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貪官汙吏

“被逼無奈,你們有手有腳卻在這裏行雞鳴狗盜之事,現在說被逼無奈,你覺得我會相信麼?”殷九欽冷眼看著那個領頭之人。

領頭之人又接連磕了好幾個頭,“是真的,我們都是外地來的流民,本想在陽城安家落戶尋得一份好差事,誰知到了陽城才知道當地的府衙將流民都趕到了城東的破廟,然後便置之不理,還不讓城中的店鋪雇傭我們,我們實在是餓的不行了才會這樣。”

“竟有這樣的事,我記得皇上曾下令撥款賑災,凡是有流民之地必有賑災款,為何陽城不僅沒有,反而要將你們全部趕到破廟,你騙我!”殷九欽有些懷疑那人說的話。

領頭之人趕忙解釋,“公子明鑒,別說什麼賑災款了,我們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我們曾打探到這賑災款全部被縣令爺私吞了,根本一分錢都沒有用到流民身上。”

殷九欽聽著那人的話神色又冷了幾分,這陽城離帝都不算遠,也算是在殷九欽的眼皮子底下了,連陽城都是這般,那可想而知其他地方又是如何的一番景象。

殷九欽沒有再追究錢袋的事情反而將身上的一塊玉佩給了他們,讓他們換些銀兩給旁的流民準備一些禦寒的衣服,那幾個人道謝之後便匆匆走了。

殷九欽回到客棧,姬蘅看著殷九欽的臉色,“大少爺出去可是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情了?”

“我還真沒想到小小的陽城縣令居然敢貪汙腐敗,我撥給流民的銀兩竟一分錢都沒有用到流民身上!”殷九欽說起這個心裏學越發的氣憤,“不行,我要去好好教訓一下這個什麼縣令。”

姬蘅立刻拉住了要往外衝的殷九欽,“少爺不必動怒,想要懲治縣令我們必須得有充分的證據,您就這般過去,若是縣令一口咬定他已經把賑災的銀兩發放出去了,那你還能屈打成招不成。”

“那你說我應該如何。”殷九欽有些冷靜下來。

姬蘅思慮了一番隨後在殷九欽的耳邊說了些什麼,殷九欽很是讚同的點了點頭。

翌日,殷九欽一身乞丐服飾站在了縣衙門口擊鼓,沒過多久一個衙差跑了出來看到殷九欽的裝扮眼神中的嫌棄毫不隱藏,“你是幹什麼的!”

“差大哥,我是從別處來的流民,請您行行好,我娘子和孩子快要餓死了,我想給他們討口吃的。”殷九欽伸出顫抖的雙手拽著衙差的衣袖。

衙差厭惡的推了一把殷九欽,“去去去,你以為這是什麼地方,這是縣衙,不是積善堂,快走!”

“衙差大哥,行行好,我聽說皇上撥了許多賑災款,我不要多就隻要一點點吃的而已。”殷九欽從地上爬起來。

衙差不願再去殷九欽多費口舌直接拔出身側的佩刀,“我告訴你快點走,沒有什麼賑災款,快走!”

“不可能,明明有的,我真的不要多少……”殷九欽想要上前卻裝作一副懼怕衙差手中佩刀的樣子不敢上前。

衙差剛想逼近一步府內走出來一個人,“住手!”

衙差回頭看過去,看清來人立馬收起佩刀“大人。”

“這是怎麼回事?”那人略微有些富態,看起來倒是一副和藹可親的模樣,他就是陽城的縣令陳清

衙差在陳清耳邊說了幾句,陳清的神色立馬就變了,“把他帶進來!”

衙差領命之後便拉著殷九欽進了衙門。

陳清坐在高位之上,而殷九欽站在大堂中間一副局促不安的模樣。

陳清笑了笑,“別緊張,方才本官聽衙差說你是從外地來的?”

殷九欽點了點頭,“是,家鄉發了雪災,聽聞陽城收留流民所以才過來了。”

“你方才還說你的娘子和孩子快要餓死了,想要在本官這裏討一些吃的,還說皇上曾撥款賑災?”陳清笑的有些不懷好意。

殷九欽略微低頭沒有說話。

“別怕,你要知道皇上撥的款本官早就已經給了那些流民了,所以也不是本官不幫你,隻是本官每個月的俸祿也是少的可憐,一家子養活都不夠的,哪裏還有閑錢來幫你們。”陳清的笑容已經漸漸消失了。

殷九欽抬頭對上陳清的眼神,“可是那些流民明明說沒有收到賑災款。”

“你聽他們胡說八道,本官一開始就已經把賑災款給了他們,是他們將賑災款花沒了反過來到說是本官沒給了。”陳清說著便從懷裏拿出了一些碎銀兩放在了一旁,“這算是本官盡力幫你的,你拿著銀子快些去買些吃的給你妻兒。”

“不可能,那些流民全部都在城東的破廟,他們連一件禦寒的衣服都沒有,何來全部花掉,我倒是想知道縣令爺是何時給他們的。”殷九欽的蹙起劍眉,麵上有些許的怒色。

“啪!”陳清拍案而起,方才的和藹之色蕩然無存,“大膽!本官說給了就是給了,難道本官做什麼還需要跟你彙報不成,這銀子你拿就拿走,不拿就給本官滾出去!”

殷九欽還想反駁什麼便看到一個衙差匆匆忙忙的進來了,“大人,攝政王來了。”

陳清整個人一哆嗦,“在哪裏?”

“就在外麵大堂。”衙差回答道。

“你就在這裏看著他,不準他邁出這個門半步。”說著陳清便急急忙忙的出去了。

陳清到大堂的時候姬蘅正坐在上位喝茶,柳五站在一旁手中抱著一個盒子,陳清急忙上前行禮,“下官給王爺請安。”

“免禮。”姬蘅放下了手中的茶杯。

陳清起身恭敬的樣子,“不知王爺前來所為何事?”

姬蘅示意了一下柳五,柳五便將盒子放在了一旁的桌子上並且打開的盒子,盒子裏麵都是一些價值不菲的首飾,陳清看的眼睛都直了。

“這些都是後宮中的妃嬪拿出來賑災用的,本王聽聞陽城流民眾多,怕皇上撥的賑災款不夠,所以便過來了,一來看看流民情況,二來給縣令大人送這些。”姬蘅看著陳清的神情心中有些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