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之後,二十歲的曹髦委屈的哭了一夜。這算哪一道?說封晉公就封晉公,下次是不是就要封王?接著就篡位?曹髦不想再隱忍了,決定跟司馬昭拚了。因為他覺得,忍下去早晚皇位不保。這事擱當年的漢獻帝,絕對就忍了。因為漢獻帝後期內宮禦林軍頭領是曹洪和曹休,不忍不行。而曹髦的內宮禦林軍統領是護尉焦伯是自己人。曹髦手裏有兵,當然不把司馬昭放在眼裏。你看清朝的時候,康熙靠幾個侍衛就放倒了鼇拜。東吳孫峻靠大內侍衛幹掉了諸葛恪。所以說這些大內侍衛還是很關鍵的。
曹髦招來三位大臣商議對策,這三人是侍中王沈(音沉)、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這仨人一聽曹髦要硬碰硬滅了司馬昭,都嚇傻了。尤其是王沈和王業,這倆人不想當忠臣陪葬。王經雖然忠心,但是他不傻,所以他不讚成曹髦這種自殺行為。曹髦對形式有著錯誤的估計,他認為自己跟司馬昭翻臉,大不了就是被廢,步曹芳後塵而已,絕對沒有生命危險。因此曹髦不顧三王勸阻,入宮去找太後宣布此事。
王沈和王業覺得這事兒太突然,也太不靠譜。因為曹髦的衝動而斷送自己全家性命,太不值得。到了這個時候,隻要腦子沒抽筋,就應該趕緊保命。保命的方式就是趕緊去找司馬昭告密。沒想到這時候還真有陪著曹髦發神經的人,此人就是王經。王經雖然不讚成曹髦的行動,但是也不讚成去找司馬昭告密。就這樣,三王的碰頭會草草結束,王經原地待命,另外倆王趕緊去找司馬昭告密。
這時候我們有必要盤點一下大魏皇帝曹髦的親兵衛隊了。這支部隊的頭是護尉焦伯,人數大概三百來人。這三百來人除了十八的就是八十的,曹髦帶他們出去就不像去打仗,而是像上訪。
這支部隊剛出宮門,就遇上了裝備精良的賈充帶了三千鐵甲軍攔路。曹髦也是拚了,大呼一聲,誰敢弑君?那誰敢啊,沒人敢。賈充這時候提醒身邊的成濟,上吧,你不上就是全家被殺的結果。成濟一心想在司馬昭麵前做出點成績。不是沒人敢弑君嗎?老子敢!
這二杆子成濟還真就衝上去殺掉了曹髦,曹髦的大軍一哄而散,隻有焦伯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下,結果手藝太差,被成濟秒殺。
這回算行了,司馬昭的心腹大患被成濟給幹掉了。成濟再盤算著自己這份成績能換來多少升遷。不過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不在成濟的盤算之內了。司馬昭放聲大哭,用頭撞車來表示自己的悲痛。司馬昭的叔叔,太傅司馬孚進宮就抱著大腿痛哭。告密的王業和司馬昭一起扶植曹操的另一個孫子,常道鄉公曹奐為皇帝。然後司馬昭召集大臣開會,皇帝這麼死了,最起碼得給朝臣們一個說法。
大臣們都來了,隻有一個重量級的人物不到,此人就是當年威震西涼的陳泰。自從鄧艾能獨立領導西涼軍務,陳泰就被召回中央,官至尚書仆射。司馬昭請不動陳泰,也不敢對這樣一個老臣玩硬的。於是讓陳泰的舅舅荀顗去請陳泰。荀顗是地地道道司馬昭的人,當他見到陳泰之後。陳泰說,世人都說咱爺倆是一樣的人。其實你哪點能比得上我?
荀顗無言以對,隻好回去複命。司馬昭無奈,一天派好幾撥人去請陳泰。陳泰身穿重孝,到曹髦靈前哭拜。司馬昭也假意哭了幾聲,問陳泰這件公案該怎麼了結?陳泰內心憤然,他要說了算就先斬了司馬昭。所以陳泰退而求其次,要求斬賈充。司馬昭哪舍得斬賈充啊,就說讓陳泰退而求其次,換個人斬。陳泰不同意,非得斬賈充。
這時候司馬昭不顧陳泰的意見,說成濟弑君大逆不道,判決淩遲,滅三族!等著升官的成濟驚呆了,這太離譜了吧,替你殺了人,怎麼能賴我呢。所以成濟當場就說司馬昭讓賈充指使他弑君的。這一下等於說明了弑君的主謀是司馬昭,從犯是賈充,成濟就是個執行者。司馬昭大怒,先割了成濟的舌頭,然後下獄,擇日淩遲。其弟成倅更冤枉,就在旁邊看熱鬧來著,也被斬首。成濟就是沒想明白,奶粉毒死人抓的是養牛的,大樓倒了抓的是玩電焊的。這回行了,連累全家被殺,消停了吧。在那樣的時代裏,腦力絕對比體力重要的多。
曹髦已死,成濟全家被殺,下一組就輪到了王經全家。一場文字獄風波,居然要了皇帝的命。等到曹奐繼位,這個事情才算告一段落。
當年賈逵是幫助曹丕篡位的元勳,如今賈逵的兒子賈充也想當開國功臣,勸司馬昭篡位。司馬昭這時候想起了心中的偶像曹操。因此司馬昭告訴賈充,曹操都不當皇帝,自己也不當。賈充多聰明,知道了司馬昭有意讓他兒子司馬炎當皇帝。下一步該做什麼,賈充心裏有數了。
不過司馬昭弑君這事在當時影響還是非常大的。最起碼薑維即將借此機會再度北伐。這次北伐的經過,
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我實在體會不出做名人的感覺。在當下社會,有人為了出名瘋狂的拉低下限,類似優衣庫事件層出不窮。當我們感慨世風日下的時候,其實在古代人們為了出名往往能幹出更瘋狂的事情來。
古代世俗之人追求的是名利。名利名利,名在利前。比如說戰國四大刺客之一的要離,那真是為了出名無所不用其極。犧牲掉自己老婆的性命和自己的一條胳膊,就為了殺掉天下聞名的慶忌。要離跟慶忌無冤無仇,而且慶忌對要離還不錯。要離殺慶忌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出名。直到要離成功之後,才發現這個feel並不是那麼的爽。要離突然發現這筆買賣做賠了,因此憤然自盡。
具體到《三國演義》裏,有的人麵對千軍萬馬憤然殺了上去,結果一戰成名,比如趙雲。有的人也麵對千軍萬馬憤然殺了上去,結果身首異處,比如劉辟。今天說的這位為了出名而拚了的,叫做王瓘。在薑維七伐中原的戰爭中,王瓘作為光彩熠熠的攪局者,完全掩蓋住了薑維和鄧艾的光芒。
且說司馬昭弑君,薑維借機興師問罪。蜀軍兵分三路,活化石廖化走的是當年魏延看好的子午穀,厭戰情緒高漲的張翼走駱穀,薑維親自走斜穀。要說魏、蜀連年征戰,蜀國處於攻勢,魏國屬於守勢。蜀國六出祁山、六伐中原沒能占領魏國寸土,反倒是魏國把邊界推進到了祁山,這還真是莫大的諷刺。想當初鄧艾神龍見首不見尾,薑維屢屢失利。真當兩人正兒八經交手之後,薑維發現鄧艾並沒有想象中的難對付。一向心高氣傲的鄧艾也發現薑維不愧是武侯親傳弟子,簡直是全能小超人。這樣一來,薑維北伐信心日增,而鄧艾對於如何防守反而沒了主意。比如這次吧,明知道蜀軍三路而來,鄧艾卻有種不知從何下手的感覺。這個時候,魏國參軍王瓘閃亮登場。
王瓘是個想出名想瘋了的人。一般做參軍的,都善於出謀劃策,比如當年的馬謖。王瓘想出了一個幹掉薑維一戰成名的好主意。前文中我們知道有個忠於曹髦的大臣叫王經,在司馬昭弑君之後,王經被司馬昭滅族。王瓘就自稱是王經的侄子,到薑維那裏詐降。
薑維很高興啊,與王瓘推心置腹,還交給他一個重要任務,那就是押運蜀軍糧草。這回王瓘心情爽極了,蜀軍的糧草在自己手中,那就等於捏住了蜀軍的命門。
就沒人發現王瓘是詐降嗎?當然有。此人就是夏侯霸。夏侯霸找到薑維,一口咬定王瓘是詐降。雖然夏侯霸當年跟王瓘、王經都沒交情,但是從來沒聽說過王經有王瓘這麼個侄子。夏侯霸是張飛的小舅子,這麼隱蔽的關係蜀國人都知道。王瓘是王經的侄子魏國的大將都不知道,可見夏侯霸判斷的靠譜。
在當時蜀軍陣營中,能跟上薑維思路的,也就是夏侯霸一個人。薑維對夏侯霸說,王瓘肯定是詐降。司馬昭滅了王經全族,怎麼可能留下一個在外帶兵的侄子。之所以不戳穿他,那是為了將計就計。換句話說,王瓘在以為薑維中計而沾沾自喜的同時,他也正在薑維的計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