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 抑鬱生病

次日早晨,李家四少年仍去書院讀書。趙氏沒有起床,病了身上發熱,躺在床上做噩夢開始說胡話。

“哥哥,你們已經是童生,隻差一步就是秀才。”

“我和娘去寺裏求佛祖保佑哥哥科考考中秀才。”

“不,我的兒子怎能不讀書?”

“讀書才是唯一的出路。”

“不讀書怎麼能出人頭地?”

……

李山一臉擔憂的坐在床邊,跟李如意道:“你娘昨晚又失眠,夜裏起了幾回著涼,寒氣入體,渾身發熱,你快給她開藥去熱。”

趙氏心裏對命運十分不甘,然而現實殘酷,聖旨取消科考,再加上打起內戰,天時地利人和都對讀書人非常不利。

她心思重,又回憶起故去的娘家親人,內部急火攻心,外部受寒著涼,得了傷寒,體溫高熱。

“高熱半天就能退下,隻是我娘的心病需要我們開解。”李如意心裏著急,卻沒流露出來。

沉穩的讓李山把趙氏喚醒吃點清淡的早飯。空腹不能吃藥。待趙氏吃飽飯後,給她服下湯藥。

李山怕趙氏的病氣過給李躍飛、李騰高,讓王燕、張嫂帶著他們,離趙氏遠點。

下午,趙氏燒退了些,但仍是有點熱,胃口也不好,整個人無精打采,目光黯淡,沒有精氣神。

“娘,我爹一直陪著您,連豆腐房都不去了。”李如意特意熬了預防感冒發熱的湯藥,自己喝了一碗,給李山送來一碗。

李山咕嘟兩口喝完,“素梅,你快些好起來,我帶你去燕城轉轉。”

他還想多買糧食,雖然家裏收了不少麥子,但是誰知道內戰打多少年,戰火會不會蔓延到燕城?

趙氏不是柔弱的女子,隻是昨晚一時沒想開,今天躺了半日,夫君、女兒一直勸她,兒媳因為要帶小弟弟就隔著窗子安慰她好久。

兩道聖旨,內戰比取消科舉大的多,換個思維方式,內戰打起來,楚軍所過之地血流成河,國都巨大危機,還開什麼科考?內戰時,那些讀書人去國都就是送死。

沒有什麼事比活下來更重要!

她是一家之母,不能再胡思亂想,要與夫君一起帶著兒女度過內戰時期。

她這般想通之後,等李如意再次端著湯藥進來時,開口問道:“燕城的情況如何?”

李如意一直在家裏呆著,沒聽說什麼消息,不過,今日來李家買鬆花皮蛋、風雞的商販少了一半,坦言答道:“燕城有燕軍、守軍駐守,一切太平。不過,內戰的消息傳開,來我們家買貨的商販少了一半。”

李山麵色倏變,從早晨起他的心思就都放在妻子身上,沒去豆腐房,不知道買賣起了變化,擔憂的問道:“我們家養了那麼多豬、雞,要是沒有人買,怎麼辦?”

趙氏也是一臉擔憂,“不止我們家,還有江家、張家、禮村的人,都養了很多的豬雞……”

“沒事。你們不用擔心。”李如意緩緩道:“我們家去年的風雞、香腸都賣給北方的商販,買賣不受影響。”

目前,李家的買賣受內戰的影響的是鬆花皮蛋。

至於風雞、香腸,內戰估計在年前打不到北方,銷售人群又是有錢人,受得影響不大,但是明年就不好說了。

趙氏從床上坐起來,有氣無力的問道:“閨女,要不我們家現在就把豬、雞都殺了做成風雞、香腸賣出去?”

“再過些天。無妨。”李如意給趙氏披了一件外衣,柔聲道:“娘,我就怕您在取消科舉的事上鑽牛角尖,您現在能花心思想別的事,我就放心了。”

趙氏喝了溫熱的湯藥,道:“你才一點點大,每天那麼操心為家裏謀劃賺銀子,我這個當娘的,要是再想不開,還讓你花心思擔心我,我還有臉嗎?”

除去女兒,還有夫君、兒子、兒媳,這都是她最重要的人,在內戰降臨時,隻要大家都好好活著就行。

“娘,您別這麼說。”李如意接過空碗,突然間微笑道:“快點好起來,過幾天我四哥要娶四嫂。”

趙氏想到四兒子與呂婷大婚的日子就在五天後,家裏又要添人口,這可是大喜事,臉上立刻掛滿笑容,心道:我得趕緊好起來。

黃昏,李家四少年再次從書院帶回來不好的消息。

“今日下午,燕城守軍的官兵持燕城刺史大人的手令把北華書院封了,還抓走十二名師生,罪名是妖言惑眾,擾亂民心!”

“聽說,那十二名師生都是聯名上書力薦燕王謀反的牽頭人。”

“北華書院已經沒人,全嚇跑了。”

“北華書院有幾個學子的家在百裏外的外地,他們跟我們書院的幾個學子是親戚,匆匆忙忙跑來借宿。他們說北華書院有燕王的眼線,萬人書還沒有呈給燕王,燕城刺史就派軍隊來封書院抓人。”

“被抓的師長當中功名最高的是位進士,還跟燕城守軍叫嚷說他是進士,曾任過縣令,那也不行,仍是被帶走。”

“我們書院院長讓我們不得在外麵議論此事,還說明日照常上課。”

“我弟弟幸虧今日沒在書院。”王燕後怕的差點哭出來,“健安,昨晚多謝你去知會我弟,讓他在家裏呆著不要去書院。不然就算不抓他,也會把他嚇壞。”

李山一臉震驚,半晌,方跟長子、二子道:“你們昨晚去知會誌高、金海,極對。”

李如意令奴仆退下,蹙眉低聲道:“燕王爺一直沒有謀反的心思,北華書院那幾個師長,利用兩名學子自盡的時機,在沒得到燕王府的授意就騸動書院的學子聯名簽下萬人書,讓百姓以為燕王爺要稱帝,鬧得人心惶惶。燕王爺沒下令鄭刺史把他們當眾斬首就算仁慈。”

李健安感慨道:“是。就是這樣。”

“燕王爺若有那意思,授意也是燕城書院,那裏的學子都是官員子弟,輪不到北華書院。”李英華搖了搖頭。

李福康繃著臉問道:“妹妹,你看燕王爺會不會賜死十二名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