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273、可惜一切,沒有如果

第273章 273、可惜一切,沒有如果

劉楓看著眼前的唏律律的戰馬,他陷入了沉思。

糧草。

寶馬。

一下子,都有了!

真的太順利了。

恍惚如夢,一切都那麼的不真實。

就拿攻打石城來說吧。

也隻是他們的一次初步反攻江東的嚐試。

失敗了,也沒什麼。

成功了,可就不得了。

畢竟,石城屯兵兩萬五千人馬,三員大將鎮守。

交戰前,劉曄等人預演,想要完整無損拿下石城,簡直癡人說夢。

更別提,糧草未毀,完好拿下石城,當時看來,也是異想天開。

然而,人就有創造無限可能的潛力。

利用俘虜,策反俘虜。

一番周詳的算計,各種應對策略。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

在劉曄、王祥、陳矯、陸遜、徐宣、徐奕等人發揮出各自特長。

獻計獻策。

他們真的做到了,連像老將程普、韓當、黃蓋,都被騙過了。

此法可一不可再。

就像曆史上赤壁之戰,再讓曹操卷土重來,就不可能中計。

一次中計。

下次同樣的策略很好識別,也很好破解。

不過,有一次就夠了。

詐得石城後。

盡得糧草,順理成章的,可以用陸遜的那一策。

以石城為根基,占據石城以東,石城以南。

幾乎所有將領,一下子都派出去了。

可以說劉楓攻打石城,近乎廬江傾力一戰!

廬江五萬和曆陽一萬,總共六萬。

守城傷亡一萬五,守臨湖,臨湖縣兵不說,單曆陽支援的損失兩千。

合計一萬七,還剩四萬三千兵力。

皖城連帶劉曄等人帶回去的,和城內的隻有一萬兵力。

石城劉楓坐鎮,留守八千兵力,而曆陽王休和調派的陳武坐鎮,三千兵力。

拿下石城後,黃忠和甘寧兵分兩路。

黃忠帶著三弟張飛,陳策和參謀徐宣等人,率一萬步兵,三千騎兵,一路向南。

而甘寧則帶著劉豹、喬然、和參謀陳矯,率著九千兵力,一路向東推進。

全部家底都在這了。

而能保存這麼多兵馬,不得不提一點。

那就是孫策十萬大軍攻打廬江時,廬江損失慘不慘重?

慘重!

當時,廬江城內,被劉楓帶走支援曹操有八千兵力,剩下還有四萬二千兵力。

交戰下來,傷亡一萬五上下,還不算各大家族又出人出力的情況。

這都得賴於華佗和張仲景的醫學院第一批學生,參與救助的功勞。

孫策在廬江城,就第一次被八牛弩,打的措手不及,損失七八千。

之後幾乎跟廬江,兌子。

在攻打廬江城一個月時間,他總共損失二萬七上下,拋去七千。

攻城戰,兩萬兵力換一萬五千兵力,江東在孫策高明指揮下,損失並不多。

對於十萬大軍來說,這隻是傷筋並不動骨,且攻堅戰取得這樣兌子屬於賺的。

孫策真正損失慘重的是被陣斬大將,士卒崩潰,投降,逃散。

如,呂範被斬,太史慈收降近五六千,徐逸收攏九千。

如,宋謙孫河被斬,一萬六七兵力,收攏回六千,廬江收降近萬。

舒縣被破,徐逸陣亡,戰死千數,又有七千多人馬收降。

臨湖一戰,孫策的兵馬攻城損失不多,三千左右,也沒人投降,跑散了差不多,數千兵力。

最終,回到石城的時候,隻有不到四萬。

即便如此,孫策兵力和石城兵力,還有派出去的孫權兵,合起來,還是占據絕對優勢。

這也是探查到孫策在石城,劉楓不敢輕舉妄動的原因,唯有孫策大軍走了,才敢使計試試。

若打攻堅戰,廬江暫時耗不起。

而總結下來,真正造成江東損失的慘重,是廬江幾場幾乎都是通過斬首主將,取得誇張的勝利。

歸根結底,斬殺主將,和像石城這樣,俘虜主將,收獲巨大。

可以說,在這個冷兵器時代,斬首主將,俘虜主將,是一場戰爭取得豪勝,大勝的關鍵。

當然了,一般而言主將也不容易斬殺,如果宋謙當時沒有上頭,他小心收攏士卒。

就算勇冠三軍的黃忠張飛劉楓三人,也不可能在萬軍叢中衝殺過去。

不過,他也算不到,敵人中,有黃忠劉楓這樣百步穿楊的神射手。

呂範、宋謙二位主將,都敗在有心算無心,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不然,以他們的能力,廬江想要取勝,還需要頗費時間。

誠如眼下主動挑起事端,發起官渡之戰的袁紹,正處鼎盛,占據絕對的優勢。

曆史上,最終,袁紹也一點點被曹操找到可利用的縫隙,一點點擴大優勢,直到曹操反敗為勝。

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戰,白馬之戰。

除了熟知曆史的劉楓,沒有人預料到這一切。

就像孫策起兵十萬,攻打廬江一樣,包括劉楓在內,也沒有人預料到,他會敗的這麼慘一樣。

有時候,一個巧合,鑄就無數可能,這就是戰爭,充滿了各種意外和不確定因素。

這也是劉楓,留下來守城,這段時間不斷總結,歸納出來主將的重要性。

也確定軍製要改革。

他不光總結自身取得的優勢和勝利,也總結歸納孫策大軍為何會敗?

更是結合曆史上發生的事情,從而分析一些相通的共性,

比如,他不知道,白馬解圍之戰,是不是還是按照曆史發生了。

若是,眼下顏良應該在攻打白馬的東郡太守劉延。

至於關羽陣斬顏良,曹軍敗文醜。

雖然尚未發生,也不知道會不會發生。

若不發生,曹操想要取得官渡之戰勝利,無比的難!

但劉楓覺得發生的可能性極大。

因為荀彧等人隻要戰略眼光沒有變,袁紹沒有人能勸服,就還會按照曆史走。

而這些就和甘寧船隊敗孫權船隊,太史慈陣斬呂範。

有異曲同工之妙。

曆史上曹操沒有這兩場大勝,沒有牢牢把握戰爭節奏,就沒有從而獲得奇襲機會,也就沒有以少勝多。

而廬江若沒有,這兩場戰爭勝利。

孫策短期內,哪怕拿不下廬江,但也一直占據優勢。

眼下劉楓進兵石城,也不會發生。

可惜,已經發生了,孫策因此,敗退石城。

而若孫權不被青龍王五打敗,現在孫策有可能已經兵進九江曆陽。

這批戰馬,也就沒有可能被他們這麼輕易得到。

一切會發生什麼事,還真不好說。

可惜,現實往往就是這麼殘酷。

沒有如果。