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劉備與張飛解釋完之後,他知道曹操必然來追,他不敢怠慢,於是即刻起身,喊起眾人急忙從小路斜投漢津,望沔陽路而走。
“阿兄!”一聲喊在劉備身後響起,劉備聞聲猛然停下腳步,這個聲音他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過了,他默然轉身,眼中以然熱淚盈眶,“小塵!”
眾人回頭,隻見身後不知何時已經站著一名抗戟的男子,男子對著眾人傻笑,劉備緊走兩步二人來了一個熊抱,劉備已經有些年頭沒有看見劉塵了,此刻他抱著劉塵,良久兩人分開,劉備上下打量著劉塵,此刻的劉塵皮膚程現古銅色,身穿一身黑色戎服,而且也成熟了不少,“你怎麼來了!”劉備高興過後於是開口問劉塵,劉塵撓著頭說道:“師傅那個老爺子又不知道上哪裏去了!”
二人聊了一陣後,張飛此刻也來到劉塵身邊,他拍著劉塵的肩膀說道:“好小子都長這麼大了!”
劉塵嘿嘿一笑,這時他的目光望向站在劉備後麵的趙雲,他對趙雲豎起大拇指說道:“這位大哥,真是厲害,百萬軍中,如入無人之境!”
趙雲泯然一笑說道:“那裏,要不是你救了我,恐怕我與小主已經都死在長阪坡上了。”
劉備此時插言說道:“行了此處不是閑聊之地,我們趕緊走吧!”
劉備說完眾人依言跟著劉備一路向南而去,卻說張遼、許褚二人探當陽橋消息,等二人到了之後,那裏還有張飛的身影,江麵之上唯有一座斷橋,張遼冷笑,他與許褚一起回身回報曹操說張飛已經拆斷橋梁跑了!
曹操聽了之後仰天大笑道:“真是天助我也,張飛斷橋而去,乃無兵,速傳我令差一萬軍馬,速搭三座浮橋,隻今夜就要過。”
這時一旁的李典沉聲說道:“丞相,這個諸葛亮多謀,神出鬼沒,我怕事情沒那麼簡單,我們還是不要輕軍冒進的好。”
李典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確實被諸葛亮的謀略所深深折服,如今在他眼中,穩紮穩打,勝過輕軍追擊劉備,然而事情終究沒有朝李典所想發展,此刻曹操笑道:“張飛一勇之夫,豈能有詐謀!”
當夜一萬軍馬早已將斷橋修好,曹操領軍火速追趕。
是夜劉備行至漢津,月色下,眾人忽見後麵馬蹄大作,背後塵頭大起,鼓聲連天,劉備知道這是曹操引軍趕上來了,他開口對眾人說道:“前有大江,後有追兵,我等以陷入絕境,糜竺你保護家小向後,眾將準備抵敵,隨我向前與曹操決一死戰!”
劉備如今雖然已經陷入死地,但他的話依然那樣慷慨激昂,他手持雙劍策馬立於眾人身前,他的身後,趙雲,張飛,劉塵三人並肩而立,三樣兵器在月光下耀耀生輝!
曹操此刻引軍突襲,他遙遙看到月光下那幾個屹立不動的身影,他下令道:“如今劉備以是釜中之魚,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時擒捉,如放魚入海,縱虎歸山。眾將可努力向前,得劉備者賞千斤封萬戶侯!”
眾將領命,一個個奮威追趕,忽然曹軍側麵山坡後鼓聲響處,一隊軍馬飛出,大叫道:“曹丞相!我在此等候多時了!”
當曹操看到那領軍大將時,直驚的他魂飛魄散,當頭那員大將,手執青龍掩月刀,坐下赤兔馬,不是別人正是漢壽亭侯關羽關雲長!
這關羽前些日子奉劉備之命去江夏借軍馬,如今他從劉琦手中借的軍馬一萬,探知當陽長阪大戰,特地從此路截出。
而曹操一見關羽之後,立即勒住馬回顧眾將,大軍速退。
關羽隨後掩殺追趕十數裏,然後回軍保護劉備,在關羽的護送下眾人來到漢津渡口,此時大江之上已有船隻等候,關羽請劉備並甘夫人、阿鬥至船中坐定,關羽不由問道:“二嫂嫂如何不見了?”
眾人聞言紛紛不語,糜竺糜芳二人更是被關羽的一席話勾起了傷心處,劉備低聲訴說當陽之事,
關羽聞言之後歎息道:“昔日獵於許田時,若從我意殺了曹操,何至今日之患。”
劉備歎息一聲,二人正說之間,忽見江南岸戰鼓大鳴,舟船如蟻,順風揚帆而來,眾人出了船艙立於甲板之上觀望,隻見一人白袍銀鎧,立於船頭上大呼道:“叔父別來無恙!小侄來晚了,還望叔父恕罪。”
說話之人乃荊州牧劉表長公子劉琦,這劉琦向來信服劉備,當日關羽走後,他急忙收拾剩餘軍馬來接應劉備,當日雙方合兵一處,放舟而行,忽然江西邊上又有戰船出現,這些戰船一字兒擺開,乘風呼哨而至,劉琦見了不由驚道:“江夏之兵,小侄已盡起至此。這些戰船攔路,如果不是曹操之軍,就是江東之軍也,叔父我們怎麼辦?”
劉備笑著安撫劉琦,然後他抬手一指對麵的一艘大船上,見一人綸巾道服,坐在船頭上,正是諸葛亮,諸葛亮背後立著孫乾。
此刻眾人見麵後,劉備問諸葛亮何故卻在此處。諸葛亮笑道:“亮自至江夏,先令雲長於漢津登渡口接應主公,我料定曹操必來追趕,而主公肯定不能從江陵走了,我知大公子必然會引軍接應主公,但是為了保險,我竟往夏口,將那裏的軍馬也一並帶來,前來相助。”
眾人聞言方始放心,當日他們合兵一處,商議破曹之策,諸葛亮撫頷下微須說道:“夏口城險,頗有錢糧,可以久守,請主公且到夏口屯住,公子自回江夏,整頓戰船,收拾軍器,我等互為掎角之勢,可以抵當曹操一陣。”
劉琦複合道:“軍師之言有理,不過我想請叔父暫至江夏,整頓軍馬停當,再回夏口不遲。”
劉備點頭遂命關羽,糜竺,糜芳三人保護老小先引五千軍馬去守夏口,而他與趙雲,諸葛亮,張飛,劉塵等共去江夏。
卻說曹操見關羽在旱路引軍截出,疑有伏兵,不敢來追,他又擔心被劉備走水路先奪了江陵,於是他星夜提兵赴江陵來,荊州治中鄧義,別駕劉先二人守江陵,此時二人已知襄陽之事,二人料不能抵敵曹操,於是引江陵之軍民出郭投降,曹操入城、安民已定。
當日曹操與眾將議道:“如今劉備已投江夏,恐結連東吳,到時候滋蔓生事,恐怕無法全滅,諸公可有計策破之?”
曹操話音方落,荀攸起身說道:“明公,如今我軍兵威大震,何不遣使馳檄江東,請孫權會獵於江夏,共擒劉備,分荊州之地,永結盟好,孫權聞信後必定驚疑不定而來降。”
曹操聞言從其計,一麵發檄遣使赴東吳,一麵計點馬步水軍共八十三萬,詐稱一百萬,水陸並進,船騎雙行,沿江而來,西連荊、峽、東接蘄、黃、賽柵聯絡三百餘裏。
話分兩頭,卻說江東孫權,屯兵柴桑,聞知曹操大軍至襄陽,劉琮已降,而今曹操又星夜兼道取江陵,他於是急忙集眾謀士商議禦守之策。
孫權問計眾人,如何防禦曹操之策,堂上魯肅起身說道:“主公,荊州與我土鄰接,此處不但地勢險固,又兼士民殷富,若我等據而有之,則是帝王之資。如今劉表新亡,劉備新敗,肅請奉命往江夏吊喪說服劉備,到時候我二家聯手,共破曹操不難,而破曹之後,在圖劉備,到時候放眼天下,無人在是我們的對手了。”
孫權聞言大喜從其言,他立即遣魯肅齎禮往江夏吊喪,卻說劉備至江夏,與諸葛亮、劉琦等人共議對敵良策。
諸葛亮歎息一聲說道:“如今曹操勢大,急難抵敵,我們不如往投江東孫權,以為後援,到時候南北相持,我等於中取利,方是上策?”
劉備聽了諸葛亮的話後,他歎息一聲說道:“江東人物極多,必有遠謀,安肯相容我等?”
諸葛亮微微一笑,他手中羽扇輕揺說道:“今操引百萬之眾,虎踞江漢,江東安得不使人來探聽虛實?若有人到此,亮正好借一帆風,直至江東,到時候憑我的三寸不爛之舌,使南北兩軍互相吞並。若南軍勝,共誅曹操以取荊州之地,若北軍勝,則我乘勢以取江南。”
二人正說間,人報江東孫權差魯肅來吊喪,船已傍岸,諸葛亮一笑,他扭頭對劉琦說道:“往日孫策亡時,襄陽可曾遣人去吊喪?”
劉琦聞言說道:“江東與我家有殺父之仇,怎麼會通慶吊之禮!”
諸葛亮聞言附耳於劉備,劉備聞言頻頻點頭,二人計會已定,使人迎接魯肅,魯肅入城吊喪,劉琦請魯肅與劉備相見。
二人禮畢,劉備邀魯肅入後堂飲酒,魯肅拱手說道:“肅久聞皇叔大名,無緣拜會,今幸得見,實為欣慰,近聞皇叔與曹操會戰,必知其虛實,敢問曹軍約有幾何?”
劉備聽了之後,搖頭說道:“備兵微將寡,一聞曹操至即走,竟不知其虛實。”
魯肅聞言知道劉備故意推脫,於是他開口繼續說道:“前聞皇叔用諸葛孔明之謀,兩場火燒得曹軍魂亡膽落,何言不知?”
劉備笑著說道:“這件事都是孔明一手操辦的,你還是問他吧!”
劉備說完命人請孔明出來見魯肅,二人禮畢,魯肅謙恭說道:“向慕先生才德,未得拜晤;今幸相遇,願聞目今安危之事。”
諸葛亮笑著說道:“曹操奸計,亮已盡知,但恨力未及,故且避之。”
魯肅沉吟一會說道:“皇叔今如今打算去那裏?”
諸葛亮開口回道:“我家主公與蒼梧太守吳臣有舊,準備去那裏投奔他。”
魯肅聞言皺眉說道:“吳臣糧少兵微,自保尚且不能,焉能容人?”
諸葛亮隻是笑而不語,魯肅又道:“如今我家孫將軍虎踞六郡,兵精糧足,又極敬賢禮士,江表英雄,多歸附之,今為君計,莫若遣心腹往結之,以共圖大事。”
諸葛亮等的就是魯肅這句話,此刻魯肅說完之後,他開口對劉備說道:“主公,亮請奉命一行。”
劉備佯怒不許,諸葛亮又請命,幾經辯解之後劉備方才許諾。
當日魯肅辭別劉備、劉琦,與諸葛亮一同登舟,望柴桑郡來,劉備放心不下讓劉塵跟在諸葛亮身側,月色下,大江上,一葉輕舟下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