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後來曹操被罵得實在招架不住,專門寫信求饒。最後曹操還是咽不下這口惡氣,把孔融全家給殺了。就是在臨死的時候,孔融不滿十歲的一雙兒女又留下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成語。
一家三口都這麼有才,這麼早熟,真是不服不行啊!
世間有劉備
向劉備求救的時候,孔融正擔任北海相。他這個北海相的官職,也是靠罵人罵來的。
當時董卓把持朝廷政府,倒行逆施,很多人不滿,以孔融的性格自然免不了又指桑罵槐、顧左右而言董卓一番。
於是,董卓就送了他這個官做。
當然,以德抱怨從來都不是董卓的做事風格,不是他不想殺孔融,而是恨得咬牙切齒卻又不敢殺,這與不敢殺盧植的原因是一樣一樣地——名氣太大了。董卓讓孔融去北海做官,與日後曹操送禰衡到劉表那裏的用意也是一樣一樣地——借刀殺人。
因為當時北海一帶的黃巾軍鬧騰得非常厲害,派去的官十有八九會被黃巾軍就地解決。如果孔融鴻運高照逢凶化吉沒有因公殉職,那也不可能治理好地方,這樣一來,孔融的名聲就算毀了;作為一個大名人,孔融最金貴的就是名聲,毀了他的名聲看他還怎麼混?
孔融到北海上任後,他的主要工作也是兩手抓,一手抓內政,一手抓國防。
抓內政的一手很硬。孔融召集人民群眾,加快城市建設,新築了幾座城池;同時繼承老祖宗孔子遺風,狠抓教育,廣泛建立學校;還重視人才,先後薦舉了鄭玄(盧植的師兄)、彭璆、邴原等人。內政建設頗有成效,得到一致肯定,孔融因此被人尊稱為“孔北海”。
抓國防的一手很軟。董卓沒有算錯,孔融到北海後確實沒過上幾天安穩日子,黃巾軍一直在北海想走就走想來就來,跟在自己家似的,拿孔融一點不當外人。
孔融雖然文才很好,名氣很大,可是術業有專攻,打仗不是他的強項,加上黃巾軍實在太多,因而幾次三番吃敗仗,到後來居然被起義軍趕出了治所,隻好跑到都昌臨時安了個家。
孔融想在都昌避避風頭,偏偏黃巾軍頭領管亥不答應,率領黃巾軍把都昌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形勢如此危機,孔融不能坐著等死,隻好派遣猛人太史慈突圍而出,找人求救。
孔融要找的人正是平原相劉備。
孔融當時已經舉世聞名,而劉備混在各路軍閥中間還沒有顯山露水,知道他的人並不多。
因此,當劉備從殺出重圍的太史慈那裏,得知如雷貫耳的孔融孔北海,正盼星星盼月亮般地盼著他前去救命的時候,驚喜之下說了一句流傳甚廣的話:“孔北海竟然還知道世間有個劉備呀?”(孔北海乃複知天下有劉備邪)
這句話被好多人認為是劉備名氣太小的印證,其實理解為孔融名氣實在太大更恰當一些。這樣的事例,在我們生活中也時有發生:一個在業界小有名氣的人,得知仰慕已久的業界巨頭不但知道有自己這麼一號人物,而且還來向自己尋求幫助,能保持淡定不激動的沒有幾個。這句話記載於,很明顯作者範曄也是用來強調孔融的名氣有多大。
驚喜之後,劉備毫不猶豫,帶上能夠調動的三千主力軍隊,前去都昌救援孔融。
既然大名人孔融如此信任劉備,劉備就不能辜負他的信任。何況在這個風生水起的亂世,隻有一刀一槍才能拚殺出一個明天,才能證明在這個亂世中自己的堅強存在。
當劉備的軍隊到達都昌城下的時候,圍城的黃巾軍看形勢不對,本著好漢不吃眼前虧的精神,撒腿走人了。
這件事雖然沒有給劉備帶來實惠,卻為他的跳槽簡曆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此,劉備不但結識了大名人孔融,成了他的救命恩人,而且在全國人民心目中樹立起急公好義、見義勇為的良好形象。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此後他人有難了,自然也會想到找劉備幫忙。
很快,下一個向劉備求救的難民出現了,他的來頭很大——徐州牧陶謙。
徐州殤
曹操怒了。
按照曹操的哲學,從來隻許他對不起別人,不許別人對不起他(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得知老爹和弟弟等家人全部被殺,他二話不說決定起兵報仇。凶手張闓已經跑了,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陶謙跑不了,徐州更跑不了。
不久,即使放在五千年曆史中來看,照樣罪惡昭著、慘無人道的一幕出現了:
初平四年(193年),曹操擊(陶)謙,破彭城傅陽。謙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還。過拔取慮、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自是五縣城保,無複行跡。初三輔遭李傕亂,百姓流移依謙者皆殲。
……
每次讀到這些內容,我都有種無語的感覺。
再多的言語也難以說清如此的罪惡,再多的辯解也難以掩蓋這樣的事實(曹操屠城還有多次)。
曹操是個爭議很大的人物,尤其在當代,曹操少守拘束活出真性情的個人主義風格,符合很多人的口味,很受一些人的推崇。
但我們同時也不應該選擇性地忘記曹操的罪惡。屠殺幾十萬人口,(如果以所占人口比例來計算,則有過之而無不及),罪行令人發指。
曹操為報家仇可以理解,乘機攻城略地可以理解,追究凶手張闓的責任可以理解,甚至不論陶謙知情不知情追究他的連帶責任也可以理解,但無論如何,責任是追究不到手無寸鐵的徐州百姓頭上的。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殺光,實在是罪大惡極。
我雖然讀書不多,道理懂得不多,但至少還是分得清善惡的,起碼還是知道濫殺無辜不是豐功偉績,屠戮婦嬰不是不得不為,而是十足的殘酷和暴虐。
任何一個人,哪怕再貧窮再愚昧再落後,也不是生來被人濫殺的。
當然,我們不必因此就將曹操一生的所有作為都全盤否定。應該就事論事,實事求是,在看到他的一些功績的時候,也不必回避和掩飾他的罪惡,應當正視曆史。
曆史就是曆史,任何矯情和掩飾,都是徒勞的。
有人將曹操稱作“可愛的奸雄”,恕我愚鈍,我實在看不出曹操可愛在何處。
對於當時的徐州人民來說,無論是被屠殺的,還是活著的,曹操對他們來說更談不上可愛,而是深入骨髓的可怕和咬牙切齒的可恨。
作為徐州牧的陶謙就是又怕又恨,人民都快被殺光了,他還牧個什麼?而且曹操要殺的人首當其衝的就是他。
第一輪屠殺於興平元年(194年)春天結束。不是曹操忽然良心發現要回頭是岸,隻是因為沒有軍糧了,士兵們是不可能餓著肚子打仗幹活的。所以他帶著軍隊回到根據地兗州度春荒去了。
徐州迎來了一段時間的安寧。
這是暴風雨到來之前短暫的安寧。
沒過幾個月,到了夏糧即將成熟的時候,可怕的曹操又卷土重來。
陶謙打不過曹操,隻好滿世界找人救命。
不用說,陶謙和大夥想到一塊兒去了——想到了不久前見義勇為救過孔融的劉備。
陶謙不是傻子,他清楚曹操的軍隊不是沒有多少戰鬥力的黃巾軍,找一個平原相劉備救命還遠遠不夠,他還滿世界找別人。但前來救他的除了劉備,就隻有青州刺史田楷了。
這一場戰爭,對於陶謙陣營來說是抵抗殺戮的正義戰爭。
令人遺憾的是,有正義不一定就有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