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和嶠當中書令的時候,就看不起中書監荀勖的為人,本來出行的時候,按照以往的做法是中書令和中書監是坐一個車子的,和嶠就不和荀勖坐一起,後來朝廷上才改為中書監和中書令分別坐一個車子,連坐車都不願意和人分享的和嶠,難怪在杜預的踐行宴會上會嘲諷杜預舍不得一人一個坐席啦。
其實,“倒賈派”的外圍還有王渾的兒子王濟,以及王渾的另外一個女婿、被成為“玉人”的裴楷,(晉朝被人稱為玉人的統共隻有兩個,另外一個是數十年以後的衛瓘之孫衛階),從以後在齊王歸藩一事上的王濟、和嶠等人的表現來看,“倒賈派”的背後不是沒有齊王司馬攸的影子。——也就是說,“倒賈派”很多也就是“擁齊派”,也許,羊祜就是從這個角度,才秘密建議不要調出賈充的吧?
總而言之,大體上,賈充一派人大多比較圓滑,並且和皇室關聯緊密,因此,比較得勢;相對的,任愷一派較為正直,厭惡賈充等人的奸猾。
賈充也曾經想把任愷支開,曾經對司馬炎說任愷正直可靠,應該去輔導太子去。可是,司馬炎正看好任愷,就任命任愷為太子少傅,還是皇帝身邊的侍中。任愷兩下跑,既隨時在宮中陪伴司馬炎,又時不時地去太子那裏拉近乎。賈充是弄巧成拙。
司馬炎還在為西北局勢操心,他想想自己即位以來,一直操心國是,兢兢業業,怎麼到處出亂子呢?
他問大家:我即位以來,是順天應命,下達了大赦令,過去的既往不咎,你們說,我有什麼過錯?有什麼成績?
“玉人”裴楷對武帝說:您知道嗎?您受命以來,為天下的確做了不少好事,但是,之所以沒有象上古的堯舜一樣建立盛德,隻是因為有賈充這樣的人在朝廷當中罷了。陛下您應該引用天下的賢良之人,大家齊心協力弘揚正道,不應該因為和自己關係親密就讓他把持朝堂。
任愷立馬想起了賈充對自己實施的“調虎離山”之計,不失時機地向司馬炎進言說:
秦州和涼州覆敗,影響到關中民心騷動,這件事請的確是國家最大的憂慮啊。應該迅速派人鎮撫,這樣才能夠使人心有所依靠。這個人選自然不是威望高、並且有計略的重臣,是無法安定西北局勢的啊!
司馬炎問:那誰可以擔當此任呢?
任愷說:賈充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司馬炎問庾純,庾純也說,賈充最合適。
於是,司馬炎在泰始7年(271年)7月,下詔任命賈充為使持節(最厲害的那種持節,可以誅殺2000石以下的官員)、都督秦涼二州諸軍事,並且原來的官職侍中和車騎將軍不變——隻是尚書令不得不拿下啦。
看到賈充被拿下尚書令,並被趕離朝廷,“倒賈派”的人無不以手加額,拍手稱快。
隻有“擁賈派”的人感到不安,如果賈充一走,他們的靠山也就倒了。賈充接到詔書,把任愷和庾純恨得咬牙切齒,但是,又沒有合適的理由推辭,現在國家危難正是用人之際,你總不能止步不前吧。
一萬個不想去也得去啊。
賈充雖然能拖就拖,但是總有拖不過去的那一天,全體的官員都到郊區的夕陽亭為賈充送行。人還沒到齊,賈充把荀勖交到身邊,單獨交換意見,賈充把自己一百個不願意對荀勖說了一遍。
荀勖腦子一轉,說:您老是國家的宰相,竟然被一個匹夫左右,不是太笨蛋了嗎!不過,這一任命,事關國家安危,正麵推辭適得其反,推辭起來的確十分困難,不過,如果和皇帝聯姻,把女兒嫁給皇太子的話,您做嶽父的,肯定就不可能再外放了。
賈充一聽,峰回路轉,緊接著問一句:那誰能夠做成這件事呢?
荀勖說:還是讓我去給皇帝說說吧。
賈充是千恩萬謝。
兩個人轉出小屋,和百官寒暄一番,還沒等大家酒過三巡。又一個意外出現了。
齊王妃賈褒(又名賈荃)和妹妹賈裕(又名賈濬)披頭散發的來到宴會上,兩姊妹擔心賈充就此去了隴西,自己的媽媽到底怎麼安排沒個說法,想在賈充離開前給自己的親媽個結論。
兩個姊妹來到賈充麵前,痛哭流涕,叩頭流血,向賈充以及在座的百官陳述媽媽應該回家的理由。
叫賈充煩心的事夠多了,去不去西北還是未知數,就是去了西北如果打敗,自己的前途都不要說了,還說什麼李氏回不回家?
賈充的臉色青一塊,白一塊,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嗬斥更是不能,雖然人是你女兒,可更是齊王妃啊。
百官一看這情形,也不是喝酒的場合,紛紛借故散去。賈充隻好叫來黃門把兩個姐妹送回家。
巧的是,沒過幾天,洛陽下起了罕見的大雪,平地積雪有兩尺那麼厚,道路阻斷,根本出不了長途。賈充隻好呆在家裏,等待宮中工作的結果……
望著漫天飛舞的大雪,蝸居在家中的賈充心亂如麻。
他撚著胡須,想到自己在這個亂世中跌跌撞撞走過的路。雖然自己出身名門,自己的父親賈逵曾經擔任豫州刺史,封為陽裏亭侯。但是,在自己的童年,父親就已經死去,如今,父親的麵容早已在自己的記憶中變得模糊不清了。自己目前成為晉王朝數一數二的人物,還不是看準了司馬家的野心,象賭博一樣把自己的腦袋和身家性命全部都押在了司馬氏身上了嗎?
對於看準的事情,就一心一意的去做,而且不管世人如何評價。
是的,我是曹魏的奸臣,但是,我是晉王朝的忠臣。
世人說:“賈、裴、王,亂紀綱;王、裴、賈,濟天下。”還是說我賈充、裴秀、王沈,我們三個,亂了曹魏的天下,但是成就了晉王朝的天下。什麼事情都有破有立,隻是你看的角度不同罷了。
如果沒有我在司馬昭命懸一線的時候,示意成濟果斷殺死曹髦,我身被千載罵名的話,也許沒有你們現在高居晉王朝的廟堂之上鄙視我了。
是的,我是一個奴才,但是,所有的主子不是最需要忠實的奴才麼?誰都喜歡聽好聽話,誰都不想自己的下屬對自己忤逆,在我的權限範圍內,我所能做的能夠推賢進能,這也就足夠了。至於皇帝的心思,軍國的方向,還是皇帝自己拿主意,有必要和皇帝爭得麵紅耳赤嗎?和皇帝爭來爭去就是忠臣?也未必。
賈充想到了自己剛剛去世的媽媽柳氏,柳氏聽說成濟把曹髦殺死,一見成濟進家門,就對著他大罵、追打。罵他是奸賊。可是媽媽至死也不知道真正的奸賊竟然是自己的兒子。但是,騎虎難下,兒子隻能如此,誰叫兒子當時是中護軍,負責保護司馬昭的人身安全呢?職責所係,我不認識任何人。
老人家去世的時候,還念念不忘自己孝順的兒媳婦李氏,當問及還有什麼遺言的時候,老人家氣鼓鼓地對自己說:“我要求你把李氏接進門,你都不聽,我還有什麼可說!”說完,就翻過身去,連看都不看自己一眼,老媽是懷著怨恨離開人世的。
誰叫郭槐太強,知道自己的隱秘太多了呢?她可是個翻臉不認識人的主……
死了的人就死了吧,想也沒用。還是認真考慮考慮當下吧。雖然自己名義上是齊王司馬攸的嶽父,但是,那又能保證什麼呢?興許,賈褒、賈裕兩個姐妹去夕陽亭大鬧,也是受到齊王的指使,故意給我賈充難堪吧?起碼,他司馬攸沒有製止吧?這兩個蠢丫頭!你們以為你老爸失勢,會有你們的好果子吃?一紙休書的不是!讓別人拿著當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