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引蛇出洞

既然已經入殮了,沒按照規矩就沒按照規矩吧,這時我才發現,靈台上他們少放了極為重要的一個東西——五穀倉。

這個五穀倉就是放在靈台上的一件祭品。它是用礱糠做的,表示的是死者的穀倉,其做法也很講究,一般情況下是用四層方塊白布和一塊尖角白布拚做成的,四塊白布大小不一,底層一塊約九寸,再是七寸,五寸,三寸,製作時將每塊白布的四角縫合形成尖角,中空填滿礱糠,一塊小角布也縫成尖角。

這填礱糠得由死者的女兒或兒媳婦填,如無女兒或兒媳婦,則由至親中的女性來填,填時要邊哭邊填,並哭喊著“親人,我為你做五穀倉拉”,哭一聲填一把礱糠,直到把四塊布和一塊尖角全部填滿,然後把它們一層一層壘起來成一座寶塔形,尖角放在最上麵,這就成了五穀倉。

按道理來說,這五穀倉應該放在死者靈台的右上角的,待死者出殯時,由一個人托著,當出殯主持人敲碎瓦片時,就有人來搶五穀倉,其中的一隻尖角由托者拿著放在死者牌位的子孫釘上,其餘各層由人搶走。

傳統意識當中,人們有搶了五穀倉的白布帶回家給小孩做填底布,說是能驅邪,現在不這麼將就了,一般都是搶了之後就會丟掉,事實上,這個東西就是一種信仰罷了,信則有,不信則無。

但是既然叫我們來做那就一定要做好自己爹事情,看到沒有這個東西沒有我也很是不舒服,便叫他們來按照規矩叫他們趕快做上一個。

那幫所謂的家屬聽了之後起先還覺得有些麻煩,但是在我的再三要求下,她們還是做了一個,放在了棺材前。

這個時候,門外的鼓匠班子也來了,我們二人看的是麵麵相覷啊,好家夥,這完全是按照最為傳統的儀式來辦的這棚喪事啊。

這吹鼓手與樂蘇班主要的目的就是以增加喪事的氣氛。吹鼓手也俗稱為吹打,樂蘇班又稱江南絲竹,這兩個班子實際上是民間的祭祀隊伍。

吹打一般來說由三至五個人組成,他們使用的是嗩呐和四件打擊樂器,他們到喪事人家後專司吹吹打打,增加喪事的熱鬧氣氛,同時也吹奏一些哀樂。

在過去,窮人家也有少數人家請吹打,大戶人家就更不要說了。而現在,人們請樂蘇班的喪事人家就比較少了,因為樂蘇班組成人員起碼有七人,多到十三人組成。

他們使用的樂器除打擊樂器外,主要是有江南絲竹的各種弦樂器,如二胡、三弦、琵琶、月琴、京胡等,樂蘇班的人員必須精於演奏江南絲竹的各種樂器和地方曲牌,而且能唱多種戲曲,他們不僅能奏能唱,而且精於自拉自唱,因此,他是屬於高雅的民間文藝。

樂蘇班不僅為喪事人家演奏,而且還能為氏族祭祀、廟會吹拉彈唱,此類人員實屬民間藝人。不過,現在的這些人都已經大不如從前了,他們基本上都是跟著印象中的背景音樂來自行演奏的,不論是水平還是風趣都大不如從前了。

他們來了之後,這棚喪事就真的是開始“熱鬧”起來了,好家夥,鑼鼓喧天,各種樂器吹拉彈唱的,吵得我頭都大了。不過,這一樣一搞,還真的增添了不少現場氣氛……

就這樣,這一天就算是這樣過去了,可是,依舊沒有發現任何可疑的人。第二天也就這樣繼續過去了,就這樣,三天的白事兒很快就過去了,可是,依舊沒有人來刺殺我們。

沒辦法,按照規矩我們得出殯了,這樣子的話,這棚白事兒就真的算是白幹了。那些埋伏在這屋子周圍前後的警官們也都沒轍了。隻得在夜裏悄悄地離開了,因為沒有想到會這樣,所以,他們連分都沒有準備。無奈,隻得我們二人再去看了。

好吧沒有辦法,隻得先給看看風水了。我們依據最為常見的風有來路(七十二路),水有去向(三十六向),在A市外的山上看了一塊兒前有出路,後有靠山的地方。隨後,按照這死者的生辰年庚和其長子的年庚進行推算,再得出死者葬的方向。

可是,這一次情況特殊,我們也沒法按照標準的來弄,就胡亂的變了一個跟死者真實身份有關的這麼一個孩子,為他選擇了墓地所在。

選擇好了之後,就在這個穴位的兩頭釘上向樁,墳穴就按此向樁為死者開墳穴即開坑。待一切都準備妥當了之後,便叫來人挖好墓穴。

坑開好後,開穴者帶一壺黃酒,一個冷盤菜,三個爆竹,開穴按風水事先看定的地穴,在向樁範圍內開坑,開第一塊土前先放爆竹,然後,將第一塊土放在另一處,以便孝子上墳時帶回家。坑開好後,開坑者將帶去的酒菜吃光,同時將坑底留下的腳印用釘耙鏟掉,迷信的說法不能將生者的腳印留在坑底,否則對生者不利。俗語所說的:落魂收腳跡。就是指這個意思。

之後,再次回到家中,準備出殯儀式。死者在出殯前,人們都要為死者準備兩根帶葉的青竹子,青竹子取回後由風水在掮幡竹上進行一番布置。

我將兩張三寸見方的紅紙折成三角形,然後在三角形的底邊上粘上一張飄帶,飄帶上各寫著丁財兩旺、吉祥如意,製作好的飄帶分別用線係在兩根竹子上,這就做成了掮幡竹。

在死者出殯前本來應該由兩名兒童掮著走在前引路,可是,我們也沒想這麼多,於是就從那幫專業的哭喪之人中挑了兩個看起來比較你那情的兩個小夥子來幹了。

就這樣,一幫人直奔埋死者的墳坑。當死者埋好後,幫忙人為死者堆好新墳,然後將掮幡竹插在墳墓的兩頭。不過,這時的掮幡竹上已經掛了許多拋墳用的東西,原來的習慣是上麵掛小團子,俗稱拋墳團。

但是現在則一般不用小團子了,而是改成用棗子代替,等到新墳做好,就開始拋墳。拋墳就是將帶來的糯米小團子或棗子撒向新墳,表示給死者享受。

本來是打算點個點豎頭燈的,可是由於種種原因,我們二人覺得也沒多大的必要,便就此作罷了。

就這樣,這棚白事就算是完事兒了。最後一點兒就是為這些送葬的人辦了。凡送葬人員,不論親朋好友,不論孝子賢孫,在送葬後回家時,喪事人家總要在回家路上的三岔路口燒一堆火,送葬人員回家時經過此必須用腳在火堆上跨過,此謂驅悔,然後繼續往喪事家走去。

當送葬人員走到家門口時,有一個人專司給每個人送上一塊甜糕點,同時還準備了一缸甜水茶,每個人吃過甜糕點後還必須喝上幾口甜茶,說這樣就能驅邪避災,就是所謂的步步高。

親屬送死者入土後回到家裏的這段期間,一路上不能再哭,也不能亂跑,他們在死者長子的帶領下一直跑回家,經過吃糕點、喝甜茶,然後再進門,在進門時,必須經門口放著的一張梯在梯檔上一步一步地走進去,進門後脫下孝衣放在梯檔上。

其中放孝衣上梯檔也有說法,第一個人要盡量放高,這樣放法是一件比一件低,直至全部放完,這就是預示著步步高。孝子女們搭好衣服後再各自回房洗臉梳頭,女兒們回到其母親房中洗臉梳頭,也是為了洗去晦氣。

就這樣,可以說這這場戲就圓滿結束了,至於頭七什麼的也不用我們再來操心了。可是,讓我們感到奇怪的是,並沒有什麼可疑之人在此時間段內出現。他不出來,這場戲就可以說是完全白幹了,整整5天的準備也就打了水漂了。

就這樣,我們二人也收拾好了東西,準備離開了。這場行動開來就要以失敗而告終了。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就在我們二人馬上就要踏出屋門的是偶,從那群哭喪隊伍裏突然衝出來一個人,動作極其敏捷,三下兩下就繞到了我們身後,衝著我的脖子上就是一刀而下!

好家夥,幸虧我的脖子上早先有防備,隻聽一聲清脆的盡數撞擊聲,我急忙回過神來,一把攥住了那人的手腕,大聲喊了一句“抓住了!那個混蛋出現了!”

隨著我的呐喊聲,一幫警察真槍實彈的就為了出來。我的力氣也不算小,這樣一抓,那人手中的匕首就調了下來,我隨即在他的脖子上就是一個刀手斬了過去。那人立馬就沒勁兒的耷拉下了腦袋。

警察們圍了上來將這已經被我打昏的人五花大綁了起來。至此!這人終於是被我們給抓住了,可是,我卻總覺得事情遠遠沒有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