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代理人

就這樣,漢末第一大妖南華老仙出現了。有人說南華老仙不是神仙麼?還真不是,因為是不是神仙,不能從名字判斷,車遲國的國師不還叫虎力大仙麼。在中國的神仙體係中,是不是神仙一不看本事,二不看種族,看的是在不在體製內。比如孫悟空,當弼馬溫就是神仙,當美猴王就是妖怪。這位南華老仙不在神仙體係之內,就算是人類修煉成功,最多也隻能是魔,當不了神仙。

這位南華老仙有能力,但是當不了神仙,一直鬱鬱不得誌,又沒有孫悟空的膽量,隻能在人間搞點事端。當然了,他不能親自出手,於是找了一個人間的代理人,傳授給他一些技能,讓他在人間搞暴動。南華老仙選擇的這個人,就是張角,傳授給他了一本《太平要術》,從此把張角帶入魔道。

現在張角基本上被定義為一個神棍的形象。其實當初的張角是個溫文爾雅的讀書人,標準的秀才形象。不過很可惜,作為一個讀書人,沒有生在讀書人地位極高的宋朝,反而生在沒有科舉的漢朝。那感覺就像舒馬赫生在了沒有汽車的時代,悲劇est。

張角在遇見南華老仙之前,絕對的生活不如意。漢朝的老百姓一般是不讀書的,一是沒那閑錢買書,二是讀了書沒有任何經濟價值,三是自商鞅變法以來,政府就壟斷了教育,不在鼓勵百家爭鳴時期的私人辦學,因此教育資源也有限。但是張角卻堅持讀書,讀書人一般分兩種:一種是專業做學術研究,一種是為了讀書明理,明理之後就會有政治需求。漢朝的最高學府是太學,專業做學術研究的。但是張角恰恰屬於有抱負需求的讀書人,他想當正經朝廷人。不過根據他的出身,肯定不能舉孝廉當官,外加高傲的性格,又不能在地方上通過“征辟製”入仕。這樣的人,非常適合做一些報複社會的事情。與之同類的人還有考不上科舉的黃巢、範文程、洪秀全等。可能就是因為這樣,南華老仙把張角收為徒弟,讓他盡情的折騰。不過這位老仙不可能明說讓張角去報複社會,而是讓他“代天宣化,普世救人。”這一點看上去很像宋江看完三卷天書後高喊“替天行道”的意思。不過事實上,這本《太平要術》可沒講任何宣化、救人的事。

咱就來看看張角學了這本書之後都幹了什麼。

張角和弟弟張梁、張寶學習這本寶典,據說能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當然這些玩意都是魔術而已,劉備都能輕鬆的用狗血破解。張角從這本書上學的最大的學問就是忽悠。他把自己包裝成一個醫生兼神父的形象,外號有“太平道人”、“大賢良師”等。張角到處治病救人,那他到底會不會治病呢?咱先看看他治病的手段:如果有人來看病,先讓患者在張角麵前懺悔,訴說自己的罪惡。這讓我不僅聯想到了基督教的神父,莫非《太平要術》跟《聖經》還有千絲萬縷的聯係?其實是沒有的,張角治病,懺悔是為了下一步治療方式:燒張符,把灰灑在碗裏,倒上水讓患者喝下。在強大的心理暗示下,病情很輕的,還真能好了。當然了,這類病人不喝這碗髒水也能痊愈。那病重治不好的呢?這就用到第一步了,張角會說不是我的符不靈,是你懺悔的時候不真誠,肯定有罪惡沒說出來。這就是兩頭堵了,按照這個理論,還真沒有張角治不了的病。

不僅講了如何忽悠不明真相的群眾,還講了如何炒作。張角收了五百多徒弟,這五百人出去到處宣傳,再收下線,下線再收下線,把原始傳銷搞得如火如荼。

漸漸地,張角的隊伍愈加壯大,邪教初步建成。張角把這些教眾分成三六個方,大方有一萬多人,小方有六七千人。咱都按六千人算,保守估計張角手下也有二十多萬教眾。當時全國才有五千多萬人,張角的邪教組織可謂巨大。這樣一個邪教組織,為什麼沒有遭到國家依法取締?原來張角一直派自己的助手馬元義賄賂十常侍中的封諝、徐奉,這才讓自己的隊伍在朝廷眼皮子底下壯大。

張角宣傳“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密謀起義。張角有個徒弟叫唐周,真誠的跟著張角學習道法、醫術。這一天,唐周接到命令,讓他去找封諝一趟,密謀裏應外合起義。唐周蒙了,不是學習道法、醫術嗎?怎麼就起義了?這事太大了,唐周作為一個守法公民,直接就報案了。朝廷迅速做出反應,招大將軍何進斬殺馬元義,收押封諝、徐奉。張角知道事變,倉促之下立刻起義,把這個國家徹底帶入了亂世,三十六方教眾遍布全國,在大漢帝國遍地開花,叛軍數量達四五十萬。

一個國家的腐敗,肯定先從軍隊開始。軍費嘛,朝廷不能不給,還不好查怎麼花的。漢末的正規軍多數戰鬥力十分低下,有點像清末麵對太平天國的綠營兵,麵對起義不堪一擊,望風而逃。漢朝和清朝的急救措施都很一致,招募地方團練。全國各州都開始招募地方武裝平叛,漸漸地這些人都成了大軍閥,為漢末軍閥混戰埋下了伏筆。朝廷又派遣盧植、皇甫嵩、朱儁三位將軍帶著朝廷壓箱底的精兵分三路討賊,這個事情讓在頓丘當縣令的曹操獲得了機會,被升為騎都尉,跟隨皇甫嵩平叛。

張角領導的黃巾大起義對於曹操來說意義非凡。這次動亂不僅讓曹操從行政官員轉為軍事官員,從而開啟了曹操的戎馬人生。更重要的是曹操日後的主要軍事力量青州兵,就是收編的山東黃巾軍。

亂世總是英雄們的舞台,漢末群雄很多都是從鎮壓黃巾軍開始登上曆史舞台。其中就包括曹操一生的宿敵:劉備。

那是發橫在潁川的一場激烈戰鬥,朝廷三路大軍圍攻張梁、張寶主力,黃巾軍敗走。曹操帶本部人馬截殺,斬首萬餘,大獲全勝。正是這場戰爭讓曹操在軍事上嶄露頭角,也正是在這場戰爭中,曹操、劉備首次相遇。

關於曹操和劉備之間的愛恨情仇,由於毛倫、毛宗崗爺倆對劉備十分偏愛,所以把自己的主觀情緒大批量的注入到《三國演義》之中,因此對比明、清兩版《三國演義》,毛版的藝術性更強,但是卻刪掉了大量對曹操有利和對劉備不利的內容,看起來很不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