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好似一直忙忙碌碌的,直到天順三十年的二月,一切才重歸了平靜。
在這期間,春燕順利誕下一個男嬰,宋長盛滿心歡喜地升了她為春姨娘,同樣他也兌現了和薛氏的承諾,替宋無憂請封了寧國公世子之位。
而天順帝的旨意也下來得很快。
如此一來,寧國公世子便從宋無忌換成了宋無憂。
這麼些年來,一直壓在薛氏的石頭總算是卸去了,可薛氏卻並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樣開心。
多年以來,薛氏一直覺得當年是宋無忌的生母徐氏奪走了本該屬於她的一切,因此她恨她怨,並發誓要奪回這一切。可現在她成了寧國公夫人,她的兒子成了寧國公世子,多年的願望達成後,她反倒覺得心裏變得空落落的。
思來想去之後,薛氏便將這一切都怪罪到了春燕的頭上。
上一輪是她太輕敵,以為春燕不過隻是個丫鬟,隨便收拾了就是,沒想反倒讓春燕鑽了這個空子,生了兒子又成了姨娘。而讓她更焦慮的是,因為春燕這個事,好似宋長盛待自己也大不如以前了。
這也是為什麼薛氏明明看那春燕不順眼,卻不敢再對她下手的原因。
而春燕也過上了“有崽萬事足”的日子。
倒不是因為她有這份自知之明,不去主動招惹薛氏,而是宋無忌曾私下裏警告過她,即便有了兒子,現在的她也不是薛氏的對手。
春燕這才和薛氏“平安無事”地相處了下來。
到了三月,春暖花開。
之前悄悄溜回瓦剌的金兀珠再次回到了京城,隻不過這一次他卻換了一個身份,搖身一變,成了瓦剌派到大周來的求親特使。
西鐸收拾了篡位的莽古泰後,重整了瓦剌的朝政,經過一番思量,他覺得瓦剌還是要和大周維持現狀比較好。為此,他還特意去詢問了已經升為王大妃的大妃,而王大妃則給他指了一條路:和親。
因此,成了新汗王的西鐸,便任命了金兀珠為特使,到大周來求娶一位公主去瓦剌做大妃。
消息一傳出來,京城裏再次為之沸騰。
因為大家都知道,宮中並無適齡的公主,該派誰去和親,也就成了一個迷。
而最為焦慮的,自然是那些宗室之女。
從宗室中挑選一個合適的女子出來代替公主和親,已經算是曆朝曆代的慣例了,至少在大周就有過這樣的先例。
如此一來,就有人羨慕起禮親王府來,覺得他們早早地給興安郡主訂下一門親事,真是明智之舉。
有人避之不及,也就有人趨之若鶩,畢竟各家的王府中除了視作掌上明珠的嫡女,還有不怎麼受王妃待見的小庶女,因此坤寧宮裏就收到了不少拜帖。
因為都是宗室之後,論輩分,不是嬸子便是妯娌,徐皇後也不好總將她們婉拒於宮外,便趁著這三月的好春光在宮裏辦了場春宴,邀請這些王妃們攜女同往。
大家便以為這是要甄選了。
因此各家也就帶著自家已經預選好的女兒,盛裝打扮了一番後進了宮。
春宴設在了禦花園,徐皇後也就借著這個機會同眾王妃敘起舊來。
隻是還沒說得三五句話,就有小內侍來報,稱太後娘娘得知今日有這麼多宗親入了宮,便也想一並過來湊個熱鬧。
竇太後這些年一直在慈寧宮中靜養,鮮少出宮,聽聞她老人家願意出來,徐皇後自是求之不得,也就趕緊帶著一眾王妃貴女迎了上去。
因為風和日麗,覺得天氣很是難得的竇太後是一路走著過來的,身邊除了平日裏總跟在她身邊服侍的嬤嬤和宮女外,還多了一個俏麗的身影。
徐皇後一瞧見那個身影,就幾不可見地眯了眯眼。
在特意冷落了薛寶林那麼長時間後,她還以為那薛寶林終於學乖了,沒想到那丫頭竟然將主意打到了慈寧宮。
瞧著太後娘娘和那薛寶林一路說笑而來,徐皇後就越發覺得刺眼了。
身在深宮多年,徐皇後早已能夠控製自己,做到七情不上臉。
因此,她也就笑著走上前去給竇太後請了安,然後很是自然地接過了竇太後的胳膊,不動聲色地將薛安安擠到了一旁:“早知母後今日也會來,我就該讓他們把這春宴辦得再正式一些。”
竇太後則是拍著徐皇後的手笑道:“我不過是一時興起,想要出來走走而已,可不要因為我,而攪了大家的興致。”
“瞧您這話說得,平日裏怕是我們請都請不到呢!”說這話的卻是胡側妃,因為是邀請的宗室女子,她和興安郡主自然也在邀請之列。
因為大家都知道禮親王府的事,她雖是個側妃,卻相當於是禮親王的嫡妻一樣,算是竇太後的另一個兒媳婦,因此平日裏也沒人敢小瞧和得罪她。
竇太後聽著就嗬嗬直笑,讓眾人不必太拘著,該吃吃,該喝喝,都樂嗬起來。
徐皇後這邊雖然安排了眾人在禦花園裏喝酒賞花,但考慮到過了午後禦花園裏的日頭有些曬,也就讓眾人在用過宴後,轉去暢音閣聽戲。
因為有竇太後在,就有人討巧地點了一出“麻姑獻壽”。
薛安安聽著,也就眼咕嚕一轉,然後在竇太後的耳邊輕聲耳語了幾句,竇太後聽著哈哈一笑,道:“你可別給人壞了事。”
薛安安卻是嬌俏地一笑:“當然不會!”
竇太後就很是寵溺地笑道:“那你就去吧!”
得了令的薛安安就在竇太後的跟前福了福身子,然後像隻小燕兒一樣,歡呼雀躍地跑開了。
徐皇後將這一切都瞧在了眼裏,卻什麼都不能說,她還真沒想到這後宮之中竟然還有人能將竇太後哄得如此開懷大笑。
她的神色也就變得凝重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戲台上的鑼鼓響了起來,隻見裝扮好的麻姑踩著鑼鼓梆子的節奏從後堂出來,在幾個亮相之後,便開口唱了起來。
待那麻姑在台上唱念做打了一番後,徐皇後終於瞧出了些端倪,原來那麻姑不是別人,正是剛才在竇太後跟前請命的薛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