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玩篆刻的人非常多,省略街邊那些個刻章的不提,就說那些個能開店的所謂正統篆刻師門,在做活兒的時候也多是對著篆文字典進行描摹,隻仿個形,至於那些篆字的真正含義以及筆畫、筆勢的變化和衍化,很少有人關注。
更有甚者,連字典都不翻,直接用轉換軟件轉換。
再過分的甚至都不用手動雕刻,而是直接在電腦中輸入簡化字之後讓電腦自行轉化自行雕刻,一分鍾能刻好幾個章子,什麼樣的內容都可以刻,省事之極。
沒辦法,一切向錢看的年代裏能賺到錢才是第一位,其他都是次要的。
反正一般人也分辨不出手工篆刻和機器篆刻之間的區別,甚至絕大部分人根本不認識篆字,像那麼回事兒就行,至於刻章的認不是認識篆字、是翻字典描摹還是直接軟件轉化,真沒幾個人關注。
也就那些玩印章、懂印章的人才會在意這些,也隻有這些人才能真的看得懂。
所以篆刻行業規模挺大,但實際上玩得好的人卻很少,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濫竽充數和渾水摸魚之輩。
徐景行雖然沒怎麼玩過篆刻,但他懂篆字,認識現如今絕大部分的篆字,甚至懂不少偏門印文以及類似於八思巴文、東巴文等比較適合篆刻的偏門文字。
沒辦法,他腦子好使,在別人眼裏仿佛天書一般的冷門文字,在他眼裏跟英語日文沒多大區別,隻要有正確的翻譯,他看上兩遍就能記住其中的絕大部分,用心看兩遍就在也不會忘記,記憶能力和學習能力超強。
所以做篆刻的時候,他根本用不著翻什麼篆文字典,跟刻簡化字一樣簡單輕鬆。
至於篆刻時要刻反字這一點,對他來說就更不成問題了。
普通篆刻師再高明,大部分也會事先在印麵上用筆勾勒出印文的筆畫和輪廓。
而他卻什麼都不需要,直接掄起刻刀就動手,因為那些圖案都在他腦子裏。
反正也沒有人旁觀,不怕嚇到他們,表現的再怎麼驚世駭俗也無所謂。
當然,印文內容還是很值得推敲的,不同印文會用到不同的場合,姓名章比較通用,正式場合和娛樂場合都能用,但閑章肯定不能在正式場合使用,尤其是公務場合、商業場合中絕對不能使用閑章。
不過做印章生意,在沒有預定的情況下,隻能做沒有個人標識性質的閑章,至於到底能被什麼人買走,那就要看緣分和買家喜好了,畢竟不是定製品。
但閑章也有很多講究和區別,印文可以是文字,但也可以是花鳥類圖案,還可以是文字和圖案的組合,就講究個好玩有趣有意思。
當然,但部分閑章上刻的是名言警句、格言、誌趣等內容,或者很有特點能表達某種內涵的圖案。
隻是印章的主要用途是在書畫作品上留下自己的印記,所以閑章在功能方麵還有很多講究,什麼“引首章”“攔腰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鑒賞章”都是這麼細分出來的,很值得推敲。
這也是古字畫鑒賞中一個比較重要的門類。
很多人拿著一幅畫怎麼看怎麼都像真的,但行家打眼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為什麼?
很可能問題就出在這章子上,比如說把“引首章”蓋在末尾,或者把“壓角章”蓋在了開頭,也有可能仿造的“吉語章”跟書畫原作者的年代不搭。
反正細節很多,多到大部分專家學者也不敢說百分百的掌握。
當然,徐景行隻是練手,所以也沒太過講究,隨便挑了幾句不錯的格言和詩詞句就開動了。
隨帶說一句話,他用的不是更方便更快捷的電動刀具,而是老式的鏨刻刀,也就是他之前用的木雕刀。
木雕刀跟篆刻刀其實是有區別的,雖然原理大致差不多,但木雕刀尺寸較大,篆刻刀相對而言更加小巧。而且木雕刀大多跟鑿子相似,是可以用錘子敲打的,但篆刻刀更像筆刀,運刀、施刀全憑腕力和指力。
不過木雕刀中也有比較精巧的小號刀具,盡管用起來不太順手,但確實可以用。
材料有了,工具有了,內容也是現成的,這章子刻起來自然很輕鬆。
好吧,輕鬆的主要原因是篆刻的工序比較簡單,內容也不怎麼複雜,是平麵施工,在雕刻眾多門類中大概屬於最簡單的活兒,嚴格說起來是個小孩子都能掌握的技能,小學生學上一個禮拜就能入門。
尤其是外形方麵,常規印章根本沒什麼外形,多是長條形,稍微講究點的在末端雕個花鈕,再講究點就在其他幾個麵上雕一些簡單而且不影響持握的圖案,畢竟印章的尺寸較小,印石的質地又相對較軟,而且要經常使用,不太適合施加太多太複雜的刀工。
所以製作印章的外形再簡單不過了,切割機“哢嚓哢嚓”兩下就切出了大致外形,然後再細細打磨一下,再用砂紙和修光刀修整光滑,這外形就齊全了。
當然,雕刻印文的那一麵必須更加仔細,麵必須足夠平,誤差必須足夠小,不然的話刻出來的印章也不會平整,留下的印文就會顯得參差不齊,甚至會出現印文斷斷續續的情況。
隻是那樣的錯誤連小學生都不會犯,何況徐景行。
等日上三竿,鄭思瑾起床,徐景行已經把手裏的雞血石全部刻完了,當然隻是刻完了,還沒打磨。
不管是什麼雕刻作品,打磨始終是個很好費時間大的活兒,也是最沒技術含量的耐心活兒,剛開始的時候,這個活兒是安心在做,現在麼,是李翎玉在做,反正他不經常做這個活兒,隻有在製作一些比較貴重或者細致的重活兒時才會親自出手。
而這些雞血石印章就是寫練手之作,要不是雞血石這東西還能賣點錢,這些料子根本不會剩下,隻會被他當成純粹的消耗品來使用,刻好一層磨平了繼續刻,直到全部耗盡。
不過看著這近百個章子,他還是有點滿足的。
沒辦法,印章這玩意兒,材質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印文才是。
準確的說,篆法、章法、刀法這三要素才是最最重要的。
什麼是篆法?
就是指篆刻的文字本身,因為篆字也分大小篆、繆篆、鳥蟲篆、九疊篆等種類,不同篆字有不同的來曆和跟腳,是很有講究的一個東西,不是真正的文化人根本看不懂也學不來的高深內容,篆文字典和篆字轉化軟件描摹上的內容隻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很有講究。
至於章法,則是指印章的布局。
篆字種類雖多,但想要讓那些篆字在方寸之間展現出篆刻的美感,除了篆字本身的藝術魅力外,布局更加關鍵,最典型的就是仿瓦當式印章,這種布局很大眾化,基本上是個印章都能用使用瓦當式布局,然而就是這種大眾化布局,依然能極大的提升印章的設計感和藝術感。
倒是刀法這一項比較抽象,跟篆法、章法不同,篆法、章法比較直觀,漂不漂亮一眼就能看出來,可刀法這玩意兒卻很難直觀、準確的看清楚,是一種更抽象、更玄幻、更縹緲但卻又實際存在的元素。
因為篆刻也是一種線條藝術,是用刻出來的線條來展現文字美感的造型藝術,所以線條是重中之重。
仔細想想,用電動磨刀磨出來的線條,跟刻刀一點點扣出來的線條,是一回事兒麼?
雖然兩種刀具都能用來做雕刻,但具體到細節處,技法卻有著非常大的差別,當這種差距通過印章反應到紙麵上後,隻會更加難以發現。但存在就是存在,在行家眼裏,再細微的差別也難逃法眼,這也是行家在鑒定書法作品真偽時很重要的一個要素。
但不管是篆法、章法還是刀法,歸根結底還是造型藝術的幾大要素,換成另外一種說法就是創意、布局和工藝三大要素。
這三方麵的能力,徐景行自然是不缺的,所以他上手很快。
可惜,這年頭絕大部分雕刻類藝術品走了偏路,相對而言更看重材質,材質越名貴,作品才越值錢,兩件雕刻作品擺在麵前,絕大部分玩家都是現看材質如何,在材質相當的基礎上才會去看材質所承載的內容,而不是相反。
因此他忙活一晚上搞出來的這些雞血石印章,雖然內容都很不錯,但市場價卻上不去,這還是有他名氣加成的結果,要是沒有名氣加成,就這些個大眾料雕的印章怕是根本無人問津,賣的可能都不如假雞血石印章好。
別覺得荒謬,這是真的,假的雞血石印章雖然假,但是好看,血滿血多顏色鮮豔,看著很喜慶,跟極品雞血石很相似,所以很多買家明知道是假的,但依然會買,反正價格便宜。
這種情況不隻是雞血石行業,其他寶玉石行業也有類似的情況,就跟那些跟朋友圈裏低價買奢侈品的買家一樣,對產品的質量其實是心知肚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