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猛虎出閘

且說徐州城內,呂布令人送糧米緞匹給劉備,自此兩家和好,不在話下,徐州之事告一段落。

卻說袁術擊敗劉備後,大宴將士於壽春,這時有人報說孫策征廬江太守陸康,得勝而回。

袁術聽了召喚孫策至進前,孫策一身紅甲來到大堂內,拜於堂下。

袁術問勞已畢,便令孫策侍坐飲宴。原來這孫策自其父孫堅陣亡之後,退居江南,禮賢下士,後因陶謙與孫策母舅丹陽太守吳景不和,孫策乃移其母並家屬居於曲阿,自己卻投奔了袁術。

袁術雖然對孫堅不滿,但看到孫策如此英武之後,甚愛之,袁術更是長對左右歎道:“假如我也有子如孫郎這般,死複何恨!”足以見袁術對孫策的喜愛程度了!

此刻的孫策被袁術任命為懷義校尉,前些時日孫策毛遂自薦引兵攻涇縣大帥祖郎得勝,袁術見孫策勇武遠在紀靈之上,於是又複使孫策攻陸康,如今又得勝而回。

且說當日筵散之後,孫策單騎歸營寨。今天袁術或許是因為喝醉酒的緣故,席間竟然討論起了他的父親孫堅,這袁術對其父親言語之間盡是輕慢之意,孫策雖然心中憤怒,但此刻寄居人下,也無法發作,因此心中鬱悶!

且說孫策步月於中庭,抬頭望月,不由想起父親孫堅在世時是多麼的英雄,而今他自己卻淪落至此,成為別人帳下的一條狗!

孫策心中鬱悶,長歎一聲,忽見一人自外而入,大笑道:“伯符何故如此?尊父在世時,多曾問計於我。孫郎今有不決之事,何不問我,反在這裏長籲短歎!”

孫策聞聲放眼望去,隻見此人一身輕甲,腰跨寶劍,頷下長須,孫策認出此人乃丹陽故鄣人,姓朱名治,字君理!

此人乃是其父舊日下屬,孫策於是正色請朱治坐於庭院,孫策開口說道:“叔父勿怪,策所歎者,恨不能繼承父親遺誌,故再次長歎。”

朱治聽了,不由嘿然一笑,他眼中閃過一絲狡猾,然後開口說道:“既然如此,孫郎何不告知袁公路,借兵往江東,假以救吳景為由,實則令圖大業,畢竟你是猛虎之才,豈可久困於藩籬之中?”

朱治說完,孫策眼前一亮,朱治所說點亮了孫策心中所想,是啊,猛虎本就應該虎嘯山林,怎可自困牢籠!

二人正商議間,一人忽然閃身進來說道:“哈哈,你等所謀,我已盡知,我手下有精壯百人,不如暫助伯符一馬之力如何?”

孫策視其人,原來是袁術手下的謀士,汝南細陽人,姓呂名範,字子衡!此人雖然在袁術麾下但並不受重用,所以孫策見了他之後大喜,於是請呂範共同商議如何借兵!

此刻三人坐定,呂範率先開口說道:“以袁術那中錙銖必較的性格,從他手中借兵,無異於從鐵公雞身上拔毛啊!”

呂範說完之後,朱治和孫策二人不由陷入沉默,就在這時孫策突然眼前一亮,他開口說道:“我有亡父留下的傳國玉璽,以此為質當,相信袁術一定會心動的!”

呂範聽了孫策的話,也是眼前一亮,他扶須笑道:“袁公路欲得此璽久矣!若以此相質,其必肯借兵於你。”

三人計議已定,次日,孫策入見袁術,哭拜道:“明公在上,策父仇不能報,如今母舅吳景,又為揚州刺史劉繇所逼,策之老母家小,皆在曲阿,必將被害。策鬥膽敢借雄兵數千,渡江救難省親。又恐明公不信,有亡父遺下玉璽,權為質當。請明公借兵於我!”

袁術本來聽到孫策借兵先是一臉不耐,後聽聞有玉璽,不由瞬間變了臉色,袁術不由開口說道:“取來於我看看!”

孫策依言從懷中掏出一塊綢布,打開綢布,一方四四方方的璽印出現在袁術麵前,袁術見了不由喜出望外,俗話說得玉璽者得天下,如今這玉璽出現在自己麵前莫不是上天在指示他什麼?

袁術想到這裏猛然回過神正色對孫策說道:“好,我非是要你玉璽,隻是權且留在這裏。這樣我借兵三千、馬五百匹與你,待平定之後,你可速回來。如今你職位卑微,難掌大權。我到時候表你為折衝校尉、殄寇將軍,克日領兵便行。”

孫策拜謝,遂引軍馬,帶領朱治、呂範、以及舊將程普、黃蓋、韓當等人,擇日起兵。

且說這一日孫策領軍行至曆陽,隻見前方一軍到。當先一人,身穿紅色錦繡華服,麵容英俊,姿質風流,此人見了孫策後,下馬便拜。

孫策視其人,乃廬江舒城人,姓周名瑜,字公瑾。

原來孫堅在討董卓之時,曾移家舒城,這周瑜與孫策同年,交情甚密,因此結為異性兄弟。孫策長周瑜兩月,周瑜以兄事孫策。

且說孫策見了周瑜後不由大喜,他急忙翻身下馬扶起周瑜,然後高興的拍著周瑜的肩膀說道:“周郎因何到此?”

原來周瑜有一個叔叔叫周尚,如今為丹陽太守,如今這個周瑜正好去丹陽省親,不想竟然到此與孫策相遇。

二人此刻大喜,孫策傳令兵馬就地休息,然後兩人一起來到路邊,互訴衷情。

當周瑜聽說孫策準備做大事後,周瑜立刻說道:“哥哥若不嫌棄的話,公瑾願施犬馬之力,共圖大事。”

孫策聽了周瑜的話後,不由喜道:“我得公瑾,大事可成了!”

也不怪孫策如此高興,原來這周瑜不同於一般的文弱書生,此人不但頭腦靈活是,而且更是有一把離火劍,此劍揮舞之處,自代火靈氣,可立刻將前方十米燒成灰燼!這離火劍可謂是神兵利器,當然每次釋放的時候代價也不低,據說會影響使用者的壽命!

且說孫策引著周瑜與朱治、呂範等人相見。眾人落坐後,周瑜對孫策說道:“兄欲圖大事,可知江東二張麼?”

孫策搖頭有些不解的問道:“何為二張?”

見孫策迷惑的樣子,周瑜不由朗聲說道:“一人乃彭城張昭,字子布,另一人乃廣陵張紘,字子綱。此二人皆有經天緯地之才,因避亂隱居於此。兄長何不前往請二人出山?”

孫策聽了大喜,如今他正是事業剛起步的時候,自然急需人才的招聘,想到這裏孫策急忙令人齎禮往聘,使者回報二人俱辭不至。孫策聽了於是親自到二人家中去請,交談之間,孫策感覺這二人絕對不是泛泛之輩,於是力聘,最後在孫策的軟磨硬泡之下,二人最後終於答應出山。

於是孫策拜張昭為長史兼撫軍中郎將,拜張紘為參謀,正議校尉,此時孫策文有朱治,呂範,張昭,張肱,武有程普,韓當,黃蓋,更有周郎輔佐,可謂人才濟濟,且說當天孫策召集眾人商議攻擊劉繇之事,暫且不提。

卻說這個劉繇字正禮,乃東萊牟平人,這個劉繇亦是漢室宗親,太尉劉寵之侄,兗州刺史劉岱之弟,此人舊為揚州刺史,曾引兵屯於壽春,後與袁術戰,不勝,被袁術驅兵趕過江屯,故來曲阿。

當下此人聽聞孫策引兵至,急聚眾將商議。在他看來孫策是奉了袁術的命令,所以他不得不重視!

且說部將到了之後,劉繇將事情和眾人說了之後,劉繇話音落,他部下張英不由開口說道:“大人,我願領一軍屯於牛渚,諒他孫策縱有百萬之兵,亦不能近。”

張英言未畢,帳下一人又高叫道:“某願為前部先鋒!”

眾人視之,乃東萊黃縣人太史慈。話說太史慈自解了北海之圍後,便依信來見劉繇,劉繇留其於帳下,但劉繇閑他年輕,所以隻是讓他留在帳下為親兵並沒有給他實際的官職。

當日聽得孫策來到,他自願為前部先鋒。劉繇見了不由說道:“子義你如今還太年輕,未可為大將,隻在我左右聽命就行了。”

太史慈聽了臉上露出失落之色,他不喜而退回去,且說張英領兵至牛渚,積糧十萬於邸閣。孫策引兵到,張英出迎,兩軍會於牛渚灘上。

雙方列陣,孫策出馬,張英於旗下大罵,孫策陣中,黃蓋策馬出陣直取張英。

張英見了提刀迎了上去,二人不數合,忽然張英軍後大亂,張英見了那還有心思和黃蓋戰,找了個機會飛馬回陣,此刻斥候來報說寨中有人放火。

張英聽了急忙回軍救援大寨,而這機會孫策又豈能放過,孫策縱馬舞槍引軍前來,乘勢掩殺。張英軍心大亂,棄了牛渚,領兵望深山而逃。

此刻孫策追殺殘敵之後,大勝而歸,孫策聚將,這時周瑜引二人來見孫策,原來這二人正是那寨後放火之人!

孫策仔細打量二人,隻見一人麵目剛毅,背後大弓乃九江壽春人,姓蔣,名欽字公奕。

而另一人身穿黑衣,臉上有一道長長的刀疤,背後背著一把三把長刀乃九江下蔡人,姓周,名泰,字幼平。

這二人皆遭世亂,聚集數百人在洋子江中,以劫掠為生,此二人久聞孫策為江東豪傑,又能招賢納士,所以特引手下三百餘人,前來相投,正逢孫策與張英對陣,二人趁虛偷襲了張英大寨,使張英軍心大亂,這才讓孫策輕易得勝!

孫策此刻見了二人不由大喜,這二人雖然出身江賊,但孫策能感覺到這二人實力都不弱,由其是背刀的周泰,此人沉穩幹練,武力更是不弱!

孫策於是將二人留於軍前做校尉,孫策收得牛渚邸閣糧食、軍器無數,又收降卒四千餘人,孫策軍威大陣遂以得勝之兵進軍神亭。

真是一場廝殺方罷,又一場廝殺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