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看著麵前玉竹冷若寒霜的臉,不知道怎麼的,弘通這番話硬是說不出來,他心下估摸著,估計是玉竹在宮中受了什麼氣,或是遇到了什麼危險,才會這樣不通情理。
弘通並未把他的推斷拿來問玉竹,隻是老老實實地說了,這位病人隻是普通人家,家中隻有一個男子,病得不輕又找不到原因,是以他才上門來找玉竹,希望玉竹能有辦法。
“……這家裏孤兒寡母的,剛娶過親沒多久,他娘還等著抱孫子呢,兒子就眼見得不行了,若不趕快診治,怕是那家裏麵就隻剩下兩個寡婦,外麵還有叔伯兄弟虎視眈眈地盯著那幾畝地……”
“好了,咱們走!”沒等弘通說完,玉竹便答應下來。
這個時代若家中沒有男子,田地財產都會被族人覦覬,即便去了官府也沒用,女子的地位便低賤至此。
夥計早已把藥箱拿過來,玉竹並不多言,跟著弘通出門。
弘通倒是沒有騙玉竹。
病人家裏果然隻是普通人家。生病的少年剛剛年滿十八歲,頭麵全身皆腫,露在外麵的手上長滿了紅疹。
“他的身上也都是這種紅疹,找了十幾個大夫都沒辦法,一個個隻能拱手說治不了,我這也是被人介紹來的……那個,看了看也沒辦法,就看玉大夫的妙手仁心了。”
弘通陪著笑臉介紹情況,病人的寡婦媽站在一邊半信半疑地看著,玉竹取出脈枕,開始診脈。
病人的頭麵腫大如鬥,眼睛腫得都睜不開了,玉竹診了脈看了舌苔,發現他的六脈平和,除了有些虛弱外,幾乎沒有其它的毛病。
看這個樣子像是過敏,玉竹問站在旁邊的病人母親:“病人最近可吃過什麼以前沒吃過的東西?”
病人母親想都不想答道:“沒有。前麵來的幾個大夫也都這樣問,可我家阿林剛成親不久,一直都沒出過門,吃飯也都是和平時一樣,這些飯都吃了十幾年了,怎麼也不可能突然吃壞吧?”
玉竹不再說話,再次用心地診脈,卻仍是沒有什麼發現。
弘通一直小心地看著她的表情,見玉竹露出思索的表情,也不敢打擾她,自己在旁邊坐下來喝茶。
病人的寡母心急如焚,偏偏這個小娘子大夫隻問了幾句話,就開始沉思不再說話,既不說治不了也不說治得好,她想問問卻被弘通連使眼色示意不可,隻急得頭上冒汗。
外麵傳來怯怯的女子聲音:“母親,三叔家的大哥又來了。”
“這人還好好的,他們就天天來探,我把他們這些殺千刀的,就盼著我兒出事好謀奪我家的田產……”病人母親立即怒容滿臉,一甩袖子快步走了出去。
室內隻剩下弘通玉竹和病人。
門簾掀開,一個少婦小心翼翼地走進來,看看弘通再看看玉竹,也不知這兩位哪個醫術更高明些,忽地跪在地上連連磕頭,語帶嗚咽道:“求求兩位大夫,救救我家夫君吧,他都兩天沒吃飯了,再這樣下去,便是病好了,這身子也受不住啊!”
看這少婦身形怯弱,神情膽怯中有幾分恍惚,年齡跟自己也差不多,玉竹心下大是憐惜,急忙把她扶起來。
“大嫂你別急,我會想辦法的。”玉竹說著,想到她說的病人沒有吃飯,問道:“為什麼他不吃飯,是沒有胃口嗎?我看他的脈像,胃氣平和,沒什麼毛病啊?”
“前殿(麵)來的在(大)夫不漾(讓)我七(吃)飯。”那病人艱難地開口,由於嘴唇麵部皆腫,導致咬字不清,聽著令人難受。
大概是以為吃了什麼東西導致的過敏吧?玉竹心想,這些大夫倒也有幾分眼光,隻是連正常的飯食都不讓人吃,那也有些因噎廢食了。
她眉頭一挑:“怎麼不能吃飯?不吃飯身子更弱,病情更難痊愈。吃!小娘子你去給他煮碗粥來!”
弘通此時倒應了他的法號,滿麵通紅。
臉紅的原因無他,隻因他也是不讓男子吃飯的大夫之一。
那少婦自然是高興的,一迭連聲地道:“粥就在灶上煮著呢,我去給他端來。”
小娘子急步出去,門簾掀開的空當,玉竹聽到外麵病人母親的哭罵夾雜著男人的冷笑聲。
“我兒年才十八,哪兒就如你們所說的……”
“沒有子嗣,田地房子都要收歸族有……”
“病入膏肓,群醫束手……”
病人腫脹的眼縫中滾下淚來。
玉竹定了定神,看樣子弘通還真沒說謊,病人還沒怎麼樣呢,這些惡親戚便打上門來了!
小娘子掀開門簾,用托盤端著一碗粥走了進來。
白米粥散發著香味,病人立即一副餓急了的樣子,用兩隻手指扒開浮腫的眼皮看向自家媳婦……手裏端著的粥。
“夫君,你看不見我來喂你。”小娘子放下托盤,用湯匙刮起米粥最上麵的一層,吹了吹感覺涼些了,喂給病人。
病人吃得很快,一大碗粥很快吃完,還有些意猶未盡的樣子,看看粥碗又看看玉竹。
玉竹見他吃了粥精神好了許多,愈發肯定他這不是病,而是什麼東西引起的過敏。
是什麼呢?
小娘子收拾了碗筷放在托盤上,端著正要走時,玉竹叫住了她。
“這位大嫂你等一下。”
小娘子聽話地站住,看著玉竹。
玉竹把碗筷拿下來放在桌上,拿起托盤左看右看。
紫紅色的托盤看著很新,散發著一股新鮮的漆的味道。
漆的味道?
玉竹環顧周圍,這間房子裏的家俱都是舊的,她把托盤交回小娘子手裏,道:“煩勞大嫂帶我去你們的臥房看看。”
小娘子並不多說,乖順地答應著,把碗筷留在桌上,帶著玉竹出門。
弘通見玉竹神情鬆動了些,追上來問道:“可是有什麼心得?”
玉竹看他一眼:“大師隻須在此等待,一會兒我回來會給大師交待的。”
“我……我不能去?”弘通說完這句話就反應過來,他還真不合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