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軍從白水關到雒城,一路之上,大部分敵人都是聞風而降。劉備軍償慣了甜頭,所以劉備也認為雒城的守將必然也會如此。
可惜,當劉備站在城下策反的時候,劉備並沒有見到城內的白旗,反而看到的是無數的弓弩與石頭。
劉備怎麼也不會想到,劉璋早就提放著他挖牆腳的手段了,這次鎮守雒城的是劉璋的親兒子——劉循。劉璋為了保險起見,把張任等人都安排在雒城輔助劉循共同守城。
劉備一直認為西蜀無大將,卻不曾想這種輕敵思想使他吃了大虧,因為這座城中還有西蜀的最後一位名將,就是剛才我們一直提及的張任。
別看張任是一路潰敗至此的,那是因為前麵的關隘的士兵根本就沒有戰鬥的信念,主將都被劉備策反了他們還打什麼仗?如今可不一樣了,這座城中,每一名士兵都是訓練有素的精銳,而且都有著誓死報國之心,張任的本領這才發揮了出來。
張任最善於防守,劉備這下算是遇到了克星,劉備軍在城下損兵折將,死屍堆積如山。
正是一座小小的雒城,是通往成都的唯一去路,也是通往地獄的大門。劉備軍入蜀的人馬本來就不多,而且很多都是當地收服的川軍,忠誠度本身就存在問題,劉備屢攻不克,便出現士兵的叛逃現象;劉璋又終止了供給劉備的軍資,眼見糧草一天天的消耗,這一耗就耗了一年之久,劉備心急如焚。
劉備一著急,便把火氣都往他身邊的人身上撒,恐怕受氣最多的人就是軍師龐統。
後來,劉備又聽說曹操派大將鍾繇在和張魯決戰,一旦曹操打通漢中,那麼北麵就完全暴露在曹操鐵騎之下,那麼唯一能夠抵禦曹操軍隊的就剩下了葭萌關,可是那裏隻有霍峻留守的一百多人,根本不夠曹操打牙祭的。
劉備便給留守荊州的孔明去了一封信,讓孔明馬上帶兵前來解圍,當下還是拿下益州要緊,否則就將被困死在這裏了。
聽說孔明要來,龐統也坐不住了。“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流傳了數年,劉備軍甚至是整個中原的人都知道,他龐統和孔明是半斤對八兩。可是如今,他在益州寸功未立,還使劉備被困長達一年,如果孔明來了,無論帶來多少人馬,隻要攻克了雒城,世人都會說,臥龍是真龍,而鳳雛隻不過是浪得虛名而已,現在劉備對他的態度就一日不如一日,到那時自己就更無顏在軍中立足了。
立功心切的龐統急紅了雙眼,親自領兵來到雒城之下指揮戰鬥,由於立功的欲望占據了他的整個大腦,指揮所臨近城池過於接近,近到步入了弓箭的射程之內了。
可憐!龐統大業未成身先死,一支流失正中龐統的胸膛,他死時和周瑜一樣,年僅三十六歲。
對於龐統的死,是劉備萬萬沒有預料到的,他的死時劉備集團的一個重要損失,日後劉備不得不改變戰略方針,把孔明留在益州。
龐統一死,形勢對劉備更加不利了,多虧張飛這時候大顯身手,他與孔明分路合圍雒城,一路之上破關斬將,還義釋了老將嚴顏,並在嚴顏的幫助下,飛快地攻到了雒城之下,救出了被困多日的劉備。
雒城最終在孔明,張飛,劉備三麵合圍之下被攻破了,張任死於金雁橋之上。這樣一來,成都再無險可守,隻剩下了孤城一座。
但是劉璋並沒有放棄抵抗,他還想垂死掙紮,因為劉璋把希望放在了曹操那邊,一旦曹操大敗張魯,劉備就必然會退兵去對付曹操。
雙方相持日久,劉璋的謀士鄭度再次向劉璋諫言:“我們可以扒掉城外老百姓的房子,放火燒了城外所有的糧食,給劉備來個堅壁清野。隻要劉備糧草不濟,必定要退兵,到時我們在殺出城去,必然可以生擒劉備!”
這個消息被劉備的細作探聽到了,劉備很是著急,便問法正有什麼對策。
法正微微一笑說:“主公大可放心,鄭度主意雖好,但是劉璋必然不會采納。”
果然不出法正所料,劉璋聽完鄭度的意見,就斥責鄭度:“胡扯!我隻聽說過打仗是為了保護老百姓的,沒聽說為了保全自己禍害百姓的,你這是存心讓我落下不義之名啊!”於是,劉璋把鄭度削為平民,永不錄用。
劉備知道了這個消息後,高興得手舞足蹈,遂命令部隊加緊攻勢,對成都發動最後的總攻。
也許是上天眷顧劉備,在這個關鍵時刻,送給了劉備一份大禮。就在劉備對成都發起總攻之時,一個人從漢中前來投奔劉備,正是因為這個人才是劉璋徹底放棄抵抗。這個人就是令曹操割須棄袍的西涼錦馬超。
馬超在西涼敗於曹操之後,投奔了張魯,後來聽說張魯有投降曹操的打算,馬超便從漢中逃了出來尋找劉備。
劉備馬上撥出一些兵士假扮西涼士兵,讓馬超帶領在成都城下虛張聲勢。馬超的威名在涼州、益州一帶極富盛名,都尊稱他為“天將軍”。他的到來,使劉璋最後一道心理防線徹底崩潰,成都內的官員們也都如驚弓之鳥,紛紛卷鋪蓋逃跑,有的甚至翻越城牆往下跳,在這種大勢所趨的情況下,法正寫了一封勸降書送給了劉璋,最終結果劉璋開城投降。
劉備剛剛奪下成都,便下了一道命令,讓他的士兵看見城裏什麼好就拿什麼,喜歡什麼就搶什麼。對於拿下益州居首功的法正,劉備更是授予他特殊權利和非凡的待遇,讓他肆無忌憚的報之前的個人恩怨。這一下,成都的百姓和西蜀的官員們可遭了殃,劉備的原型算是徹底的畢露了!
對於劉備的這種做法,有了龐統的前車之鑒,他的手下們誰也不敢多嘴,就連孔明也睜一眼閉一眼,假裝看不見。隻剩下了剛正不阿的趙雲敢於對劉備直言不諱。
趙雲聲色俱厲地向劉備提出意見,劉備被趙雲的當頭棒喝算是有些清醒:對啊,天下還沒統一呢,該裝的還得繼續裝下去啊!
於是劉備下令把糧食還給了百姓。但是劉備從此對趙雲又有了看法,漸漸疏遠了他。日後,加封功臣的時候,大部分有功人員都得到了犒賞,唯有趙雲得到的獎勵與功勞相差懸殊。在《三國演義》中,我們都知道蜀國有個五虎上將“關張趙馬黃”,而曆史上是沒有趙雲的,這對趙雲來說卻是很不公平,待趙雲死後,後主劉禪才為他追封,徹底的平了反。
而對於法正,趙雲說話也不管用,有些官員背地裏找到了孔明,讓孔明替他們做主,然而孔明也無法製止,隻是好言安慰了一下這些心靈受傷的官員,告訴他們,你們小心點也就是了!
益州牧劉璋從沒說自己是仁義之君,但是他在最危險的時刻想到的卻是百姓。
而劉備整天打著“仁義”的招牌,當他在得勢之時,卻縱兵搶劫。
同樣是“仁者”,在利益當頭,處理的方式卻為什麼一點也不一樣呢?
劉璋被後人評論為膽小懦弱;劉備卻被後人追捧為英雄。這恐怕就是成者王侯敗者寇的原因吧!
至於劉備拿下益州後,曹操會有什麼反應呢?孫權又會有什麼反應呢?
荊州產權的糾紛
劉備剛剛拿下成都,屁股還沒坐穩呢,債主子就討上門來了。
地主孫權早就獲悉劉備入蜀的消息。劉備這麼轟轟烈烈地攻打益州,又大張旗鼓地從荊州調遣部隊,前後曆經三年時間,紙裏肯定包不住火。
孫權剛知道劉備入蜀的消息後,確實很生氣,還破口大罵劉備是個狡詐的騙子,當初約定好了共同起兵伐蜀,劉備卻推三阻四說什麼荊州民心不穩不宜出兵,卻原來是穩軍計,他自己卻偷偷摸摸地獨吞益州,一點湯都不給東吳留下,著實可惡的緊。
氣急敗壞的孫權便欲趁著劉備主力都遣到成都,後方空虛之時出兵偷襲荊州。
這一行動及時被大都督魯肅勸住了。
魯肅分析:“劉備不會那麼傻,孔明雖然調離荊州,但是荊州絕對不會空虛,那裏還留守著一個善用水軍的大將關羽關雲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