭擺脫貧困,就是他們的責任之一。富人能夠將財富遺留給自己的孩子,而窮人們隻能夠無奈地將貧困的接力棒傳遞到自己的孩子手中,使自己的孩子不得不繼續過著貧困的生活。

如果一個人出生在落魄貧窮的家庭,他很可能會認為貧困代代相傳,那麼他們致富的日子就會變得遙遙無期。窮人們在實現自己財富夢想的時候忽略了自己而過分重視他人——他們將那些能夠獲取大量財富的人視為崇拜對象,卻忽略了自己也擁有賺錢方麵的能力。而這樣的態度很有可能會在生活中給他們的孩子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也會變得過分看重金錢,而忽略了自己掙錢的能力。其實,隻要窮人們意識到自己具備賺取財富的能力,並將其積極地發揮出來,自然就會獲取一定的財富,成為富人。

哈默是一個在俄羅斯生活了多年的美國人。一次,哈默在與一個美國熟人聊天的時候得知,富蘭克林·羅斯福正在代表民主黨參加總統競選。在參加競選的時候,羅斯福就提出了一係列旨在解決美國經濟危機的“新政”,同時將“新政”納入他的當政計劃。在羅斯福將他的“新政”宣布之後,許多美國人都表示了支持的態度,當然也有人對羅斯福的“新政”是否能夠成功表示疑惑。在競選中,羅斯福並沒有因為他的新政而獲得太多的優勢,然而哈默卻對羅斯福的新政產生了強烈的興趣。於是,哈默便不遺餘力地搜集有關於羅斯福“新政”的信息,並且對其進行分析研究。

哈默經過研究發現,“新政”一旦出台,美國於1920年公布的禁酒令就會被廢除,而在這種形勢下,美國的酒類市場必然會進入到一個繁華的階段。隨著酒業的興隆,市場上對酒桶的需求量必然會大幅上升。同時,哈默也了解到,美國人最喜歡的酒就是威士忌和啤酒,這兩類酒都需要用到一種酒桶,而這種酒桶必須要用到一種製作原料——經過處理的白橡木。

在俄國生活了多年的哈默清楚,俄國有大量的白橡木,於是他迅速決定要在美國辦一家小型的分廠,並且著手向俄國的相關單位訂購了幾船的白橡木。拿到了白橡木的哈默立即組織分廠職工生產酒和酒具,而且這些產品就以“哈默”當作品牌的名字。正在哈默的產品源源不斷地從生產線上運送下來的時候,羅斯福當選了總統,並且很快實施了“新政”,廢除了禁酒令。此時,原本被禁止用糧食生產酒類的美國酒廠為了滿足美國人對酒的大量需求,紛紛恢複啤酒和威士忌酒的生產。隨著酒類的生產熱潮到來,酒類市場上出現的現象與哈默的預想竟然如此相符——酒桶的需求量大幅上升。

哈默抓住這個機會,將自己的酒桶推銷出去。果然,哈默的酒桶就像一陣及時雨,滿足了其他酒廠的需求。無疑,這給哈默帶來了更廣泛的市場,而哈默的財富也越積越多。

實際上,哈默與所有富人一樣,在成為令別人羨慕的富翁之前,都有過一段窮酸落魄的窮人經曆。

世界上最大的零售賣場沃爾瑪的創始人,也曾經曆過窮日子。

山姆·沃爾頓在講述自己成功秘訣的時候曾說:“沃爾瑪能夠迅速發展,與各個賣場的良好業績是分不開的。除此之外,沃爾瑪能夠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活用銀行貸款和招商引資。”不得不承認,活用銀行貸款的確是沃爾瑪最具智慧的經商之道。可是,在山姆·沃爾頓創業初期,向銀行貸款的方法不但沒有給他帶來財富,反而使他陷入了更貧困的境地。

山姆·沃爾頓年輕的時候總是毫無節製地向銀行借貸——每次貸款他總是能貸多少就貸多少。因此,隨著沃爾瑪規模的逐漸擴大,沃爾瑪所欠的債務也如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在最貧困的階段,他竟然需要向一家銀行貸款來償還另一家銀行的債務。值得慶幸的是,他最終憑借著他的個人魅力和極具魄力的管理才能,使沃爾瑪成為全球第一大賣場,而他自己也在1985年10月被《福布斯》列為全美富豪榜的榜首。

哈默和山姆·沃爾頓都是幸運的,因為他們都是成功的致富者,他們都成功地改變了自己和家庭的貧困狀況,從而沒有將貧困的負擔留給自己的子女們。

跟哈默和沃爾頓的成功不同,仍然有許多人在羨慕他們的成功和富有,卻依然忽視了自己本身具備的同樣超群的賺取財富的才華。這些人始終都沉浸在對富翁的羨慕中,忽視了已經降臨到自己身邊的致富機會,沒有及時地決策和行動。於是,大多數富翁的孩子依然是富翁,大多數窮人的孩子仍舊是窮人。

實際上,窮人們也不必因為自己貧窮而自卑或自暴自棄,更沒有必要因為富翁有大量的財富便羨慕不已。其實,隻要你將自己看作與富翁同等的人,意識到自己和富翁一樣,都具備賺取財富的智慧和才華,並及時決策、勇敢行動,自然地會脫離貧困,成為富人。

改變命運的財富箴言

每一個渴望成功的人都應該意識到,如果自己無法成功致富,那麼自己的子女也可能會繼續混在貧困的日子中;如果你沉浸在對富人的羨慕中卻忽視了自己的才華,那麼必然會使你和你的孩子繼續混在貧困的日子中。而隻要你意識到自己和富人具有同樣的智慧和才華,並且將致富當成責任,當成事業去做,就很有可能會成為腰纏萬貫,並且事業有成的富翁。這樣,你的孩子也會擺脫貧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