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又是早春時節。
什刹海一片春意,楊柳陌陌,微風細細,遊人三三兩兩,正是悠閑自在。
我和衛苒漫步在湖邊的石基路上,他扶著漢白玉石欄杆,欣喜非常。
這什刹海水域極廣,包括前海、後海、和西海,又叫積水潭。四周原有10座佛寺,故稱“什刹海”。清代起就成為遊樂消夏之所,為燕京勝景之一。周圍廣有恭王府、醇親王府等王府花園,前清大學士和珅,光緒皇帝親父醇親王載灃等都曾居住此地,實在是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
清朝人震鈞雲“若後海則較前海為幽僻,人跡罕至,水勢亦寬。樹木叢雜,坡陀蜿蜒。兩岸多名寺,多名園,多騷人遺跡……湖上看山,亦此地最暢。昔翁覃溪先生曾集二十四詩人於湖上酒樓,每月有詩會。一時群羨為神仙中人”
“哥哥,這裏真美啊。”衛苒高興的說。
我微笑點頭,早就想和衛苒來這裏看看,周圍的胡同和四合院自然天成,一派祥和,正是居住生活的好去處。我早就想著在這裏置辦一處宅子,小小四合院,傍著湖光山色,豈不美哉?能和衛苒在這裏生活,豈不是神仙眷侶嗎?
“苒兒?你喜歡這裏嗎?”我問。
“嗯,喜歡。”他高興點頭。
“早聽孫先生說過,《帝京景物略》中說這什刹海是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我手拂著一條垂柳絲,感歎的說。
“我愛這裏的胡同和四合院,金絲套的大、小金絲胡同,南、北官房胡同和後海北沿的鴉兒胡同以及白米斜街、煙袋斜街等等,夏天看遊人放荷燈、泛舟遊湖、真有趣。”衛苒過來拉著我的手,“哥哥,快走,前麵更好看。”
我們一起在湖邊追逐嬉戲,笑著叫著。
40年了,每當憶起當年我們一起在這裏玩耍的情景,在夢中都會微笑。
湖光、垂柳、幹淨的石基路、翩翩的兩個少年。
這是一幅融入我生命中的圖畫,是我和衛苒刻骨的愛戀之情。
什刹海這一部分,麵積不算大。地鄰鬧市,沿堤盡種垂柳。一到夏天,濃蔭蔽日,清風徐來。湖塘中遍種蓮藕、菱芡,盛夏時,近水一片嫩綠。荷花盛開,圍繞這一帶的馬路、民居都浸沐在陣陣荷香之中。可以說是清韻襲人,塵氛絕跡。近堤淺水之處,蘆荻叢生,蒹葭覆岸。一到秋天,充滿了蕭蕭瑟瑟的清肅之感。自辟為集市以來,開始可能還好,有一點納涼之趣。後來集市中百戲雜陳,鑼鼓喧天,遊人摩肩接踵擠來擠去。其引人之處,就是茶棚茶座。此外還有本湖塘所產的蓮藕,現采現賣。以及什刹海獨有的幾種小吃,為別處所不見。
我和衛苒到了前麵的一處茶棚,坐下喝茶,賞談春色。
什刹海茶棚,都設在柳岸荷叢之間。用蘆席架起一座座高於堤岸的棚榭。下麵是堅木支架,插在河泥中,上鋪木板,頂蓋蘆席,好像一座座傍水高台。高台邊緣,伸向水麵,荷塘遊魚,均在眼底。這就是什刹海茶棚納涼“勝境”。蘆棚雖設備簡陋,內部布置也還舒適。考究一點的,一律用藤椅,桌上鋪白布,光吃茶價格也不貴。這種茶棚沿堤大小不下十餘處,座客常滿。
我和衛苒點了蘇造肉和蓮子粥等幾樣小吃,細細品嚐。
蘇造肉來自清宮,是一樣宮廷的家常菜。把豬肉切成小塊,澆上原湯,放上佐料,佐酒或與叉子火燒同吃,是什刹海集市上的一樣名菜。
蓮子粥用糯米燒得濃淡得宜,粥內的蓮子粒粒可數都浮在粥麵上,再點綴上各種蜜餞。加糖,香滑甜糯,燦然可觀。所以稱為八寶蓮子粥。如果是暑天,不用熱粥,大多溫涼適口,吃下不會出汗,所以很出名。開始是個挑擔的,後來發達,也搭棚設座,兼營外送了。在茶棚中吃茶,可以叫來吃。
衛苒拿小白瓷勺子舀著粥,吃的津津有味。
“苒兒,如果我們要是在這裏置辦一處宅子,你可願意和我一起住嗎?”我悄悄問他。
“買宅子?那要好多錢呢,咱們哪有那麼多啊?”衛苒挺吃驚。
“我隻是先打算著,早晚可以慢慢想辦法的。”我笑。
“那讓幹爹他們一起都來嗎?”
“不,不告訴別人,也不讓別人來,就我們兩個人,是我們的單獨的外宅。是我們自己的小家。你覺得可好?”
衛苒聽了這個話,臉紅了。瀲灩的美目,一眨不眨的盯著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