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突襲

《魏略》記載:宣王數數欲進攻,毗禁不聽。宣王雖能行意,而每屈於毗。

以司馬懿的狡詐,這樣做有幾個好處:

一是把自己緊緊地和那幫有勇無謀、但又手握兵權的將軍們幫在了一起,提高自己在那幫實力派心中的地位。

二是顯示自己的勇。作為帝國名義上的第二軍人,實際上的第一軍人,如果沒有勇氣,沒人從心眼裏服你——這在關鍵的時候非常重要,比如說在大敗被敵人追殺,尤其是在那些官位不起作用(比如政變)的時候,靠的就是平時對其他人深刻的影響所換來的忠誠、敬佩,才在瞬間決定一個人對你的取舍。

三是就有點卑鄙了。司馬懿千裏請戰,姑且不說是場把戲,我們也不知道請戰書到底是怎麼寫的,但揣測起來,勢必情詞激烈,魏明帝被逼到了牆角,人家請戰,你總不能壓著不報吧,魏明帝擔心之下就派去了辛毗,一切懦弱怨氣從司馬懿的身上化解的無影無蹤,轉嫁到魏明帝的身上,雖然你是皇帝,但基層幹部對你印象並不咋好!

這一點與真正的忠臣時時刻刻維護皇帝的形象截然相反。

你司馬懿在西北3年,一臨戰就真的彈壓不住西北軍區的將領了嗎?

那要你做大將軍做什麼?西北軍區的將領都治不服,你能管住全國的?

對於司馬懿的千裏請戰,諸葛亮早有說法,然而諸葛亮沒有說司馬懿那個卑鄙的諉“過”於上的目的。

薑維見辛毗來了——應該是蜀軍和魏軍距離很近,雞犬相聞,對方的一舉一動盡收眼中,就說:哎,這下司馬懿真的不會出來了。

諸葛亮說:他本來就不想戰,之所以這樣,隻是他司馬懿為了對自己的手下顯示自己威武,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軍如果真是出現了漏洞,他肯定會第一時間出戰,(真是他無機可乘,才如此這般)那有遠隔千裏去向皇帝請戰的道理?(在以後迂腐的宋朝應該是屢見不鮮),

雖然魏軍充滿了怨氣,但是蜀軍也好不哪去。

前進的所有道路都被魏軍堵得嚴嚴實實,如今是求戰不得,後退不甘,真可謂進退維穀。

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雙方就這麼幹耗者……

打不成仗,相互之間還是有交往的。

司馬懿對諸葛亮派來的使者,不談軍事,隻是關心諸葛亮的身體狀況,你家丞相吃飯吃的咋樣,休息得好不好,一副關心的模樣。

使者說:諸葛公勤勞為國,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工作,一直忙到夜深,對於處罰20棒以上的都要親自審問,每頓吃的很少。

在司馬懿溫情脈脈的“關心”下,使者無意中透露了蜀軍最大的軍事秘密——主帥的身體健康。

等使者走後,司馬懿對手下說,諸葛亮吃的少,處理的事情又多,長期這樣,身體怎麼能受的了呢?

8月的一天,一個長長的彗星落到五丈原上。所有的人都看到了那顆明亮璀璨的星星隕落了,伴隨著那顆大星的隕落,發出了震耳欲聾的聲音。

據說,如今的五丈原上依然能見到當時墜落的有那顆隕石……

過幾天,諸葛亮發病,病死在五丈原上。

人們都說諸葛亮是勞累死的,死時,才五十四歲。

我驚奇的發現:

他和漢獻帝劉協同年生,同年死。

漢朝的最後一個君主和為了複興漢室殫精竭慮、堪稱漢朝最後一個的宰相——

同年死去。

這意味著什麼呢?

瑟瑟的風依然在吹著。

而那個時代將永不再來。

也想給這個偉大的人說兩句。

平心而論,從純軍事的角度來看,諸葛亮的確不是一個十分高明的軍事家。諸葛亮第4次出祁山打敗魏軍,魏延帥1萬精騎長驅遝中並擊敗郭淮,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在諸葛亮訓練下,當時的蜀軍,不論從長途奔襲或者是雙方對攻,戰鬥力都是很強的。

有這麼好的士兵,但是和司馬懿一旦對壘起來,總是沒有好的辦法,打破平衡,束手無策。

其實,打仗就是這麼邪乎,你這麼來。

用兵貴在用奇。

可諸葛亮總是那麼正兒八經,規矩人想玩聲東擊西玩的都不專業,被郭淮和司馬懿同時看破。

這與後來戲劇、小說中把諸葛亮描寫成算無遺策的神仙哥哥大不相同哦。

陳壽也評價道:……(諸葛亮)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雖然不是個合格的軍事家,但是諸葛亮絕對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很多年以後,當晉武帝問樊建諸葛亮之治國,樊建回答說:諸葛亮聞惡必改,而不矜過,賞罰之信,足感神明。

在臥龍崗上就提出了三分天下的預言,並設計出從荊州和漢中兩路夾擊曹魏的策略,如果當時認真做好與孫權的關係,並且分出進攻的主次,采取虛虛實實的戰略,名義上漢中王在漢中北進,但主攻方向增加足夠的兵力從荊州進攻,成功的希望還是很大的。

後來,毛澤東在讀蘇洵《權書·項籍》中有關評說諸葛亮“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一條時,寫下了批語:其始誤於《隆中對》,千裏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老人家批評諸葛亮兩路出擊沒有集中兵力於一路是錯誤的。

我個人則認為,兩路打擊並沒有錯,錯的是平均分配兵力,沒分主次,試看以後蜀國失去荊州以後,隻能從漢中北出,再無第二條出擊道路,魏國防守遊刃有餘;而隻能北出的蜀國,“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繼,兢兢自安猶且不給,而何足以製中原哉?”(蘇洵《權書·項籍》),頓時局麵大變。

然而,千載以下感動我們的還是諸葛亮的忠誠、勤懇,還有那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類似殉教一樣的執著。

魯迅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毀滅了給人看。

讀劉協,讀諸葛亮,總有一種悲劇感,久久縈繞於懷。

合肥之戰

讓我們暫時把目光從關中飛越千裏移動到曹魏帝國的東南邊境。

為了配合諸葛亮的北伐,這年53歲的孫權(他比劉協、諸葛亮都小一歲)派遣陸遜、諸葛瑾帥領1萬人馬從今武漢出發,沿著漢水北上,攻擊襄樊;孫韶、張承攻打廣陵、淮陰;孫權親自率領10萬人馬圍攻合肥。

屈指算來,這已經是孫權第四次進攻合肥了。

第一次是208年,赤壁之戰後,曹操大敗北歸。孫權企圖乘機撈點好處,派周瑜率軍攻打江陵,而自己則親自進攻合肥,派張昭進攻九江的當塗。曹操接到孫權大舉進攻的消息後,立馬派出了援兵解圍。孫權聽說曹軍援軍來了,便慌忙撤退回江南,第一次合肥之戰告終。

第二次是215年,曹操率大軍攻漢中。孫權趁曹操主力陷在漢中之機,帶10萬大軍圍攻合肥。當時駐紮在合肥城中的是張遼、李典和樂進,兵馬7000。孫權圍城立足未穩,張遼即率領800勇士主動出城,大敗吳軍。後來,孫權圍城十餘日,又聞曹操主力從漢中回師,便撤軍。但莫名其妙的孫權卻帶領1000名近衛軍斷後,張遼縱兵追擊,在逍遙津大破吳軍,孫權險些喪命。10萬人打7000人還被大敗,汗……

第三次是233年,在此之前,魏揚州都督滿寵認為合肥城靠近江河,孫權來攻時可據水得勢,而魏軍不易相救,遂將合肥城移到距離江河較遠的雞鳴山下。孫權聽說曹魏移城,再度率眾來攻。因合肥新城離水較遠,在船上待了二十多天不敢進攻。後來還是忍不住上岸遊行一下,結果被滿寵早就埋伏好的奇兵襲擊,被殺數百人,有的被趕下了水,顏麵大失,同時,孫權派全綜進攻六安,也沒有攻下,隻好夾起尾巴回家了。

今年這是第四次了。

那麼,為什麼孫權對合肥情有獨鍾呢?

我們看看魏吳的邊境就知道了。魏吳邊境沿著西部中分荊州,往東沿著長江北岸,基本上和長江的走向一致,孫權以長江為依托,占據了長江北岸一部分地區,基本上與曹魏中分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