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行看到籠罩在晨霧中昏暗不清的度假區,興奮的一拍大腿,轉身跑回小木屋,打開電燈翻出紙筆,唰唰唰的開始勾勒大腦中靈光一閃的創意。
剛開始還有點不太順手,但經過簡單的調整後,越畫越滿意,等設計稿成型,甚至都顧不得洗漱,直接拎著最後一塊城磚跑到屋外去打磨。
這一忙活,就從薄霧藹藹忙到了朝陽高升。
等工地上喧鬧起來,堅硬的城磚已經被他磨出了大概的雛形,程琳也已經起床,打著哈欠趴在他的背上好奇的問:“這是什麼題材的?造型看著跟我那一方有點類似啊。”
“嗯,格局有點類似,不過題材是山水風景類。”
“山水風景也能雕?感覺這麼小的空間裝不下什麼大山大水啊,而且山水題材的雕刻對細節要求很高,這城磚這麼堅硬,好下刀嗎?”要不說家教很重要呢?程琳看上去跟正兒八經的文藝工作者沒有任何關聯,但在她爺爺的熏陶下,也算半個行家呢,一般人可問不出這麼專業的問題。
他當然不會放過這種在女朋友麵前顯擺的機會,回頭在女妖精臉上親了一下,笑道:“不愧是我的女朋友,這個問題問到了關鍵點上,一般人確實做不到這一點,但別忘了,我是誰,我可是你的男票啊,別人做不到不等於我做不到,要是連這點能耐都沒有,有什麼資格做你的男票?”
“嘻嘻,就喜歡看你一本正經吹牛皮的樣兒,太可愛了,跟小時候一模一樣,明明也被幾條大狗嚇的夠嗆,卻板著臉說是小菜一碟,”程琳笑嘻嘻的摟住他的脖子,輕輕的咬了咬他的耳垂,然後才道:“不過我的徐大英雄,就算你的手藝再好,也得吃飯吧?”
“咳咳,吃飯吃飯,我不睡覺可以,不吃飯不行,”他咳嗽一聲,放下磚頭,在水龍頭下衝掉手上的磚頭粉末,又匆忙洗漱一番,這才跟程琳回去吃早餐。
吃完又匆忙投入他的創作大業中。
程琳已經有點習慣他的生活節奏,也沒說什麼,跟安心一起做些力所能及的雜物,累了就跑到徐景行身邊看他做雕刻,看上去已經完全適應了徐景行女朋友這個身份,像個小媳婦兒一樣,放佛已經在一起生活了很久,看著很自然。
不到天黑,他雕的這方雕山水古城磚硯就已經成型,每個細微的縫隙也都一一清理打磨幹淨。
程琳看到以後,嫵媚的大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好讚!”
安心更是一臉崇拜的說道:“師父,你太厲害了,要不是親眼看到實物,我都不敢相信有人能做到這一點,我下午在網上搜了搜,好像還沒有人這麼做過,這算不算是開了一派之先河?”
他得意的嘿嘿一笑,嘴上卻道:“你當開派祖師是那麼好當的?還開了一派之先河,這算什麼流派,不過是磚硯上加了點微創意而已,早就有人這麼做過,隻不過做的沒有我這麼徹底罷了。”
“嘻嘻,那也非常厲害了,我看網上那些人弄出來的磚硯,要多醜有多醜,跟師父你的作品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安心拍馬屁的功夫也是日漸嫻熟,誇徐景行的時候一點也不含蓄。
不過安心說的也沒錯,絕大部分磚硯在美觀性上確實要差一點,大多數以古拙、質樸為主要風格,有的直接磨個硯池出來就算完工,有的加點簡單的花紋或者文字,少部分會在上邊雕一些單陰線勾勒的圖案,或者淺浮雕一類的簡單圖案。
手藝高明點的,可能會根據磚頭的形狀尺寸做一點花樣兒,但局限性依然很強,畢竟磚頭就是磚頭,可雕刻性並不是很強,不太適合進行非常驚喜的雕刻,花一樣的功夫和心思雕出來的效果跟其他材質比起來要差一些。
另外呢,磚硯畢竟不是名硯,就算雕的再怎麼好看,在市場價格方麵也不及四大名硯百分之一,甚至不如一些普通石頭雕的硯台好看。
所以磚硯是非常小眾的存在,除了一些愛好比較特別或者喜歡獵奇的人會關注磚硯外,一般的玩家還真不稀罕。
這樣一來,高品質的磚硯就非常少見了,畢竟沒有市場價值,雕刻師們便不會花心思去認真雕琢,就算偶有精品,一般也不為人所知,隻能孤零零的躺在一些人的收藏櫃裏孤芳自賞。
所以在網上搜索幾乎看不到雕工特別精湛的磚硯。
當然,這並不是說因為其他人雕的不好,才把徐景行給襯托起來,恰恰相反,是徐景行非常高明的雕工,使網上那些庸品顯得更加普通。
不說給程琳雕的那方雕月季仙子古城磚硯,就說給千秋歲老頭兒雕的這一方雕山水磚硯。
這一方硯台的大致布局跟程琳那一方有點類似,但構思之巧妙和布局之神奇,比那一方要高明許多。
先說題材,徐景行說是山水題材的,其實準確的說是風景題材,因為這內容是以他跟丁樹懷主持建的風景區為原型的,以附近低矮的青山做背景,以剛剛竣工的五座木塔做焦點,用輕靈毓秀的木拱廊橋來點綴,最後用煙波淼淼的水庫做點睛之筆。
有人問了,水庫裏都是水,而且那麼大一汪,要是雕出那種縹緲的場麵,肯定要占據比較大的空間,小小的硯台能容得下嗎?
這個問題問的很專業,但這正是徐景行的得意之招,他在雕水庫的時候使用了傳統山水畫作中最常使用的留白技巧,沒有直接把水庫雕出來,而是巧妙的把本來隻有實用功能的硯池融合到他雕的山水題材中,把硯池當成了水庫。
這樣一來,不但節省了空間,還使得本來並不稀奇的山水題材多了些趣味性,而且以“硯池為水,硯台為山”,這方硯台的格局一下子就拔高了許多,落在懂行人眼裏,就是神來之筆。
為了突出這“硯池為水”的點睛之筆,他還在硯池周圍下了些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