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用語中,有一個大家都比較熟悉的詞叫“布施”,意思就是把你擁有的錢財或東西分享給他人。
布施是許多善良的富翁已經做過或正在做的事情。布施,說起來簡單,實施起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對於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來說,他在孩提時候就已經開始在做了;對於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來說,這也是他常做的事情。關於布施,有人將其說成“最偉大的賺錢秘密”,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能從這個秘密中獲得一些東西,不管你是誰。
洛克菲勒1924年在給兒子的一封信中對有關布施的行為進行了解釋。他說,當他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隻要他獲得一點兒錢,就會很快布施出去,當他賺到更多的錢財後,他布施的金額也逐漸增加。據統計,洛克菲勒在他的一生中一共布施了5.5億美元。
當然,一些人會說洛克菲勒之所以對外布施錢財,隻是為了改善自己在公眾麵前的形象罷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在洛克菲勒公司裏負責公關的艾維·李寫了一本名為《取悅公眾》的傳記,人們就是從這本傳記中得知了洛克菲勒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布施的事情。卡內基和洛克菲勒一樣,也有一份非常大的布施數額。當然,他也是美國最富有的人之一。
美國著名的廣告家兼宣傳家P.T.Barnum也熱衷於對外布施錢財。他認為,布施是營利性慈善的規律,布施給別人金錢,總有一天你也會獲得回報。當然,他同樣是世界上榜上有名的富豪之一。
鼎鼎大名的BBDO廣告公司的創立者之一布魯斯·巴頓,也對布施原理堅信不疑。1927年,他寫道:“倘若有人願意長時間地為他人服務,甚至養成布施的習慣,那麼,他就會聚集更多更強的力量,以此成就他的事業。”後來,布魯斯·巴頓作為一名商業精英,還成了暢銷書的作家,當然,富有的他同樣布施了無數財富。
看到這裏,也許有人會說,這些早年間就富可敵國的富翁錢多得花不完,布施對於他們來說,並不算什麼。可是,這個世界上也沒有規定有錢人就必須無償地將自己辛苦賺到的金錢布施出去。隻是,“付出總會有回報”,布施也會成就你的富裕人生。
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對布施避而遠之,或者隻拿出一小部分的錢財布施出去。但是,如果你想獲得更多,就應該盡自己所能地去布施。
例如,如今大多數人手機上安裝的軟件支付寶,就有一項“愛心捐款”功能,它的捐款金額不限多少,一元錢也行,一百元錢也可以。支付寶上這個人性化的設置能讓我們的愛心傳遞出去。布施,就在這裏得到體現。當我們向別人布施的時候,我們就有了真正慈悲的心,這也是自己善意的體現。
當你賺到更多錢財的時候,不要忘記那些曾經在生活上或工作上幫助過自己的人,當別人遇上困難時,你也要布施一些錢財幫助他們,不要緊緊捂住自己的口袋,做一個人見人厭的吝嗇鬼。當然,布施的時候就不要要求回報,隻有不帶目的性的布施,才會在你的將來發揮更大的作用。
脫貧致富經
當你並不算拮據的時候,就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布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為自己的人生投資;當你腰纏萬貫的時候,更要對社會上處境困難的人給予更多的布施和幫助。正所謂“富人窮時也喜歡布施,窮人富了也是‘鐵公雞’”,所以,如果你渴望有朝一日成功,就請學著善意地布施吧,“鐵公雞”一樣的人隻能注定是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