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7章 塞夫爾瓷器

徐景行簡單統計了一下,周毓秀要賣的這些物件加起來怕不是有小二百件,從大件家具甚至於床,再到發飾、梳妝盒、小雕塑、油畫、燭台、茶具、望遠鏡、懷表這種小物件都有,要是全買下來,估計得一個億,至少。

最妙的是,這些物件完全可以當做一整套,搬過去基本上就齊活兒了,啥都不缺的那種。

畢竟是周毓秀二十多年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而且攢下來的都是適合放在家裏的,不適合的人都不要。

好吧,缺了張書桌,在於明秀那兒。

其實也不止缺了一張書桌,能看得出來已經一些原本應該有東西的位置已經變成了一片空當,明顯被人捷足先登,如果不是這些物件的市場價都比較高,可能早就被人搬空了。

轉了一圈後回到一樓客廳,周毓秀開始泡茶。

用的是全套歐式茶具,細節處都很讚,不過不是古董,而是新的。

如果周毓秀用的是古董茶具,徐景行還真就不喝這個茶了。

古董這玩意兒,買回來收藏收藏就行,真要用,那得好好看看到底是什麼東西,像書桌、櫃子這樣的仔細處理一下再用還能接受,床那玩意兒他就不太能接受,茶具、餐具這些就免談,再貴再好也隻會拿來看,而不會真的用那玩意兒喝茶吃飯。

很顯然,周毓秀的想法也跟他一樣。

要知道周毓秀這裏可有著為數不少的古董茶具,剛才在樓上還看見一套銅鎏金配塞夫爾瓷的精美茶具。

用銅鎏金工藝做的是茶盤、杯架,杯子、勺子等才是用塞夫爾瓷做的。

銅鎏金的杯架沒什麼好說的,造型隻能算是中規中矩,但那一套塞夫爾茶杯真叫一個精美。

一整套差距大大小小的杯子、壺加起來有二十多件,件件都是那種經典的白、金配色的瓷器,在潔白的器具上或者描有金邊,或者繪製著金色的圖案,簡單但充滿異域風情的配色讓那一套茶具看起來典雅又貴氣,看著非常喜人。

另外那些茶具上的描金圖案,整體水平比國內那些老瓷器要高一個檔次,那都是真正的畫家們畫出來的好東西,是真正的藝術品,這一點,連徐景行也不得不佩服。

當然,塞夫爾瓷廠是法國皇家專用瓷廠,裏麵的工匠和藝人的水平確實比較高,燒出來的瓷器自然精美。

再加上當時的歐洲正處於文藝非常興盛的狀態,人們對瓷器的喜愛又格外的強烈,當這兩種元素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所迸發出來的靈感自然是無與倫比的。

這倒不是徐景行妄自菲薄,而是事實。

雖說歐洲那邊的瓷器的根子在華夏,但在很多方麵,歐洲那邊走的卻是比華夏更遠,尤其是在現代科學研究思維的引導下,那邊的瓷器工匠是在用做科學實驗的精神來不斷改善瓷器的燒製工藝,塞夫爾早期那批工匠在獲得全套的景德瓷製作原理和配方後,一遍又一遍的做實驗,並且將每次實驗記錄都記下來,那些寶貴的文字資料現在就保存在德國德累斯頓國家檔案館內。

在這種精神的指導下,歐洲那邊的工匠們終於製作出了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跟話下瓷器媲美的瓷器,塞夫爾瓷廠就是其中的典型。

別的不說,就說這簡單的描金工藝。

國內也有,而且早早就有了,但這工藝從誕生一直到民國時期,幾乎都沒變過。

而塞夫爾瓷廠裏的描金瓷器卻在工藝上做了很多改進,以至於繪製在瓷器上的金粉不但勻稱細膩色澤更亮麗,而且非常堅固,幾乎沒有脫落的風險,耐久性極高。

還有原理跟德化瓷一樣的雕花瓷工藝,塞夫爾個做了更大膽的變化,在吸收德化瓷創作原理的基礎上,大膽的把歐洲流行的美術、雕刻文化融合進去,從而創作出了寫實度更高、風格更鮮明的塞爾福瓷器,讓塞夫爾瓷成為當時歐洲最受歡迎的瓷器。

再比如說骨瓷。

骨瓷這玩意兒其實原本是歐洲人在沒有獲得華夏瓷燒製配方和工藝之前的一種嚐試,但這種嚐試卻成為一種意外之喜,骨瓷的質地更輕盈更透亮,燒製難度也更簡單,成本更低,可以用較小的成本燒製出品質很出色的中高檔瓷器。

雖然在透亮輕盈這方麵無法跟華夏的薄瓷相比,但勝在可以大範圍推廣,可以讓普通民眾也能用得起這種品相極好的瓷器。

而華夏的薄瓷卻是真正的高端玩意兒,普通人可能見都沒見過,更別說使用。

反正吧,作為一個傳統的華夏手藝人,看到歐洲那邊的種種出彩的工藝和作品,要說心裏不泛酸那是不可能的,畢竟歐洲那邊很多手工藝都是從華夏學過去的,甚至是偷過去的,但到最後,人家卻做的比華夏更好,你說這滋味能好受麼?

但作為一個現代人,又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落後就要挨打,不隻是在經濟和軍事領域如此,在藝術文化領域也一樣。

好在歐洲那邊的傳統手工藝也就十八十九兩個世紀發展的比較好,到現在,也跟華夏一樣,老手藝就是老手藝,在現代工藝的衝擊下,都隻能往奢侈品方麵轉型。

塞夫爾瓷廠也不例外,到現在還在啃老本,甚至不得不經常跑到華夏這邊來開展覽會從而展現更多的存在感。

當然,這些東西都是徐景行上網是瀏覽到的閑雜信息,平時基本上都不會用到。

但在跟周毓秀聊天的時候,這些東西自然而然的浮現在他的腦海中,隨用隨取,所以喝茶的過程中兩個人聊的別提多愉快了。

周毓秀這個人是個文青,而且是真正的有文化的女青年,對歐洲的傳統手工藝以及美術、雕刻等西方工藝美術的了解非常深,就雕刻一項,她能把各個時期不同流派的風格說的頭頭是道,雖然很多也是複述其他學者專家的結論,但一個非專業人士能記下這麼多東西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何況周毓秀不是單純的死記硬背,而是真正的記下來、理解了,並且能跟她收藏的那些物件實際對應起來。

這很不容易。

同樣,對周毓秀來說,徐景行這個小年輕也一樣很出色,雖然對歐洲那邊的文化藝術了解不是很深,但知識麵卻很廣博,而且在聊天的時候又能把歐洲那邊的工藝美術和華夏的傳統工藝美術做出細致的對比,而且給的結論很是客觀大氣,承認歐洲那邊的優點,也會直接指出其中的缺點,對華夏傳統工藝美術的優缺點同樣好不隱瞞,有什麼說什麼。

而且能做到言之有物,講的內容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連於明秀這個“文盲”都聽的津津有味。

至於茶水,也確實不錯。

雖然徐景行不是很喜歡這種在茶葉裏加糖和牛奶的喝法,但喝了兩口之後,感覺口感還是可以的,跟傳統的清茶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飲品,適合配合著點心品嚐,更像吃飯時配的佐餐或者湯品,不適合日常消渴。

當然,英式紅茶本來就是下午茶文化的產物,就是配合下午餐飲用的。

如果誰閑著沒事兒也天天喝這個,就很沒意思了。

喝茶中,聊到周毓秀的莊園。

徐景行這才知道,這個莊園是周毓秀19歲的時候開始建造的,當時的周毓秀在首都上大學,用父親給的生活費買下這塊宅基地,然後開始一點點改造,門口那兩大排數百棵橡樹就是那個時候種下的。

然後,周毓秀為了避免麻煩,幹脆把戶口遷到這個小村莊,成為這個村裏的一員,之後通過購買、交換等方式一點點把院子周圍的土地弄到自己名下,並且改造成現在的模樣。

而整個過程,幾乎全是她個人親力親為,尤其是那些果樹,幾乎是她一個人種下去的。

反正形成目前的規模,足足用了十好幾年。

對此,徐景行除了說一句佩服之外也想不到什麼好詞兒了。

一個女人能用自己的整個青春來實現自己的夢想,有什麼好說的?全世界有那麼多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但為止付諸行動的有幾個?付諸行動並且將之變成現實的又有幾個?

從這方麵來說,周毓秀這個人已經站在了世界之巔。

而且她用的這個辦法,並不是單純的依靠財力來實現,更多的還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在可能不違反法律法規不留下政策隱患的情況下實現的。

現在好了,這個莊園隻要周毓秀不答應,就沒有人能強迫她轉讓或者出賣,因為她是這個村的一員,宅基地、耕地也都是通過合法程序弄到手的,誰也管不著。

以至於徐景行都有心思照著這個模樣來一份了,他也有這樣的條件呢。

他的戶口還在村裏,宅地基也在他的名下,還有好幾畝耕地,完全可以通過合法手續將那些耕地置換成自己宅基地周邊的土地,然後隻要他不把那些土地改造成工廠之類的商用建築,不管是種果樹還是還種什麼,他自己說了算。

甚至現在的耕地可以流轉,以他的財力完全可以擁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